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相亲(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相亲(散文)


作者:老笨熊李春胜 榜眼,27214.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2发表时间:2025-07-22 10:56:13

你这孩子,不是叔说你,连个女孩也不如,一点儿大方气儿也没有,你一没偷人,二没抢人,脸上没癣也没疤,头上又没少头发,怕什么?女孩子也不是老虎,能吃了你不成?咱们住紧邻,知根知底,你是属蛇的,跨过年已经31了,老大不小了,再拖下去,黄花菜就变成干霉菜了,是该慎重对待终身大事了。怎么一提到相亲你就没了底气,你总说你不急。你不急,有人急,皇上不急太监急,你知不知道你爹、你妈现在急得头发梢就有了一股焦糊味?他们能不为你的终身大事急火攻心?你平时可不是这样,能说会道的,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提起和女孩交往,你不是蔫啦吧唧的,就是面红耳赤。你看你,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要力气有力气,你咋那么不自信啊?前两次相亲,你和女孩就那么直来直去几句话,都面对面尴尬地坐着,到最后连个联系方式也不留,那能中?相亲相亲,是男女双方相互亲近,你在意她的态度,她也在关注着你的表现。你扭扭捏捏,她羞羞答答,双方不往一起凑,能相个什么名堂?男孩子,勇敢点,你就会由主动变被动,相亲场合就会浪漫温馨,没有话题了就想方设法找话题,话题聊开了就不觉得矜持了,想收住口都难。
   叔对你说,明天要见的这个女孩是叔的一个同学的闺女,也到了大龄,34了,人们不是常说女大三,抱金砖,你千万别再错过了。这女孩叫孙俊,对你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人家学历比你高,读的书比你多,家庭条件也相当不错,姐妹二人。姐姐已经出嫁,父母每月又有很不错的进项,家里基本上没有大的生活负担。她个头和你差不了多少,长相虽然不是万里挑一,但也顺眼耐看,额头上有一块指甲大小的胎记,不细看就看不出来,刚好还被垂下来的头发遮住,并不影响她的气质。这女孩温柔文雅、知书达理、仪态端庄,是标准的淑女型。她也有不足之处,社会阅历没有你丰富,随机应变能力不如你。这样的女孩要不是为了追求高学历,也早就为人母了。你也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闪光的页面,也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你是叔看着长大的,很多方面都很优秀,不也有很多细枝末节的毛病别人看不惯吗?在挑剔对方的同时,咱也要剖析剖析自己,别总是拿个放大镜去挑对方的瑕疵。求同存异,各善各美,美美与共,未来可期。男女双方,只要不刻意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二人世界就会温馨幸福,争取100回的约会,拥抱100个缠绵。说实话,我真盼望你们能天遂人愿,结成伉俪,我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孙俊的父亲小酌几杯。
   相亲是生活的一个环节,不要刻意去演,越是矫揉造作,越显得不真实;相反,越是落落大方,就越显得自然。
   你尽管放心,像这样的女孩,应该有修养,不会那么世俗,第一次就赤裸裸地问你工作和收入,你的基本情况我已经对她说了,她的基本情况你也知道,这些都不会影响你们的发挥,也不会影响你们的互动,你们关注的是彼此之间的第一感觉。
   摩擦生热,金为石开,你们有了第一次美好的印象,以后交往交流就会有温度、有润感,就会随意多了。吸取上两次的教训,我给你指点一二。你说你感到无话可说,真的没有话题吗?咱们丹江流域出来的人话题就多的很。叔建议你多从咱们的老家、新家找话题,随便一样东西就能找到切入点,就能借题发挥,大发感慨。你洋洋洒洒说,她聚精会神听,三天三夜也说不清老家的美,三天三夜也说不清咱们对老家的思念。有时候,你认为太平常的东西,对她来说特别有诱惑力,所以老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你找话题的资源,也都是你们交往交流的润滑剂。
   就比如你们在茶馆里见面,在茶桌前坐下来,你得绅士一点,让让女孩。当你端起茶杯,你就能找到话题。你主动让姑娘品茶,很自然地摄入饮茶的话题,引入咱们丹江河道的枣叶茶、柳叶茶、荷叶茶、菊花茶、金银花茶,随便说一个就能说上半天。一到清明过后,咱们后山上漫山遍野的山枣开始发嫩芽了,那个绿呀,让人醉。㧟上一个小篓到山上去,随便找一棵就能让你摘上半天。酸枣树是天生的,也是野生的,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和除草剂,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摘时你得慢慢的,酸枣树浑身都是刺,真像青面獠牙的怪兽,稍不留意就给你来一下子,让你吃不清兜着走。当你摘枣叶时,是一种享受,远离了喧嚣,远离了浮躁,图一个心静,图一时冲动,图一份刺激,图一种快感,将内心的杂念、不如意、烦恼都置之脑后,仿佛是蒙尘的心灵在这样与世无争的氛围中得到清洗。
   枣叶摘回家,淘洗干净,晾干水分,然后上锅炒,用手不停地在锅里翻,不停地抖动,慢火中,热气冒出,一股清香味让人神醉心醉。这个时候,将枣叶铲出,用双手搓揉,搓成一卷一卷的,直至揉出叶子里面的津脉,晾干潮气后,再上锅深加工。
   捏一小撮儿这样的枣叶,放进透明杯子里,倒上白开水,你可以见到浮在水面上的枣叶悠哉悠哉慢慢下垂,在下落过程中,茶水颜色慢慢变绿,两三分钟后,绿茶的颜色像果冻,更润、更滑、更柔,观赏冲茶仿佛是在看皮影戏。品一口枣叶茶,沁人心脾。多喝枣叶茶,有助于皮肤细嫩,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品这样的茶如同品味生活,是生活质量的调色剂。
   你父亲就是制茶高手,小时候你见过你父母是怎样采茶、制茶的,你把这个过程说给姑娘听,她能不感兴趣?
