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我的小树林(散文)

精品 【东篱】我的小树林(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640.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发表时间:2025-07-13 06:10:17
摘要:十几年的时间,阴差阳错地出现了一片小树林,从此,我有了一片近在家园的小树林,没有过上隐居生活,却有了“明月来相照”的诗意。


   住在城市里,我还拥有一畦小树林,足以让我感到奢侈了。我之所以用“畦”作为小树林的量词,是因为原本这是夹在两楼之间的一个花畦,花,到底怎么退位,而树木占据,后面我要说。
   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树林吧,我没丈量,估摸一下,应该不足15平,如果将树木罩出花畦的树荫部分算上,那是一片足以遮日撒荫的林带。
   树林是风景,树林大多在远方,于是,我们常自我安慰,风景在远方,诗意在心中。我的诗意,可是实打实地每日呈现于眼前。
   城市的土地,寸土寸金,人们爱绿色,便有了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意思相当于“袖珍公园”,我的小树林却是更袖珍。仿佛是我用柴棍圈画的绿色地盘,又是一个硕大的盆景,窗前看小树林,临畦赏小树林,每到春夏秋三季,小树林的绿色就把闲适的时光弄得发亮,感谢这畦绿云飘落在我的眼眸里。
   我之所以使用“飘落”,是因为小树林的形成就是如此浪漫。
   大约是十几年前,创建文明城那阵,物业城管,要求那些养着花草的泡沫箱一律搬走,于是畦子就开始荒芜了,可能为了减轻物业负担和麻烦,畦子也洒了灭草剂,寸草不生。最低限度的绿色环境也没有了,眼睛不适,心情失落,但为了大局,必须适应。
  
   二
   大自然却是为人间涂绿的圣手,以绿为棋子,落子生景,最懂得和谐共生,这是任何自然都持有的生态理念。靠近畦边砌石处突然冒出两株幼小的树苗,谁也不知她们是什么树种,喜欢这“孪生”,不舍得间掉其中的一株,有人就将其扭到一起,变成了“连体树婴”,从此拥抱在一起,不分不离。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意象,最符合人的情感,就像并蒂莲珍贵难得,就像对鸳鸯,双飞燕,这些物象一再启迪着人的智慧和感情。后来,微信扫一扫,发现是柿树,更好了,双柿树,才叫“柿柿如意”,从此,柿树就在美好的目光里尽展风采。古人有咏“双树”诗:“吾庐双好树,簇簇近浮烟。”双树缠绕,相亲不离,这是门庭之盛的标志。在我们的楼下,这是入了多少个家庭之眼的昌盛之木!美好的东西,总是被认可,无需宣传,人们投给树木的都是喜欢的眼光。只是“浮烟”没有了,村舍烟火,在今天很是受限,不过,人们的眼光,就是诗人笔下的“浮烟”,我觉得双柿树一定感受得到人们的这份欢喜之意。不然,七八年,为何绿盖蔽日,撑起一把绿伞,还连续五六年挂满柿果。无取一粒肥,不争一滴水,没多一缕阳光,它还是不负人们的眼光,努力为楼院站成一道寓意美好的风景。
   双柿树,我只能归于野生,谁知它的根系来自哪一片土地……人犹树也,更在乎根,我们总在寻根问族,其实,何处不是我们扎根的地方!心中不忘,不数典忘祖,随处可安生。这也是繁衍兴旺的标志。据说胶东半岛荣成人大都来自云南,云南成为远方,半岛成为家园。曾经的迁徙,或许就像这双柿树,有了这“夹缝之地”、立锥之地,便开始扩枝散叶。人如树木,扎根泛绿。我们这一带的人说起祖宗,有一句诗意的话——我们是彩云之南飘来的一朵云。就差和云南元谋人(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拉上血缘关系了,只能等DNA的发现和证明。这话,琢磨起来真有味,云有根,也扎根,云就像树的种。
   双柿树下面是小区的通道,树荫遮住半边,夏日,总有人坐在树下乘凉,话题自然离不开双柿树,都图个吉利。每见,我把“小树林”前冠上一个“我的”,就感觉不合适,荫蔽属于大家的,就像我们这个社会,人们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时代普惠恩荫。
   好时日,包括了微雨的时候,听雨穿树间打叶声,怎可错过这作美的瞬间。每天晚饭后散步回来,我都要站在小树林边,或绕着小树林再转一转,绿色无语,我亦无语,小树林给我30分钟的美妙时光,绿色无奇,却最抚人心。
  
   三
   三株国槐,不规则地占着小树林的边角,粗的已经像擀面杖,手握不住了,亮绿的肌肤,点缀着成长留下的白色斑点,滴翠的叶子就像总是飘着雨片,形容为“雨丝”并不恰当。国槐是中国的国树,是我们的第二面国旗。尽管三株古槐在小树林里分布并不规则,疏密更不合理,我不舍得间去一株。楼上邻居老胡说,要保留原生态,如果是栽植,就失去了野生性,少了那种自由的意蕴。
