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云水】避暑,夏日里的咏叹调(散文)
一提起夏天,总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夏日阳光雨水充足,是植物生长的催化剂,各种蔬菜瓜果琳琅满目。忧的是,酷暑酷热,气温飙升,让人汗流浃背,一不小心,还有可能会中暑。
小暑刚过,太阳便施展威力,地面如同下火了一般,热气腾腾的。有人开玩笑说:这地面烫得,能把生鸡蛋给蒸熟了。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是事实。吃过晚饭,我家小狗不愿意下楼,好不容易出了家门,它还是有些抗拒,走三步歇两步,你拉它,它就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你。小狗靠舌头散热,它的红舌头一伸一缩,哈哈地喘着热气。看天气预报白天城市里的最高气温有时能达到三十八度,地表温度甚至到四十多度。似乎只有知了不怕热,越热它叫得越欢,无数只知了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敞开歌喉,纵情高歌,那声音极具穿透力,在空中回荡盘旋,余音悠长,不绝于耳。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那时候生活条件差,没有电扇,几乎家家都有几把芭蕉叶一样的蒲扇,一是为了驱赶蚊蝇,二是为了降温消暑。夏日里母亲每次去赶集都要买上一两把蒲扇,因为它是个消耗品用得厉害,所以容易扇坏。我姥姥仔细惯了,她的那把旧扇子每天不离手,坏了也不扔,用布包个边缝缝接着用。晚上,父亲坐在椿树下乘凉,我光着脚,跑到他跟前,拿起扇子就“呼嗒呼嗒”地为他扇风,嘴里还像小和尚念经一样不停地数着:一下、两下、三下……当数到“七十”就回过头来再数。哥哥姐姐笑我不识数。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村里通上了电,父亲才买回来一台吊扇,时常因为电压低而电扇转动不起来,酷热的夏天就是这么熬过来的。我常常想,如果不是夏日过于炎热,其实我更喜欢夏天多一点。夏日里可以吃到透心凉的冰棍,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花裙子,还可以到地里摘西瓜吃,夏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夏日的田里有很多应季的时令果蔬,像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辣椒等,不像冬天的食物那样匮乏。母亲喜欢在地里种上几棵西瓜秧,我们在玉米地里割草,累了,就会跑到瓜地里摘上几个熟透了的西瓜,不用刀切,随手一拍,西瓜就会四分五裂,几个人一人抱着一块大口大口地吃,口舌生津,解渴又降温。
炎热的中午,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树叶热得耷拉着脑袋,即使什么也不干,还是挡不住汗水往下滴。为了避暑,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喜欢找一棵茂盛的大树,树叶遮天蔽日如一把擎天巨伞,小伙伴们悠闲地坐下树底下,一边玩抓石子的游戏,一边纳凉。偶尔有阳光透着树叶落下来,地上白一片灰一片,像是印花的大地毯,我用手遮挡有光的地方,地面上留下手的影子。无聊的时候,我们也在地上作画,玩“画人”的游戏,就是有人躺在地上,另一个人以小棍作笔围着躺着的人把外形轮廓画出来,别说,样子真像一个舒展的“大”字。
为了躲避阳光的照射,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是“造伞”的小能手。一片桐树叶可以遮挡阳光,一张纸经过来回折叠再从中间一绑,就成了一把小巧玲珑的扇子。最有趣的是,夏日的荷叶圆圆的,折下一枝,把它高高举在头顶,就能带来丝丝清凉。
压水井里的水可以用来降温。井水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越是寒冷,井水温度越高,还冒着热气。而夏天,井水则是冰冰凉。压出一盆子凉水,用它洗洗脸,顿时如一股清流,穿越五脏六腑,让人感觉透心凉。有时候,母亲也让我们用井水来泡西瓜,等一会儿用刀切开来,绿皮红瓤黑籽,香甜味美,让人回味无穷。我最盼望的是,那些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卖冰棍的人来,听到“卖冰棍喽!”那高亢的吆喝声,仿佛看到了大“救星”,问妈妈要上一毛钱,买上两根冰棍,含在嘴里,那滋味又甜又冰。这也是降温避暑的好方法。
天气炎热,就没有胃口吃饭。母亲会为我们做凉面条,就是把手擀面下到锅里煮熟后,再过清凉的井水,犹如冰镇的一般,吃着特别利口。为了防暑降温,让我们平稳地度过夏天,母亲常常在面汤锅里再煮上一大把绿豆,这样即可以吃凉面条,还可以喝绿豆粥。
