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一饮漓江千年醉 (散文)

精品 【东篱】一饮漓江千年醉 (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208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8发表时间:2025-08-01 06:19:47


   漓江岸边,一头大象,象鼻插入江中,水被象鼻分成两股,一股漓江,一股桃花江。象鼻入水啜饮辄醉,一醉千年。时光漫漫,岁月悠悠,漓江江畔的大象在时光漫漶的岁月里渐渐幻化成一座巍峨的大山。远望,大山活脱脱一头庞然大象在饮水,人们称呼它叫“象鼻山”。
   住进桂林宾馆,大厅墙上悬挂着象鼻山的风景图,我好奇地走近一看,象鼻山居然是桂林市城徽,它是桂林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城市象征。以一座独特的山形为城徽,记忆中似乎绝无仅有,其独特令人惊叹。看旅行路线,第二天就到象鼻山,心里有些莫名地兴奋。
   7月14日,在阳朔吃完中午饭就匆匆赶往象鼻山。大巴车在蓊郁的城市道行树间穿行,浓密的树枝遮住了白花花的夏日阳光,黑色的柏油马路上晃动着斑驳的亮点。坐在车上感觉不到炎炎之夏,许多旅客还关闭了头顶上空调窗,夏日桂林真的舒坦美妙啊!
   车在行驶,窗外闪现的景点,不时地引来尖叫声和啧啧赞叹声,车厢里充满着快活的空气,荡漾着滚滚春潮。道行树像是香樟又不像是香樟,匆匆掠过,来不及辨认。树干乌黑粗壮,树枝飘逸,满眼青青。奇怪的是好多树上长满了不知名的藤蔓,使古树显得格外的沧桑。我脑海里徒然闪现刘三姐的《世上哪有树缠藤》的甜美歌声。“山中啊见藤缠树啊,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原来是桂林山水滋养了刘三姐,才让聪慧的刘三姐在漓江对出如此精妙的“腾缠树”山歌。
  
   二
   到达象山公园,直径走向漓江北岸。岸边已是人山人海。五颜六色的服装;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黑眼睛、蓝眼睛。显然来自天涯海角,只为目睹象鼻山的风采。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象鼻山竟然成了国际旅游打卡地了。
   旅行团还特地请来专业摄影师。摄影师找好位置让每一个旅客都在象山前留下倩影。连一向不喜欢拍照的妻子,也涂上淡淡的胭脂红,摆弄着腰肢,舒展着美颜,尽情地拍照。在传统文化里,大象象征着力量、智慧、吉祥、高贵,还是女性的保护神。与象留影,必然带来好运。美好的念头因景而生,增加了旅游的快感。
   象鼻山立在漓江和桃花江的交汇处,近观象鼻山,就像一头活生生的大象在江边饮水。象鼻插入水中,象鼻与象腿勾连形成一个圆洞,漓江水穿洞而过。月夜里,明亮的月光从圆洞射出,圆圆的亮光,宛如一轮圆月,出现“象山水月”的风雅景致。江中,偶尔月中天,天上皓月,洞形如月,亮光射出如圆月,波间倒影三月同辉,更有穿洞月影遥悬东南天际,四轮明月交映,构成千古奇观。南宋诗人蓟北处士乘竹筏游到此处,见此盛景诗兴大发,提笔写道:“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竹筏轻摇,穿过水月洞,那是怎样的意境?诗人恍若在虚空幻境里,分不清是水流月,还是月逐人。这时候,我似乎懂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甲”的内涵了。“甲”不徒虚名。
   桂林真是奇山异水。跟紧导游,我想弄明白“象鼻山”的由来。导游告诉我,相传远古时帝王南巡,骑着天象到此,天象病倒在漓江江边,岸上有一乡医,采草药熬汤救治,天象治愈后懂得感恩,决意留在民间,帮助这里疏通河道。帝王十分生气,派天兵杀戮,大战七日,乘天象喝水之际,天兵将神剑插入天象的背脊。天象圆寂,剑柄留在象山背上就成了后来的“剑塔”,现在又称“普贤塔”。而天象的血肉筋骨凝固成石头,天象成了一座巍峨的山,“象鼻山”由此而来,从此,象鼻山与漓江长相厮守,相依至今。
  
