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菊韵】缘分(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缘分(小说)


作者:张文科 童生,53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发表时间:2025-08-04 15:42:32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风吹杨柳,鸟语花香,芳草鲜美,天空湛蓝,像洗过-样。
   小县城的角落,人民公社门口小广场,在台阶上坐一位姑娘圆脸淡眉,头发扎成两个小辫子,辫子上带着花卡,脸白里透红,上过了一层薄薄的粉,微微闪亮。显然,她是经过一番精心打扮的。她叫春燕,风华正茂,在这里等她的对象,——严格地说是等未婚夫领结婚证的。
   今天春燕喜庆日,坐梳妆镜前,竟不知怎么打扮能让对象喜欢。先涂了层厚厚的粉,又画了眉,还上了口红。后觉得,正侠寒家出身,人纯厚正直,不太喜欢打扮的太妖艳。又重新洗脸,只涂薄薄一层粉,让白里透红。这样,他一定喜欢。临出门叫声:“爸,妈,我进城领结婚证去了。”妈给娃手里塞上几块钱,爸对老婆子说:“你瞎操心,娃今天有人管吃管喝。”妈和春燕禁不住莞而一笑
   选今日领结婚证,因今日城里有集会,农村人多进城,顺便搭上村里卖山货的架子车,比步行又快又省力气。
   小广场旁边就是南北大道,今日格外热闹,路上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拉架子车的,背山货的,担土特产的,人来人往,“三年困难”时期刚过,人人脸上一改往日面带莱色之容貌,个个春风满面,进城逛集会友办事。
   春燕来的早,她的那个他还没来。
   她坐着等了大约二三十分,等得有点心急,只觉得浑身发热,是等急了心里发热,还是天暖身子发热,也分不清,只觉得脸颊热辣辣,不时用手绢揩擦,又不时向他来的方向张望,
   正侠刚大学毕业一年,在单位见习期刚满,工资刚转正,写信与春燕商定,三月份从老远的大东北回乡结婚。今日去城内公社领领结婚证。
   忽然,她跳起来,啊!他来了。正侠急急忙忙来到她面前,春燕喜眉笑脸问:“你怎么才来呀,把人急死了呀!”正侠说:“路上遇见个老太婆摔倒,帮了点忙,耽搁了一下。”嘻笑着回答。春燕诙谐地说“你还是学雷峰的标兵呢!”再看他今日打扮:上着灰色西式翻领夹克,下穿蓝色毛哗叽裤,潇洒风流。
   他跑的太急衣角卷起、衣扣也掉了。她为他整整衣角扣上衣扣,四目相对,四手紧拉,一股暖流向精神末稍。喜气洋洋,进公社领结婚证。
   双方出了公社大门,他请她吃当地名小吃,他不停地向她碗里夹肉,一边夹肉一边问:“好吃不!”
   她喜笑颜开说:“好吃的很!”
   “多吃点!”
   饭后,持结婚证到指定的供销社买结婚特供品,搪瓷菜盘。钢皮电壶,一套精制茶具等。买完特供品,准备回家,正侠忽然想起董永天仙配的故事:“只听说过董永贫家,天上七仙女下凡非嫁给他,‘寒虽破能避风雨,’由一颗会说话的老槐树做媒;今天你也找我这贫农,也是七仙女下凡,毛舍两间可渡日月,可是咱俩还缺个老槐树媒人呢?”春燕一想,也是的,近一年都两人直接商量,结婚那天就得有媒人呀。她眉头一皱,胸成成竹的说,“媒人不难,我同学秋菊和你是亲戚,做‘老槐树’当媒人就合适。”她用拳捶了一下他,“你想的美,家贫得妻,还比作董永……”一下倒在正侠怀里,喃喃地说:“我等你那天来迎我啊!”于是她微闭眼晴等着他的那个……
  
