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星】爱在路上(情感小说)

编辑推荐 【星星】爱在路上(情感小说)


作者:夏八月 白丁,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发表时间:2025-07-09 18:05:28
摘要:这是一个甜美的爱情故事。眼科医生丹青在妻子陈思颖得严重眼病之后不离不弃,两人携手相伴,风雨同舟,同走人生路。

新房装修结束,婚期大约在冬季。我和丹青在空荡荡的新房里给地板打蜡。
   我很郑重地对丹青说:“有三个字,你从未对我说过。”丹青扭过头,愣了一愣,狡黠地笑,问:“哪三字?”我换了个问法:“我们,有过激情燃烧的时光吗?”他不笑了,眨巴眨巴眼睛,跟我商量:“或者,明天我们去看一下床?”我低下头用抹布使劲在地板上弄出一片叽叽吱吱的噪音。
   我其实想知道:丹青对我是否像我爱他一样。如果直白地问过去,我只能得到回答。可是曲折地问过去,一样没有答案。
   丹青是我妈先看中的。我妈做媒,然后我们交往,谈婚论嫁,一路风平浪静,按部就班。钻戒是有的,他爸妈买的;玫瑰也是有的,订婚那天他细心的堂兄代为采购的。我想:他对我,也许还是差一点。其实,何止差一点
   我的一个同事,嫌弃妻子懒惰、好赌,离婚了。我在晚饭桌上谈到此事,批评我的同事对婚姻里的问题态度不积极。丹青说:“你又不是当事人,你怎么知道?再说,结婚证又不是卖身契,过得下去就过,过不下去就离,很正常。就算结婚了,男女双方仍然都有重新选择的权利。”
   原来就算结婚,他也不放弃重新选择,那么,他对我的爱,是否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给出一生一世的长度?
   丹青有一个关系密切的朋友,私生活十分混乱,有老婆,有情妇,还嫖娼。我坚决反对丹青跟那位朋友往来。丹青坚决抵抗我的反对。他说:“我又不是女人,他混乱淫乱,我管得着吗?朋友总是朋友!”丹青让我担心的是:长久跟这样的朋友在一起,以这样的朋友做参照,忠诚专一有可能就是偶尔地搞搞婚外情,轻微地感情走走私。那么,以后他对我的忠诚专一有信度吗?
   后来,我们有了丹青认为的激情燃烧的时刻。不错,我体验到身心交融的沉醉,体验到和我爱的男子亲密无间的满足和喜悦,我想:爱应该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可能的接纳,从心灵到身体。但是,当云停雨止他在我的耳边对我低语我爱你的时候,我感到失望。原来丹青只是用身体来爱。只有身体交流的爱有深度吗?
   丹青偶尔会责怪我饭烧烂了,水果刀放得找不见了,或者到处开无人灯,受的责备多了,我跑到阳台上看夜空,生闷气,心里很失望:丹青对我缺少包容度。
   虽然我们的大媒是我的母亲,但丹青对我的父母一向敬而远之。假日去我父母那边,有时他会找理由躲开。即使一起去了,他也只是帮忙消灭饭菜,在家的谈笑风生换了地方就变成了沉默是金。这样的情形出现的次数多了,我就想:他的爱没有广度,在他那里没有爱屋及乌这种感情。
   有个晚上,有人请丹青吃饭,后来他们又去蒸桑拿,我打他的手机,那头居然是无人接听。那晚丹青一直到子夜过后才回家。我火冒三丈,质问他能给我的爱是什么样的,是否有深度,是否有信度,是否有长度。丹青的一点点内疚很快被我的怒火烤干,他和我一样生气:“爱只是一种感觉,看不见,摸不着,结婚过日子,很现实,很简单。”
   丹青对我有许多的差一点,不过我想我努力一点,那些差一点也许就会少一点。
   世界在我眼前变得模糊,我想我该换副眼镜了。我跑去找丹青。丹青是名眼科医生,他带我做了一堆检查,然后拿着一把报告单去找他们的主任。我问他我的眼睛怎么了,他说还不确定。不确定是医生对重症病人常用的套话,让病人可以抱着一点虚幻的希望等结局。我也去找主任,主任告诉我:如果药物和针灸无效,失明将会在两三年里来到。
   出了医院,丹青去火车站买车票,因为主任建议我们去北京,那里有一位专家,正好是主任的朋友。我坐公交车回家。
   丹青回来了。我们吃晚饭。他脸色阴沉,一言不发。我希望他能安慰我,告诉我:假如我失明了,我还可以依靠他。吃晚饭的时候他没说话,一吃过晚饭,他就坐在电脑前查看有关治眼病的网页。再后来,我听到吸风机工作的嗡嗡嗡声,在此之前,丹青从未在家里抽过烟。看来会失明的是我,受到打击的却是他,他比我更需要安慰。我还没失明,他已经惶惶不安;我真成了瞎子,他有勇气陪我在黑暗里吗?整个晚上,我们只是就该带的东西简单交换了几句话。两个人各怀心事睡在床上,丹青在我身边辗转反侧,我一动不动看着灰白的窗户,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从前我以为只要我足够努力,那一个个差一点总会变得离我想要的近一点,再近一点。
   丹青的脸色从发现了我的眼病之后就一直阴着,此时更难看。是啊,风调雨顺的日子,被我的眼病搅乱了,他的奔波劳碌都因为我,是我给他的日子添了忙乱烦恼。我真懊悔让他陪我求医,在我走向失明的时候我还要照顾他的感受。
   回家。背着行囊站在北京街头,丹青打开地图寻找地铁入口,我拦了一辆出租车,丹青也上了车,他说:“去火车站。”我说:“师傅,送我去机场,然后送这位先生去火车站。”我们在上海下了飞机,出机场我又招了出租车。百里长途招出租,在视节俭为优良作风的丹青看来,和烧钱没两样,所以他坐在车里,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我看他的脸,就像照镜子一样,照到自己心里的怨恨。我们都在怨恨对方爱自己不够多。
   第二天丹青去上班了,我呆在家休息。不宜看电视,不宜上网,不宜看书,那就做做家务吧。我尝试闭着眼睛擦拭沙发,结果在扶手上撞疼了膝盖。学会在黑暗里生活的本领所需要的时间应该以年为单位吧,但我还没有走进黑暗,丹青已经不耐烦了。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大概只能用天为单位了。
