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乡村乘凉往事(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乡村乘凉往事(散文)


作者:淡淡的云彩 进士,1116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7发表时间:2025-07-19 20:15:26


   四十年前,我家住在村子东北角那条街,坐西面东,门口长着一棵高大的槐树,树身粗壮,两个人也合抱不过来。夏日骄阳似火,槐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挡住炽热的阳光,洒下大片阴凉。槐树东南方三米处,有一口水井,一到夏天,村民们担水经过,习惯在槐树下歇歇脚,聊聊天,说几句笑话,感受绿荫下的清凉。因此,夏天,槐树下人气最旺。
   三夏大忙结束后, 农活告一段落,家庭主妇们又开始忙碌做针线活,像纳鞋底,缝补衣物。中午时分,隔壁的三婶、对门的大嫂,甚至街道南北两边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不约而同端着针线笸箩,胳膊上搭着衣物,手里提着小凳子聚拢在槐树下,聊着家长里短,相互分享做针线活的点点滴滴。男人们喜欢端着饭碗,背靠槐树圪蹴着,一边吸溜着面条,一边聊着生活趣事。饭后,几个人围在一起,丢方,下棋,其乐无穷。隔壁二爷是个勤快人,一刻也不闲着,嘴里叼着烟袋锅,拿出锄头,铁锨、撅头,加固手柄,将上边沾的泥土清理干净。
   微风习习,树叶沙沙作响,带来阵阵清凉。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宁静与惬意。
   男孩子喜欢在树荫下玩弹玻璃球,只见狗蛋蹲下身子,就像猎人即将获取前方的猎物,瞪大眼睛,集中注意力,控制手指力度,选准角度,紧紧注视对方玻璃球的位置。大拇指将玻璃球顺着地面弹了出去,击中目标的那一刻,那种开心劲就像获奖一样,喜不自禁。而其他男孩子也不甘落后,暗下决心赢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乐此不疲。
   每年夏天,最吸引女孩子目光的是,阿荣家后院墙角那几丛指甲草。她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家里栽种了很多花花草草,特别是指甲草开得最红最耀眼。女孩子喜欢染红指甲,不管谁去阿荣家采指甲草,她的家人都不会拒绝。很多时候,阿荣将采来的指甲草的花和叶子,还有一块白矾交给我奶奶。奶奶先将花和叶子晾晒一会儿,再切成小段,又拿出一只碗和木槌,坐在槐树下,将指甲草和白矾放进碗里,慢慢捣碎。我们女孩子觉得很好玩,争着抢着要木槌。
   将原料捣碎后,我们洗净双手,坐在奶奶跟前。奶奶笑眯眯着说,阿荣拿来的指甲草和白矾,先给她染。奶奶轻轻将捣碎的指甲草和白矾敷在阿荣指甲上,然后用麻叶仔细包好,最后用细线缠紧。我问奶奶不要白矾可以吗?奶奶说,白矾让红色不褪色,还可以杀菌消毒。看着十个手指被裹得严严实实,感觉有点滑稽可笑,还有点迫不及待,就问奶奶:奶奶,我的指甲什么时候会变红呀?奶奶摸摸我的头,说:晚上睡一觉,明天早上就红啦。狗蛋和几个男孩也想染,奶奶拍了拍他的手,笑着说,自古以来,女娃爱染红指甲,男娃儿就别凑热闹啦!奶奶的话让女孩们笑开了花,我们都冲着狗蛋比划羞的动作,狗蛋脸一红,赶紧跑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迫不及待取下麻叶,看到红艳艳的指甲,不禁莞尔。这也成为童年记忆中最亮丽的色彩,让人记忆犹新。
  