   二
   她与他结识两年有余。
   正侠,高个子,睃浓眉,高鼻梁。寒门子弟,耿直厚道。因学习优秀,又出身贫农,属政治可靠一族,中专毕业国家特批堆上“新技术专业”大学。,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谈了几次对象,不如人意。一个日下午,艳阳高照,天蓝云白,正侠正走近校门传达室,狂佴有自已信一封,地址陌生非家中兄长之笔,也非同学之信。心有疑虑,仓促打开,不料一张照片蹦出。正侠注视照片,小圆脸,两只小辫,面带稚气,春风得意,像个十五六岁小姑娘。照片背面题“友好纪念”四字。信中说,她名叫春燕,年方二十,正读中专,毕业有能分配本地工作,愿意多交流处朋友。正侠心想一个姑娘在没有“介绍人”作媒引下,自己主动给男士去信交友说情,很为鲜见,勇气过人,只能鼓励,不能泼冷水。
   正侠择偶本来也无甚高要求,春燕的情况,比自己见过几个农家姑娘没有工作都强的多,少见难得。于是决定复信一封,也作自我介绍,特别强调,将来工作分配地离家乡很远,并挑选照的最好的一张近照回赠,照片背面题写“初识的朋朋友留念”。
   信来来往往,锦上添花,印象加深,愿来她为入党事宜,择偶须找贫农。正侠心想,她要求入党是政治上有上进心,便在信中,多加关切和鼓励。
  
   三
   一见钟情定终身。
   二人见面是正侠毕业之际,见面地点选在正侠一个亲戚家。那是一个上午,正侠正在院中读专业书籍,为毕业论文答辨作资料准备。
   春燕来了,正侠把书放下,把她迎进屋里。看春燕-身学生装,格子尼上衣,紫色哔叽裤,不艳不俗,干净利落。握手,寒暄,己有书信来往基础,无拘束之感,说话随活。
   “走累了吧”正侠先发话。
   “没有,离的不远。”
   正侠倒一杯水递上,说:“喝一点热水,暖和一下。”
   “嗯。”。
   正侠问:“还有两年才毕业。”
   “是”
   春燕反问:“你马上毕业,能分在哪里?”
   “我的专业,决定了我一定要服从国家分配,地点还说不来,但离家一定不会太近。东北、西北都有可能,只有那里才有我作事展才能的条件。”
   两人都没有正面提婚姻。
   春燕看他,正直有学识,勤奋好学,刚才还认真谋读书,心中暗眚眚眚眚辖喜,羞于尼尼启齿,用一双乌亮眚的肌肥眼睛,传递秋波。正侠抚见她个子适中,秀发亮丽,磊磊大方,脸圆有福气,一见钟情。便示恋急意亲戚捏馄饨。按当地习俗,屹了馄饨,意味着婚成可订亲。
   端上馄饨一碗,春燕接手吃了,算女方认定了婚姻。驼矮挥接着正侠送春笔记本一册,上写“春燕同志,生活愉快!”算是灯订亲信物。春燕回赠钢笔一枚。双方初步确定恋爱关系。接着春芳要回学校,离这儿不远,正侠送她一程。出门上路,路遇沟坎,正侠拉了她一把才过去,这一拉手,热流遍及神精末稍,让恋情更近一点。
   一路上欢声笑语,如两个老相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春燕向正侠坦露一个婚姻大事:“我订过一次婚,男方是大学生,家在正关街,出身不好,那是父母托人介绍的,现已断决了。”
   正侠问:“出身不好,影响大吗?”
   “影响很大!”春燕很激动眚地说::“组织考察他的成份,我不能入党,我果断决定断关系。”
   “父母同意?”正侠反问。
   “我妈好说,我爸是家庭之主,断决这婚姻很不大愿意。”
   正侠单刀直入说:“噢!——找我这个贫农为好入党啊!”
   春燕微微微点头。再解释说“主要是你勤奋奋好学呀!”
   一直送到校门口,两人约好照相日期。
   时逢困难时期尾声,当时大多人是以摆“订婚宴”为确认婚姻关系的风俗。但是春燕爸不太满意这婚姻,也因已办过一次订婚宴,茏若再办一次,春燕爸以为太丢人了。所以二人约好照“订婚相”,等于向社会宣布两人婚姻确定,是件大喜事,
   照完相,正侠假到期要回单位,相片由春燕取回用信寄给正侠。
   春燕把照片藏在喜爱的笔记本里,不想让人见,却还是被闺密发现了。冬梅与桂花争着看,她二人都见过正关街那位,很容易作对比。冬梅说:“这小伙比正关街那小白脸黑了点!”再瞅了一眼春燕脸色,紧接补充说:“留个左分头有个性,眉宇间蕴藏英气”。桂花指着照对春燕说:“你头向那个男的偏,是亲过嘴了吧!”春燕追打桂花,桂花又春燕说“个子高,眼神坚定,有白马王子样子。”三人戏闹一番,春燕暗喜。
  
