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柳岸】怀念恩师李娓(散文)
令我念念不忘的是我的大学班主任李娓老师。从上大一至大学毕业,她一直都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她是一个学识渊博、不苟言笑的人,更是大学难得的女强人。她不仅是我们中文系的教授,更是该系(后改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作为一个女教师,在我心目中,这已经是达到人生巅峰了。
现在还依稀记得初见她第一面的情景。她当时身着黑裙子,个头不高,身材微胖,满头波浪式的时髦鬈发,也难以遮掩其岁月留痕的饱经沧桑的面孔。尤其是她的古汉语教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站在讲台,举止落落大方,不仅善于引经据典,而且一个个颇富传奇的神话故事,犹如滔滔不绝的江水一样,信口拈来,讲得头头是道,引人入胜,听得我们如痴如醉,这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不仅教学出色,也独具慧眼,善于用人。
大一时,为了选出得力的班团干部,她仔细翻阅了同学们的档案,最终将孙玉蓉定为班长,将李建谋定为团支部书记,将我的同桌赵伟之定为劳动委员,将苗育红定为学习委员,将我定为文体委员。事实上,这些班干部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且均能以身作则,尤其是在各类活动中,为了班集体,任劳任怨,团结奋进,成为了班主任李老师的左膀右臂和得力干将。为此我们师资班在临毕业之际,还分别获得了“先进班集体”和“精神文明奖”等荣誉称号。
她对贫寒学生,亦关爱有加。其中,有几件事令我记忆犹新。
一件是对我的激励表扬。记得大一第二学期,要在全班评选“三好学生”和“奖学金”人选。她讲完参评条件后,竟出乎意料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其事地说:“纪堪迎同学,本次考试成绩,位列全班第六名,符合三好学生和二等奖学金评选条件。他身为贫困之家的孩子,一直自强不息,严于律己,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此提出表扬。希望其他同学以他为榜样,勤奋学习,使成绩名列前茅。”
当时她讲这番话的时候,全班鸦雀无声,都专心致志地在聆听。那时候,我性格内向,加之因家境贫苦而自卑,不善言辞,只将心思全部用在学习上。但听到她的激励表扬,内心还是惊喜万分和激动不已的。这无形中就给我戴了“紧箍咒”——不得不严于律己,不得不好好学习。
孰料,后来评奖结果却发生了突变。有一日,李老师要求所有班干部晚上8点在教室集中开会。由于我每天下午5点放学后,要通过自己劳动赚取生活费——骑一辆破旧自行车,驮两大筐鲜牛奶,通过一层层爬楼梯,给单元楼用户逐一送“奶”上门,每月可赚取300元辛苦费。然而来回往返一趟,却至少得耗费3个多小时。为此,那日召开班干部专题会议,我迟到了大约10分钟。所有班干部,就我一人迟到了。其实,我也知道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因为这是班主任李老师首次召开班干部会议。当时,我就发现李老师分明不高兴。由于她当时并未当众批评我,我也就只好静默地坐下旁听,并未做任何解释。不料次日,李老师竟在课堂上当众宣布:“由于纪堪迎同学,身为班干部居然在班干部会议上迟到,因此按照学校规定,取消他的三好学生和二等奖学金入选资格。希望其他班干部同学引以为戒。”
当时教室异常安静,气氛凝重,令我倍感羞辱,恨不得钻个老鼠窟窿去大哭一场。因为我知道,取消我的这两项荣誉,那不光意味着“丢脸”,更重要的是,它会直接让我损失800元奖学金。当时开学报名我所缴纳的5000元学费也着实来之不易——家里通过卖猪粜粮也仅仅凑了2000元,剩余3000元,还是已成家的哥哥在信用社通过熟人贷款筹措而来的。当时老实巴交的父亲右手在给牛铡草时,不小心被铡刀致残,从此失去了劳动能力,再无法通过绑笤帚赚钱养家了。而年老体弱的母亲也只会做一日三餐和缝缝补补,别无其他技能。因此这笔奖学金于家无分文收入的我而言,是多么弥足珍贵!但骨子硬气的我,硬是咽下了委屈之泪,并未向李老师倾诉和解释。因为我认为,李老师此举虽不近人情,但既然是按学校规定办事,那她就没有错,因此我也就无需为自己辨解了。
但由于我始终铭记着她对我的激励鼓舞之语,因而我的斗志并未消沉,反而愈挫愈勇。我暗自发誓,后两年的奖学金非拿到不可。为此,我依然严于律己,缄默不语,只顾埋头苦学。该学习时学习,该打工时打工。为了自我加压,我还报了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课程。晚上送完牛奶回来,偷偷在宿舍用电热丝炉子下碗挂面吃毕,就马不停蹄地回教室学习自考课程至晚上12点。就这样雷打不动地一直坚持了三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二和大三,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位列全班前三名,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连续两个年度荣获了“三好学生”和“二等奖学金”。