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娘带着他爹出嫁(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娘带着他爹出嫁(散文) ——听娘讲她嫁给我爹


作者:采耘 秀才,252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发表时间:2025-08-01 14:49:45
摘要:娘已去世十多年了,可我还时常想起她给我讲她的故事,她八岁娘去世,十五岁未婚夫暴病身亡,不得已她在他爹的操纵下嫁给了大她十岁,已有两个女儿的我的父亲。

她一口气跑到婆婆家,一下子跪倒在坐在堂屋的姥姥跟前,趴到姥姥怀里啜泣起来。姥姥吓了一跳,忙扶起好妮的头说:“咋了孩子?是谁欺负你了,快给姥姥说说。”
   “爹给我找了个婆家,男的大我十岁,他妻子死了还撇下两个闺女,爹为了他自己有人养老,就答应了这门婚事,姥姥我可咋办?”好妮顿了一下开始诉说起来。
   “孩子,姥姥也没办法,你只有听你爹的,以后你想来这,这就是你的娘家,起来吧孩子,等你妈回来给你置办点嫁妆,没多的套床被子,把我的箱子油一下送给你作陪嫁。”
   “不用了姥姥,你自己留着用吧!你疼我一场,我也不能孝敬你。”好妮说。
   “别说了,孩子,这都是命,你自己好好保重。”姥姥说。
   “姥姥,我真的怕,我怕,不知那男人什么样子,他是不是很老?”好妮是真的害怕,她不但害怕见那个老男人,还害怕那两个小闺女,还有一个后婆婆,她担心婆婆和老男人对她不好,自己才十六岁就去给人家当后妈,她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比你大十岁,他也就二十六岁,比你是大了点,好妮,大男人知道疼老婆,你别害怕,嫁过去好好过日子。”姥姥说。
   “我会好好给他过的,不好好过也没办法呀!姥姥,那我回去了。”好妮说。
   “回去吧!回去准备准备。”姥姥说。
   “那我走了姥姥,我会回来看您的。”好妮说着就站起身。
   婚前,好妮一直沉侵在惶恐不安中,她忘不掉广深,日日为广深流泪,她又恨自己的命不好,仿死了自己的未婚夫,今天自己落到这个地步,都是自己的命不好。人死不能复生,好妮一直在想,自己以后嫁到一个陌生的老男人家,不知是什么样子,那个人是不是满脸胡茬子,后婆婆会对我好吗?孩子会和我亲吗?好妮想得头疼欲裂。
   过了几天男方送号来了,定于四月二十六,小户人家又是嫁过去做填房,就不大办了,过来辆车把好妮拉过去就行了。双方协商好后,好妮的爹才给好妮说:“好妮,日子都订好了,四月二十六,就剩几天了,爹也没啥给你,人家过来时会给你拿过来你穿的衣服。”说完就出去了。
   好妮又哭起来,死去的未婚夫又出现在自己眼前,他长得像妈妈,也像爸爸,眉清目秀,细高挑,白镜子,谈笑中流露着机智和儒雅......你在哪里?你怎么就撇下我独自走了呢?你好狠啊!我在你家等你十年了啊!怎么两人要在结婚时,你就离开了我们,妈和姥姥太苦,好容易把你盼回来了,你呀!你呀!你不该走......好妮埋怨着就睡着了。睡梦中她身穿大红,头披盖头坐在床边等着丈夫来挑盖头,她本想着是自己的未婚夫,可睁眼一看是个满脸胡茬子的彪形大汉,她哇的一声大叫,原来自己在做梦。她又想象着自己的老丈夫到底长的啥样呢?他会对我好吗?好妮在痛苦中煎熬着,她心里很矛盾。她真不想出嫁,不出嫁又没办法,心里又想还不如早早的嫁过去,看看这家人到底怎么样,又想让时间慢慢的过,使结婚的日子来的迟一点,再迟一点,她一直矛盾着,不管怎么矛盾,她都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她真的不想嫁过去,可又没有办法,只有听天由命了。
