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记三伏之一日(随笔)
我的日子属于过得比较忙碌且还算充实的一种。尽管自我感觉不错,但大半辈子了,也仅仅是纯碎的忙碌,很少浪费时间而已,始终却一事无成。许多的努力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劳动是无用功或功效甚微,看不到成绩,看不到收获,因此没有功劳可表。不过,苦劳却是用火车也装不下,罄竹也难书。
不信?我说说我昨天的日常,便明白我所说是否有假。
一
现在家里就我和老公,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外打工。我们插田种地,养猪喂鸡,还有猫狗相伴。我一直是早上五点半前起床,以前用闹钟催,现在不用,生物钟很准时。老公每天早上天不亮会从猪场(家有小型养猪场,即使现在养猪不多,但场里也不能离人,他是长期睡猪场,我守家)回来一次,昨天也不例外。五点过几分,便听见老公悉悉索索开门,然后是径直打开冰箱。我知道他是要吃甜酒垫肚子后,再到猪场干活。
夏天温度高,味口差,家里家外,事多事杂事重,他是顶梁柱,营养必须跟上。我每年差不多要酿一百多斤米的甜酒,给外孙送点,他大概吃80%以上。他每在外面转一圈后,到家就是一碗甜酒,当茶喝。糯米是从网上买的东北团粒糯米,我们本地的糯米品质差些。他回家制造出来的响声,睡眠浅的我,即刻醒了。此时窗外的鸟儿也叫个不停,想装睡都难。我必须起床,再晚,事情就不大好安排,外面一摊子的事等着要做呢——前天傍晚玉米脱粒好几百斤,直到八点半才停机。天气预报说没有雨,场子没收拾,便洗了睡了。早上凉快些,得将玉米与玉米芯完全分离出来,赶好太阳晒。
起床了,哪怕家里事多,第一件事是看看江山文学网采菊东篱社团的动态。承蒙社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抬举,我是副社长,得协助社长管理社团。先看看是否有人投稿,然后检测(江山文学网要求严,必须是原创首发,AI率不能超过50%)。常有作者不知情或是抱侥幸心理,一稿多投,亦或以前投过他处,时间久了忘了,又投到我们社团。有的作者用AI写,或者写了用AI修改,也冒冒失失投来。为了社团不被扣分,也为了社团编辑免遭总部记过,我得抓紧时间查一下,查了第一时间告诉社长。尽管每天花不少的时间查,也常有失误。就拿七月份为例,我们社团有几篇非首发文章,我没查出来,而让社团扣分。今天还好,只有两篇文,且是社团的放心老作者投稿,不用检测。不过我前天编辑的文章,是昨天的日子发表。因此,还得打开电脑(手机编辑文不太方便),趁早检查一遍后放出去。社团有规定,编辑的文非特殊情况,需在早上八点前发表。
二
网上的事告一段落,马上退出电脑,丢下笔,手机放一旁。快速转换角色,拿起猪八戒的铁耙子,做着许多农民近段都在做的事——将昨晚脱离的玉米和玉米芯分离。哪怕还是清晨,太阳潜着,温度却没潜,人一动,汗水就冒出来。成型的头发随着汗水一缕缕裹挟,衣服的湿渐次从颈往腰延申,又是39°的一天。家里的许多事我不能等着老公来做,此时他还要扫猪栏,清猪粪,喂猪。家里大小有几十头猪呢。还有两窝小猪刚断奶,两窝没断奶。老公也够辛苦的,我得尽量分担一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八点,老公回家,我这里的玉米芯已经基本分开到一边,但脱粒机到处散开到较远的玉米粒还没捡,成堆的玉米也没散开。我去年左手肘关节摔断后,虽然用钢钉连接上,但做事还是受阻,左手使不出力,成堆的玉米还得老公来散开。其实他也是手残,看起来比我还严重。大概是年代已久远,那个残手经常用,也知道如何帮衬。用力方面,比我还是强很多。他做事一直是捡重的来,不挤兑我。嘿嘿,他虽大字不识几个,对我还是蛮不错的。不然,我经常在写东写西、唱歌哼调,他要打反腿,我也做不成。
这种夫唱妇随,被颠倒过来了,成了妇唱夫随。挺有意思的,只要他接受这个状态,我便感受到生活的诗意。