夜晚,暑气渐渐消退,院子里热闹起来了。在地上铺上几张大席,一家人席地而卧。头枕大地,眼望星空,感觉天离我们是那么近,星星一闪一闪眨眼睛。仿佛我自己也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我们把炎热忘到了脑后,听着母亲讲的故事,做着神奇的美梦,可以一觉到天亮。不知什么时候,勤劳惯了的母亲已经下地干活去了,等到九点多钟,母亲从地里就回来了。她以这种方式,既干了农活,又躲过了最热的时段,干活避暑两不误。
夏日里,母亲会为我和妹妹做漂亮的裙子,穿在身上既透气又好看。一跑起来,裙摆飞扬,呼呼生风,顿感凉爽了不少。我曾经在去北极村的火车上遇到了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子,她是塔河人,她说小时候,一年中,她只能穿十八天裙子,夏天很短,转眼即逝。她说每个小女孩都有一个裙子梦,好像美丽的小公主。为了能多穿漂亮的裙子,满足她童年时的梦想,长大以后,她选择到南方工作,这样一年中可以有一大半的时间穿裙子。
时光匆匆,日子就这样如水一般流走了。 夏日依旧炎热,只不过变化的是生活条件好了,有了更多的避暑方法。
祖国幅员辽阔,东南西北都有避暑的胜地,北有冰城夏都哈尔滨,西有一望无际的青海湖,东有海滨之城的大连、连云港,南有云贵高原四季如春的昆明,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避暑度夏,让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许多人选择去山里避暑,同事小冯每年夏天都会带女儿到万仙山居住十多天,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她说每天早晨一睁眼,都能听泉水叮咚,看满眼的绿色苍翠。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
我也喜欢以旅游的方式,寻觅夏日的清凉,享受如画的美景。在云南的大理洱海之滨,虽然阳光很强烈,但这里的风很大,丝毫感觉不到夏日的热浪。几年前,我到洛阳的重度沟游玩,进得景区让我大吃一惊,里面山高水阔,别有洞天,竹海深深,溪水潺潺,犹如一座世外桃源。这里有一百多家旅店,供游客居住,各种山野美味让你品尝个够。只要你不出景区,不用再买门票便可以每天出门游山玩水,尽享夏日的清凉与舒爽。
二十一世纪,空调已成家家必备的降暑神器。温度可以调高也可以调低,我们的生活我们做主,自己说了算。有了空调,不必担心天气的炎热,清凉的风,招之既来,挥之既去,吹得人心情舒畅。我们家的第一台空调,是2001年丈夫参加一次技能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主办单位奖励他一台奥克斯空调,那是一台单纯制冷的空调。一到寒冷的冬天,它就完全处于休息状态,屋子里寒气逼人,为了防寒,我们不得不买一台取暖器。后来,空调不断地改进,功能越来越齐全,既能在寒冬里取暖,又能在盛夏制冷。我和家人一商量,把原来那台制冷的空调给卖掉,又安装了一台冷暖两用的长虹空调。我们可以人为地调节气温,让室内四季如春,生活更加惬意舒适美好。
以前总担心夏日食物容易变质,然而冰箱的出现,让我们能在夏日也吃上新鲜美味的食物。冰箱不但能让食物保持新鲜,还能冷冻肉质品,制作冰块和冷饮。人们不再吃发馊的食物,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以前买雪糕都是随吃随买,现在可以批发一些自己喜欢的雪糕和冰淇淋,品牌是五花八门,像什么巧乐兹、伊利、蒙牛、光明、明治雪糕等。味道也是应有尽有,巧克力味、香蕉味、咖啡味、抹茶味、草莓味、绿茶味、葡萄味、香芋味、茉莉味、牛奶味,吃一口,冰凉爽口,解暑又美味。外面,太阳像下了火似的,照得大地发烫,蝉鸣声声,显得更加燥热难耐。室内,吹着凉爽的空调,吃着自己喜爱的雪糕,那叫一个生活轻松惬意。
之所以能静享夏日清凉,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炎炎夏日, 最辛苦的人,无异是那些顶着烈日在室外工作的人们。他们也许是田间劳作的农民,也许是烈日下的清洁工人,也许是坚守岗位的交通警察,也许是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耕耘创造着幸福的生活,让夏日充满激情和浪漫,没有他们的付出,哪有我们生活的甜蜜。他们用坚守和执着,演绎了一曲最动听的奉献之歌。
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调,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的安全网,让炎热的夏天不再炎热。避暑,是夏日里最美的一曲咏叹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