   三
   象鼻山长满树木,象体墨青,树枝随风摇曳,似乎大象依然精神抖擞。象背上的剑柄换成了宝瓶,高高矗立。又称为“宝瓶塔”。传说,普贤菩萨悲悯天象受困,拔去象背上的妖剑,安上祈福人间的宝瓶。据说,安上宝瓶后,江湖妖孽遁迹,漓江两岸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宝瓶塔”即“普贤塔”,默默地耸立着,砖石已被风雨浸染成墨色。塔下石阶蜿蜒。登临四望,漓江、桃花江宛若墨绿色的丝带,飘落于群峰之间。丝带上移动的竹筏和游轮像电视里游动的动画。充满诗意。据说当年韩愈就在此目睹此景,吟出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千古佳句。佳句镌于水月洞壁,诗人一缕思绪至今仍在这里流转、徘徊,沾得游人满身文气。千年之后的我站在同一片山影里,与古人的惊叹重逢,只可惜我却吟不出来千古绝句。
   夕阳西下,红霞满天,象鼻山披上了金红色的袈裟;普贤塔显得格外的神秘;水月洞仿佛是象鼻勾住了一颗亮晃晃的明珠。此时,我静静地坐在北岸台阶上凝视着江面,凝视着象鼻山。桃花江、漓江竹筏集中到了两江交汇处,到了象鼻的前面准备排队离岸。霞光里,游客个个红光满面,笑脸堪比三月里桃花。一时间,山歌声、笑声、呼唤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江边渔舟上,鹭鸶忽地扎入水里,一会儿衔着银鳞破水而出,飞到舟上,送到渔人手里,给傍晚的江面添增了趣味,添增了诗意。象鼻山呢,沐浴在霞光里,默默地立水中,静静地看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我在想:自古以来,游客来去匆匆,只是一瞬间,而象鼻山立在江边成为千古永恒。游客匆匆的时光在大自然的永恒面前只是沧海一粟。李白有诗曰“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无论人生的短暂还是自然的永恒,都有精彩发生吗?古今的象鼻山以其独特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来客,天象一饮千年醉,醉的是桂林山水,醉的是来往游客。而短暂的人生里有独特的风景吗?每个人都有?如果有?我的风景在哪?我的精彩在哪?
   夕阳快落山了,船上、竹筏上、岸边的游人当然包括我在内,都没有离开的意思,不是不想离开,而是沉醉于山水之间而忘记了归途,也找不到出去的路口。
  
