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柳岸】课桌上的刻痕(微小说)
周明远读师范的第一学期,同桌是位女生,名叫林晓棠。她脸庞略长,面色白晰,齐耳短发,淡淡的眉毛下,却有着一双黑珠子一般的眼睛。她衣着简朴,人却显得拘谨,坐下来就把她的课桌拉出两指宽的距离,表示和周明远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自然,他们就各自为政,闭关自守,谁也不和谁说话。
老师上课的时候,林晓棠很专注,凝神静听,愣愣地挺着头,像只敛翅的鸟,一眼盯着老师。老师停下讲课了,她不是忙着翻看课本,就是忙着摘抄笔记,十分努力的样子。可她的成绩总是不好,老师讲课她似懂非懂,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批下的作业,她的红叉总比勾多,数学题尤其惨,竖式列得歪歪扭扭,像被一股风吹乱了似的。无奈时,林晓棠也想着问问周明远,近水楼台,求他帮助。开始,她显出腼腆,只将想要求他解答的问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用手指尖轻轻地推过去,周明远也不转身,就着纸条写出推导公式,或用文字作几句解释,她似乎懂了,就又远远地坐了开来。
周明远是小说迷,上课了,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仍放不下书里的故事和人物,就仍伏在课桌上偷偷地看。有时就被老师发现了,一眼盯着他,甚至停下讲课走到他的跟前来,他仍不觉。开始,林晓棠并不理睬,直让老师板着铁板般的面孔批评周明远。后来,她有求于周明远了,也觉得应该帮帮周明远,于是,每遇这种情况,她就会伸过手来拉拉他的衣角,那动作快得就像蝴蝶点水。周明远很感激,但抬头去看,林晓棠仍是那一副严肃的神情。
周明远学习并不刻苦,可成绩尚好。林晓棠也就经常要求他帮助,问题问得勤了,林晓棠也不再写纸条了,有时还会说声“谢谢”,但声音小得像蚊子在哼,转身耳根又泛出微红。林晓棠对周明远有了好感,慢慢就拆除了“楚河汉界”,把她的课桌和周明远的课桌紧挨在一起,身子也扭了过来,脸上的表情也有了生动,像春风染绿又行将绽开的花苞。
学校西边的墙跟有一排槐树,下午上完自习课以后,太阳西斜,树下便有了一片阴凉。周明远总是要拿着一本小说之类的书本坐在树下去看。那里仿佛时光凝止,尘世不惊,一片净土。可是,有一次,林晓棠竟也找到这里来了,拿着一叠作业本向他问题。周明远只得放下正在阅读的书,为她提的问题一一作着解释。完了,林晓棠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葵花籽硬是塞在周明远的手里,这是她第一次向他馈赠,笑笑,然后转身快速走了。阳光在她身后铺上一片金黄,齐耳短发在她肩上跳荡,看去,就像一只蹦跳着的小鹿。周明远仍坐在槐树下的一片阴影里,一边看书一边嗑着葵花籽,舌尖竟尝到了甜。
学校生活日复一日,如流水般平静。年终来了,学校放假。第二学期开学了,好几天还没见林晓棠进教室上课,她的座位空着,桌角有一道浅浅的刻痕,像似她留下的一个没画完的句号。又过了几天,老师让一位男同学坐在了林晓棠原来的位置上,和周明远成了邻座。随着也就听有同学说,林晓棠的父母让她嫁人了,她不愿意,哭闹了一夜。可她父母要为她弟弟娶媳妇,急等着用钱,她不嫁人又怎么能行呢?她嫁的男人是个小商贩,给了几万元彩礼,婚后不让她再上学,要她居家过日子了。从此,林晓棠便从他们的学校生活中移出,像树上飘走了一片树叶,树依然葱茏。只是,周明远照旧要去那片槐阴里看书,他去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书也读得有点寡味。忽然,他醒悟般地明白了,是少了葵花籽的焦香,和那递过葵花籽会悄悄红了耳根的林晓棠,舌尖上没有了那份甜。
学校毕业,周明远参加工作,青春生活逐渐远去,成了过去,成了记忆,像一团烟雾,偶然回忆起来,却连那位名叫林晓棠的女同学的面影也记不太清楚了。
想不到会有重逢。却在改革开放那年,周明远去省城出差,在临汾火车站遇到了林晓棠。是林晓棠先看到了他。彼时,林晓棠正跟在一个高个背有点微驼的男人(应该是她的爱人)后面排队准备上车,手中还牵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周明远在另一个队列里排队,也是准备上车。忽然,她就看见了他,立即就跑了过来,没有过去的那份拘谨,林晓棠一过来就拉起了周明远的手。她的头发烫成了波浪,眼角有了细纹,可眼睛却仍像当年一样明亮。她频频地对周明远说:“多年了,我总没有忘了你,我忘不了咱们上学的那段时光。你是个好人,只是当年……”她的眼里浮起了泪光。
上车铃声响了,林晓棠的爱人和儿子都向她招手。林晓棠无奈地向周明远看了最后一眼,就匆匆转身走去,她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车站那如沸腾般的人流中。
一场邂逅,一眼回眸,像一粒尘消失在沙砾中,很快就无影无踪了。只是,人生难得有重逢,这难得重逢的一幕却在周明远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时不时地会在他的人生显影板上显示出来。课桌角上的那道刻痕,也像一粒被时光埋下来的种子,在他的记忆里长成了一片永远难忘的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