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柳岸】火塘及其它(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柳岸】火塘及其它(散文)


作者:宁星 秀才,1584.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3发表时间:2025-08-01 23:08:30

“火塘燃烧着,阿妈的青春,熏白了阿妈的秀发,点燃儿女思乡的情,唱一曲火塘谣,跳一曲火塘谣,火塘连着彝族人的心,火塘连着彝家人的情。”这是《火塘谣》的部分歌词。不仅歌词很美,旋律也优美,悦耳动听,我很喜欢听。听着,听着,就把我拉向那个年代!
   大概到了八九十年代吧,家乡人的穿戴还是比较单薄的,床上用品也一样,御寒条件肯定没现在好。然而,旧时代祖辈们的御寒条件更简陋更匮乏。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也养一方人。祖辈们依靠山区具备木柴的优势,燃起柴火取暖御寒,并生火做饭。
   很早以前老家没有火柴,或奇缺,就用火石擦出火花点燃。点燃不容易,就点燃稻草绳慢慢焐着,需要用火时将草绳的微火吹旺,去点燃柴禾,就解决了一天的点火问题。那时我国没有生产火柴的能力,只有进口,所以火柴叫“洋火”。
   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火笼、火盆、篝火、火塘。而且,一年四季烧饭菜烧开水都离不开柴火。由此代代相传,并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真是“生也离不开火,死也离不开火,哭也离不开火,欢笑也离不开火”!
   火笼轻巧便携。它是老人家的“暖宝”,每日离不开它,走到哪里就拎到哪里,串门、外出看电影、看戏等都提着,或揣在怀里。同时,爷爷们抽旱烟也方便,不用带火柴,只要把旱烟筒伸进火笼,拔开灰烬,搭在红通通的炭火上,然后,吧嗒吧嗒吸几口就点燃。小时候我也常用,甚至晚上睡觉也用。那时盖的是八斤或十斤棉被,用久了棉絮就不整块,变成东一块西一块;床垫是稻草或草荐,用久了也不暖和。被窝里冷冰冰的,睡前要把火笼放进去预热了才能睡觉。双脚翘在火笼手柄上及周围取暖,人已迷迷糊糊,恐睡着踢翻火笼,想睡不敢睡、拿掉火笼又冷的况味,真是折磨人!每当跨越冬天,别的我不怕,就怕脚僵、手僵、耳僵!而老人们更怕冷,更需要把火笼放进被窝里预热。然而,不幸的事时有发生,烧坏了被褥,引发火灾等。
   火盆只能在家里“安营扎寨”。亲朋好友或串门的村里人,围着我家的一副“石磨”旋转,有时旋转到深夜。暖烘烘里,围盆夜话,侃大山,拉家常,家长里短的,或许在当中还会促成一桩桩好事……
   篝火很美好。那时篝火很常见,不仅可以在野外空地上随时燃起,连村里召开各种会议,有时也会在泥墙黛瓦透气的室内燃起篝火取暖御寒(一般是大队部的房子)。每当我与小伙伴去放牛时也会燃篝火,到田野的草垛上拔几把稻草,再捡拾一些干柴,在空地上燃起,并且去地里挖来番薯在里面煨,或搞来几串豆荚在上面烤。与其说在取暖,不如说在疯玩和寻找野味。
   寒冬里,我在读的村中小学校,时常会开展篝火文体活动。在晒谷场燃起了篝火,同学们围着篝火一圈坐过来,进行唱歌、讲故事、讲笑话、做游戏等活动。可是同学们腼腆得很,不够踊跃,于是有人提议:若火烟往哪个方向熏,就算轮到那个方向的人表演,只要表演其中一个节目就可以。可是火烟一时又往那个方向熏,结果那几个同学又被“中枪”了……搞得同学们捧腹哈哈大笑。活动气氛欢快而热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公社团委时常会举办篝火晚会,用“有线广播”通知各村青年在某晚某地举行晚会。“篝火晚会”是个迷人而浪漫的字眼!我一听就很憧憬和向往……
   火塘像父亲的胸怀。火塘坐落于八印锅灶膛口前的下方。有的家庭用石板或石块砌成二十来公分高的围栏,而我家没有砌。以前浙西南农村都是泥墙黛瓦木头房,不封闭,透气,烟雾从瓦背的缝隙中悠然飘出去。燃料一般为耐烧的硬柴,如茶籽壳、茶籽饼、大树根、柴爿。老家的丘陵群山上遍长油茶,是名副其实的油茶之乡,所以就有了茶籽壳之类的硬柴。在老家,松树的品质及作用与杉树、油茶树相比算是劣质树,但繁育能力极强,“松蛋”在山坡上滚一滚或随风一飘,就繁育一大片。有的长在油茶林中的松树,就要把它砍伐掉,目的是不影响油茶。因此,就有了松树的大树根和柴爿。有的从山坡上挖出来的树根粗壮而庞大,需要两个人用绳子捆住抬回家。因为个头大,塞不进灶膛,且用斧子又难以劈开,所以大树根是火塘最适宜的燃料。
   在火塘可以燃起熊熊的火焰,热情而奔放;也可以降至木炭余火,温婉而深情。火笼和火盆只能温暖身体的一部分;篝火虽温暖全身,但不敌凛冽的朔风和雨雪,而火塘正好弥补了它们的缺陷。
   我家老屋有两个安着烟囱的大土灶,一个大,一个小,小的土灶旁边依偎着泥炉小灶。春节期间天气最寒冷,一般是父亲早起烧饭菜的,并燃起了火塘。当处理好后,腰间围着白围裙的父亲,就会向睡在床上的我们喊:“你们快起床吧,可以吃饭啦!火塘烧得暖暖的,小炉灶的锅里滚着豆腐青菜热热的!”火塘就在泥炉小灶旁边。这温暖的话语,到今天还回荡在我的耳畔。