三
两人的早餐简单,平时或下面条,或面粉与鸡蛋与青菜搅拌均匀煎饼,或加热几个包子馒头(自己学着做了放冰箱的),或和点红薯淀粉。反正,我家里的早餐都是轮换着吃。昨天早上就下了碗面,与前天没吃完的肉和一块儿草草吃了,趁太阳的辣劲还没完全上升,与老公一道赶快将玉米铺匀了晒。完了,已近十点钟。衣服已经完全湿透,赶快洗澡换衣服。年轻时,一天到晚衣服干干湿湿多次,不曾换,也不感冒。现在稍不注意,感冒就附身。网上说的洗澡多了伤元气。可身上臭熏熏、汗渍渍,不洗才是伤身呢。
洗澡了,汗水还是往外冒,一脸通红。打开空调,歇口气,将身上的燥热压一压。
老公歇了几分钟,又找甜酒吃。放冰箱的东西,太凉,我风湿重,现在的身体不能吃。我即使要吃,都是加开水退了凉才吃。见他吃完,我便交待他到菜园里掐几把嫩红薯藤来细细剁了(猪草多的时候才用剁草机),中午给仔猪煮粥时要掺在一起的(仔猪的料都是粥里面加饲料)。此时,放在桌上的手机不时传来提示音,估计网上有要事处理。点开,瞄了一眼,果然见社长发来的信息,要求检查非首发和AI。还没洗衣服呢,先将衣服用洗衣液泡上再来检测吧。我和老公的衣服都比较脏,用手洗的时候多一些。家里的洗衣机平时只洗大件衣服和床单之类。麻利打开手机,有一篇散文、一组古诗要检测。查了一下散文,AI为0%,头条、百度里没查出问题,应该是原创首发。再查古诗的AI,也是0%,再在头条里查,也没查出问题。说真的,我很害怕查诗词之类,诗词是成组投稿,江山要求350字以上。查,则要一首一首地检测。有时候,十多首,复制粘贴,删了查,查了删,还得做记录,怕查漏,要查好大一会。有一次,也是因为忙,一组十首七绝,我只抽查其中几首,刚好没查到的便是非首发。责任编辑见我已经查过,也没再复查。发表后,总部监管老师很快查出,证据摆在面前,社团遭扣分,编辑遭记过。像这样的,费力不讨好,特别影响心情。我吃一堑长一智,再忙,也不能偷工减料,要严肃认真对待。数分钟后,没查出问题,发信息给社长。当然,还请社长亲自把关。
洗完衣服,又将玉米用耙子匀一下,趁大太阳,早点晒干。太阳真毒,刚拿耙子,汗水马上像是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往水泥地面上砸,砸下马上不见。空气中的氧气都晒化了?十分憋气,胸口堵得慌,呼吸不匀。我三把两把快速耙几下,赶快躲家里,拿起毛巾先擦擦汗,洗个冷水脸,然后打开风扇应应急。
空调必须打开了,管它电费多少,先管人了再说。堂屋里扇了一会,吐气匀了,再到空调房。
此时,已经十一点多,稍许休息,准备做午饭。
四
两个人的午饭,简单。饭在电饭煲里煮,煎几个鲫鱼(上次下大雨捉的上水鱼),摘三个辣椒,一个茄子,一根丝瓜,够了。
大热天做饭,简直就是苦练热功。灶房成了大蒸笼,进去,就被热浪袭击。鱼解冻,饭蒸上,茄子洗了切了泡水里,丝瓜削皮切了装碗中。然后,人到空调房将身上的热浪散散,汗水收了,觉得身上凉快了,然后快速烧火炒菜,又是三把两把,将自己的干活速度调到最高挡位。因为要给小猪煮粥,干脆在大锅里炒菜。火燃起来,锅中多放油,鱼用油煎熟得了,用小火时间长,人更遭罪。灶里火大,茄子弄好,丝瓜汤熟。不过,汗也瞅准机会一股脑往外瞅。炒完菜,锅不用洗,米不用淘,直接加水加米煮粥,热锅热灶,节约柴。盖好锅盖,灶里加点硬柴。赶紧到空调房将热浪驱赶,歇口气了再吃饭。
对我来说,时间不可浪费半分。拿起手机,看看东篱社团发表的文,能留言尽量留言。我想每位发文作者的心情都应该和我一样,还是希望有阅读量、有人写上三两句话的。估计灶里的柴烧得差不多了,我身上的燥热已经褪去,到厨房,灶里加柴,将锅里煮的粥翻动一下,稠了加水,和匀。又是加速进行,然后闪身到空调房,如此几次,最后一次加麦麸,加老公剁好的猪草,敞开煮,灶里不再加柴,余火够了。
老公在空调房休息了几分钟。我叫了声“吃饭”。我们都是夹好菜、端着饭碗到空调房吃,不然,吃进去的食物还补不了流出的汗。前些年,我是吹不得空调的,今年居然能享受一些了,是我的八字变好了?还是适应能力变强了?