   结婚那天,杜家来了辆老牛车,好妮穿好婆家送来的衣服,坐上牛车,原来的婆婆家给的箱子和被子也放到车里,不用找抬嫁妆的了。牛车一扭一晃到家时都快中午了,牛车站定,一个年轻媳妇上前掀开车门帘,一伸手牵上好妮的手,好妮下车随着领她的人来到新房,说是新房,也就是把原来的房子打扫了一下,好妮刚坐定,过来一个五尺多高的大汉,一双明亮的大眼,像是刚刮过的胡子,泛青的胡茬子隐在皮肤里,国字脸盘,长相还算说得过去,男人微微一笑说:“你先歇着,我出去一下。”说完掀开帘子出去了。
   新婚第一夜,两个孩子在床上大哭小叫,好妮想:“这咋和田二少说的不一样呢?不是说大孩子奶奶照顾吗?小的给她姨了吗?原来他们是在骗我。”心里这样想,可这话好妮没说出来。
   保清看出好妮有疑问,就说:“我不想叫孩子给别人,还是咱自己养着好,以后你在家带孩子,我出去拉洋车挣钱。”说完抱起小女儿,好妮也去抱大的,她的手被孩子打开了,孩子不让她抱。保清把小女儿递过去,小女儿一扭头趴在爹的肩膀上,爹哄了大的哄小的,好容易才把两个孩子哄睡,两个人也没过多的话,好妮好容易熬到天明,一夜起来好几次把孩子屎尿,天一明小女儿一骨碌爬起来,看到好妮看她,急忙把头扭到一边,大的也醒了,好妮拉着给她穿衣服,孩子摆动着身子不让穿,非要父亲给穿。
   保清开腔了:“叫你婶给穿,乖,金玲可听话,以后爹出去挣钱你俩就得跟婶在一起,知道吧!”因为好妮不是亲妈,所以孩子就叫她婶。
   小金铃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像听懂了点,就乖乖的叫好妮给穿起衣服来。经过几天的熟悉,两个孩子都不怕和好妮接触了,有时还主动往好怀里钻。保清看孩子和好妮熟悉的差不多了,就对好妮说:“你在家好好看孩子,我得出去挣钱,都耽误这么长时间了,我隔一段就回来看你们。”
   说完又抱起小女儿,拉拉大女儿说:“以后听你婶的话,等我回来给你们买好吃的。”两个孩子都瞪圆了眼,看着父亲没说话,从眼神看出孩子还是不想叫爹走。第二天早上,好妮就早早起床给丈夫准备干粮,烙了两个葱花油馍。吃完早饭保清拉上洋车上路了,他一路上都在想着两个孩子的事,后娘会对孩子好吗?又自我安慰自己,看样子她也不像恶人。
   好妮在家又当爹又当娘,好在有后婆婆带来的女儿窦娥和好妮作伴,好妮大窦娥一岁,晚上两个人一人楼一个孩子,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也十分和谐。等保清回来时窦娥就去她娘的屋里睡。
   好妮的爹跟着好妮一起过来一段时间后,光闲着他也有点着急,自己还年轻也想出去干点啥,他天天出去转着打听,看有没有合适他干的活。杜老汉的本家是个大财主,家里雇有长短工,还有带枪守院的、要账的,要账的叫什么警务员,还配有枪。当时有个要账的警务员不干了,这个缺空着,好妮的爹听说后就去应聘,可人家说想当警务员得有保人,因为有枪。好妮的爹左想右想,叫谁给我当保人呢?想来想去还是觉着好妮的公爹最合适,他就去找亲家说:“我说亲家,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干点事。”
   “那你想干啥呢?”杜老汉问。
   “我想去当警务员,现在他们缺个人,想叫你给我当保人你看如何?”
   “那咋不行啊!到时候你可得感谢我。”杜老汉半开玩笑地说。
   “那是自然,当上警务员定有厚报。”好妮的爹说。
   “那我就给你当这个保人。”
   “谢谢大哥。”好妮的爹一拱拳说。不几天好妮的爹就上班了,先跟着别人跑了几天,等他熟悉了就开始自己跑,要账这活是个苦差事,一天风里来雨里去,好妮爹的脚都跑出泡了,好妮的爹每天早上都打上裹脚布,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那时发的工钱就是粮食,好妮的爹挣得的粮食就圈在好妮家,他的粮食越攒越多。好妮的公爹有点红眼了,他想把好妮爹的粮食和自家的粮食圈在一起。在儿子回来时,他就给儿子说:“把你老丈人的粮食和咱家的粮食圈在一起吧!”
