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初晴,正好审美(散文)
天气,也不是就一张面孔,只是我们习惯了看,没觉得用什么变化。炎热的天,突然飞来一场雨,洗刷了一切,推门看头,雨后初晴,宛若一首清凉的诗,一幅淡雅的画。我告诉自己——正好审美。审美,一旦错过初晴,就变得无味了。
1
昨天,天空织网,雨水密密麻麻,淅淅沥沥一整天,雨幕严丝合缝,仿佛插一根针都难,这是进入夏季最为精致密织的一场雨了。雨来的时候,在我初醒时。淅淅沥沥的雨点敲击着窗,节奏轻盈,似乎怕惊醒了我,响声就像一首轻音乐,愿懒在它的氛围里。那时,我刚好在床上伸了几个懒腰,做好起床的准备。雨来了,是冲着我的生物钟铃声来的,知我者,莫如雨。
雨是什么时候停的,我还真不知道,或许由于我昨晚休息时,雨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只是我的睡眠来的有点夸张,在床上翻几个轱辘就眯着了。窗外的人声、灯影都进入了睡眠期。雨,正如人们说的,可能就是催眠剂。
说是初晴,也有依据,今早我六点多出门,地面湿漉漉的,像是刚刚下过一阵雨。仅此表象,也不尽正确,但我还是感觉这“初晴”二字来得比较真。“初”字的本意是开始、开端。“初”是会意字,甲骨文从刀,从衣,会裁衣开始之意。金文和小篆都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裁割衣服的开始。如《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又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如李渔《芙蕖》:“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说文解字》中初字是这样解释的:“初”是会意字。隶变后楷书写作“初”。《说文·刀部》:“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初,开始。由刀、由衣会意。)“初”的本义为裁衣之始。泛指开始、第一个。如“年初”。又指开始的一段时间。如“初生”。从这些表意的角度,选择“初”还是有着向好的情愫的。裁衣,更有了生活的味道。
大地是一块硕大的布,晴色在其上裁着,划上暗花图案。中国文字学,让我有了别样的审美体验。想想当年学到的这些知识是那么有用处,心中得意起来,就像这初晴,一片爽朗。
《说文解字》中并没有“晴”字的解释,但有“夝”字的解释。“夝”是“晴”的异体字,两者的含义相同。《说文解字》中关于“夝”字的解释如下:“雨而夜除星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下雨之后,夜晚云层散去,星星显现出来。这个解释体现了“夝”字的基本含义,即雨停后天空放晴,星星可见的景象。在古代文献中,“夝”字常用来描述这种清朗无云的天气状态。如此说来,这一“晴”字,意义也是向好的。牵强地结合起来,初晴,便也是一种美好的开始了。把这个清晨,冠以初晴来形容,满心的欢喜就像渐长而过的水流,哗啦啦地溢满河床。
一日之计在于晨,带着这份美好出发,一天的意义必定是美好而充实的。人啊,总是会从很多角度给自己找到做事的动力。
2
云层依旧是低压压的,没有阳光要跳出来的样子,但眼前有着“夏和景明”的状态,举目四望,眼前的楼宇、山川、树木一目了然,开车上路,没有丝毫的影响。远途跋涉,近途漫步,都是在一个十分适宜的气温当中。我是上班族,是必须遵守时间规则,宁可早几分钟,乘着人流车流稀疏的时段,开着车,有了畅通无阻的保障。
这个清晨,首先和我打招呼的不是那小区里、道路旁站满的绿油油的树木花草,而是一声声清脆的鸟鸣。那是一种和悦之鸣,优雅、静美、浪漫、活泼、温暖的氛围。小鸟和鸣,是一种回归,那样会扯着思维回到儿时的那份快乐。鲁迅先生教给我们雪地捕鸟的那份天籁,却也体现了童眼看世界的真谛。顽皮,是孩子自古就拥有的天性,我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原始的天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虽说这话已经久远,不一定适合于当下,但其间潜藏的那份哲学,还是有着河水一样清明的可取之处。看着小鸟在院子里、在天空滑出的一道道弧线,那是现代高科技都无法掌握的一种自由。不规则的忽高忽低、不规则的左拐右弯。我的思维简单,单一的认为那就是小鸟的自由,这种自由是目前所处的环境予以它们天真的快乐,无拘无束、忘我的那种畅达淋漓。看着这些自由飞翔的小鸟,我迈出去的脚步瞬间就轻盈了许多,有点自是武功绝顶的大侠之范,或者御剑而行的仙子之姿。这种场面,绝对不会蕴含“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愁绪。