那一刻,我无比兴奋。同时,也感谢李老师始终如一、秉公办事的做人原则。不然,孤苦无依的我,纵使再优秀也无法拿到奖学金。更令我欣喜的是,在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我就顺利拿到了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文凭。而且是当年我们班50名学生中唯一一个拿到本科自考文凭的人。这足以让我引以为傲!正是因了这张本科文凭,当年县教育局不仅为我晋升了工资,一年后,我还凭它从偏远初中顺利调入了本县唯一的一所国家级师范职业高中。可以说,这张本科文凭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这一切,其实都源于李老师当年对我在课堂上的激励表扬,她的那番催人奋进的话语,我一刻都不敢忘记,并时刻鞭策自己向着目标,砥砺前行。
另一件是,帮我减免学费。记得上大二时,报名费1800元,由于家徒四壁,经济拮据,纵使全家粜粮卖猪,四处筹借,也才仅仅凑了1000元。这一下子就成了我的心头大事。为此,我忧心忡忡,寝食难安。这该如何是好呢?迫于无奈,我就用作文纸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份《贫困补助申请书》,拿给班主任李老师,想求得她的帮助。她面无表情地说:“据我所知,学校只给大一贫困新生减免学费,不给老生减免。”
但我却不肯放弃,就坚持央求说:“麻烦李老师将申请书帮我递上去,若评不上,我也就死心了。”或许李老师看在我真诚恳求的分儿上,犹豫片刻后,就答应说:“那我先帮你递上去,能不能通过,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就感激地说:“谢谢李老师!”说完,我就心情沉重地转身而去。
其时,听李老师那样一讲,我原本也没抱任何希望,只是心有不甘而已。总觉得至少得让学校领导知晓自己一贫如洗的家境实情吧。
谁承想,过了不久,我哥的老同学——校团委书记袁卫敏老师告知我说:“你的贫困申请学校通过了,给你减免了800元学费。”
当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得感谢班主任李老师。如果不是她帮忙递交申请,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得到学校减免学费的机会。
后来,我证实了此事。有一次周末我回到家,母亲说:“你们学校派了三名老师来咱家家访了,有一个年龄大些的女老师说,是你班主任,他们还与我在包谷架下照了张相。他们也不肯吃饭,了解了一下家庭情况,就开着面包车走了。”
我就将让母亲描述了一番他们的穿着长相。通过母亲描述,我知道,那几个来我家家访——实为考察的老师,除了班主任李老师外,还有中文系的贺信民教授和另一个给我代教学法的年轻硕士女教师。我内心委实充满感激。但是班主任李老师却始终守口如瓶,只字未提此事,就当什么事都未曾发生一般。因秉性使然,我也并未当面向李老师表示感谢。
直到我工作多年后,有一日听同班同学李建谋说,退休在家多年的班主任李老师身患重疾,卧床不起。那时,我就萌生了要看望她的念头。于是我买了四样重礼,就去登门拜见。只见她身着农村老太的服装,坐在轮椅上,头发斑白如雪,身形瘦削如弓,眼窝凹陷如沟,比过去明显苍老憔悴了许多。看到这一幕,我难过极了,病痛居然将一个大学教授折磨得不成人样。我强忍住眼泪,
刚一见她,就有意提高了嗓门,自报家门说:“李老师,您的学生纪堪迎来看你了。”
她盯了我一眼,登时就认出了我,并笑意盈盈地握住我的手不放。她的手干枯如柴,冰冰凉凉,我也紧紧握住她的手,我想将我的手温传递给她,让她知道她当年的学生还一直记挂着她。她虽身患沉疴,但语言交流并无障碍,只是显得力不从心罢了。我与她交谈甚欢,频频见她面露微笑,那是发自肺腑的倍感欣慰的笑容。由于气氛融洽,当时我就将她因我迟到宣布取消我二等奖学金一事提了出来,并笑呵呵地作了详实解释。她一听,备感懊悔地说:“那你当年为啥不早说呢?你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应得到表彰奖励才对呀。这是老师的失误啊。听说你成了作家,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听到老师迟来的道歉,我感动不已。由于不想耽搁年事已高的李老师休息,也不想给照顾她的女婿增添麻烦,我们交谈了约摸一小时,让其女婿为我俩拍照留念后,我就告辞了。
不承想,这却成了我与李老师的最后一面。不久,就听李建谋说,年仅65岁的李老师病逝了。由于当时工作太忙,也未能参加李老师的安葬仪式。这就成了我最大的遗憾!
李老师虽然走了,但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清白做人,踏实做事”的精神风范却永远活在我心中。
每每想起这些往事,我都会眼眶湿润,因为面冷心热的李老师是令我最为感佩的大学恩师和班主任老师!她值得我永远怀念!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