   黄昏,丹青回来了。我迎上去,给他递上拖鞋。他见我的第一句话:“什么东西烧焦了?”我扑到厨房关了火。他问我:“吃药了吗?”我没有。他沉下脸来说:“病在你自己身上,药要按时吃,你自己不当心,别人怎么替你当心?”他责备的口气促使我迅速作出决定。
   我把筷子很响亮地拍在桌上,然后回房收拾行囊。丹青跟进来问我要去哪里,我说回娘家。他说吃完晚饭一起过去,我说吃你的晚饭吧,我找个清净的地方睡觉。他说那么你先去吧,我一会过来。
   我没去父母那里,到了我父母那里,我跟丹青之间只是舌头牙齿的磕碰,他们无法理解我到了为未来生活做出选择的路口。我去旅店开了房。我疲倦地躺了下来,很快睡着了。一觉睡醒,我摸出包里的手机看时间,手机上显示有三个未接电话,有丹青打来的,也有我父亲打来的,手机里还有未读短信两条。一读我知道不好,那头以为我出来寻死觅活,正到处傻找。我拨通了父亲的手机,接听的是丹青,他说:“你在哪里?我来接你。”我说这里的床比家里的宽大,让我爸听电话。
   在旅店睡了一晚,我去上班,尽管面临的是失爱和失明,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办公桌还没收拾完,门卫打电话上来说有客户在门口要见我。我到门卫上一看,客户是丹青,他递给我一个保鲜袋,里面有两个小纸包。他说:“这是早上和中午的药,记得吃,晚上的药回家吃。”我说“哦”。
   下了班回家,进厨房,我看到昨天的碗盏还在水池里;去阳台,我看到换下来的衣服在洗衣机旁。我既不擅长做家务,更不喜欢做家务,为了丹青我一件件都学着做了,但是我不是生来应该为他做家务的。我决定从今往后只爱自己。
   丹青回家了。我没有给他递上拖鞋。我也没有为他准备晚饭。我听见他开冰箱的声音,闻到他泡方便面的味道,后来又听见哗哗水声。
   后来,丹青走进来问我:“有空吗?我们谈谈。”他拉了张椅子过来,一抬眼看到电脑屏幕上我正在编辑的离婚协议,立刻僵住。“我说,陈思颖”,听得出他克制着怒气,“我知道你对我不满意,可你用得着这样对我?我做什么了?从发现你的眼病到现在,我一直看你脸色,赔着小心。你不发话,我不敢吭声;你不发令,我不敢多走一步。你说要往东,我不敢往西。长途打车,我也由你。从上海回来,为了配合你的脚步,我把自己饿到胃痛。提醒你按时吃药总该安全无毒副作用吧?你还闹个离家出走。今天我刚到家,还来不及做错事,你又来协议离婚!我不好,我不达标,可我有对不起你吗?没在北京玩是因为我真有事,科里有对外交流,我得赶回来准备材料,准备好还得交主任过目。你用得着这样对我?”
   原来,我们都是任性、自以为是的大孩子,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行事。原来我们一直都在误会对方。
   几年过去了,我的视力下降并不明显,我们的日子,依然有不少差一点。
   有一天,丹青坐在沙发上,在茶几上铺开我的几年的检查报告细细研究,三岁的女儿偎依在他身边看动画片。
   丹青对我说:“陈思颖,乐观估计,你可以看到女儿小学毕业。”
   我说:“我打算看到女儿大学毕业,我还打算像我妈一样,给女儿看中一个女婿,然后让我的女儿爱上他。”
   女儿冷不丁抬起头问丹青:“爸爸,什么叫爱?”
   我插言道:“爱只是感觉,看不见,摸不着,不用搞清楚。”
   丹青对女儿说:“比较好的解释,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大可能的接纳,从身体到心灵。你妈妈是爱情理论家。不过等你长大,你可别学她,高标准严要求,把好男人都吓跑,后半辈子只好跟个一般般瞎混。”
   几年一过,我们慢慢学会了互相妥协。七度八度,爱情理想虽然高远,还是舍不得放弃。过着过着,我仍会想:他还在爱吗?多了一点?少了一点?结果总是没我期待的那么好,但也没我以为的那么糟。
  

共 37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品通过眼科医生丹青与陈思颖相识结婚过日子的叙述,表达了爱是一个人从身体到心灵对另一个人的最大可能的接纳和妥协的主题。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精炼。感情真挚感人,情节跌宕起伏。叙述故事节奏不疾不徐。故事接地气,主题充满正能量。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对当下年轻人面对爱情婚姻家庭的社会问题,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原来,我们都是任性、自以为是的大孩子,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行事。原来我们一直都在误会对方。”这句话体现了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过程中,互相沟通与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佳作力荐。【编辑:万重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八月        2025-07-09 18:52:08
  感谢编辑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2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7-09 21:23:18
  作品接地气,让我们感受到理想婚姻与现实的落差,对青年人的婚姻观很有启迪意义。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