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征文】【晓荷】万年冰洞:一片冰心在玉壶(散文

精品 【江山·征文】【晓荷】万年冰洞:一片冰心在玉壶(散文


作者:舟自横 秀才,121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发表时间:2025-07-09 12:14:59
摘要:我小心翼翼沿着结冰的阶梯攀走在冰封的世界,一步一惊叹!洞内冰状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的大冰帘、顶天立地的冰柱、拔地而起冰锥和冰笋、冰乳交融的钟乳石、腾空而下的大冰瀑,硕果累累的冰葡萄。整个冰洞纵深超百米,冰雪皑皑,洁白无瑕,千姿百态,冰肌玉骨。在五彩灯光映照下,冰映灯光,宛如五彩缤纷水晶宫殿,一派冰清玉洁的冰雪大千世界。

【江山·征文】【晓荷】万年冰洞:一片冰心在玉壶(散文 管涔山主峰芦芽山中藏着一座神秘的万年冰洞。
   旅游大巴盘旋在芦芽山盘山公路,一路缓慢上山,气喘如牛,车行高原山路,窗外山窝凹陷处浮起一层白里透红云雾,地面雾霭缭绕,一片如潮水般流淌雾霭向车窗涌来,我拿出手机,隔着车窗玻璃拍摄流泻的云雾,当车拐一个弯,山阴处的云雾一晃而过。更远处,在阳光折射下,山峦起伏的轮廓被雾气隐去,只留下飘摇不定的墨绿色山影。
   随着旅游大巴不断刷新的海拔高度,云雾也就愈加浓郁。消散开来,又聚集起来,不断改变形状,时而如轻纱缠绕,时而又似浓云堆积,每一次变幻无穷的云霞,都仿佛描摹大自然神秘莫测的图腾。
   旅游大巴满载游客直奔宁武县麻地沟村。夏天还能观赏万年不融化的冰洞,这一扑朔迷离的自然奇观,牵引每一个游客探幽好奇心。
   旅游大巴钻进茂密的森林,碧树遮天蔽日,阳光剑一样穿透密林,斑驳的光影与树荫交相辉映,清风拂来,疏影婆娑。从汾河源头到万年冰洞也就半个多小时。我一下车就奔旅游中心租衣处,毫不吝啬花了30元租一件棉大衣,穿到身上顿感暖洋洋的。山西之行最寒冷的时候扛过去,剩下皆是温暖如春的时光。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任何磨砺,都是一笔精神财富。
   大巴车抵达万年冰洞,等到八点半上班时间,导游领着众人乘坐摆渡车来到万年冰洞。我大踏步领头进入洞中,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洞中寒气袭人,如同一座巨大地下冰柜,洞壁四周结满了光滑照人冰块,走过四五米下行的冰隧道,冰洞豁然开朗,冰洞底部面积有110平方米,犹如走进冰雪奇幻的童话世界。
   洞庭深处别有洞天,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每一幅冰清玉洁的冰雕作品。踏入第一层冰洞,洞中冰柱玉立,顶壁表面结冰的形状,如雪挂银花形成壮观的冰柱。攀升堪称冰的世界第二层,洞壁冰挂成串,闪闪发光。洞顶坚冰覆盖,冰乳密挂。
   我小心翼翼沿着结冰的阶梯攀走在冰封的世界,一步一惊叹!洞内冰状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的大冰帘、顶天立地的冰柱、拔地而起冰锥和冰笋、冰乳交融的钟乳石、腾空而下的大冰瀑,硕果累累的冰葡萄。整个冰洞纵深超百米,冰雪皑皑,洁白无瑕,千姿百态,冰肌玉骨。在五彩灯光映照下,冰映灯光,宛如五彩缤纷水晶宫殿,一派冰清玉洁的冰雪大千世界。
   时值初夏季节,两千多米高的芦芽山,并不算高海拔地区。早上尚可穿单薄的衬衫,芦芽山白天温度高二三十度。进入冰洞,气温聚降至零下,如同掉进了冰窖,身着棉大衣还感觉冷气寒心,脸如针刺,这才体验到冰火两重天。
   仲夏,芦芽山洞外气温可达38℃,洞内却常年维持在‌-4℃至-8℃‌,冰层终年不化,堪称地质学上的“逆自然现象”。大自然在这里打造了一座晶莹剔透的地下水晶宫。七月流火盛夏,洞中依然清凉彻骨,仿佛是一幅别有洞天冰雕玉砌的风景画,相比较洞外炎炎烈日的绿树红花,构成截然不同的自然奇观。冰洞中的冰峰记录了近万年以来全球环境的变化,在大气、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生物、人类生存环境和保护,均有不可估量的信息沉淀和浓缩。
