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梦回于都(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梦回于都(散文)


作者:土木禾刀 童生,90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发表时间:2025-07-07 20:00:03

题记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十六位共和国将军,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且于都山清水秀,风景甚美,民风淳朴,底蕴极深。有感于此,遂作此文。
   北上,北上。为了人民的革命,为了国家的解放,我穿着草鞋,握着钢枪,离开了家乡。步履铿锵,走向远方;又频频回望,硝烟弥漫的村庄。别了,我放牧牛羊的山岗。那被子弹射中的野茶树和沉水樟,站在高处泪水汪汪。别了,我捕捉鱼虾的池塘。那被炊烟染过的荷叶和苇荡,站在村口挥手遥望。再不能,吃一碗妻子做的大蔸菜;再不能,尝一尝母亲晒的柿子饼。
   远行远行,远征远征。为了革命的火种,燃烧成熊熊的烈火,燃烧成灿烂的星河;我必须征服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大渡河等着我,赤水河等着我。泥泞的草地和茫茫的雪山,等着一颗颗红星璀璨,等着一杆杆红旗鲜艳。延安就在前面,希望就在前面,胜利就在前面。穿越战火和硝烟,我们的热血已把红旗浸染,已把朝霞点燃。
   那昏黄的孤灯,摇曳着妻子的身影;那袅袅的炊烟,散发着母亲的温情。竹林里挖笋的孩童,稻田里插秧的老农。割不断的乡情,在溪水中流动;望不穿的山峰,在泪水中朦胧。故乡啊,原谅我去得匆匆。为了争取更大的光明,我必须跟着党前行,视死如生,向着炮火冲锋。
   故乡啊,不要悲伤;母亲啊,不要泪水流淌。我们的中央还驻扎在井塘,我们的部队还战斗在山岗。项英同志,还守护在我们的身旁;陈毅同志,还保卫着我们的家乡。我们的钢枪依然闪亮,我们的红旗依然飘扬。红米饭和南瓜汤滋养的战士,依然猛虎一般健壮。那青瓦土墙的老屋,巍然屹立在山坡上,悬山的房顶,一进三横两堂。屋前流水清澈,屋后竹林苍苍。那翠竹,就像革命者的腰杆。那革命的队伍,就像雨后的竹笋一般。我的心像竹根一样绵延,默默守护着于都的山峦。
   在六盘山的高峰上,我南望自己的故乡,南望于都的井塘。在延安的窑洞里,我依稀听见客家的唢呐高亢激昂,声声嘹亮。在北京的老城墙上,我隐约嗅到擂茶的芳香,在小巷里飘荡,在舌尖上回荡。“家家擂茶声,户户茶飘香;擂茶食中宝,胜过人参汤。”那古老的歌谣,是否还有人吟唱。我衰老的爹娘,是否还能用油茶木研磨茶浆。
   打过长江,打过长江。百万雄师浩浩荡荡,万杆红旗迎风飘扬。打回故乡,打回故乡。将红旗插在巍巍雩山上,插在中共赣南省委的旧址上。抱一抱妻子,泪湿衣裳。跪一跪爹娘,额头贴在故乡的大地上。父亲搓的擂茶,还是那么滚烫。妻子做的眉公酥,依然那么芳香。
   再回故乡,再回故乡。我梦中的于都,已变了模样,再不是以前那落后的地方。大陆通畅,百业兴旺。九十万儿女,守护着九镇十四乡。激情似革命的红旗飘扬,汗水似滚滚的贡水流淌。脐橙若黄金熠熠闪光,稻米若白银积满廪仓。不见牛车踟躇彷徨,但见汽车飞驰,一辆又一辆。大桥通南北东西,高楼顶苍天大地。水杉茂密,时见锦鸡。荷香浓郁,鸳鸯嬉戏。伯劳、黄鹂飞于天际,金、银、钨、锡藏于地里。
   这熟悉的土地,这朝思暮想的故里。你之所以如此繁华,是因烈士的英灵守护着你。你之所以如此深沉,是因英雄的鲜血染红过你。唢呐声声里,珍珠粉洁白滑腻,青梅酒香气四溢。罗田岩的石刻,依稀又清晰。青瓦白墙,苏维埃政府的旧址岿然屹立。革命纪念馆里,那床旧被单、那口行军锅,好似在轻轻诉说着,诉说着峥嵘岁月的艰苦坎坷,诉说着革命英烈们的殷殷嘱托。
   是什么,换来了这岁月的平和;是什么,创造了这幸福的生活。饱经沧桑的于都,怎么能忘记呢!贡水长流,群山巍峨。于都,我回来了,一位战火中锤炼出的革命者。

共 15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深情的笔墨,描绘了革命老区江西于都的光荣历史与时代新貌。文章通过一位红军战士的视角,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交织,展现了长征精神的壮烈与苏区人民的坚韧。从离乡远征的决绝,到战火硝烟中的信念;从延安窑洞的遥望,到胜利归来的感慨,全文饱含对故土的眷恋与对革命的忠诚。于都,这片浸染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既是红军长征的起点,也是苏区精神的象征。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刻画了战火中的离别、行军路上的豪情,以及新时代的繁荣景象,凸显了革命老区在历史洪流中的蜕变。脐橙金黄、稻米满仓,大桥飞架、高楼林立,今日于都的辉煌,正是先烈用生命铸就的丰碑。文章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时代的蓬勃朝气,是一曲献给革命老区的深情赞歌,亦是对长征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佳作力荐,感谢赐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7-07 20:00:2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7-07 20:00:34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5-07-08 09:28:58
  多谢老师编辑发表,遥问夏安。
3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5-07-08 19:58:33
  经检测,该作品疑似AI生成内容占比:64.89%
   自2025年3月1日开始,疑是AI生成内容的占比超过50%的作品,不能列入征文。
江山编辑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