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最美】一段神奇的回忆(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最美】一段神奇的回忆(散文)


作者:段引丽 布衣,38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发表时间:2025-07-31 22:31:23
摘要:国家变化太大了,社会似乎成了另一个社会,金台区又仿佛不是过去的金台区。

我出生在陈仓区县功镇,也嫁到了那里,我的一个亲戚、也就是我娘姨是金台区的,自小父母领我常常去,稍大了我一个人就去。儿时的金台区那个小镇,也是穷酸僚倒,大街一片凄凉,不多的几间门面房,门可落雀,有集那天还有些人,没有集了,街上空挡荡荡的,连一只小狗都碰不见。
   我亲戚家在街道不远的地方,也属街道管辖。一有空我就和街上那几个女子,猴疯了。
   在二三月,星期天我又一次去那里,街道不远的地方,迎春花开放着,那小草小花也渐露头角,山崖上的酸枣树,长出了粉嫩的绿芽,我们踏着晨曦,踩着阳光,享受春日里美丽的阳光,令人如醉如痴。
   小丽更是淘气,摘下一枝不知叫什么名字的小草,拿在手是,插在头上,学着卖花姑娘,那天正无邪的浪漫劲,惹得我们大笑不至。
   我们有跑在一个大塄下,那塄上长有一朵朵像山杏一样的大树,那隐隐约约刚开的杏花,洁白无瑕,仿佛像挂在天边的白牡丹,塄边不显眼的位置,长着一棵野桃树,粉红的桃花刹那间把这座大塄打扮的分外妖娆,真好像走到了一个仙界,陶渊明活到现在,也未必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字,画出如此令人陶醉的美画。
   以后我隔三差五的就去那里,有时母亲说家里有活,不让我去,我总要找个借口,去和那帮猴女子耍耍,多么开心呀。
   一晃又是几年,我去亲戚家,看到街道变了,过去那烂草无壤的门面房,统一拆了,据说一个开发商看上了这里,要另修建一溜二层楼房,一层做门面用,二层住人,那机器隆隆声不绝于耳,那晚在亲戚家我几乎一夜没睡。
   第二天我又找到了她,嘻笑打闹,又去那地里踏青,小丽还提着笼,想顺变剜跑野菜或拔些苜蓿菜,回来蒸些麦饭。小丽还说:“她妈说我长时间没来,要好好招待我一下。”
   我们在塄下找了一块不大的地块,刚掐了一点苜蓿,没想到从那里窜来一条草绿色蛇,把我们几个吓了一大跳,我心跳加速,脸都胀红了,看着小蛇溜之大吉,小丽腿都软了。
   那晚我在小丽家吃饭,她家刚盖起的新房格外注目,我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民鼓起了干劲,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丽父亲是个大工木匠,放开手脚干,终于建起了新的家园。
   小丽母亲做的苜蓿菜和的的菜麦饭,格外好吃,小丽母亲让我顺便给我姨带些,正当我要走时,我姨寻来了,她说天黑还不见我踪影,就赶来找我了。
   晚上漆黑的街道,一排路灯,只有两三个亮着,最亮的还算天上的星星,它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诱人,更加美丽,天上银河更加扣人心弦,我自觉不自觉的数着天上的星星,看着那流星拉着长长的尾巴,一闪而过。娘姨一路叨叨的说着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我玩了两天回去了,回去要上学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亲戚中,我总喜欢去娘姨家玩,也不知是不是有一个大我不到一岁的姐姐陪着我还是什么,有时候连母亲都不告诉一声,就跑去了,往往母亲吃饭时找不到我,就骂我这猴女子又去她姨家了。
   时间过的真快,我门前父亲栽的一个杏树挂果了,那杏是香杏,不但杏好吃,而且把杏核砸破,那仁仁也不苦,我常常把杏一吃,把杏核留下,闲了我就爱砸杏糊。
   我也渐渐长大了,有了我自己的生活,去姨家的次数少多了,大不了按农村乡俗,正月去一次,忙罢(收割完麦子)去一次。
   又有一次,我看这个街道又大变了,那时我己经出嫁了,领着我的孩子,在这个街道,二层楼房多的是,三层楼房的也不在少数,街道繁花似锦,有食堂、百货门市部、五金门市部还有电料门市部,就卖农药化肥的不下五家,白天街道人多,听说晚上了也有不少人。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说真的,我几乎认不出这是过去的街道了。
   我在街上给娘姨买了些礼品,这位售货员侃侃而谈,这个街道进行了三次大的修建,从一排平房、二层简易的楼房到现在混凝土浇灌的三层门面房,街道的人在党的好政策下,也富了,家家盖起了新楼,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国家把街道也打成了水泥的,村村公路也成了水泥的,上次宝鸡市金台区检查,听说把这里还弄了个什么先进,奖了一万元呢?
   我更惊呆了,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形容,在恰当不过了。
   我默默的思考着,这位售货员又说,这多亏党的好政策,如果没有这政策,那还不是过去的原样。
   儿子拉了拉我的手,催促到他肚子饿了,这才把我惊醒。
   我也想想我村,虽没有姨家金台区变化这么大,也总算是变了,水泥路如蛛丝网,串起了一个村又一个村,自动控制的路灯的,仿佛像夜明珠,不管吹风下雨都照着,从来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自来水,也通到家家户户。
   国家变化太大了,社会似乎成了另一个社会,金台区又仿佛不是过去的金台区。
   我领着儿子,自言自语的说道:“共产党太伟大了,太伟大了。”
   到了娘姨家,看到娘姨满头白发,脸上的绉文明显加深了,过去那挺直的腰板突然间好像弯曲了许多,我不用问,也知道她老人家七十挂零了。
   一阵寒喧过后,娘姨下厨做饭了,我知道娘姨儿和儿媳都在城里。
   我一看忙带上围裙,帮助她做了一顿丰富的美餐。
   饭桌上,娘姨很感激的讲了国家政策,讲了她一月不干什么,也要拿国家一百多元。她说她还想多活几年,再看看党的好政策。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至一次的想,共产党伟大,共产党好,这真是为人民谋富利的党啊?
   (原创首发)