五
吃完午饭,已到下午一点,必须午睡一会,不然整个下午会昏昏欲睡。睡前,又逛逛群,东方音乐文学群又在搞即兴创作。里面有几个高手歌词创作者,群主带头,集思广益出题目,几分钟,近十个题目接龙了。很快便有歌词发群里。我只看看,觉得有的作者写得真的很好。看着看着,呈迷糊状,大白天与周公悄悄约会咯。
刚刚眯着,被外面的叫声惊醒。赶紧强打精神开门,将睡意赶跑。原来是邻居问我家里是否有鸡蛋,她俩孙子在家天天要吃,自己家里的鸡蛋供不了孙子的嘴巴。鸡蛋我都是放空调房里,可以多放几天。把最近几天的鸡蛋拿出来,让她挑了二十个。然后她又与我说了一会话才离开。
老公吃了午饭,空调房里稍许休息,邻居来买鸡蛋前,他一碗喝了碗甜酒便将到猪场去给猪冲栏降温去了。现有两窝刚断奶的小猪是少吃多餐,得好生护理。我正从锅里舀小猪的粥,老公打来电话,说一窝断奶的小猪有几个拉稀。我猜想,应该是断了母乳,抵抗力下降,又加上天热不讲卫生喝了自己拉的尿所致。哪怕热,我也得将注射器和针头消毒,然后去猪场给这窝小猪打针。家里长期有备用的药,给它们注射庆大霉素吧。上次杀鸡后留下的鸡内金给烧了拌食里面,应该很快会好。
哪怕猪场的周围有大树围着,走廊里有大风扇扇着,一番操作下来,除了一身湿,还赚一身臭。捉小猪,手上身上溅了些猪尿猪屎。反正一身湿,也不在乎多湿一点,坚持一下,又在毒阳下将玉米匀了一次。然后,又是洗澡换衣,再洗衣晾衣,时间很快过了下午四点半。
真热,哪怕有很多的事,我也不想干,猫在空调房去看手机,东篱社团新发表的文不少,都没来得及欣赏学习,常德正杨网里面也要去留言去回复,本地方的几个诗词群,龙风诗词分社群,得看看是否有新的作业任务。歌词群里的即兴作业最近没参与,实在太忙,精力有限。本地方有作业要求的尽量完成,要勤练笔练学习。唱歌群、歌词群、外地的诗词群、家族群、村群、组群、养殖群、种植群等等,这些虽然已经屏蔽,偶尔还是要看看的。江山文学网站我又得进去看看,东篱采菊社团是否有投稿。还真有一文,一个在东篱社团投稿不多的作者。我先检测一遍吧。几分钟后完毕,然后又到QQ里看看,因为东篱的编辑群在这里。
逛了一遍,下午五点多了,温度还很高,但太阳已经偏西,收敛了毒辣。老公正喂猪,喂鸡。心想,我去砍一些玉米秸秆吧,玉米收了,秸秆得砍,为下季作物清理地方。习惯性看看天气预报,哦?明天有小雨。不敢赌,就在家收玉米,收玉米芯,不出门了。
六
将大风扇搬到外面陪着收玉米收玉米芯,还是热得不行。老公从猪场回家,又喝了碗甜酒水,也忙着收。外面收拾利落,已经七点多。全身又是湿透,连头发根都在冒汗。湿衣服裹身真不舒服,先洗澡洗头。幸好家里用的是空气能热水器,一天到晚时刻有热水,用起来方便。
小时候,常听他人说某人爱疯爱臭美,一天三洗三换,忒讲究,遭人耻笑。我这也是三洗三换,没人耻笑,是自己苦笑。
完了,做晚饭吃晚饭,已经快九点。一天的事终于告一段落。真累。不是做的事有多累,而是汗流多了,热得累!
房间休息了一会,身体稍微舒缓。老公喝了甜酒后,已经到猪场去了。我打开电脑,到社团再看看,文章诗词那么多,真学不过来,找熟悉的好友、题目吸睛的去学习一下。突然,又收到编辑任务,看看日期,还好,是后天发表的,先取了稿子,略看一遍,检测一下首发和AI的问题,放下心来,明天抽空编辑吧。
想将自己前天开了头的一篇散文,继续写几句,找点感觉。看时间,已经十点多,很晚了,疲倦也随之而来,作罢。
当然比这更忙的时间也有——种和收同时进行的时候。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还是没这么忙,否则我这台机器早报废,不能转动了。
人,一辈子,没有谁把事情做完了的。为了明天能照常起床,迎接新的一天,睡吧,休息吧,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已经结束,谁发信息也不管了。
三伏天,因为炎热,懒点也就懒了,可有些事,懒不得。只要有一股热情,什么事都不是事,倒是充实了我的夏时光。
常常想,我和别人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还别说,我有个“东篱”,比他们多出一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