   再比如,你也可以由南水北调说到丹江。你可以给她讲丹江的发源地是在陕西省商洛市西北部的秦岭的凤凰山,跨千山越百岭,数溪汇流,浩浩荡荡流经咱河南,最后到湖北驻足。丹江水清澈而美丽,一江碧波,一江浪花,一江情歌,一江故事。古时,开辟禅让制的尧之长子丹珠治理这条江,改水路,修河堤,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最后累死在这里,并埋葬在这里,百姓为了纪念他,把这条江称之为丹江。叔知道,你是讲故事的高手,你灵感来了,讲出来的故事就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多设点卖关子的情节,引她入局,你们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初次见面不有氛围了?
   说起讲故事,丹江有多少浪花,丹江流域就有多少故事。丹江流域是楚文化发源地,春秋时期楚国开始沿丹江流域建都,丹江沿岸出土过很多楚文化的遗存。所以,多想想流传在丹江流域的故事,就也是不错的话题。小时候我给你们讲过的范蠡的故事、王莽撵刘秀的故事、李自成斗官军的故事、河南大学流亡的故事、李先念率军过江突围的故事都在丹江流域留下过影子,这些你能忘吗?丹江流域的锣鼓曲至今传唱,丹江流域的特殊节日、传说、风俗、禁忌等等,不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吗?挖掘丹江流域的人文素材,不仅仅是抢救,更是传承。
   叔再给你提个醒,就是咱丹江流域的特产,咱这里奇珍异宝、飞禽走兽可多了,不过最让人青睐的还是咱丹江的酸菜。有时候我也感到纳闷,天南海北那么大的地方,咋就咱丹江流域一带的酸菜那么正宗,吃着那么爽口呢?是与工艺流程有关,还是与水质、土壤、气候、地理环境有关呢?这些还真说不准。你妈妈做酸菜时你见过,一到秋冬,薅回一篮子腊菜,择净淘净后,就开始烧锅,水沸腾后,把腊菜放入锅里翻几个来回,然后趁热放进缸里,将已经是成品的酸菜蒙在上面做引子,放一块大石头压瓷,盖上缸盖,靠自然自身发酵,两天后酸菜就变色了。咱丹江河道的酸菜很有亲和力,配上牛肉一起炒,做成的酸菜牛肉风味独特,酸菜的酸味能激发食欲,牛肉的鲜嫩能增加口感,特别适合搭配米饭吃;酸菜与肉丝配合,酸菜柔和的酸味与肉丝的筋道味相得益彰,让人食欲大增;炖粉条时加入酸菜,浓郁的汁水渗透到粉条里面,特别滑溜,让人回味无穷,还有酸菜鱼、酸菜包子、酸菜饺子,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正因为酸菜风味独特,咱丹江河道的人到海南、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就常让家里给邮寄一些密封的酸菜,这些你都经历过,这是不是咱丹江人值得炫耀的话题?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大坝加高,丹江蓄水,丹江两岸划定在水位线以下的村子都属于库区,都要为水让路,都要搬迁到异地,咱们的房舍、村子都将和古时的城池一样沉入水底。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搬迁时一幅幅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画面,一个个让人潸然泪下、荡气回肠的移民故事你不会没印象,你父母领着你到后山上给老祖先上坟,你不会忘吧?你奶奶让你用白布兜了你爷爷坟头的土到移民新村,然后在你家门前种月季,你不会忘吧?搬迁时遇到泥泞的土路不好走,你背着你奶奶上路,你不会不记得吧?移民车上不允许带猫狗等宠物,你偷偷地把你心爱的小狗装进编织袋内带到了咱们住的地方,你不会忘记吧?搬迁后的第二年咱们回老家看,你家宅子上结出了一个巨无霸南瓜你没忘吧?这些不都是你和孙俊交流的素材吗?
   叔征求过孙俊父亲的意见,他的态度是只要你们两情相悦,他和孙俊的妈妈那里一路畅通,不加码、不反悔、不设限。孙俊的父亲也告诉我,他家的闺女喜欢舞文弄墨写一点小散文,也喜欢捕风捉影拍图片。这不正好吗?丹江是一条人文的河,现在交通多方便,坐上车领着她回丹江一趟,保准她笔记记得满满的,相机拍得满满的,要知道,咱丹江一年四季都有风景,角角落落里都藏有意想不到的镜头。
   孩子,明天的事儿不用我多唠叨,也不用你们多操心,时间、地点我都替你们设计的好好的,就看你们怎样发挥了。祝你心想事成!
  
  

共 36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与生活智慧的劝导式文章,以一位叔叔苦口婆心地劝说侄儿积极面对相亲为核心内容。 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将相亲技巧与深厚的‌丹江流域文化‌紧密捆绑。叔叔的劝导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用故乡的山水、物产、历史、民俗、集体记忆作为“武器”和“桥梁”。枣叶茶、酸菜、移民故事等细节描绘生动具体,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魅力和文化自信。 通篇采用‌口语化、方言化‌,善用俗语、比喻和排比,使说理更透彻、情感更充沛。它既是一份实用的“相亲指南”,更是一曲动人的“丹江文化赞歌”,体现了个人问题与集体记忆、地域情感的深刻交融。精彩佳作!力荐文友共赏!【编辑:梦中楼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百        2025-07-22 14:08:43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07-22 15:18:46
  别具一格、充满生活智慧和乡土深情的劝诫文,欣赏!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5-07-22 20:04:54
  谢谢编辑老师呕心沥血的编按,为您的辛苦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