   2025年8月1日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22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漓江岸边,一头大象,象鼻插入江中,水被象鼻分成两股,一股漓江、一股桃花江。咋一看,这是多么庞大的一只象啊,竟然敢将一江之水分割,细读,原来是一座山,名为“象鼻山”。象鼻山是桂林市的城徽。以一座独特的山形为城徽,记忆中似乎绝无仅有,这份期待自然而然。足以见证作者的构思是何其精妙,一招入棋,变化莫测。文中引用刘三姐的《世上哪有树缠藤》这首山歌,更加突出是桂林山水滋养了刘三姐,才让聪慧的刘三姐在漓江对出如此精妙的“腾缠树”。精妙,不仅仅是刘三姐的“藤缠树”,更在于自然之美间。近观象鼻山,就像一头活生生的大象在江边饮水。江中,偶尔月中天,天上皓月,洞形如月,亮光射出如圆月,波间倒影三月同辉,更有穿洞月影遥悬东南天际,四轮明月交映,构成千古奇观。奇观连连,视角独特,捕捉那份月与水的相得益彰。水是月的再现,月是水的还流。登临四望,漓江、桃花江宛若墨绿色的丝带,飘落于群峰之间。竹筏与游轮游动的动画,充满诗意,镌于水月洞壁,诗人一缕思绪至今仍在这里流转、徘徊,沾得游人满身文气。如果只是这些景观,那还不足以体现鼻象山的留恋。五颜六色的服装,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黑眼睛、蓝眼睛。大象的寓意:象征着力量、智慧、吉祥、高贵,还是女性的保护神的人文色彩,更显得景物的优美而厚重,繁华而弥坚。作者再这样的景色中观景沉思,感悟人生。自古以来,游客来去匆匆,只是一瞬间,而象鼻山立在江边成为千古永恒。游客匆匆的时光在大自然的永恒面前只是沧海一粟。在这种厚重的主题下,引发人去哲思,才是文章的精华。【东篱编辑:金刚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8-01 06:21:33
  这是一篇游记,记录了作者游鼻象山的所见所闻及所思。视角独特,枸橘谋篇独到,捕捉意向恰到好处,丝毫没有意思多余。写游览人流,只是以肤色定论,在写景中抓住能过体现鼻象山特点的水月共天就落霞余辉,借助古诗文增添文章的张力,使得景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感谢赐稿东篱,期待您更多佳作,祝夏安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1 10:18:17
  金老师好!很高兴在东篱相遇,成为东篱好友!以文会友是最烂漫的事。且第一次接触就为我编辑,看来缘分不浅。相见恨晚呐!首先感谢你的辛勤编辑,编按写得精粹,梳理到位,也为拙文增色。桂林游已过半月,但桂林山水美景依然在心中挥之不去。反刍回味更有韵味。问好金老师,敬茶!祝夏祺!
2 楼        文友:枫桦        2025-08-01 08:21:30
  象鼻山是桂林市的市标风景区,山并不高。我于去年春天有幸去过,并登临。读老师的文章有无限的亲切感,仿佛又回到山前,重新登临一样。好文拜读!
回复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1 10:23:24
  枫桦老师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你去过,有共鸣!桂林山水值得欣赏!让人留恋难忘。问好老师,祝夏祺!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01 10:02:22
  可能此生无缘象鼻山,吴老师的象鼻山,是一个特别的吸引。我很佩服,凡是守着风景的人,都会编出美丽的传说。吴老师有没有找准位置,坐在象鼻山的象鼻上?文采奢丽,人也沉醉,意境精美。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1 10:38:05
  目睹桂林的锦绣山水时,心里突然想到:若是社长来,若是亮兄、韩兄、香香等这些大卡来,定能写出锦绣文章来。在大美的自然面前,我感觉我的文学素养太浅显,无法用唯美的语言摹描到位。若社长没去过,建议去一趟,定会和我一样,醉在桂林山水之间!问好社长,祝夏祺!
4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8-01 18:15:54
  吴老师游桂林,览象鼻山,让人羡慕。大美文章更是让人不忍释手。顺祝吴老师夏安!遥握问候老师!敬茶!
回复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2 07:02:32
  谢谢老乡关注并精彩留墨,谢谢点赞鼓励!问好老乡!桂林值得一游,若没去过的话,可以去看看!祝夏祺!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8-01 18:25:18
  我今天刚去过象鼻山,但未攀登,只在山旁浏览,听导游讲讲传奇故事,觉得挺有意思的。今拜读吴老师佳作,更加深了对象鼻山的了解,该文笔法恣肆,写得情景交融,韵味十足,盛赞文笔,问候吴老师,夏祺!
回复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2 07:12:48
  香香老师好!如果早点,或许我们在象鼻山前见面。象鼻山最佳旅游路线应该是乘竹筏从漓江拐过象鼻到桃花江,然后从象山东面上象鼻山,登临“普贤塔”,登高望远,看到最美风景!哈哈!问好香香老师,祝夏祺!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