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帆与岸(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帆与岸(散文)


作者:戴咸明 秀才,128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发表时间:2025-07-30 15:02:57

帆与岸
  
   晨光漫过门檐时,总想起那句“无为而为”。像老茶在水中舒展,这个词里藏着一种不疾不徐的智慧——不是两手空空的放任,而是把掌舵的绳轻轻递到生活自己手里。
   想起小贤和子玉。他们像春天里抽条的新枝,各有各的弯度。小贤要的是能上得了殿堂也下得了厨房的伴侣,子玉念着豪车与广播里的旋律,旁人看着总觉得贪心,可谁不是在这样那样的念想里,才慢慢撞见真实的自己?或许磨合本就是生活的常态,就像船与水,总要磕磕绊绊,才能找到同频的浪。当他们终于在某个清晨或黄昏,发现彼此的交汇点,那些曾经的拧巴自会舒展,成了并肩看潮起潮落的默契。
   人到中年,渐渐懂了“中等”二字的分量。不是不上进的借口,是在烟火里摸爬滚打后,认准的一块稳稳的岸。想有扇朝南的窗,阳光能落在晾衣绳上;想冰箱里永远有新鲜的菜,不必为账单彻夜难眠;想出门时,脚步不必被贷款的数字追着跑。这“三不愁”的日子,听着朴素,却是扛过了无数个血压飙升的夜晚,才敢小心翼翼捧在手心的渴望。
   债务像根无形的锚,沉在生活的水底。有时它是动力,逼着人在晨光未亮时就踏上去往码头的路;有时它又是压力,让人在深夜对着天花板数绵羊,数着数着就数出了白发。可总要有这样的阶段吧?像船要出港,总得先经历几次颠簸,才能把帆扬得更稳。等某天把最后一笔账单划掉,那声轻轻的“无债一身轻”,大概比任何喝彩都动人。那时血压该会慢慢平稳,像退潮后的沙滩,露出被海浪打磨得温润的卵石。
   父母们总爱把“为你好”挂在嘴边,像老船长握着旧海图,想给新航船指条最顺的水道。可年轻的船,偏要去撞撞暗礁才甘心。后来才明白,“无为”不是撒手不管,是把担忧收进船舱,换成一盏常亮的灯——你闯你的风浪,我守我的港湾,等你累了回头,总有碗热汤在灶上温着。
   暮色降临时,常坐在阳台看远处的桥。车流像游动的鱼,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航道上。有人急着超车,有人慢慢悠悠,而生活最温柔的地方,或许就是允许每种速度存在。就像此刻,风穿过纱窗,带着晚饭的香气,忽然懂得所谓“扬帆再起航”,未必是去很远的地方,有时只是在当下的日子里,把心放宽些,把脚步放稳些。
   等过些年,头发白了大半,就搬去有院子的金湖官塘老房子住。种点丝瓜和茉莉,早上被鸟鸣叫醒,傍晚搬把藤椅看夕阳。那时该会想起现在的奔波吧?像想起年轻时穿过的旧鞋,磨出了茧,却也踩出了路。
   原来“无为而为”的终极,是与生活讲和——既不辜负此刻的烟火,也不惧怕将来的风浪。船总要往前开,而岸,其实一直在心里。
   2025.07.30
  
  

共 10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晨光中的“无为而为”,像老茶舒展般揭开生活的本相——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日子温柔共处的智慧。作者以小贤与子玉的磨合为镜,照见亲密关系里的船与水:总要磕磕绊绊,才寻得同频的浪。中年“三不愁”的朴素渴望,债务锚链的沉与浮,父母“为你好”的灯塔守望,皆是帆与岸的拉扯。当车流如鱼各有航道,当老房种丝瓜的愿景浮现,终于懂了“无为”是与生活讲和。船要远航,岸在心间,这便是历经烟火后,最通透的生活哲学。【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7-30 15:03:33
  这篇文字以 “帆与岸” 为喻,道尽生活的智慧。小贤与子玉的磨合,是亲密关系里船与水的碰撞;中年 “三不愁” 的渴望,是烟火中寻得的稳岸。债务如锚,父母似灯,各有其存在的意义。“无为而为” 不是放任,是与生活讲和。车流航道、老院丝瓜的意象,让 “帆要远航,岸在心间” 的哲思更显真切,于平淡中见通透。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