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走进湘西土司王城(散文)
一
湘西土司王城位于张家界市内,又称“土家风情园”,被誉为“南方的紫禁城”,其显赫的声名与地位可见一斑。土司这个名称对于北方人来讲,还是很陌生的。土司又称为士官,是元、明、清时期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
土司虽然是要经朝廷批准,授以印信,但土司在其统治、管辖的范围内,完全可以自定种种“土政策”,征纳税赋,摊派徭役,生死予夺,朝廷概不过问。土司实际上就是朝廷所设置在边远地区独霸一方的土皇帝,也是以夷制夷的治理手段。
在古时的湘西地区有三大土司王,他们分别是桑植土司王相氏、永顺土司王彭氏、此利土司王张氏。其中尤以永顺土司王彭氏的实力最强,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霸权,壮大其势力,都不约而同地修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王城。唯有彭氏在永殿、永顺修建了两座王城,可见其势力之强大。
我们要去的土司王城,就是彭氏所修建的王城,这里靠近市中心,马路上车流不息,而马路的这一边有不算太大的停车场,来往参观的人群一拨接着一拨,需要离开一批,才能进入另一批。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大日头正毒,烤得人蔫头蔫脑,没有一点的精气神。需要在门口等待,我趁这个工夫,沿门前走一走,却觉得十分值得。门口立着两尊似狮非狮的石刻动物,仔细端详,张牙舞爪,却在肋下有两个类似翅膀一样的东西。我不觉会心一笑,还真的别说,还真的认得它,是飞虎。
飞虎于人间而言,更具威慑力,原本就是兽中之王,又肋生双翅,那是何等的威猛!这等雕像也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而且绝对的独一份。石雕上面所显露出的斑驳痕迹,是风雨侵蚀所留下的印记,上百年留下的文物,就这么暴露在外,也在佐证在王城之中的繁荣。我不禁对还未谋面的王城,多了几分期待。
好不容易轮到了我们。领队领来了接收设备,每个人一套,是一个耳机和一个接收机。这里人满为患,没有这种接收设备,会相互干扰,根本无法听到解说员的声音。
我们进了门,没有走进去多远,便听见指令,往左拐,向前走,一棵大樟树的下面,有人在等。好像是在秘密接头,我们都怀揣着神圣使命似的。忙按照指令赶去,果然在一棵大树下,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一身白色连衣裙,一顶白色的凉帽,齐耳的短发,五官端正,一脸的秀气。开口说话就直截了当。
“我们的进程要快一些。在你们之前,我已经接待了三个旅游团,今天来这里的旅游团格外多,领导让我们的节奏也要加快。请大家原谅吧,人到齐了,我们就向前走。一定要跟紧我,不要掉队。”
她再三强调团队纪律,说话干净利落,没有什么哼哼呀呀的虚拟词,还别说,我挺喜欢这个节奏的。
二
在王城在正面大殿里,供奉着一尊神。只见他嘴巴咧得像水瓢,鼻孔圆圆像灶孔,两条腿粗壮得像柱桩,两只眼睛瞪得像灯笼。这个近乎于夸张的形象,竟然是土家人敬仰的神明。他曾经是土家八部大王的首领,名字叫涅壳濑。
说起他来,就要说一说土家族的民族历史。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古镇,里耶在土家族语言里的意思是辟地。在里耶镇旁边不远有个寨子叫梅茶,梅茶的土家族语言的意思是开天。那么梅茶里耶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开天辟地。
是的,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壮大就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的。有一条叫酉水的河流在这块土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好像这条河流最初在这里流淌的时候,就有了精心的刻画,将一幅美丽的图案镶嵌到土地的深处,就此打上深深的烙印。
土家族的祖先们便是沿着酉水河流淌的方向走来,并在此落地生根。酉水沿岸的每一个码头和村落,都是辛勤汗水浇筑而成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勤劳。近代的考古学家在酉水流域不断发掘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文物,便印证了这里是土家族先民和人类活动的足迹,同时也证明了酉水河是人类和土家人的母亲河。
