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雾色大连(散文)
一
大巴车一头扎进浓雾之中,宛若扎进温柔梦境的怀抱。虽然隔着玻璃窗,感觉不到一丝丝的清凉,那看不透的浓雾,仿佛是一道挂上的厚厚幔帐。
白色的雾团一股股地涌来,撞到玻璃上,倏忽消散的同时,也让人看清了浓雾深处的内部结构。它有时在不停地翻滚着,呈一根根巨大的螺旋杆状,在肆意旋转着。有时又会聚成一个个滾动的白毛团,滚来滚去,卷起来打开,打开又卷起来。
正觉得空茫茫,无依无靠的时候,倏忽间有一根根斜拉钢索从窗前闪过,脑子猛然闪过一道电光。怪不得一直没有可参照物呢,原来是行走在一座大桥上啊!我不由为之一振,有了大桥也就可以完全定位此时的地点,也让人立刻有了方位感。
这里是大连南部滨海大道跨海大桥,也就是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是中国首座海上地锚式悬索跨海大桥。横跨黄海之上,平行于海岸线,是大连市内连接沙河口区和西岗区的跨海通道。大桥全长六千米,虽然此时看不见大桥的全貌,也看不见周边的海域,却能感受到平坦与长度,依旧让人万分欣喜。
第一次来大连,就遇到这样的弥天大雾,让人不知道是喜还是忧。雾于海上生,海水承接着陆地上所有的流水。我就是沿着一条河流走来,那河流的弯曲,在这里演变成海的波浪。河水的习性,便是以水雾去洗涤山脉的秀色,也因此洗亮了山川。这汪洋大海便是聚来万条河流,兼得日月星辰与山川的灵魂。纷繁的灵魂将这里充填出一个可以释放出各种光泽的躯体,庞大而伟岸的气势,是整个世界的倾情托举。
我已经感受到这份博大的气场,就在身边骚动着。此时还是清晨,太阳不知道被掩埋在何处,连大海都被这连绵不绝的浓雾覆盖着,我轻轻地叹了口气,抑或只是轻柔的叹息而已。
环顾四周,有一方的浓雾之中正渗透进一点点橘黄的光亮,开初很微弱,如一点烛火。不一会儿,那点点光亮渐渐地大起来,仿佛那是不可阻挡的光芒,在极力地穿透着这份厚重。浓雾过于沉重,也过于粘稠,却不能改变光芒的执着,就挂在那里,一动不动。
此时的晨雾好像是漂洗干净的白绸,悬挂在那里,轻柔地摆动着。先是染上了一层橘黄,又慢慢地洇染开来,变成灿灿的艳黄,然后又转化成淡淡的浅黄。
我很是享受此时的境遇。不是吗?如此难得一见的浓,掬来一捧,可做绽放的心苗。装上一杯,可当做色泽纯正的牛奶。把自己隔离到里面,设一扇窗,开一扇门,便是一个宁静的空间。雾霭所展现出的独特语言,在此时唤醒已然有僵硬的灵魂。内心之中埋藏已久荒芜苍凉、秩序紊乱、贫瘠消渴等等杂乱情绪都各自消散而去。此时,我平心静气,兴趣盎然地看着翻滚起伏的雾团,却是在演绎海面上的波澜壮阔,一堆压着一堆,一层漫过一层,一朵牵着一朵。
但是,现实中的大海,不过是生出意念中的云雾而已,与实际情况无关。它有着超乎寻常的心,平静的时候,容许所有的一切偎依在它的身旁。容是这世界最为和暖的爱抚,我真心希望大巴车能够快一些穿过这道浓雾,开足马力奔向另一个清朗的世界。
二
走在星海广场,猛然发觉这个号称亚洲第一广场的地方,竟然收缩到方寸之间。在这里只有踽踽而行,怕的是脚步快了,会撞到突然从雾中闪现出来的人。除了欢笑声在耳边回荡,还有空中不时传来鸥鸟的尖叫。
我沿着护栏向前走去,有人在给海鸥喂食。在护栏边就有一位大姐推着个小轮车,在售卖喂海鸥的火腿肠。有人在购买,两元钱一根,有十几公分长短,小拇指粗细。
我早有准备,忙去行囊之中取出一个面包来。扒开包装袋,掰下来一块,便举在空中。根本看不见海鸥的影子,往上扔,是不是白扔?我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就听见“扑棱”一声,觉得手指被碰了一下,再一看,面包屑没有了。天哪!也太快了些吧?我抬头往天上看,白茫茫一片,不知道那只鸟在那里。
我不禁哑然失笑,最可怜最懵懂的只有人类了。没有鸟儿那么灵敏,也没有先知先觉,雾色的苍茫无边,对人类而言,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黑暗呢?目光不够犀利,无法辨别是是非非,无法看透眼前遮挡的雾霭,执迷不悟,只能看见眼前的一个圈圈,更不要说看清远方。
我又掰下来一块面包,刚要继续投喂,却有人前来制止。
“不许投喂面包,海鸥会不消化的。”说话的人,是一位保安模样的人。只见他身穿着与警察一样的蓝色制服,所不同的是臂章与肩牌不一样。他一脸正色,目光锐利,一句话便震住了我。
我一下子怔住了。去海边投喂海鸥的次数多了,第一次听说投喂面包,海鸥会不消化。记得在海参崴,导游给我们发了一块大列巴,黑黑的,酸酸的,可那里的海鸥却非常爱吃,往空中扔一块,立刻引来几只海鸥疯抢。
地域不同,品性不同,海鸥的食性也不同,这个我能理解。这是一种爱护,爱鸟的人们都应该自觉遵守。不让我喂海鸥就不喂了,那保安很快消失在雾中。
天上的海鸥看不见,地上的鸽子却看得见。广场里有成群的鸽子,它们与人群相处得十分融洽,它们时而飞起,时而落下,捡食地面上它们认为可以食用的物品。
“伯伯您好,您可以把面包给我一点儿吗?”