   有一年下起了大雪,连续降了几天,天寒地冻的,村民们躲在屋里,我也躲在火塘边取暖。大门虚掩着,凛冽的寒风卷着朵朵雪花呼啸着,时而拍打着木门;而火塘里架着一块块柴爿燃烧着熊熊的火焰,时而发出呼呼的“笑声”,通红的火光映红了我的脸庞,浑身暖烘烘的。有火塘真好!在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好的年代,起码在它的身边不会挨冻。
   小时候,我有厌食症,奶奶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制作美食,让我多吃一些食物来强壮身体!有一次奶奶用火钳把火塘里炭火挖一个小坑,把毛芋或番薯放进去,又用火撬撬上炭火掩盖住,让它们慢慢煨。等食物熟了,奶奶就用火钳从炭火堆里把它们一个个翻出来。煨熟的食物,香气扑鼻!奶奶用嘴吹了吹食物上的灰烬,一边说着真好吃哟,一边盛到碗里给我吃。用野与土的方式制作出来的食物,反而撩拨了我的味蕾。于是,奶奶之后经常乐此不疲地,在火塘里给我创造美食。
   有一天清晨,父亲也早早起床烧捞饭和烹饪菜肴,他跟我说,昨晚下雪了。我一瞧窗外是一片雪白,便兴奋地穿上衣服,跑出门外。果然是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就奔至村中那茫茫的雪地上高一脚低一脚地踩踏,享受着“咯吱咯吱”的美妙音乐……逛了一圈后,回到家门口,在篱笆上抓几捧雪花,捏成圆球玩耍。父亲见状就责怪道:“你这个傻儿,这么早就在屋外玩雪,不冻死你?赶快到火塘里烘暖吧!”
   好像火塘就是御寒的依靠,是温暖的寄托和象征。我觉得火塘像父亲和奶奶的胸怀!
   那时,村民们经常会来我家有事找父亲,或串门。冬天,一边坐在火塘边取暖,一边向父亲诉说着一些纠纷矛盾,包括一些鸡毛蒜皮的,寻求给以解决,或找父亲帮助出面讲几句公道话,等等。父亲是村干部,在处理村民的矛盾纠纷及办事时,比较公正公平;会讲公道话,不恃强凌弱,处理问题敢于“劈柴”,因而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但也会得罪了一些人。
   那年月,一次村里的一对青年男女恋爱了。她的母亲问我父亲:“樟树叔,我女儿嫁给地主的儿子有没有关系?”父亲当场就说;”没有关系的嘞!只要他与地主父亲划清界限就没关系。你放心吧!”结果,这对青年结为夫妻。时至今天,夫妻俩还念着父亲的好,说当年很感激父亲。
   记得青少年时,我时常会坐在火塘边看书。夜深人静,家人已睡,只有暖烘烘的火塘仿佛眼睛似的一闪一闪,陪伴着我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家乡当乡邮员,邮路上有几个畲族村,坐落于大粱山的山坡或山岗上。“弹”火塘(烧火塘)是畲民的最爱。茫茫的雪天里,如果你在村中找不到村民,那你就到火塘边一找一个准。严寒冬天,每当把报刊邮件送给他们或路过门口时,畲民们都会热情地叫我到火塘烘烘暖,歇歇脚,喝口热茶。有时我也不客气,坐下来,一边伸出双手烘暖,有时把湿鞋也放在上面烤一烤;一边喝着畲民沏的一杯从山上采来的绿茶。火塘上方悬挂着一刀刀烟熏腊肉,风味独特,是地道的畲乡美食;下方挂着茶壶烧开水。到了饭点,他们会请我吃饭和饮糯米酒,有的不仅仅是客气招呼,而是拽住我的手臂,动了真格的。若干年的乡邮工作,让我体验到畲乡的火塘、山歌、糯米酒、米粥、清茶和他们的热情好客……
   如今,家乡的火笼、火盆和篝火已渐行渐远,火塘或许会有人偶尔用一下,但它们曾经连着家乡人的心与情,已升华至一团精神之火焰,依然在我心中燃烧!
  

共 32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以《火塘谣》的歌词作为开篇的引子,引出“我”关于家乡火塘的回忆。“我”想起了和火柴有关的火笼、火盆、篝火、火塘。备受老人家喜爱、轻巧便携的火笼;只能在家里“安营扎寨”,人们喜欢围炉夜话的火盆;令人向往,经常用来办晚会的美好篝火;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最令“我”念念不忘的是家里的火塘,因为家里的火塘像父亲的胸怀,它倾注了父亲的心血,是父亲用自己的爱铸成,在岁月中,父亲和奶奶用火塘给了孩子们温暖,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因此火塘像父亲和奶奶的胸怀!父亲也用火塘般的热心肠给村民办了很多好事,青少年时期,“我”伴着火塘的火光读书,火塘温暖了我青少年时期;参加工作后,当我迷路时,火塘又成了我引路的方向标……散文通过叙述和火塘有关的故事,反映出在贫穷的年代,火塘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散文语言质朴,借物抒情,故事给人回忆,生动感人,令人感概万千,心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3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8-01 23:08:59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8-01 23:09:36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5-08-03 14:16:22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