共 21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记述散文,作者写了近半个世纪家乡及娘姨家金台区的变化,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我在街上给娘姨买了些礼品,这位售货员侃侃而谈,这个街道进行了三次大的修建,从一排平房、二层简易的楼房到现在混凝土浇灌的三层门面房,街道的人在党的好政策下,也富了,家家盖起了新楼,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国家把街道也打成了水泥的,村村公路也成了水泥的,上次宝鸡市金台区检查,听说把这里还弄了个什么先进,奖了一万元呢"?,用第三人亲身经历的硬件变化,彰显了改革变化的实效性。论点突出,论据典型,语言谆朴,事例翔实,可见性铺垫有序,衬托突击,一目了燃,给人以真实感。同时,通过娘姨的话,歌讼养老制度地改革,宜养宜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至一次的想,共产党伟大,共产党好,这真是为人民谋富利的党啊?" 好文推荐共读。【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7-31 22:32:21
  这是一篇记述散文,作者写了近半个世纪家乡及娘姨家金台区的变化,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7-31 22:33:18
  全文论点突出,论据典型,语言谆朴,事例翔实,可见性铺垫有序,衬托突击,一目了燃,给人以真实感。
3 楼        文友:闰土        2025-07-31 23:09:16
  文章有真情实感,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言,无不打动人心,写出了真情实感,好文欣赏。
4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8-01 19:58:19
  家乡之变,越变越好,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希望广大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大!
5 楼        文友:段引丽        2025-08-01 21:27:40
  感谢各位老师百忙之中留言鼓励,感谢编辑老师辛苦编辑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