鸟声和鸣,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浪漫。如果在网页上搜索“鸟类的起源”就会弹出“鸟类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话题,它涉及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标志着生命演化历史中极为震撼的一幕。”我十分看重其中“引人入胜”与“震撼”这两个词。“胜”是一个多音字,其意义也就十分广泛了:1.胜利;取胜;战胜;制服;克服;胜过;超过;优美;美好;风景优美的地方;名胜等;2.禁得起;受得住;尽;完之意。这么多的意思,的确有点眼花缭乱,但也足以证明鸟声和鸣之时的那种怡然自得和静心聆听的那份独有的赏心悦目。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此刻显得尤为美妙。
我的学识必定限制了我的眼界,说了这么多,竟然没有说出一种鸟名。还别说,我还真的叫不上它们演绎歌声的名字。从小拽着牛尾巴长大,对土生土长理解比较深刻,关于我自己的小鸟的名字,自然就是父辈们延续的那种称呼,说出来,大家会一眼茫然的,以至于用文字表示的鸟的名字的取字也不一定准确。比如老祖宗教会我们的,把蝉叫meishan一样,我也不知道该用哪一个汉字来书写。
3
天空的云层是这个清晨刻在天上的风景。万马奔腾,用在这里一点意义都没有,对于我这个地方,写云用它,那一定是大雨将至的前兆,一点都不吉祥。云是雨的轻装,我感觉这样说,是有点实在的。轻装出行,意味着云层即将退去,但不能与拨云见日相关联。那样,漂浮在天空云层的意义就衰减了许多。“遮望眼”也不合适,那是关于浮云的定义。此刻,遮住的只是阳光,而不是视线。此刻,漂浮的云层,是吸足水分,随时可以滋养大地的云。但因为有了一整天的降落,这会,它们再停留,在观察,在斟酌大地的每一个细节。
云层在天空静谧着,一块一块的,黑白相间,薄厚互牵,连缀成高低滚涌的海洋。这海洋是由云组成的,在稀疏着太阳云缝挤出的刺眼。云层拒绝刺眼,以漂浮安详封狼居胥。大肆渲染的是动态,而此刻,静态的云层显示自己的唯一。那种形态,是属于美术大师在灰、黑、白中绝美的调色。
云层没有规则,亦不讲究规则,更不需要讲究。是实在的存在,弥漫、辽远、弥坚、厚实。当目光沿着楼宇的缝隙穿过很远时,会有着茫茫的雾落山头。雾轻轻地抚摸着山,山依偎在雾的怀里。远处的雾和远处的山,都在向城的方向守望,似乎要把一座城融化。以雾的轻柔,以云的静谧。
云与雾是这个初晴清晨的唯一,静悄悄的,不吵不闹,不疾不徐。云在此刻阐释的是“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的欣赏他人、支持他人的态度。整整一天的雨幕缠绵,已经种下了落入泥土的水滴,满足了大地所期盼的甘霖,豪饮雨水的大地刚刚歇息,得有点喘息的时间与机会,那饮足水汽的泥土需要消化,需要溶解,就像武者在吸收充足的灵气后需要破境时的守护。云与雾,此刻就是对大地的一种守候。留给大地充足的时间对水与泥土进行融合,那大地某处皲裂的伤口方能愈合。
云与雾的存在,不仅仅是对于落入泥土的水的陪伴,更是在离去之前,对进入泥土的水融入泥土做一次停留,做一次交融,做一次守护。云化作雾,飘散在山野,与山川肌肤之亲,一定会有一部分进入土。这样,云的存在与漂浮就有了生命,鲜活。或许,云与雾在释义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那份灵性相通。
4
有了这份美好,心情自然舒畅极了,早早地去自己的岗位,站在斑马线上,于一种等候之中,车来车往已经习惯。生活需要新的发现来调剂,这个清晨就是最好的时令。
我的对面是一个小区,名叫“兴旺小区”。兴旺二字传递着古老的文化,兴旺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德充符》里说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叫充符的人,他非常勤劳努力,一直拼命工作,生意也越做越大,生活越来越富裕。因此,人们就用兴旺来形容事物兴盛繁荣的状态。同时,在古文化中,兴旺一词又与虎息息相关,象征着雪山月夜,松涛峻岭,必是雄风再起,一路顺风,胜不可挡,威武勇猛,所向披靡,更显王者风范。此时,这相对望的小区的楼顶,翻飞着十几只燕子,沿着楼顶舞出花样年华。一副祥和、静美的之兆。凑巧,那楼房刚刚八层,又凑出一个“发”的愿望。燕子在楼宇飞翔,偶尔会亲临五六层的位置,渐渐地,翅膀脱离水汽,盘旋在楼宇的顶层,更预示着拨云见日的豪迈。
