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十字绣(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十字绣(散文)


作者:青李子 秀才,118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发表时间:2025-07-08 11:26:30
摘要:十字绣挂在床头,承载着姐弟情深,见证着母亲的骄傲,不正是最珍贵的家庭记忆吗?

上周五去马大姐家吃晚饭。饭后,去参观大姐新换的朝阳卧室。床头墙上挂着的一幅“画”吸引了我的视线。
   “大姐,这张画真美,志芳画的?”我不由自主地赞叹。画中是两条婀娜多姿的美人鱼,在水中翩翩起舞,鳞片在管线的折射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光泽,好像随时都可以游出来。我知道志芳师从注明画家赤勇先生多年,现在她的作品已经达到展览水平。
   盘腿而坐的大姐,扭过身来看,扑哧一下笑了:“那不是画,是志勇绣的十字绣。”
   “志勇?他绣的?这美人鱼?”我惊讶得瞪圆了眼睛,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在我印象里,大姐的儿子志勇现在是一位西装革履、不苟言笑的律师。实在想象不出作为律师的他,坐在那里穿针引线、一针针缝制十字绣的模样。
   “对啊,可不就是他。”大姐一敛刚才的笑容,认真地说。“这孩子可能了,平时我不舒服的时候,都是他给我针灸和按摩,可管事呢。”她说话时眼睛闪烁着光芒,这让我想起母亲夸赞弟弟时的模样。
   “他都是自学的,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净往自己身上扎针了。熟练了,这才开始给我扎。”大姐接着又补充道,好像看穿了我的疑惑,。
   说起疫情那两年,人们都居家隔离,行。志勇利用这段时间钻研中医,给好多的朋友做过针灸与按摩,也得到大家的好评,我听着听着,不禁想起曾有好几次想让他帮忙调理的念头,却因不善交际而作罢,现在想来真是遗憾。
   马大姐的两个孩子都很有出席。女儿志芳原是燕化公司炼油厂工人,后来靠自学成为作家,写得一手好文章,常见于报刊、杂志上发表。她还创办了一个纯公益组织“薆来小院”,读书、画画、弹琴、品茶……吸引了不少燕房等地的名家,甚至还有北京市里的老师,不辞辛苦参加这个组织的活动。“上至八十多岁,下至三四岁”都是“小院”里的常客。更难得的是,她还与燕山新华书店联手,组织并策划了“燕新乐读荟”活动,至今已坚持一年半之久。
   我不由得站起来,走近那幅“画作”仔细观看。可不是十字绣咋的。十字绣,又称十字花绣、十字挑花,是一种拥有源远历史的手工技艺,最早的十字绣是在动物皮毛制成的织物上进行刺绣,用的是从蚕茧中抽出来的丝线。它采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任何人都可以绣出同样效果的一种刺绣方法。公元14世纪十字绣还从中国经由土耳其传到意大利,继而在欧洲传播开来。眼前这幅作品,线条清晰流畅,针脚细密均匀,色彩过渡自然,两条美人鱼的姿态栩栩如生,堪称上乘之作。回想自己也曾痴迷于十字绣,插空绣,熬夜绣,却从未绣出过如此精致的作品啊。
   当晚回家,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朋友圈里分享在马大姐家的见闻,尤其是着重提到了那幅让我惊艳的十字绣。这一“晒”不要紧,竟引发了一场“悬案“——”志芳在朋友圈里的“吐槽”:我申明一下,那幅双鱼是本宫绣的,本宫唯一十字绣作品,绣了好几个月,最终姐弟情深,还是忍痛送给了志勇…不得不说,我的手还是巧的,但我老妈的心,始终是偏的,啥好事都安排在儿子头上。
   第二天,我和马大姐正在农庄主大姐家的小院里喝茶时,我把志芳的话转述给马大姐,大姐立马板起脸,斩钉截铁地说:“就是志勇绣的,我记得清楚着呢。”见她如此肯定,我立马在朋友圈回复:“大姐辟谣了哈,志勇绣的,我保证大姐的心绝对是正的。”大姐待我极好,我必须维护大姐。再说,大姐这么大岁数了,“违心”一下又能如何?
   这时,周大姐也加入了讨论。这位老大姐,是已退休十多年的燕化老职工,做事一向一丝不苟。这么多年来,大姐一直在“薆来小院”、“言石读书会”等多个公益组织带领大家抄书、读书、学习,家里还得照顾90多岁的老母亲和智障女儿。她言之凿凿地说:我说句公道话。十字绣百分之百是志芳绣的。志勇手大适合拿笔写文章,拿不了绣花针哈!
   志芳立刻回复:谢谢姐姐。中午老妈回来,我们特意开了家庭会,讨论这个事,志勇都承认是我绣的了,可老妈还说是他绣的,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说他在宿舍绣的,就好像亲眼看见他在宿舍绣一样。
   看到这里,我心里突然颤了一下。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她特别偏爱我家三代单传的独苗孙子——我的弟弟,为此,我不知受过多少委屈。那种滋味,至今记忆犹新。
   志芳接着又发来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们平时老去采访,记录别人讲的口述史。这回真是知道了,口述史与实际历史,不一样啊。
   我一看,这又是家庭会议,又是采访的,这高度、这深意可是提升了不少,就算平时挑事总不嫌事大的我,心也不禁一哆嗦,看来问题有点严重了,若真引起家庭不睦可就是罪过了,于是赶紧退出群聊,让事情冷却一下。事后想给志芳说十字绣的事就委屈一下,顺老母亲的意,也是一种孝。可后来再细想,我可能小题大做了,她们的对话都带着调皮的表情符号:或调皮,或龇牙,或偷笑,或胜利,这分明就是家人间的逗趣,不过是给平常的生活来段俏皮的小插曲。这种用幽默来化解可能的误会、用调侃来表达亲密的方式,反而让我羡慕起这种温馨的家庭氛围。
   这场关于十字绣作者的“悬案”以马大姐的坚持告终。但细想起来,到底是谁绣的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幅十字绣挂在床头,承载着姐弟情深,见证着母亲的骄傲,不正是最珍贵的家庭记忆吗?

共 21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围绕一幅十字绣的“作者悬案”展开,串联起马大姐一家的温情日常。从初见时误认“画作”为律师志勇所绣,到志芳“吐槽”实为自己作品,再到马大姐的坚持与家庭会议的逗趣,一场乌龙里藏着家人间的亲昵与包容。作者细腻捕捉到每个细节,志勇自学针灸的孝顺、志芳投身公益的热忱,以及十字绣针脚里的巧思,更借周大姐的佐证、志芳的感慨,引出对家庭偏爱与口述史差异的思考。那幅美人鱼十字绣,早已超越作品本身,成为承载亲情的符号,无论谁绣,都象征着一个家庭的和睦与温暖,让寻常日子里的小波澜,都成了值得回味的温馨注脚。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08 11:27:30
  十字绣悬案太有趣!家人间的逗趣与温情藏在字里行间,暖到心里。问候作者,愿您常遇这般温馨,生活如这家庭氛围般和美!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08 11:27:49
  被文中的家庭日常打动,从十字绣之争见亲情,细节满满都是爱。问作者好,盼您多记这般暖心事,日子鲜活,笔下常带温度!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