我扭头一看,只见一位可爱的小女孩,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扎着两只羊角辫,八九岁的样子。
“你……你是饿了吗?”我打量了她一下,只见她的手里还拿着一根棒棒糖,还一时判断不出她要干什么。
“我要喂鸽子呀!”她顽皮地笑着,天真烂漫的样子,让人觉得十分的可爱。我没有多想,忙把手中的面包递给她。
她接过来,把面包掰下了一小块,放到手心上,然后蹲下身子,嘴里发出“咕咕”的叫唤声,把手伸出去。“呼啦”一声,奔来好几只鸽子,有一只直接飞到她的手上去鵮食。大概是很痒吧,小女孩咯咯地笑着,开心极了。广场上,有许多人也在投喂鸽子。鸽子与海鸥虽然都在天上飞,却不能相提并论,它生活在人间烟火里,对于人类的习性还是很习惯的,不然喂鸽子就没有人来制止呢?再说鸽子太普通了,没有海鸥那么金贵,这么想来,心里也就安定了。周围有许多人在看着,其中就包括那个保安。
三
我很早就听说过星海广场名字的来历,与我们的大音乐家冼星海没有一点点的关系。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脑子里的思绪却跟他固执地联系在一起。
渐清渐明的风景从雾霭的那边透出来。煦风轻轻地吹拂,越来越淡的雾色在慢慢地游移,流动着。有棱角的高楼好像是宽额头的巨人们,手挽手一起蹚着云雾,正向这里阔步走来。跨海大桥如一条蜿蜒的曲线,是那么的飘逸、灵动,仿佛那是一条从天上飘落下来的彩带,在随着蓝波上下浮动着。以蓝色为基调的城市,在凸显着无限的高雅与庄重。此时的城市还被蒙着一层薄如蝉翼的面纱,云海翻滚与漫卷的海浪交相辉映着。高峨的大连绿地中心,好像一座山峰穿破苍穹,屹立世间,因为有白雾的衬托,才让那座尖峰有了奇异的高耸。
海面涌来一阵奇幻的奏响,此时的星海广场富于乐感的跳跃与飞翔。海鸥现身,只见那白色的身影划出一道道轻快的流线,仿佛那是一条长长的音符在调和着海浪与风,把所有的情绪引领到天空那么高远,然后又滑落到海面,激起海的共鸣。滔滔浪水高昂而激烈,甚至弥漫着一种快乐。被海水烘托的城市,为海的蓝而倾倒,为海的壮而抒怀。海有山的尖利,有山的雪白,有山的博大,这些原本都是山野里珍藏着的东西,都给流水一股脑带进了海洋之中。
舒缓的情感之中,一定还有各种野花的香气,当然有油菜花了,当然有映山红花了。谁家的山岗上不是鲜花盛开的呢?还有那些不知名的鸟儿在伴唱。河流流去一条蓝,湖水泊起一团蓝,它们都凝聚在一起,才汇聚成海的蓝。
我站在广场望出去,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高高低低,目光在上面跳来跳去,又跳了回来,仿佛都在环绕着广场转来转去,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音乐厅。我渴望着一曲音乐冲破眼前的幕布,穿越无数条时光隧道,将一己如我与无限的星空和宽阔的大海联系在一起。
天空低垂,贴近海面。它们看似相连,却永远无法走到一起。我以为我遇见了,其实完全没有。遇见与离开,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