   前几日,在暴风骤雨里,国槐受到摧残。一株被折,但还连着主干。心痛不已。老姜说,不经风雨,我们就不懂得一棵树的价值。是啊,就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谁知会遭遇什么,尽管我们希望茁壮成长,却也要面对所有的突如其来。傍晚,我们以布条缠住弯折的部分,用杆子和拉绳给它定位。做一个园丁,真美。此后的数日,天天去看它的伤口是否愈合,看它的身躯是否挺直。一棵树的遭遇,可能就像一个人的挫折,只要搀扶一把,就不会失去再生长的动力。如果这株国槐会说话,它一定会做一份简历,将这段遭遇,写成“风雨纪事”。记住荣耀,是增强向上的动能;记住多舛的生命经历,是不忘考验的意义。
   还有恶作剧。另一棵国槐,我已经剪枝成型,为此我还专门网购了树剪,享受了那种咔嚓一声的美妙。可前几日发现,顶部留下的两个树干,被哪个孩子给折断了一枝。
   好几个人相聚树下,一起口诛这种恶劣行为。尽管肇事者不在现场,也是让我们这些爱树的人义愤填膺。仔细观察,是把这株国槐的一根偏横向的枝干折断了,而向上的主干无损。我说,或许这个孩子(树下还有垫脚石)是以这种方式,折断斜枝,要求国槐继续向上再开枝散叶。是啊,这可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他在一棵树上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我们一齐释然。我说,就像孩子在自己的日记本写下自己的誓言——向上,向上,一直向上。有时候我们并不理解孩子的想法,或许我只是以自己的审美观来确定一棵树的枝杈,代表不了别人的审美。他会在自己的作文里写下“我折断一棵树的枝桠”,表达自己的理由吧。
   我们站在不同角度,可能就有不同的结果。要认识一个全面的世界,就要多听听他人的看法,不然我们很容易就走进了认识的困境,而固执一端,孩子的举动何尝不是告诉我们“智者见智”呢。
  
   四
   面对小树林,我总想那些树种到底从何而来,怎么光顾这个小树林的。显然,没有谁为这处畦子育种育苗嫁接扦插,追根溯源,也是一种情感体验,不纯粹是一种道理的追寻。
   或许是一阵风,带着小树林的风信子而裹挟着一粒树种,落入泥土;或者是一群蚂蚁,看不惯这里的荒芜,而用它的口器,经过不知多少时日,衔着种籽而播撒于此;或许是一只鸟儿,不经意衔来一粒树种,登临双柿树,而不舍得咽下,就“鸟播”于花畦,为小树林增加密植;或许,人们冬日除雪,将一粒树种连同积雪一起铲到花畦,经过苦寒而不腐,遂生绿植;或许是某个爱树的人,见不得花畦的荒芜荒凉,而随手扦插一根枝,于是成长起来;或许是某种动物食用了树种通过粪便排泄至此;据说,树种的壳有弹射种子的功能,实现了远距离的扩散,落籽于此,从此繁衍生息……
   小树林,带给我无尽的想象。人的心田也如一块地,保留着空白,就有种子落入植根,谁也说不上,哪一天会有什么事,什么人,撞击到我们的内心,被心田收留,好的种子就会在干净的沃土上生根发芽。有时候刻意地去结识某人,我们会尴尬的,但敞亮的心空,一定有一只鸟衔着种子飞进来,落在心瓣上。
   通过查阅识花软件,我才断定这个小树林里还有名贵树种。一棵是朴树。朴树是名贵风景树,在胶东半岛,只有青岛崂山出现,在华北和江苏一带分布较广。2007年,我所在的一中搬迁新校址,我记得那时就从江苏花了很大的价钱买了两棵朴树,植于校门两侧,如今,早就是华盖蔽日。其树干褐绿,透着一股葱翠气质,枝条疏朗有致,卵形的叶子,特符合审美标准,边缘呈波状锯齿形,仿佛是剪纸加工的样子,带着艺术性。朴树是稳健硬朗的做派。当时采购这两棵朴树,是看好它的寓意——见证岁月,独树一帜。在古诗中有“虬枝铁干任风吹”,“遒干如铁根如磐”的美誉。
   到底从何而来的朴树?百思不得其解。莫不是校园的两棵朴树的飞魂落入我的小树林?世上很多事是无解的,逻辑思维,有时候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的。精心呵护,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可能就是最好的喜欢。不必高大,这份寓意,已经在小树林里灌注了最美的人文精神。据说,朴树还有长寿树的称谓,我不求天长地久,但得那份硬朗的精神气质吧。
   有一棵树,我和朋友老胡做了来历的大胆推测。是一棵乌柏。这棵树一下子颠覆了我对柏树的认知,起码叶子和柏树类的片状很不同,就像枫树的叶,但小而碎。老胡说,在距此200米远的地方有两棵这种树,油性很大,秋天如枫飞红,也有果掉落,是不是院内的谁踩踏了果实,带到了这片小树林?其间,有多少逻辑框架需要一点点构建,但愿这不是一个伪命题。
   是今年刚发现,未到秋天,未见飞红。待到秋色烂漫时,我们的院子将被一团火点亮,生机满满,该有多少邻居来赞美它啊!树木,是人最亲密的朋友,我常常想,为什么这些树木走进小树林,陪伴着人们。触摸树干,仰望树叶,都是最暖的慰藉,树木以无声的方式静静地倾听我们的心声,不要以为我们的语言树木不懂。我觉得,熏风生于树,也驻树,微风摇动树叶,婆娑窸窣,那是在回应我们的心语,此时,应该报以微笑,给树木一个心领神会。
  
