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金文.芳华】婆婆之死(小说)

编辑推荐 【金文.芳华】婆婆之死(小说)


作者:席大春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6发表时间:2025-07-08 12:19:48
摘要:她的爸爸和她的两个哥哥以及干爹的两个女儿匆匆赶回来吊唁,都劝她节哀。   婆婆灵柩登山的头天晚上,她看见婆婆坐在堂屋正中的那张老式椅子上,吓得几乎晕倒,丈夫说那是幻觉。夜幕降临,她总是望着那张老式椅子,生怕婆婆坐在上面。她把这种担忧告诉了丈夫,丈夫就在婆婆头七那天将椅子连同纸钱一起烧了

【金文.芳华】婆婆之死(小说) 亚英的家在马路边,离镇上的玩具厂不远。她是玩具厂的一名职工。她喜欢清静,征得老板同意,从厂里搬来一台电动缝纫机在家里工作。机器正对着大门,正对着马路,疲倦了就放下活儿看看马路上来往的行人。小镇很小,出现在她眼前的几乎都是些熟悉的面孔。如果与熟人目光对视了,就打一声招呼。也有一些人在打招呼之后会走进来看看她做的货,询问单价及完成的数量,计算一天的收入。得出结果必定叹气,劝她外出做事。她有她的难处,难处只有自己清楚,不会轻易告诉别人。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大孩子六岁,上小学一年级,小孩子才三岁;家里虽然有一个婆婆,但婆婆牌瘾太重,有时连中饭都不回来吃。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婆婆,她实在放心不下。好在丈夫不像婆婆。丈夫长年在外做工,闲了,只是捧着手机,刷刷视频,听听音乐。熟悉丈夫的人在亚英面前说起他,都称他是三好男人。她听了这样的话,心里在说,儿子是从娘肚子里拱出来的,要是踩着娘的脚印走,全家可就惨了。
   每天傍晚送货去厂里验收,再提货回家。老板叫她多提点货,能做上几天;她有顾虑,家里的那个柜子,只能存放一天的货物,老鼠又很猖獗,损坏了货,她可赔不起,何况厂子又这么近,几分钟就走到了。
   老板是本地人,听说有五十多岁了,看上去不像;衣食无忧,自然显得年轻。每次去,他总在厂里,亲自验收,亲自发货。话语不多,态度也很随和,让人觉得舒服。
   玩具厂不大,只加工布类玩具的零部件。小镇有一辆往返于深圳与本地的大巴车,玩具厂的原料就用这辆大巴车搭载回来,加工后仍由它发送出去。原料,是一批裁剪好的碎布料,装在肥硕的蛇皮袋子内,老板接到后分发给员工。员工三十多位,是当地的留守妇女。丈夫在外淘金,妇人在家带小孩子,顺便做点事,赚取小钱贴补家用。这些妇女早上将小孩送进学校才来上班,中饭在厂里吃,下午等到放学时间便下班。亚英的大儿子每天能跟着对面的两个高年级同学往返,小儿子就在家中玩。她不要接送孩子,工作时间比别人长,做的活自然也比别人多,每个月发薪水时能招来同事羡慕的目光。
   她每次去玩具厂,老板几乎都坐在一张书桌前,埋头看书。她叫一声,他才抬起头来,目光从书里收回来,落在她身上。他把货倒在桌子上,验收,点数。完毕,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写上数,要求她签个名。一个员工告诉她,她们做的货都归老板娘验质接收。老板娘挺严格,要求线路必须踩实,一点都不能含糊。否则,返工重做。你倒好,那个书呆子来收货,让你沾尽了光。另一个员工还开起她和老板的玩笑来;开别的玩笑,她不会生气,怎么能开这样的玩笑呢?她火星四溅。闯祸的员工撒腿跑了,她的咒骂声还没有停止。