   “那会行,这是他的粮食,他不会愿意的,不能提这事,这样不合适。”好妮的丈夫说。
   “不是我做他的保人,他也干不成。”
   “他不是叫咱吃他的粮食吗?这就中了,别再有别的想法了。”这话父子俩在一快说说,以后没再提起。
   因亲家作保他才当上了警务员,好妮的爹很感谢亲家,所以他挣的粮食,刚开始好妮的爹还叫好妮他们一家吃,他想都是一家人。好妮在家做饭洗衣领孩子,转眼两年过去了,1942年河南一场大旱,地裂一尺来深的口子,秋庄稼颗粒未收。蝗虫满天飞,蝗虫飞过无论是谷子或是芝麻颗粒不剩,铺天盖地,蝗虫起飞时黑压压的遮住了天空,连太阳都看不到了,有的人站在地头拿着棍子赶也不行,因为蝗虫铺天盖地,到处都是,连院子里、屋子里飞的都是。庄家颗粒不收,穷人家开始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刚开始好妮爹的粮食还叫好妮家吃点,后来好妮的爹听了闲言,有人对好妮的爹说:“你还年轻,将来也成个家,也值买块地,你把粮食都叫他家吃了,你以后咋办?”
   好妮的爹想人家说的也对,从此粮食就不让闺女一家人吃了。他把粮食卖掉趁地便宜买了块地,热心的人还在北乡给他找了个寡妇,那个寡妇带了个小男孩,好妮的爹没房子,好妮家的房子也不多,所以好妮的爹就住在了寡妇家。旧社会的人都欺负寡妇,特别是本家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寡妇赶走,霸占寡妇家的房产,看过鲁迅写的祥林嫂就知道了。这个寡妇也不列外,受尽本家的欺负,看到寡妇找到了男人,男人还住到寡妇家,他们说寡妇伤风败俗,就扬言说如果这个男人不走就打断他的腿。寡妇怕本家真的会这样做,就和好妮的爹商议说:“你先回闺女家住吧!万一他们对你下黑手可咋办?”
   “行,只有这样了,隔一段你和孩子去我那里,我给你弄点钱。”从此好妮爹又只好回闺女家住了。
   好妮一家人都饿的不行,没米下锅,好妮公爹说话了:“我说好妮,把你的东西都拿出来卖了吧!先顾命,到以后日子好了我领着你到会上再买,反正我就你们一个儿子,以后啥不都是你们的。”
   好妮心想也是,就把她的首饰还有一件蓝布衫都拿出来给了公爹,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她丈夫前妻的,也是她请受来的。
  

共 36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段散文是一篇‌沉甸甸的现实主义佳作‌。它以平实而有力的笔触,通过好妮这个年轻女性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民国时期农村社会女性作为交易品和生育工具的可悲地位‌,以及‌在极端生存压力下人性的复杂与扭曲(自私、无奈、算计)‌。文中对包办婚姻、父权压迫、灾荒苦难、底层女性(好妮、寡妇)困境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时代价值。人物塑造真实感人,尤其是好妮的心理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同情。细节描写成功营造了特定的历史氛围。虽然语言风格上尚有锤炼空间,部分情节可进一步丰富画面感,但其整体的真实力量、深刻主题和流畅叙事,使其成为一篇能引发读者对历史、社会、女性命运进行深刻思考的优秀散文。好妮的形象,如同那个时代无数沉默女性的缩影,她的泪水与屈辱,是对那段沉重历史无声而有力的控诉。作品有两个亮点:1.时间线清晰:从婚前的恐惧、被迫出嫁、婚后适应、丈夫离家、与孩子磨合、父亲介入、饥荒降临、父亲再婚与回迁、被迫卖家当。2.情节环环相扣,围绕好妮的命运展开,从个人婚姻悲剧扩展到家庭、社会的苦难图景。佳作力推。【编辑:紫云朵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8-01 14:50:57
  文本生动地再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背景)乡村社会的真实图景:包办婚姻、父权至上、“填房”的命运、经济依附关系、灾荒、生存压迫、人情冷暖。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