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文韵】苍山如梦(外三首)

精品 【江山·见证】【文韵】苍山如梦(外三首)


作者:蒋玉龙 秀才,1049.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9发表时间:2025-08-07 12:13:38

⊙不被风声所动
  
   他们用石头筑起腰墙,在迷雾深重的
   清晨,提起沉甸甸的井
   从陶罐里掬出沉淀了一夜葛根的黏稠
   或时光的乳汁,然后
   在忆起的每个允许荣获新生的收割之日
   用盐打磨镰刀。从嫁接的苹果树上
   摘下高粱大豆,浆果的回忆
   以及亚麻衬衫兜不住的岁月之轻
   人生之重
   截断所有蒿草通往衰败的路径,为一个不受礼遇
   遭遇娥蛉啃噬的秋天
   坠下长河落日
   在马群消失的地平线下,引流出一弯
   潺潺溪水的流淌。在路的尽头显现之前
   月色还能找到古歌声之后,他们重新回到
   石屋中的夜晚,点燃火把
   以及一个亟待鸟鸣划过的空谷传声
   在被岩隙滴水允许的静谧里
   那个依然可以灿烂的心底,勇气的经历还年轻
   还能不被风声所动
  
   ⊙他们……
  
   他们在泥板上造字,马尾的风声里
   寻求加速度。从一株稗子的成熟到月光的收割
   都要经历很长的时光
   并且,寄希望于一条河流
   在鲤鱼的唇吻上飞鸟的羽翅前
   都必须释放出内心的猛虎
   予时间结绳记事,信使的白鸽
   飞翔的持久
   与方向的明确性
  
   在辽阔可以计算之后,他们筹谋
   算计
   借助一夜北斗的明如灯火,指明方向
   然后,从青铜箭矢的锋利里
   截获战乱的成因和一份茹毛饮血的爱情
   直到那声清亮的啼哭划过山谷
   黎明中的人们,纷纷赤脚从石屋的逼仄中
   回到空间的阔大
   朝着鱼肚白的天空,双手合十
   虔诚的跪下
   祈祷
  
   那是一个没有雾的清晨,穿云雀从头顶飞过
   巨大的杉木直插云霄
   马群在浅水的河滩上疾驰如电。而一个意象的生动
   至此被古老的竹简记录在案
   没有更多的喜怒哀乐可提供实锤了
   天空中,五色的云彩
   掩藏了雨水的行踪……
  
   ⊙麦田守望者
  
   当暮色跨越了山海,在山那边
   重组时,麦田里的风才刚刚醒来
   才以一个巡视者的身份,穿梭在
   没有灯光的麦香中。一个夏日的萤火夜
   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编排下,包容了飞蛾的成长
   和一幕星光的璀璨
   而作为怂恿者的蛙鸣和蝉噪,则更钟情于
   有别于行为艺术的歌喉展示
   而麦香的进一步成熟,加大了这一过程
   它让一只有过饥荒经历的老家雀,丧失了
   自制力。如果不是障于视觉的原因
   或许你将能从一个圆滚的腹部,看清一个饕餮者的
   一生。而一个麦田守望者
   是如何的在孤独和清瘦中
   固守着那份守护的权利。除了借助于长袖善舞
   和随风的猎猎作响
   更多的时候,稻草人还是以沉默环视
   整个麦田,让一茬沉甸甸的麦香高于一切
   因此,在肉体和精神层面的发声
   也将高于黑夜穿针引线般大眼对小眼的一抹黑
   以及整个六月的奇思妙想。并
   在一首游吟诗人吟唱的诗歌中,拥有了
   远方
  
   ⊙苍山如梦
  
   当我试着用一种古老的曲调去描述它时
   夕阳已经落下去了。后来
   一轮苍月以水的形式,纷纷涌向那些古老的音符
   我用一根白麻的索,结绳记事
   也没能留住,隐藏在书页背后的文明真相
   历史是如此的耐人寻味,生活
   总是如此的不堪负重。在那些惊人的相似里
   人们试图破译它,又企图嫁接它
   最终却被它湮灭了。如果
   还有一支古歌,可以把浩瀚与悠久重新诠释
   把苍山的厚重一一解读,那么
   我将在两块铁板的质感里,赋予大江东去高亢激昂
   在沧桑演变成历史前,随月光一起深入腹地
   深入一座山的历史。我习惯于一只手翻阅
   用眼睛记忆。不论世间的美好和丑恶
   以及成败兴衰与否。一指光阴的厚重
   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打包压缩
   直至最真实里充满虚妄,最浅显中蕴藏了繁杂
   此后,是一场瓢泼大雨不能洗刷的愤懑与苍凉
   是一道闪电解不开的梦的密码
   是一本经书里时常才有的温柔慈悲。或
   入梦出梦的大爱
  
   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网
  
  

共 16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组厚重的诗歌篇章。《不被风声所动》农耕意象不再是普通的付出与收割,作者用惊人的驾驭力,构筑出精神抵抗的诗意围墙。在荒芜中开辟新生,以韧性对抗困境,通过深入的品读,诗歌在宏大的铺排中,在土壤中播入诗意的碎片,成为了一种燃烧的养份,托举出代表精神抵抗的熊熊烈火。而从来都存在的风声,对于信仰,从来都不能真正的改变什么。《他们……》文明进程中,一批又一批人前赴后继,赴汤蹈火。而诗歌中,诗歌放弃了普遍的歌颂或批判,意想不到地指向文明进程中的不可预测与神性微光。人类精神的拓荒,也是世界对人的考验,是不断在考验中发掘本质的光芒,让精神之路,用光亮照进丰满。诗歌分为三幕,视角惊人。从原始的生命力觉醒作为奠基,到一路走来的各种冲突,文明的双刃剑夹在矛与盾之间,到最后代表抵达的精神黎明。《麦田守望者》沉默守护的精神寓言,如何将稻草人带来诗意的破局,诗人展现惊人的笔力。破局之笔在于赋予稻草人超越性:当它用“沉默环视”让“麦香高于一切”,其守护便升华为“高于黑夜穿针”的精神存在,最终在诗中获得不一般的“远方”,完成从具象农事(麦香沉甸)到抽象价值(诗歌永恒)的信仰飞跃。最后一首,《苍山如梦》以认知困境解构历史厚重,将沉甸甸的认知之痛,提炼为“入梦出梦的大爱”,成就出对历史虚妄的终极慈悲。力推佳作,感谢赐稿!【文韵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7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8-07 12:16:20
  个人之见,这组诗是老师诗歌近期诗歌中最出色的一组,感谢分享!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08-07 18:42:27
  感谢老师的精心编辑和点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8-07 12:16:46
  农耕意象不再是普通的付出与收割,作者用惊人的驾驭力,构筑出精神抵抗的诗意围墙。在荒芜中开辟新生,以韧性对抗困境,通过深入的品读,诗歌在宏大的铺排中,在土壤中播入诗意的碎片,成为了一种燃烧的养份,托举出代表精神抵抗的熊熊烈火。而从来都存在的风声,对于信仰,从来都不能真正的改变什么。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2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08-07 18:44:04
  握手!鞠躬~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8-07 12:18:28
  《苍山如梦》以认知困境解构历史厚重。开篇宣告表达之窘,接着又直指文明记录的局限。诗中历史“耐人寻味”与生活“不堪负重”形成深渊,而人类“破译/嫁接/湮灭”的轮回,揭示出认知的悲剧性。而救赎尝试壮烈而苍凉。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3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08-07 18:43:21
  老师的解读深刻,致礼!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