   四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旦夕的祸福。”
   三年困难接近尾声,困难阴霾未散,财力支持不了中专学校的开支,省城一些中专停办。停办的阴风也吹到春燕所在学校。同学们在一片怨愤和哀叹之声中离校,春燕和她的好同学照相赠物留念,在怀着能复学的愿望中惜别,回家过农村生活。很快去信告诉正侠,自已学校停办已回家。春燕心中的阴云还多一层。她心恩学校停办就不能毕业分配工作,正侠知道怕要退婚,这倍倍倍q睇信很难下笔,陷入苦恼。最终还是去信诉说苦衷……
   正侠毕业后,被分配到大东北军工基地,先到车间见习一年,他表觋好很快调到工艺科任技术员,踌躇满志,总盼望春燕来信。
   一日风雷大作,暴雨即来,让人心情紧张不安,正侠下班后急着赶回宿舍。刚进楼雨就大了,见收信处有自己的信,从笔迹看是春燕来的。拆开一着,突然眉头紧皱,信中春燕哭诉着告诉他,她学校下马停办了,书念不成了,而后没有了工作的机会了。看得出她心情十分懊丧。对于正侠这如同刚才的空中劈雷一样,击的人昏头脑胀。想一想,三月前,对春燕赠信物,又拍订婚照,相亲相爱确定这门亲事。她不上学就没有参加工作的机会,她能参加工作本是正侠确定婚姻的重要支柱,现在支柱倒了,是退婚还是不退婚?,让正侠举旗不定,足足两个月,心里纠结,理不清头绪。没能回信。
  
   五
   春燕杷信寄去后,天天盼鸿雁传书。两个月没有传书,寻思,不来信大概婚约无望了,自已前途在哪里?密闺不在身边无处诉说,焦虑过度,浑身无力,夜不能寐,食之无味,像病了一样。回想当初与父亲吵架闹翻一幕呈现眼前:
   春燕父亲——梁老大,倔性子,生郁的五大三粗,旧社会过来的人,没文化,很像陕西戏《梁秋燕》中的梁老汉。一直认准人生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不得儿女自巳,见不得男女谈情说爱自找对象。当初春燕与正关街那娃婚事,就是自已一手操办,容不得他人意见。当春燕为自己前途入党,要退这门亲事,他火冒三丈、一跳三尺吼道:“那娃家道好,人品正,大学生,有啥不好,不准退!”
   春燕大声喊:“他家成份高,影响我入党。不退不行!”斩钉眦截铄铁一般。
   “入党能当饭吃?”梁老大再吼。
   春燕妈也说:“娃一生前途要紧啊!”
   梁老大急了说:“再说退婚,就打断你的腿”,急着操起木棍高举起。春燕哭着跑回房间,春燕妈和姑追回房子间,见春燕正寻剪刀欲自尽,春燕妈和姑忙抱住春燕夺下剪刀,春燕哭倒在妈和姑的怀里。三人哭作一团。梁老大闻哭声,叹气说,“叫娃在她姑家住几天再说”,口气软了,没说不准退。
   在姑家自已思量再三,,急着托人找正侠通讯地址,知道地址的是自己一位老师,老师顺便说:“是好小伙子,贫农,勤奋好学。”这句话更加促进了她给正侠发头一封信的决心。
  