   书呆子?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一个开厂子的人天天读书干什么,想做一个有文化的厂长?不得而知。
   自从那个员工开了她和老板的玩笑后,她去玩具厂都注意与他保持应有的距离。避免与他目光接触,交货、提货、签字时不发生手指上的挨碰,办完事立即离开。那个员工说,男人不知是什么投胎的,总是贪图新鲜。这话有道理。
   老板维修机器,到她家来过几次。人免不了要感冒生病,机器用久了自然也会出故障。老板修机器,她就带孩子在门外玩。老板叫她过来看一下,简单的故障自己排除。她不想学习,摆弄机器是男人的事,一个妇道人家端起酒壶也不像酌酒的样子。这个比方太妙,惹得老板笑了。老板有一次来家,她不在,带着两个孩子上街去了,给大孩子买回一辆自行车。快到家时,小孩子飞跑的速度堪比小狗,并不进屋,在门口紧拍巴掌,嘲笑哥哥的自行车行得太慢。大门开了一扇,牌场散工早,婆婆站在堂屋中间,手持发夹,头发散乱,莫非准备清洗?果然如此,婆婆叫她陪老板维修机器,转身而去。她这才发现老板蹲在机器旁,机器运转正常,无需操心呀!他称之为例行检查,防患于未燃,这里瞅瞅,那里瞧瞧,猛然起身,差点撞着她。一股浓重的汗酸味扑鼻而来,她后退几步,还是没有逃出它的包围圈。这个男人,衣着光鲜,怎么不注意个人卫生呢?怪不得婆婆离得远远的。在玩具厂,布料特有的芳香占领了整个空间,她去交接货物,跟老板虽然是近距离接触,但没感觉到这种气味的威力。
   老板与自己的丈夫同村,听丈夫说起过他,也曾上过大学,但没毕业,出了一个事被学校开除了。究竟是什么事,没人知道。后来外出打拼,娶回一个貌美的妻子,在家里过着平常的日子。一个大学同学努力撑他,给他运来几十台机器,还为他提供一条龙服务。多好的同学啊!也许是同学上大学出了事,老板当替罪羊,同学是知恩图报,她猜测。
   在玩具厂做事一点也不紧张。如果货做空了,员工们就聚集在厂子门口等大巴车载货回来。大巴车一般都是下午两点钟左右返回。员工们东南西北地闲谈,聊聊衣服,说说孩子,扯扯家长里短,车子就来了。这一天,她带着小儿子也来到她们中间,和她们说笑,聊得过久,因无新鲜话题,大家兴致骤减。一个员工,就是开她玩笑的那个员工,轻声地说起自己遭遇的一件事。
   “你们要相信,这是真的。我们村里一个饿单身汉,为什么说是饿单身汉呢,因年纪不小了,家庭条件也不算太差,就是没有姑娘看上他。如今呢,一看见女人就眼放绿光,那种绿光像鬼火一样,好怕人。这个饿单身汉居然盯上我了。每天晚上我刚睡下,他就来敲门,任你骂什么话也不离开。我想去报警,转念一想,这样既出他的丑也出我的丑。后来我用一招就治住了他。”
   说到这里顿住了,吊起员工们的胃口。她们推的推,搡的搡,拖的拖,把她弄到一个僻静之处。
   她不想再说下去,可是这个有趣的故事缺乏结局她们怎么会罢休?她的喉咙被掐住受到了同伴的威胁,“我说,我说。”她接着说了下去:
   “我家养了一只恶狗,这只狗从不乱叫,可是凶狠极了,俗话说得好,不叫的狗咬人。我叫他回去,否则给他好果子吃,他哪里肯听,逼得我无法可想,只得将狗放出,咬得他鬼哭狼嚎,以后再也没来过。”
   语住了,一片静寂。
   “你这样做太残忍了。”一个员工责怪她,其他员工也在批评她。
   “你们同情他了?我受到他的骚扰谁来同情我?”