我的身边站立着许多树,一排排的。樱花、垂柳、银杏、桂花等,经过一天雨幕的淘洗,显得神采奕奕。那份绿更加的鲜艳,夺目,有种“入海流”的感觉。尤其是垂柳那长长的枝条,整体划一的向着泥土的态势,总是让人有种致敬土地的博大情怀在释放。“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今夕复何夕,共此明月光。”虽然,此刻没有明月,但共此清晨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忽然间,我看见那几棵离的较近的银杏,居然翠绿的叶片儿比昨天大了一圈,有着铺满树的祥瑞。不论是挺直的树木还是匍匐的小草。清一色的在叶片上擎着水珠。向阳的位置,打眼一看,那闪烁的光晕明啾啾的,似乎是一只只刚刚醒来而痴迷天空的小鸟,欲做振翅飞翔的态势。
水珠是停留在叶面的珍珠,宝贵而短暂。风轻轻一吹,一定就回家了。我多么希望,此刻不会有风吹起,哪怕最轻微的风。让这一粒粒在黎明前凝结的水滴,在云朵的呵护下多眨一会眼。虽然,明朝的此时我依然会见到众多的水珠在叶片上舞蹈,但不再有着云层为伴了。云漫天空雾锁山的景致依然遥远了,珍珠闪烁,但不耀眼,没有那份自傲的微妙。
露珠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态,但其结果,总是摇曳着风,倏地一下深入泥土。深入泥土是一种唯美的结果,就像垂柳低垂着枝条与叶片致敬泥土一样,会拥有那种顶天立地的自豪。自然自在,问心无愧,毫无羁绊,毫无吝啬。
5
我来不及与其景致融合,我需要融合的是这条斑马线,看着一个个背着书包,兴致勃勃地站在斑马线上,等候我们指挥车辆停留瞬间的孩子。阳光没有扑面,但拥有了水色的面孔,更加活泼,似一条条河床里游弋的鱼,总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奋力一跃,在晴朗多彩的天空划出属于鱼应有的弧线,落水的瞬间,在水面荡漾开来的一圈圈轮回里,潋滟着生命另类的写实。
空气中的水汽浓郁,偶尔也会起一丝丝风。风透过衣服的罅隙,贴在肌肤上,显得凉凉爽爽,清凉一夏这个词就跃出水面,在水汽浓郁的时刻镌刻一份永恒。
时间差不多了,我在左右张望,发现竟然有一棵冬青树,已经被严实细碎的花朵裹满身,那一片片四季流淌绿色的叶片居然掩映其中,若隐若现,形成这个清晨又一道美丽的风景。冬青树的花,它像绿豆那么大,虽然它与米兰差不多大小,但它没有米兰那种浓郁的香味,即使凑近花朵,也只不过闻到似有似无的淡淡的清香。这花,我自认为是乳白色,因为一个“乳”字,水汽就锁紧花香,不便随意流淌。在这水汽浓郁的清晨,即使摘一树花束,那份淡淡的清香也得使劲地深呼吸才能闻得到,就像小孩吮吸乳汁般那样投入。这些极小的花,呈淡白中透着一丝黄韵,是那么纯洁,那么娇美。
在返校的过程,路过钢架桥,低头时,那曾经清浅的河水在此刻深刻了许多,虽然有了点滴浑浊,但又多了一份丰厚,多了一份执着,多了一份沉思,多了一份涵养,多了一份音乐美。
云层还在天空飘着,没有丝毫要离去的想法,远处的山顶在雾里悠然自得。天上的云,地上的水在相互守望着,水天一色就沿着河道哗啦啦地快乐起来。回到校门口,显眼的玉兰矗立着,列着队,叶片里绽放着一束束洁白,在吸足水分后,夸张的开放着,一朵朵,像极了小鸟一样欢快地飞进校门的孩子。稚嫩、纯洁、无忧无虑。玉兰在昨天整天的雨幕里,涤净尘埃,在初晴的清晨绽放一种洁白,片片向上的花瓣,擎着醒世的豪言,于一棵树的耸立中滋长,在片片绿色圈点红晕的世界高举纯洁。
于工作之外,眼睛,脚步,思想,都无法消极地停下来。面对几乎每天重复的风景,差不多的气候,我们安然接受着,享受着,却不曾表达,多么可惜,不能浪费了这初晴带给我们的情调。
关于天气,其实并不肤浅。白居易写道:“久雨初晴天气新,风烟草树尽欣欣。”一个大诗人,也关注天气变化,从中捕捉欢欣。时光青睐我,善待我,可我总是没有去仔细体验和感觉,不能不说的日复一日的损失啊!
多少个好时日,起码也要抓住一两个。推门打个眼罩,看着太阳光线,给今天一句诗——小雨初晴好天气。(王安石《初晴》)
原创首发于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