   五
   我相信,风景会招来风景,或者说,风景会诞生风景。小树林在我的窗下不远,清晨,便会传来几声鸟啼,夏日里,居然听见了布谷鸟声,难得!原来它是最懂得何时鸣叫,想想是到了芒种的节令了,它在催促下种啊,“布谷布谷”,谷子春播,此时还有玉米花生大豆呢,原来我不懂得古文化啊,五谷是稻、黍、稷、麦、菽,岂是狭义的谷子……真想喊一声“布谷老师好”!从不干预,从不棒喝,从不扭转,只是提醒,发出三两声,胜千万无语。这算不算做老师的境界?常言道,家有喜事,喜鹊登枝。那日居然见到喜鹊登上双柿树枝头,可最近家无喜事啊。还是我错了。这么好的日子,不是天天有喜么?每闻此声,我疯狂地暗示自己,心情好,每天都是喜。无需别人安慰,无需一阵风吹走烦恼,喜鹊启发了我们,人应该如坐春风,可以把微笑无缘无故地传递给这个世界,送达每一个人。在小树林面前,一切疾病都是小疾,疗愈,首先是心情的静养,豁达,善良,包容,从容,感恩,都像小树林的绿植轻轻摇动,传达着哲学的音信。那条国槐的枝子被双柿压制着,挡住了阳光,国槐枝条轻轻一歪,谦让出一个生长空间。不同的叶片交织着,叶子不分家族,都是绿色,统归一族。那丛灌木女贞,从不争高,不要以为“灌木”是它的属性,就决定了它永远在低处,它铺展着绿意,编织了小树林的绿色生态。那株枸杞子,以藤蔓慰问着不同树种的树干,亲切地缠绕起来,柔情脉脉。这些树木,没有轻易逃出小树林的天地,拥挤着活在一畦并不优渥的土壤里,这么小的空间,它们没有吵闹抱怨,没有列举自己的不堪——我只占了0.5平米,我为什么被安置在边角……
   人类最早的老师,也有树木的影子。我想起孔子去世之后,弟子子贡就在孔子墓旁栽植一棵楷树,以寄哀思。于是,这棵楷树就成了楷模。孔子讲学,环坛植杏树,遂有杏坛之称谓。
   一草一木,可自成风景,只要给它一块土地,它就在其上布绿繁荣。从不焦虑时光和地盘怠慢了我,只要生根成长,就向着风景努力,哪怕是袖珍的地块,也有树木开枝散叶的空间。每当站在我的小树林边,仿佛毛孔里都渗进了绿色,摸摸叶子,每片的绿亮就沾满了手指纹,立刻被柔软的质地融化了,想含住一片吹一支曲……
   我在“小树林”前冠以“我的”还是不对了,晚饭后,十几个邻居都齐聚小树林边,小树林,成为我们的生活绿色课堂,绿色载着我们的悄悄话,载着我们欢喜的情感,我们获得了闲适与轻松。小树林不是谁家的后花园,属于大家的。
   真好,一群人聊着聊着,抬头便见“明月来相照”,(王维句)小树林再小,明月也来。如果不是风景,明月为何喜欢挂在树枝头……
   邻居老姜找我有事,我说“小树林见”,真像约会。事并不浪漫,人却浪漫起来……
   人约黄昏后,月上树林头。
   有事没事,不去管,不着急说,先看风景。
  
   2025年7月1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8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城市,本就是对于石头的典当,古老而新颖,否则,城池一说,便了无生机。一草一木,可自成风景,亦是对城市新颖的解读。花畦退尽,是人为的城市建设,绿树成荫,是自然赋予的情韵。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居所,有“袖珍”式的绿荫,这是居住着善意的感动。两棵柿树、三棵国槐、一棵珍贵树种朴树和一颗乌柏,构成这座居所的小树林。树林很小,十几平米;树林很大,占据居者之心。否则,“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就无法得到印证。在柿树幼小的时候,不知其名,亦舍不得丢弃其一,便有人就将其扭到一起,变成了“连体树婴”,从此拥抱在一起,不分不离。后来通过微信扫一扫,得知是柿树,更符合一种“事事如意”美寓。以此联想到“吾庐双好树,簇簇近浮烟”的现实与思考。三棵国槐,其中一棵遭遇天灾,人们结绳而抚,使其继续流淌绿色,以此深刻剖析生命哲思: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另一棵自己修剪好的国槐遭遇意外,肇事者本来是遭遇非议的,但见其是旁枝,更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思。“要认识一个全面的世界,就要多听听他人的看法,不然我们很容易就走进了认识的困境,而固执一端,孩子的举动何尝不是告诉我们‘智者见智’呢。”尤其是关于这片小树林的产生的思考,更加阐明了一种境界:“人的心田也如一块地,保留着空白,就有种子落入植根,谁也说不上,哪一天会有什么事,什么人,撞击到我们的内心,被心田收留,好的种子就会在干净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唯有这种造诣,方可理解“风景会招来风景,”“风景会诞生风景。”文章涉及内容极多,有眼前小事、有回忆、有思考、有情感交流、人性向善。繁简得当,语言诙谐,引经据典,文韵起伏,是一篇叫人生怎么才能活的通透的醒世制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金刚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13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7-13 06:10:59
