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流年】红岩波浪涌地来(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流年】红岩波浪涌地来(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159.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9发表时间:2025-08-01 15:27:38

【江山·见证】【流年】红岩波浪涌地来(散文) 小心翼翼,翻过一道沟渠,黄土本色质地上,一大片红色砂岩,像一幅高低起伏褶皱绵密的立体画卷,在我们眼前,豁然铺展。
   有的,斜坡上,红色波浪,一波波,前呼后拥,跌宕翻卷。有的,台地上,红色涟漪,一圈圈,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潺潺湲湲,向外扩展。有的,圆锥型土丘,一墩墩,高低不同,大小各异,红色的螺丝纹,一轮轮,向上盘旋。
   这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也是藏在深山人不识的隐秘之地。因为未开发,就没有正式路径,没有台阶,没有栈道,没有扶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凹凸起伏的砂岩地面,覆盖着细沙,人走在上面,脚下一跐一滑,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我们一行四十八人,一个个,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此小心,还是有两个,不慎滑倒。
   这一大片红砂岩地貌,在黄土高原的陕西靖边县沙渠附近,起伏连绵。它没有正式名称,按导游的话说,就叫野谷。顾名思义,应该是荒野山谷。
   这一片荒野山谷,本来不在我们这个旅游团队的行程之内。来之前,女导游小王告诉我们,“野谷里面的红砂岩波浪谷,自有特色,还有湖水,互相映衬,是在正式开放的靖边波浪谷景区看不到的。”
   她这么说的时候,我心里比较狐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她,认为她只是为了多捞点儿外快。
   在附近一家乡村旅馆安排好住宿之后,上午十一点,旅馆里的两辆商务车,分几批,拉着我们,沿着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一路扬尘,抵达野谷。
   走进野谷,站在最高处,导游小王又指着一片堰塞湖,说,“大家看,这片湖水,是不是和红砂岩地貌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小王导游手指的方向,我望见,东北方向,悬崖峭壁之间,一片湖水,青绿温润,宛若碧玉,镶嵌在悬崖峭壁之间。悬崖峭壁之上,长着蓊郁葱茏的杂树和灌木丛。湖水青绿,树木葱茏,红砂岩斑斓壮丽,三者融合一起,如同色彩繁复的油画,音色多元的器乐合奏,让我们欣赏到原生态的山野景象的多元复合之美。
   望了一会儿,不由对夫人说了一句:“小王导游没说假话,还真是不虚此行。”
   转回身,在红色波浪谷之间,继续游览。
   这些红砂岩波浪,有的,层层叠砌;有的,涡轮盘旋;有的,螺纹状堆叠;有的,纹理斜耸;有的,流水飞泻;有的,弧形弯曲;有的,孤堡独立。各种形态,层叠流动,宛若时光年轮,犹如造物主指纹,更如岁月褶皱,默默诉说着光阴流转,沧桑巨变。
   大约一个小时,游览过野谷,回宾馆吃午饭,饭后,小憩。
   三点之后,跨过长长的玻璃栈道,走进正式开发的靖边县波浪谷景区。
   相比未开发的野谷。这里的红砂岩波浪,自然区域要广阔得多,而且,线条更流畅,更富有韵律,仿佛被时光凝固的大海波涛。在斜阳照射下,深浅交错的波纹,明暗对比更强烈,更像深深烙刻的大地年轮。
   有的砂岩,像一路奔涌的红色泥石流,在沟壑中蜿蜒流淌,突然间,被冰川气候冻结,冻结成一圈一圈的波纹,一坨一坨的陀螺,一锥一锥的冰挂,一弯一弯的水岸线。
   有的砂岩,像精心烘焙的千层酥饼,层层叠叠,层次清晰,纹理分明。
   有的,像蜂窝,表面孔洞,大大小小,深深浅浅,无规则排列,紧凑细密。在斜阳照耀下,宛若光彩变幻的雕塑,又像现代化的抽象艺术品。
   “火焰丹霞”景点,起伏连绵的红砂岩,在斜阳照耀下,呈现出炽热的橙红色调,真的就像熊熊燃烧的烈焰,为这片黄土高原,增添了神秘和壮丽。
   行走在“火焰丹霞”景点,蓦然发现,观景道旁边,有一块砂岩上,烙刻着一处微观景致。
   一圈圈砂岩波纹,围绕着一个不规则的小圆形。圆形之间,又被一道弯曲的条幅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涡轮,宛若一大一小两只眼睛。另外一部分,宛若两个大小不同的胎儿,蜷曲在子宫中。
   这微观景致,给我带来强烈的震撼。它是天空风暴之眼,还是海洋风暴中心的漩涡?抑或是造物主信手雕刻的大地的眼睛和大地母亲的子宫?无论它是何种存在,都让我由衷感叹:大自然,真是奇妙无穷。
