
【萌芽】奶奶的“作文”课(记叙文)
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教给我说普通话,还讲故事给我听。每个周末,她都会领我走出家门,说是出去“玩玩”——实则是引导我观察世界,了解万物。
记得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在院子里看蚂蚁搬家,奶奶说:“别看这些生灵小,可它们井然有序,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般各司其职,真是令人叹服。”还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徜徉于菜市场之间,指着水灵灵的青菜启发我:“你看,这菜叶青翠欲滴,多像小姑娘翩跹的绿罗裙,我们给它想个曼妙的名字吧?”
日久天长下来,我的小脑瓜里就缀满了这些源自生活的鲜活词句。
到了三年级初学作文时,我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常咬着铅笔头,对着空白的稿纸想啊想,长时间不知从何下笔。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躲在房间里,为写不出的作文暗自垂泪。奶奶轻轻推门进来,笑容可掬地抚摸着我的脑袋说:“别着急,来,奶奶教你。”她提起我们一起阅读的书籍,讲到了许多好词好句,可是,我还是不明白应该如何组织这些语句,将其变成自己作文的内容。
奶奶看出我的心思,说:“走,咱们出去玩玩。”就这样,我与奶奶开始了我们的“探险之旅”。我们观察小白兔吃草,观察老黄牛耕地,观察金鱼抢食物……从中吸收作文营养,收集写作素材。
回家以后,奶奶叫我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我们出去玩的细节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把讲的内容写在作文本子上。喔,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写作文啊!
一转眼,我就升上了四年级,由于喜欢阅读,留心好词好句的应用场景,作文成绩提高得比较快。清晰记得有一次,我写《秋天的梧桐树》时,奶奶戴上老花镜,一丝不苟地为我字斟句酌字地修改润色。奶奶总说:“写文章宛如挥毫泼墨,要让读者如见其景。”在奶奶的辅导下,我的那篇作文反反复复修改了七、八遍,握笔的指头都磨出了薄茧……可当它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声情并茂地朗读时,我的那份喜悦啊,犹如饮蜜在心。
现如今,我已能得心应手地写出不错的文章,还曾荣获《现代作家》杂志作文比赛一等奖。每当“伏案疾书”,恍惚之间,总感觉奶奶就站在身后,用她那双温煦含笑的眼睛默默凝望着我,注视着我……回首与奶奶那些一同体察万物、推敲作文的时光,是我记忆里千金不易的珍宝。
如今,奶奶已暂回故乡,我朝思暮盼,期待她的早日归来。
在我家书桌的抽屉深处,珍藏着一本漂亮的软皮作文本,是用方格稿纸装订而成的。那是奶奶为了指导我写作,煞费苦心为我准备的。每每翻开那泛黄的纸页,翻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好词佳句时,我都会思绪万千,心潮起伏,尤其是字里行间的朱批累累——那是我的奶奶用红色钢笔留下的批注。软皮作文本,仿佛一位忠实的史官,纤毫毕现地记录了我从无从下笔到乐在其中的作文成长轨迹,将点滴进步悉数收藏。
感谢您,奶奶!您不仅教会我写作文,更以春风化雨般的引导,赋予我一双慧眼灵心,去感悟世间无处不在的美好。奶奶留给我的软皮作文本,我将视若瑰宝,终身保留。
张海鑫,男孩,杭州文海小学五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