  “在小树林面前,一切疾病都是小疾,疗愈,首先是心情的静养,豁达,善良,包容,从容,感恩,都像小树林的绿植轻轻摇动,传达着哲学的音信。”这是这篇文章的主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未必。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买一把剪刀,一边修剪家园的树木,一边修剪自己的心态。欢迎赐稿东篱,祝笔丰笔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3 12:04:03
  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我总觉得,我们的生活理念,哲学思维,都是来自自然的启迪,就像一看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哲学,无不和自然紧密联系。更加证明这种想法是对的。有时候,我们必须向一棵树学习,尽管那一块做到,但心存理念,遇事则想起,在别人面前,做一棵树,无言,却有绿色。我喜欢在拼多多买东西,生活里的小工具,多来自网上,如那把剪刀,让我有了园丁的样子。其实,读懂一畦小树林,就和读懂世界一样。共同成就了绿色,不必分出颜色的深浅。远握,问候夏祺。刚刚编辑出老师的《和雨缠绵》,真美,创造了一个不同自然的雨世界。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7-13 08:52:54
  城市里,树木有,树林却很难见。老师睁眼就可见十多平米的双柿小树林,这是大自然赐予周围人的浪漫。文章以树及人,以树喻情,以树而感,很美的文,学习了,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3 12:13:12
  这篇小树林靠近了我,格外关注,小树林是有灵性的吧,非常惹我注目,于是就有了一些情感思想的挖掘。再小也是风景。风景是用来观赏的,也是用来思考的。很多事情,别人帮不了我们疏解,可风景有着疏解情感认识的功能。谢谢红花草老师拨冗为小文精彩留墨,辛苦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7-13 09:45:38
  城市小区,现在绿化率很高,可以说,出门见绿,绿荫蔽日。但为什么徜徉其中,往往没什么感觉,读罢老师的文深受启发。要有一片“我的小树林”,才能心旷神怡,感到“风景这边独好”。如何做到,那就是在这不多的树木上寄予自己独特的情感。有了这样一片小树林,何愁月亮不会照过来?好文章,很普通的题材,被老师挖掘出了特别的韵味。拜读学习了,顺祝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3 12:18:58
  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真的,小树林太小,看了十几年,突然觉得它是那么多情于我,年年绿意,不断成长,在眼皮底下,今天才给它写一篇文章,晚了点。我觉得,人生需要一个境界——风景主编独好。不爱自己的风景和家园,生活就感觉无趣。到底怎样形成这个小树林,我的联想推测可能是错误的,但从未让我这样去追溯森林的发生。月亮不弃风景,一塘水沉得住月亮,一片小树林,月亮也来挂着,这就是是公平的世界。很多时候,我们想不开的东西,在风景面前有了答案。远握,问候夏祺,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7-13 11:15:00
  一方野树,本是司空见惯之景,却在老师的笔下演绎的如此精彩纷呈!那双柿树,三棵国槐,朴树,乌柏都展现了无限美好的寓意和姿态,不得不佩服老师丰富的想象力。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让我们从中收获深刻的哲思。我喜欢文中的佳句“心情好,每天都有喜。”文如其人,这也很好地折射出老师与人为善,乐观豁达的处世风范。拜读学习了!恭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3 12:24:13