   又是一片静寂。
   ----你们走哪里去了?货来了。老板娘在呼喊。
   她领了货,还在想着那个饿单身汉的故事。如果她遇上这样的事呢?她家可没有狗呀。好在她家住马路边,马路上经常有人来往,作案的人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况且又有婆婆在家,根本不用担心。
  
  
   她的房子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房子是婚后第二年建的,当时丈夫想利用老屋的宅基地修一个四合院,婆婆举双手赞成。老屋在村子的角落里,偏僻冷清。她要求在马路边的地里建房。地,呈喇叭形,临马路边小,后面大。丈夫在这块地上曾种植西瓜,搭一个棚子看护西瓜。她由少女变成少妇就在棚子里,故而她对这块地极有感情。但是需向别人购地。地的主人是一个鳏夫,诨名豆腐佬,也许是年轻时专做豆腐。豆腐佬的前妻,生小孩时难产死了;一年后又娶一个妻子,谁知第二个妻子产后胎盘总不下来,医生想尽办法都无济于事。他接连死了两个女人,请来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他的命太硬,克妻,有多少就克多少。他相信先生的推断,从此带着两个女儿既当爹又当娘将日子过下去。亚英两口子为购地一事去他家,见识了他的倔犟。无论你怎么说,他都是一口话,不卖。无法可想,只有拆掉老屋。这么做,亚英不高兴了。最后是婆婆出面才拿下这块地,没花费一分钱,但有一个附加条件,要丈夫认豆腐佬为干爹。(豆腐佬没有儿子,死后要被葬在雷打岌;有儿子的人墓地在橙子岌,如果被男子认作了干爹,死后也可安葬在橙子岌。)丈夫默不做声,自己不幸丧父,他不愿意认别人作父亲。婆婆拍板,就这么定了。丈夫是个孝子,从不违抗母命。仪式在豆腐佬家中举行,很隆重,席开八桌,宴请辈分大的年长的有头有脸的村民。丈夫认了干爹后外出打工,她在家里建房。俗话说得好:砌屋造船,昼夜难眠。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亏得干爹相助。夜晚看守材料和一些靠力气的活儿他全揽下,为她和婆婆省却许多烦恼。干爹劳力好,又勤快,汗水漫过眼睛了也不歇息,用袖子一抹了事。抹的次数多了,弄得脸上有许多黑黑的痕迹。婆婆说,男人如牛,这话一点没错!
  
  
   婆婆带着一箱牛奶回家了。婆婆有个特点,回家较早带着东西,这是赢了;回家较晚空着双手,必然输了。
   婆婆取出一盒牛奶给孩子,牵着小孩的手站在门口,唱着古老的儿歌:“……水牛过江,踩死蚂蟥,蚂蟥告状……”
   小孩跟着唱,发音不准。亚英笑了,“宝宝,跟着奶奶认真唱,不要像和尚念经一样。”
   员工们接货后陆陆续续回家了,时间毕竟不早了,要去接小孩。
   过了一会儿,大儿子放学回来了,他学习挺自觉,搬起桌凳写起作业来,三岁的弟弟在旁边看着他写。
   屋里光线好像暗了,太阳应该落山了,得去交货。她站起来,叫大儿子别写了,看好弟弟,不让他乱走,收拾一下,准备去厂里。怎么有这么多没完成的作业?噢!这是才领回来的新货。昨天的货不多,提前完成了,等了那么久的车子。瞧我这种记性!
   昨天去厂里,老板双手压在书上,闭着眼打盹。她在桌边站了一会儿,也不叫他,反正婆婆已经回家,不急。员工们走了,老板娘也不见了踪影,也许在厨房里弄晚餐。她转过身来看了看员工们用的机器,机器上收拾得很干净,机器前的凳子发出亮光来,那是屁股的功劳。她发现了一台崭新的机器,想去摸一下,不小心弄倒一只凳子,惊醒了老板。老板叫她的名字,向她招手。“我今天读的这本书,女主人公脸上总是充满了幽怨,我在想,我看见一张熟悉的脸也是这副表情,一下竟想不起来,原来在这里。”老板说,“你过来,让我近距离看看,究竟对不对?”她不知道老板是什么意思,愣着未动。老板笑了笑,说,“对,没错,千真万确,这就是幽怨。”她不明白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丈夫曾跟自己说过,她第一次来他家时,婆婆说她脸上怪怪的,好像要哭,仔细看又不像。阴气重,恐怕没有福份。老板说的这个词可能与婆婆所说的意思一样。老板接过货,没有验,也没有点,问她是多少,写上数叫她签名。她接过笔匆匆落下名字,提起新货就走。
   她伸了个懒腰,看见几只鸡进屋来了。鸡来到她身边撒娇,吻她的裤子,亲她的脚,它们饿了。今天等车子送货来竟然忘记喂鸡,她立即拌好鸡食,来到门前唤鸡。
   咕----咕-----她拖长声音叫唤。
   鸡闻声赶来。鸡能分辨出她的声音,婆婆也想为她分担点事,主动喂过鸡,任凭她怎么呼唤,鸡就是不回家来,婆婆一点办法都没有。她养了一群母鸡,每天能捡十多个蛋。鸡蛋是最好的补品,每天早晨蒸上几个鸡蛋给两个孩子吃,两个孩子长得壮实,一年到头连喷嚏都很少打。鸡吃饱了并不走远,就在门口逗留。
   喂完鸡就给孩子洗澡,从热水器里放出两桶热水提到门外,孩子洗澡时爱泼水玩,只有把脚盆放在檐下。
   妈妈,哥哥捏我,唉哟,好痛。
   她把两个脚盆移开一些,两个孩子互相泼着水,她懒得去管,任凭他俩胡闹。
   还有蔬菜没去侍弄。她不想去,太阳虽然很辣火,但把一天不浇水应该没有关系。
   晚饭后,婆婆问她,亚英,想一想,还有什么事没有做?
