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生命之重(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生命之重(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326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发表时间:2025-07-18 07:16:35

初入医学院那时,老教授领我们参观解剖室。推开门,一股福尔马林的气味扑面而来,十几具尸体整齐排列,覆着白布。老教授掀开一角,露出一只青白的手。
   “记住,”他说,“这不是尸体,是大体老师。他们生前可是签了捐赠协议,死后还要站着给你们当老师。”
   我盯着那只露出的手看,心里有种莫名的紧张和恐惧感。但我此刻想起了母亲对我说过的话:“作为医者,每日都在生死边缘徘徊。要接受生死,勇敢面对。因为你行的!”是啊,我行的!我一定行的!想着母亲说的话,我强迫自己抬起头去看,看到那位死者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腕上还有一道浅疤痕。这可曾是个活生生的人呀!会痛会笑,如今却成了我们这些人的“第一台手术”对象。
   后来我主刀第一例阑尾手术,病人是个十六岁的少年。麻醉前他忽然抓住我的手:“医生,我会死吗?”我当即斩钉截铁地答道:“不会!”
   我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紧张的不行,我的手心里也已经全是汗水。那天的手术很顺利,但缝合时我的手一直在抖——原来生命如此之轻,薄薄一层腹膜下,就是生死之隔。
   急诊科的张主任有句口头禅:“阎王要人三更死,我偏留他到五更。”去年冬夜,急诊室送来个心肌梗塞的老人,心电图已经拉直线了。张主任跪在担架车上按压,跟车来的家属哭得死去活来,乱成一片。张主任当即吼了句粗话,硬是按了四十分钟,把心跳给按了回来。后来老人牵着曾孙女来复诊,小女孩给张主任兜里塞了颗奶糖。
   我们科的小护士林妍,有次给晚期肝癌病人换药。病人突然抓住她手腕说道:“姑娘,给我来个痛快的吧,我不想治疗了。”林妍反握住那只枯枝般的手说:“大伯,您看窗外那株玉兰,等它开花时,我摘一朵别您床头好不好?”后来玉兰花开那天,老人已经走了,床头却真有一朵沾露的玉兰花。
   去年会诊遇到个棘手病例,患者是先天性脊柱裂的弃婴,被福利院收养。手术风险极高,但不做手术孩子活不过五岁。科室争论不休,最后主任拍了板:“做!孩子的命和总统的命,在医生这儿都是平等一样的。”
   八小时手术后,主刀医生瘫在更衣室地上,却咧嘴笑了——监护仪上的数字很平稳。
   也有痛心的时候,上个月有个服农药的姑娘,才十九岁。洗胃时她挣扎着说:“别救了我不想活了,我只想死……”我对她大吼道:“你指甲油还没掉呢,就想走?”但遗憾的是,最终人还是没救回来。清理遗物时,发现她手机屏保是张日出照片,备注是“想看看明天的太阳”。那晚我坐在值班室,盯着东边看了很久。
   门诊常遇到独居老人,其实没大病,就是想找人聊聊天说说话。只要一有空我都会去门诊转转,和他们说上几句话,让实习生多陪陪他们,听他们唠叨几句。有一天,于奶奶还从兜里掏出几个柿饼说:“何医生,你尝尝,我孙子最爱吃这个。”后来才知道她孙子几个月前就车祸走了。那些柿饼,恐怕是搁了太久,都有些发硬了。
   值夜班时我常去新生儿科转转,那些保温箱里的小家伙们,有的还没巴掌大。有次看见个爸爸贴着箱壁唱跑调的摇篮曲,护士要阻止,我摇摇头。第二天听说,那个早产儿的血氧居然整晚都很平稳。你看,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有时坚韧得超乎人的想象。
   我们科墙上挂着幅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话被来来往往的人磨得有些发旧了。但每个清晨,当阳光斜斜地照进来,那些笔画间的金粉还是会微微发亮。
   记得有个肺癌晚期的老教师,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全身。他拒绝镇痛泵,说要保持清醒备课——病房成了他的教室,来查房的医生护士都成了学生。最后一课讲的是《纪念刘和珍君》,讲到“真的猛士”那句时,监护仪突然响起警报。他摆摆手,坚持把课文念完才允许我们抢救。
   太平间管理员老李有本特别的登记册,里面除了基本信息,还记着每位逝者临终前的一些事情:“3号病床张阿姨,临终前突然坐起来要梳头”“22床小伙子,心电图平直后,眼角滑出了滴泪”。他说这不是迷信,是想提醒我们,生死之间有条模糊的界限,得怀着敬畏之心去踏足。
   上周抢救室送来个溺水的孩子,救上来时已经没呼吸了。年轻的住院医师不肯放弃,嘴对嘴人工呼吸,孩子突然呛出口水,“哇”地一声哭出声来。那医师转身就吐了——原来慌乱中吸进了孩子的呕吐物。大家却都笑了,因为世上没有比这更干净的污秽。
   我办公桌抽屉里存着些特别的东西:一颗乳牙(小患者拔牙后非要送我的)、褪色的电影票根(康复病人送的)、干枯的四叶草(化疗女孩在病房花盆里找到的)。这些不值钱的小物件,比任何锦旗奖状都珍贵。它们提醒我,医生治的不只是病,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有天深夜,我在急诊室门口嚼口香糖,保洁王阿姨过来突然说:“你们当医生的真的很了不起,天天跟阎王爷抢人。”我摇头:“我们只是帮生命多争取些时间,好让该开的花开完,该圆的月亮圆。”她怔了怔,掏出口袋里的茉莉花别在我胸牌上:“听说你的母亲以前也是医护人员,叫茉莉。那你可得加把劲呀!今儿十五呢。”
   生命到底是什么?是监护仪上的曲线?是病历上的数据?还是清晨查房时,病人床头那杯冒着热气的水?行医六年我渐渐明白:我们捧着的不是器官的组合,而是一个个未完成的故事。医生的天职,就是让这些故事,能多写一章,再多写一章。
   窗外又传来推床的滚轮声,我扣好白大褂的扣子,走向那个正在疼痛中等待的生命。胸前的茉莉花此时悄悄地开放了……
  

共 21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深情与敬畏的文字。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一个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展现了医生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从解剖室里“大体老师”的默默奉献,到急诊室里与死神赛跑的惊心动魄;从病房里对患者心灵的慰藉,到手术台上对生命的全力托举,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医护人员的仁心仁术。文章中的医生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他们用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哪怕面对生命的消逝,依然怀揣着敬畏之心。那些看似平凡的小物件,如乳牙、电影票根、干枯的四叶草,承载着患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医生的信任,成为医生们最珍贵的财富。一篇语言流畅、主题深刻的作品,这是对生命、爱和责任生动有力的诠释。医生的使命不仅仅是治愈疾病,更是抚慰心灵,陪伴每一个患者走过艰难时刻,让生命得以延续。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18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7-18 07:20:20
  这篇文字通过医护人员的日常,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从解剖室到手术台,从急诊室到病房,细节满满,非常感人。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医生的使命与担当,以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深度好文,值得细细品读!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7-18 07:21:39
  为老师点赞、为文中的医护人员点赞,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