  是啊,十几年了,这片小树林真 的是司空见惯,但也让我琢磨起它存在的意义了。我想,任何风景都是独特的,不然我们就不会到处旅游看风景。小树林也不能冷落。尤其让我觉得朴树这样高大上的树木,怎么就屈尊移驾落在我的这片小树林呢?看来,在没有风景的地方,自然是会有意创造一个风景给我们的。心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一定在宫阙处才觉得自己有价值。格局不大,树林很小,但我觉得它有气质,安于一方绿色,绝不攀比大兴安岭的古老森林。谢谢郑老师拨冗为小文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枫桦        2025-07-13 12:34:14
  一片小树林在钢铁森林之中,显得那么的弥足珍贵。是心中的一块乐土,也是让人心仪的一块风景之地。心中有风景,不管哪里都是风景,热爱生活,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拜读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3 12:39:02
  枫桦老师说得对,之前,十几年了,我也未视小树林为风景。但它还是不离不弃我,在那畦逼仄之地,释放着年复一年的绿色,于是喜欢了,晚饭散步回来,大家聚集小树林,小树林听着我们的生活感慨,有的话题也是围绕小树林的。心情不好,喜鹊叫,那是冲冲喜,过去我听人这样说。没有下一句,心情好呢?我觉得就是喜鹊歌咏来助喜的。生活环境部是用来挑剔的,在于呵护,在于感知。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07-13 12:52:11
  门口的小树林,门口有棵树是挺好的,可以遮阳挡雨,春夏秋可以用来乘凉,台风一刮,树枝夭折,这也挺可惜的,老师你在网上买点东西维护一下它,做点防风设施用铁杆把它绑好,下次也许不会把它夭折。好文章一点小事写成美文挺厉害的,向老师学习,祝好夏安!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3 14:02:32
  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留墨。已经做了防护,刚刚一场风一次雨,都还是安然无恙,挺放心的。其实,小树林必须经风雨,不然就不自然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7-13 18:22:53
  作者写的小树林,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小树林,而是袖珍式的绿意涌动,却足以慰心绪。双柿树,大吉大利,寓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双柿树、三棵国槐、一棵珍贵树种朴树和一棵乌柏,构成了难得的诗意空间。作者和街坊邻居闲叙时,发现时光里的生动浪漫都从小树林间流泻下来,生活中的小疾和郁闷均被冲散。多么动人多么可爱的小树林,作者善待之,大伙善待之,小树林也馈赠明媚和温暖,这是最美的风景,继而让人们得到惬意和快乐。于身边拾取写作题材,很亲切有味,妙趣横生!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夏安!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3 18:40:37
  常常觉得风景都在远方不自觉地就忽略我身边的风景——小树林,不写,总觉得是欠了小树林一笔情债。风景不必很壮阔,满意就好,小树林也是风景,不乏风那几种树木,太不容易相聚一起了,就像桃园结义,那么巧!邻居相聚,小树林成了氛围,闲散也是生活的一种样子,在小树林边,那些时而想到的小疾,都跑了。善待小树林,看着它长大成荫,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有孩不愁大,有林期待绿。用小树林研磨我们的感情吧,总有惬意时。谢谢罗老师的精彩解读和留墨,辛苦了,远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7-13 21:36:50
  拜读怀才老师磅礴大气的小树林美文,感觉小树林好像老师心目中的一片大树林。遥祝:怀才老师柿柿如意!心想事成!好文学习了!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3 21:50:07
  谢谢枫叶老师的鼓励留墨。我觉得,看上的就是风景,风景给我们很多启发,符合这个标准,不必景点,也是风景。谢谢枫叶老师拨冗给小文留墨,谨祝枫叶老师创作快乐。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