   她想不起来。
   今天是什么日子?婆婆问。
   终于想起来了,今天是公公的生日。自从她嫁过来后,每逢公公生日这一天,婆婆都要求她烧纸钱。这一个生日,婆婆牢牢地记在心里。亚英用石灰在门前画了一个圆圈,拿来一捆纸钱,一张一张地撕开,撕好后放进圆圈里,点火,纸钱燃烧起来。她合拢手心,虔诚地作了三个揖,祈求公公在天之灵保佑全家幸福安康。婆婆也站在圆圈边朝着橙子岌的方向作了三个揖。婆婆还拿着两个小孙子的手作了揖,嘴巴叽哩咕噜说过不停。亚英听不清她在说些什么。
   圆圈边还供有一杯酒和一碗菜。作完揖,婆婆将酒沿着圆圈洒了,拿着菜碗在圆圈上空转了一圈,再放在供桌上。
   “奶奶,你声音那么小,爷爷能听见吗?”稍大的孩子说。
   “孩子。”婆婆摸着孩子的头,“爷爷在阴间,我们在阳间,虽然距离远,但我们的话能传到他耳朵里。你太小,还不懂。”
   “奶奶骗人,爷爷就住在下面的村子里。”
   “那是你豆腐佬爷爷,不是你亲爷爷。”婆婆说。
   “那我亲爷爷呢?他怎么总不回来?我从没见过他。”
   “有时你睡着了他就回来了,他走进你的梦里,在梦里与你相遇呢。”
   “我不信,奶奶骗人。”
   烧完纸钱,放了一个鞭炮。
   把孩子安顿好,叫他们听奶奶的话,然后去镇政府广场跳舞是她每天最快乐的事。
   广场上霓虹灯在闪烁,音乐嘈杂。来这里跳舞的都是不同年龄的女人。说是广场,其实是篮球场。白天男人在这里打球健身,晚上女人来跳舞娱乐。白天人员稀少,晚上却人头攒动,灯光下黑压压的一片。跳舞的女人年龄大的偏多,晚饭后抖抖身子,松松筋骨,出出热汗,回家洗个澡倒在床上便一夜香甜。像她这样的女人只有几个,这个年龄的人白天干了活,晚上一般在牌桌上消磨。跳舞的队伍在中间,四周是小孩子和看客。小孩子胡乱跑动,看客却很少移步。看客基本上是上了年纪的男人,手里摇着一把蒲扇,说他们观舞不确切,其实是在凑热闹。

共 1437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感谢席老师赐稿,《婆婆死了》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亚英,是一位孝敬老人、尊重丈夫、养育孩子、勤俭持家的贤妻良母,是一位好儿媳,优秀员工。小说写意深厚,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生动形象,塑造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异。小说成功运用细节、环境、对话、心理活动等描写,完成一篇万言书,令人敬佩。作者老师语言功底深厚,驾驭文字能力强,表达能力强,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榜样,力荐佳作共赏,建议申报精品。(金文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7-08 12:22:58
  感谢席老师投稿,小说感染力强,画面感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好文欣赏,爱不释卷。敬茶夏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7-08 12:25:43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丰满,难得的好小说。期待更多精彩!遥握夏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7-08 12:29:12
  洋洋洒洒万言字,越看越有味道,一篇好文,如佳肴琼浆,吸引着读者。向席老师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08 12:45:05
  情节跌宕起伏,文笔优美精彩
5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08 12:45:53
  欢迎席老师赐稿金文,祝福老师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