   二
   夕阳的余晖渐渐隐没在远方山峦背后,白昼的炽热被黄昏的微风轻轻吹散,夜幕降临,拉着架子车、扛着农具、提着草笼的庄稼人从田间归来,洗去一身的疲劳,随后,厨房炊烟袅袅升起。晚饭过后,人们有说有笑聚集在北边场院,夜晚乘凉就此拉开序幕。
   白天,火辣辣的太阳就像大火炉,炙烤着大地,槐树下是人们纳凉的首选之地,而晚上乘凉,重心则转移到街道北边。由于我们这条街呈南北走向,北面和东面被土壕包围,东面临沟,地势高,犹如天涯海角,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一年四季风畅通无阻,特别是夏天,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凉爽宜人,北边大场院犹如村里的避暑胜地,也吸引很多附近村子人来此乘凉。
   走进场院,就像来到跑马场,平平展展,视野开阔。由于周围没有遮挡物,即使夜幕降临,这里也比街道明亮。孩子们早早来到这里,滚铁环、滚碌碡,玩捉迷藏。我家对门五保户五奶奶将拾来的麦穗晒在场院,几个男孩子推动碌碡碾压上去,来来回回无数次,嘻嘻哈哈,乐在其中,也算给五奶奶做了一件好事。吴奶奶非常高兴,端来自己种的西红柿,让他们蘸白糖吃。捉迷藏时,小伙伴们就在几个麦秸垛和东西两个石磨之间不断穿梭。狗蛋比较机灵,睡在麦秸垛旁,用麦秸将自己盖严实,让其他小伙伴一顿好找,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赶快报告了他的家人。他二姐小翠来到场院一看,只见他从头到脚沾满了细碎的麦秸,坐在碌碡上洋洋得意,荡着双腿,滑稽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小翠气冲冲走上前去,一边拉他从石磨上下来,一边批评他,狗蛋羞愧难当,只好跟着二姐回家。在这里无论玩什么,都不会感到热,一股股的风吹过,浑身清凉透爽,就像置身空调房。
   女孩子对玩跳房子很感兴趣,小莲先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了六个方格子,就像搭一座神秘的城堡。每个格子像一间小房间,等着我和小伙伴们去探索。按照顺序,小莲第一个跳,她深吸一口气,把小石子轻轻向前一扔,石子“啪”一声落在第一个格子里。然后她单脚跳起,像一只灵活的小兔子,一步一步跳进格子,再小心翼翼地跳出来,她最终顺利过关。轮到我时,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然后用力一扔。哇塞,石子不左不右,稳稳落在格子里。但跳到第二个格子时,感觉有人站在旁边,原来是狗蛋又来捣乱,我顿时有点紧张,腿发抖,阿荣将狗蛋一把拉开,其他小伙伴在一旁为我加油,就像欢快的鼓点激励着我,最终我也没有失误,跳完所有格子。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夜色渐浓,我们坐石磨旁,抬头看夜空。夜空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星星点缀其中,有的如钻石般明亮而夺目,有的则较为暗淡,像是在夜空中闪烁的微弱烛火,却也倔强地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偶尔有流星一闪而过,忽然想起奶奶说过的话:“如果看到流星,不吐三次唾沫就会有倒霉事发生”,于是我赶紧朝地面轻轻淬了几口,小雅、小莲和阿荣也不容分说,像我一样低头唾了三次。好像只有这样,霉运才会远离我们。
   向远处眺望,隐隐约约看见泾河弯弯曲曲灰白的轮廓,黑色的树影和两岸灯火,构成一幅优美动人的水墨画。母亲走了过来,她说,你们看远处,说不定远处的人也在望着你们。这种感觉倒很有趣,我们都不由得笑了。
   夜深了,万籁俱寂,凉意渐浓,困意来袭,人们逐渐离开场院。母亲拉着我的手,朝家中走去。我无意中回头,有几个大人睡在躺椅上,打起了呼噜。
  
   三
   老街位于村里最偏远之处,环顾四周,视野开阔,风景优美,但一到夏季下大雨,面临滑坡的危险。于是,按照政府要求,村里给我们街道每家每户另外批了宅基地,大家都盖了新房,从老街搬离出来。新房西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夏夜,人们喜欢坐在街口,凉风习习,送来阵阵花草香,让人神清气爽。
   那年我们家西瓜取得丰收,父亲从田间归来,将饭桌放在大门外,抱出自家种的西瓜,切开,分给大家。大家纷纷夸赞父亲种的西瓜又大又甜。二婶将自家又大又红的水蜜桃洗干净,端了出来,一人一个,甘甜可口。左邻右舍坐在一起,共享劳动果实,谈论收成,谈论村子里发生的新鲜事儿,欢声笑语,回荡在街道的夜空。
   自从买了收音机,爷爷就迷上了评书,晚上七点准时打开收音机,坐在大门口的躺椅上,一边慢悠悠摇着扇子,一边静心聆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刘兰芳清亮激昂的嗓音深入人心,我坐在爷爷身边仔细聆听,评书曲折生动的内容引人入胜,岳飞父子等人精忠报国让人心生敬意,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让人唏嘘叹婉。
   奶奶和大妈、四婶等喜欢唱秦腔,在四婶家门口的大土堆上每天晚上都要来几段。大土堆,上面瓷实平整,就像一个简易戏台。奶奶说,晚上没事,唱戏能让人忘掉烦心事,也能忘掉夏日的炎热,一举两得。我和小莲、小雅给她们加油助威,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学会了几折秦腔戏。
   八十年代中后期,老家人告别土墙房,家家户户盖起了平房。由于平房屋顶平整,风大蚊子少,成为人们纳凉的好去处。但白天经过太阳暴晒,屋顶温度很难降下来。每天傍晚时分,提喷水壶给屋顶洒水降温也是我和弟弟的一项任务。一遍不行,洒两遍,两遍不行,洒三遍,房顶温度才慢慢降了下来。虽然上来下去,累得气喘吁吁,但小孩子们乐在其中。
   晚上,躺在屋顶,感觉离天空近了许多。抬头便是一望无际的星空,月亮显得格外明亮,仿佛伸手就能摘到星星。凉风够自由穿梭,仿佛所有的燥热都被一扫而空。我和弟弟开心地唱起了《鲁冰花》,唱着唱着,没想到得到左邻右舍小伙伴的回应,小雅和小翠也跟着唱了起来。
   在房顶,邻里之间隔着镂空的围栏也可以开心聊天,畅所欲言。孩子们的嬉戏声、不远处的狗吠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气息。
   夜深人静,虫鸣蛙叫,此起彼伏,声声入耳,犹如一支美妙的夜曲,使人内心平静,很快进入梦乡。
   仿佛一觉醒来,我已长大,离开了熟悉的老家,来到城市生活。城市生活便利,夜晚灯火辉煌,但却少了乡村那份宁静与质朴。每当夏日来临,身处空调房,感觉憋闷不透气,总会想起在老家纳凉那些日子,想起老槐树下的欢声笑语、大场院的明月清风,还有朴实的乡亲,挚爱的亲人。那些乘凉往事,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在我心中久久回荡。
  