   从“火焰丹霞”景点朝西望,远处的山峡,披覆树木杂草,一派青绿。二者交相辉映,宛若自然天成的画卷。也有沙棘,杂草,在砂岩缝隙之间,顽强生长,给干旱的砂岩地貌,点缀生命的韧性和倔强。
   “火焰丹霞”景点再往下,就是“赤壁丹霞”。站在两个景点衔接处,俯瞰脚下,只见悬崖峭壁,刀削斧劈,巍然屹立。蜿蜒峡谷,曲径通幽,展现出雄伟刚劲的地质奇观。谷底游客,宛若蚂蚁。
   眼前,巍然耸立的磐石,一尊尊,形状各异,宛若红色边关城堡,镇守在“火焰丹霞”和“赤壁丹霞”之间。
   听导游说,从这里往下走,上上下下,还得走几千级台阶,在“赤壁丹霞”里,也得走好远的路,加在一起,大约五公里。
   我腿脚不好,又拄着拐杖,怕的就是上下台阶,自然打了退堂鼓。一行四十八个游客,大多都是七十岁左右的,所以,很多人,都止步于此,往回返。只有大约十个人左右,沿着石阶,继续下行。
   返回到景区门口,发现有景区的宣传册,还有大屏幕,在循环播放景区的成因和具体景点及其特色。我翻看了宣传册,又坐在大屏幕前,看了好几遍视频内容。对波浪谷的形成原因,有了深入了解。
   这里,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大约一亿五千万年之前,是一片广阔的湖泊。巨大的沙丘,在湖水中不断沉积,又随着地壳运动,逐渐被埋藏。沙丘沉积物,长期被地下水浸渍,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铁和锰,将松散的沙粒胶结一起,形成坚硬的砂岩,并逐步呈现出层叠结构。
   随后数千万年,鄂尔多斯盆地又抬升起来,被沉埋的砂岩,又逐渐裸露于地表。靖边之地,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带,常年遭受强风和季节性暴雨的侵蚀。风雨侵蚀之下,裸露于地表的砂岩,慢慢呈现出波浪状纹理,而且,砂岩表面,也呈现出流水般的波浪形态。
   靖边,又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砂岩逐渐剥落,加速了风化过程。而季节性降水,又接连冲刷砂岩表面,慢慢形成了沟壑和峡谷,进一步雕塑了波浪谷的奇特景观。
   砂岩中的铁和锰,在氧化作用下,呈现红色,而不同沉积层的矿物质,含量差异,导致颜色深浅变化,自然形成了红黄褐等颜色交错的条纹,更增强了色彩丰富的视觉效果。
   说到底,是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造物主的精雕细刻,雕刻出了靖边波浪谷的神奇景观。
   看了宣传册,又看了视频,将近两个小时过去,犹如上了一节生动形象的自然地理课,让我对靖边波浪谷景区形成原因,有了深入宽泛的了解,收益颇丰。也让我感受到,与能量无穷神奇变幻的大自然的创造力相比,人类的创造力,真的还十分渺小和笨拙。
   正感慨之间,下到“赤壁丹霞”的旅友也返回来了。他们当中,有好几个摄影爱好者。他们将用相机手机和无人机拍摄的“赤壁丹霞”风貌的图片和视频,发到旅游群里。
   我发现,“赤壁丹霞”的景致,比起昨天我们在甘泉大峡谷所游览的地缝丹霞来,峡谷更幽深,更曲折蜿蜒。两边石壁,也更陡峭险峻。场景,也更宏大壮阔。丹霞景致,也更绚丽壮观。特别是无人机高空拍摄的赤壁峡,连绵起伏的峡谷,犹如大地脉络,枝枝杈杈,曲折铺展,其壮观绮丽之美,更令人叹为观止。
   旅友们的图片和视频,补充了我未能亲临现场的遗憾。

共 28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陕北靖边地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大约在一亿五千多万年之前,这里是湖泊。随着时间的流逝,鄂尔多斯盆地渐渐抬升,下面的砂岩慢慢裸露于地面。而这里,又处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带,长年受大风和暴雨的侵蚀,慢慢形成波浪状纹理,也就是波浪谷,亦如火焰般炽烈。“火焰丹霞”,为黄土高原,增添了神秘和壮丽。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造物主的精雕细刻,雕刻出了波浪谷的奇妙景观。野谷里的绿色湖水,苍翠树木,斑斓多彩红砂岩,三者融合在一起,亦如色彩斑斓的油画,让人们欣赏到了尚未开发的原生态之美。未经过加工雕刻之美,这才是世间最美的景色。散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画面感极强。描绘出了波浪谷的壮美。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2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5-08-01 15:30:08
  如诗般语言,描绘出了波浪谷的五彩斑斓。感谢大哥分享,祝福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5-08-01 15:58:29
  谢谢玫瑰编审,更谢谢精彩的编者按语。幸苦了!行万里路,胜读十年书。看天下景,写天下情趣,其乐无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