   六
   正侠从自己的前程考虑,本当是选退婚约,各自另找,自已工作一年多,也有个女友约自己看电影暗送秋波……可正侠是个正义感特强的人,春燕给自己来第一封信时,就是与父亲吵架不合的困难情况下写的,父亲舍不得前婚,而春燕铁了心不愿意,心里压力大。今学校停办,等于没了“吃饭碗”,在农村当农民。这对她的打击太大,如果自己再提出退婚,等于雪上加霜,她那柔弱的心里、倔强的性格,那儿能受得了,说不定还要出人命呢!他左右为难。
   入冬了,还没见他回信。身体还未好转。一日,在窗下晒暖,想起他在东北很冷,脚又有干裂症,穿上棉袜就好了,做上一双棉袜子寄去,让他暖和。旋即找来半成品棉袜,补上绣花。绣一针那是份恋情,穿一线那是份真心…正绣着一不小心针把手扎破了,血染到袜子上。母亲看见,问:“是给在东北那娃棉袜绣花?”春燕点头。棉袜做好以最快的速疲度寄去,心里轻松了许多。
   正当正侠为怎么回信举于棋不定时,一日天高云淡,微风拂面。
   正侠突然接到春燕寄来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双棉袜子,绣着花的棉袜子,一股暖流浸入血脉。心思,这姑娘很痴情纯真。细看绣花是一对鸳鸯,珑戏说着乍白头偕老,再细看绣花旁还染上一点血迹,这一定是春燕绣花扎了手留下血,让人心疼,纯真至爱,值得拥护。自已再不能犹豫了,速快去信一封,鼓励,安慰,,不要焦虑,更不提退婚,让她喜喜欢欢等待结婚那天。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春燕正在家门口择莱,喜鹊在枝头叫个不停。忽儿送信的高举着-封信,大声嚷嚷:“信来了!”春燕半喜半忧,最怕见到信中“退婚”二字,忐忑不安,打开信,正侠来的。速读,她最担心的退婚没发生,欢喜若狂,愉快的告知父母:“他来信了,让我喜喜欢欢等待结婚那天。”妈,眉头舒展,爸,面带喜悦,说:“这娃没变卦,还有良心。”三个人喜笑言开,睇满院生辉。
   冬天去了,春天来了,鸟儿叫了,花儿开了。正侠请来了
   结婚假,办手续,筹款项,写信给春燕约好回来结婚。
   这才有了领结婚证那一幕。

共 49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讲的是春燕和正侠的爱情故事:两人通过书信相识,春燕为入党退掉前婚约,与贫农出身的正侠定亲,后春燕因学校停办陷入退婚担忧,最终正侠被她寄的绣花棉袜打动,坚定结婚念头,终成眷属。 写法上特接地气,像说街坊故事,细节活灵活现 —— 春燕梳妆的纠结、送棉袜时的扎手,都带着烟火气。语言简单直白,对话像日常聊天,读着顺溜。 字里全是对真情的看重,春燕的勇敢、正侠的担当,在困难年月里闪着暖光。这种不被现实打垮的感情,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作者把普通人的爱情写得这么动人,真厉害!盼着多写些这样带劲的故事,让咱能常读到这份实在的温暖。【编辑:乐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5-08-04 15:43:33
  春燕与正侠的缘分,在时代波折里更显珍贵。一双带血的绣花袜,系着两颗真诚的心,读来让人暖到心底,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