共 36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乡村乘凉往事的优美温情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家门口有一棵大槐树,一到夏天,村民们担水时习惯在槐树下歇脚,聊天。忙完三夏,周围村民们聚拢来忙针线活、吃饭、聊天、忙着修理农具。男孩子不亦乐乎玩弹玻璃球,而女孩子喜欢用指甲草染红指甲。夜幕降临后,人们则有说有笑聚集在北边场院乘凉,孩子们滚铁环、滚碌碡、玩捉迷藏。顽皮的狗蛋不顾家人的担心睡在麦秸垛一夜,女孩子对玩跳房子很感兴趣,拉开捣乱的狗蛋,取得成功。直到夜深,人们才离去。搬离老街后,人们喜欢坐在街口乘凉,共享劳动果实,谈论收成,谈论村子里发生的新鲜事。爷爷爱听收音机,奶奶和大妈、四婶等喜欢唱秦腔,而作者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几折秦腔戏。八十年代中后期,人们住上了平房,夏季夜晚提喷水壶给屋顶洒水降温,在房顶,邻里之间隔着镂空的围栏也可以开心聊天,小伙伴们唱起了《鲁冰花》。在作者笔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被勾勒出来,充满朴实无华与浓浓的乡情,人们秉承着勤劳、诚实、善良的优秀传统美德,睦邻友好,和谐相处。可以说,在那时的生活里,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乡村乘凉,是大自然赋予农村人的一段珍贵时光。停下脚步,回忆起乡村生活的美好,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文章情感真挚而动人,令人回味无穷。谢谢淡淡的云彩老师带来的美文,祝老师创作愉快,分享更多佳作。【编辑: 陶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20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陶桃        2025-07-19 20:17:28
  在作者笔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被勾勒出来,充满朴实无华与浓浓的乡情,人们秉承着勤劳、诚实、善良的优秀传统美德,睦邻友好,和谐相处。谢谢谢谢淡淡的云彩老师带来的美文,祝老师创作愉快,分享更多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21 05:11:32
  感谢陶桃老师百忙之中的辛苦编发,编按很精彩,备受鼓舞,给老师敬茶!祝老师清凉一夏,开心每一天!
2 楼        文友:陶桃        2025-07-19 20:18:39
  乡村乘凉,是大自然赋予农村人的一段珍贵时光。停下脚步,回忆起乡村生活的美好,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文章情感真挚而动人,令人回味无穷。祝淡淡的云彩老师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分享。陶桃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21 05:13:32
  陶桃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让人信心倍增,留言非常精彩,感谢!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7-20 16:24:48
  乘凉是夏季人们饭后茶余的一项活动,人们相骤一起谈天论地,摆古叙今,小孩儿在周围玩乐,好生开心。文章让人身临其境,似在其中,其乐无穷。又说文章叙写细腻,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好文章,百读不厌。
回复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21 05:15:26
  感谢乡笛老师认真阅读,留言鼓舞人心,给老师敬茶!
4 楼        文友:华为        2025-07-20 21:28:33
  乘凉那些事,渐行渐远渐无书,却在见证着变化,升华着乡情中的亲情。亦如一壶陈年老酒,闻香往事怎能不一一浮现呢!恭贺社长佳作连连,也祝万事如意,幸福快乐!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21 05:21:57
  感谢华为老师一路支持和鼓励,留言精彩动人,给老师敬茶!
5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5-07-22 15:15:28
  一篇《乡村乘凉往事》,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生活图景。让人回想不断,记忆的闸门再次打开,涌起无数的回忆。文章细腻深情,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多的渲染,却将平凡的生活写出了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人到中年,离开家乡已久,能够在文章中再次回味当年的生活,心情是激动的是快乐的,是无限怀念的。感谢云彩社长的分享。同老师学习。祝老师可乐每一天!
回复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23 06:19:58
  感谢风萧萧易水寒老师的真挚精彩留言,老师的支持温暖人心,给老师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