   万年冰冻为了保护冷热生态平衡,一直关闭禁止参观,今年向游客开放了约数十米面积的冰洞,也就是全洞的四分之一。地质科学家异口同声得出一个结论:芦芽山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万年历史,是世界中纬度山地区最大的冰洞,也是全球中纬度地带罕见的自然奇观。而宁武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无论纬度、海拔,还是地质、气候各个角度都没有存在的理由和可能。面对冰洞万年不融化自然景观,冰洞存在的万古之谜,同样伤透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脑细胞,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万年冰洞神秘莫测自然奇观,引起众多专家学者探秘成因。有的专家从认为外部因素能够减少冰的融化。芦芽山的海拔高达两千多米,洞口位置处在山的阴面,这对冰雪常年不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加上整个洞的形状像个大口袋,外窄内宽,也对洞内温度的起到了保温作用。也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冰洞深处隐藏着巨大的地下冰河,在客观上引起的制冷作用。
   万年冰洞叫学富五车专家琢磨不透:按一般规律,每深入地层100米,气温将上升0.4℃,而万年冰洞则反其道而行之,越到深处,气温反而越冷,冰层反而越厚,这是一种罕见的“负地热现象”。更为奇怪的是距离冰洞仅‌300多米处,因地下煤层自燃形成的千年不熄火焰“千年地火”。冰洞与地火和谐共存,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未解地质奇观。据中科院冰川地质洞穴专家们考察,冰洞下面可能还有更壮观的冰洞或水洞。一座更加奇幻隐秘的冰雪世界,正等待人类去探寻万年冰洞的奥秘。
   行走冰洞,不敢越雷池半步。据说冰洞有些地方深不见底,一旦掉进冰洞的万丈深渊,那真成了万年不化的冷藏的人体标本。
   人体冷冻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研究体温对寿命的影响,将人体冰冻起来,再让他在未来某个时候苏醒,人类生命可能就会延长千万年不再是梦想。
   1967年1月19日,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成为世界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如果人一旦得了不治之症冷藏起来,一千年后,随着生物医学发展,有些医学难题攻克下来,再把人体解冻进行治疗,生命不就可以延续下去。而这种人体冷冻科学,也面临诸多技术和道德难题。假设把一千前多年前唐朝李白冷藏起来,今天生物医学完全可以让他活过来。李白肯定适应不了现代生活。作为一个旅游达人,他不会开车,也不会用手机电脑,简直就是一个废人,他的子子孙孙早就作古,人世间没有一个亲人,也无生存能力,现代人写诗都养不活自己。李白的诗作已经成为公共资源,活着就是行尸走肉,现代人把他当做古董怪物,李白不疯才怪。
   倘若把现代人冷冻起来,一千多年后,也许是智能人时代。加上生物医学发展,人类寿命延长,人口膨胀。人类为争夺资源发生核战争,也许人类自己早就毁灭了地球。
   我最先闯入冰洞,磨蹭到最后出冰洞,从进入洞口到出洞也就半个多小时。一条道不走回头路,沉到洞底,再攀登到另外一个冰洞出口,所见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步履踟蹰在冰洞,拍摄视频和照片花了不少的时间。万年冰洞作为“芦芽山五大奇谜”之首,让每一个探访游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共 24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万年冰洞为焦点,既描绘了芦芽山沿途云雾缭绕的奇景,更深入探秘冰洞的奇幻与神秘。从洞口的寒气袭人到洞内冰柱、冰帘的晶莹剔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服,而“负地热现象”与300米外“千年地火”的共存,更添地质奇观的未解之谜。作者不仅记录了冰洞的视觉震撼,还延伸至对人体冷冻技术的思考,将自然奇观与科学幻想交织,引发对生命延续与未来的遐想。冰洞的万古不化与人类对奥秘的探寻形成呼应,让人在惊叹自然伟力的同时,也感受到未知世界的无穷魅力。短短半小时的探访,不过冰山一角,而冰洞深处可能存在的更壮观景象,以及它与地火共生的谜题,仍等待着人类去揭晓。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9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09 12:16:22
  万年冰洞的奇景太震撼!冰火共存的谜、冰雕玉砌的美,读来如临其境。问候作者,愿您探访更多奇观,笔下常现这般壮阔,生活如旅途般精彩!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09 12:16:58
  被文中冰洞的神秘吸引,从云雾山路到冰宫探秘,满是惊喜。问作者好,盼您再分享更多见闻,日子如冰洞光影般绚烂,顺遂安康!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