涅壳濑这个人可是不简单。传说他力拔山兮,英勇善战,还绝世聪颖。八个部落在他的带领下,日渐繁盛强大,也因此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朝廷多次围剿,都铩羽而归。湘西先民,无论是土家族、苗族还是汉族都是服征不服剿。但是,一旦国家有难时,湘西民众还是深明大义,服从朝廷征召,为国赴汤蹈火。
民间一直都在流传着关于这位土家人大神的传说,同时也赋予了湘西先民这种于国于家敢爱敢恨的血性。朝廷为了抵御外侮,征召涅壳濑率领八部大王前往讨伐,并一举击溃敌人,因此立下赫赫战功。
只是涅壳濑虽然英勇无敌,却难防有人背后捅刀子。朝廷见八部大王的实力雄厚,唯恐日后兴兵犯上,便心生忌惮,用一杯毒酒将他毒死,一代土司王就这样殒没。
大殿之上,香烟缭绕,一尊神屹立其间,威严不倒。一种坚韧与不屈的精神,像一股气脉在他的身上起伏着,我所看到的是粗狂与细腻,坚硬与柔软并存。这里是一片性情幽微,却又多面呈现的大地,它不断抬升,不断隆起,适宜生长磅礴大气。也正是这种精神所搭建起的骨架,在支撑着湘西大地的血脉赓续。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无限虔诚地深深一躬。
三
土司王宫又叫九重天吊脚楼,高四十八米,共十二层。为全木质结构,被誉为是“土家族建筑艺术的巅峰”。整个楼群都是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铁钉。一步步登临,感受着高楼所带来的美感。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极致追求。尤其是精美的木雕与石雕,无论是花鸟还是人物,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鲜活如初。
然而,这些木楼支撑了太久的辉煌,历经巨大的时代变迁的砖石木瓦,终经不起时光的剥蚀,在一点点地销蚀去生命的纤维、筋脉、血脂、骨骼和水分。其实,人群纷至沓来,对它的伤害是无形的。这是一处耗尽了万民血汗的精美建筑,是不可复制的,一点点的伤害都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尽管我们的脚步轻轻,动作轻轻,就连说话也轻轻,唯恐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惊醒了这里沉睡百年的梦境。
就这样,不觉之中,土司王城所流淌的潺潺之水,漫过了我们的脚背,也漫过了我们的心灵,润泽了我们那慢慢长大起来的渴望。这里拥有着一个时代的气宇轩昂,却不一定是许多人的最终理想。它不过是某个人虚拟在天空中的精神楼阁,这个版筑在大地上的物质实体,谁都不愿意想他是一个私人庄园,也不愿意去想这里曾住过一个土皇帝。
女导游把我们带领到一座建筑前,指着它问我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懵懵懂懂,端详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女导游并不着急,慢慢地开始了她的解读。
这座建筑是土司王的寝宫,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对外开放。里面是怎样的陈设还未得知,可是就从外面所展现出的奢华,就已经令人咋舌。
我们都知道北京故宫的红墙,是代表着封建王朝的富贵堂皇,那一层红色是用朱砂粉涂上去的。而这座寝宫外表的红色,就是用朱砂粉涂上去的,而且,历经数百年,至今还鲜艳如初。
听她的解说,我们有大梦初醒的感觉。可不是吗,这般鲜艳的色彩,映入眼帘的时候,竟然一派欣然。那个腐朽而贪婪的王权虽然早已消亡,而作为历史的见证,这里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文物保护和旅游参观的层面,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的修葺和复原,都是对现代与未来的人文关照和精神呵护。
走在王城里的街道上,每一间宅院,每一排房舍都在随着地势渐次层叠递进升高。屋脊与房檐勾连起流畅的线条,有五脊六兽的灵动,有飞鸟振翅的掠影,有绿树婆娑的映照。只是这些都被掩埋在土司望族百年的欢苦爱恨、沉浮盛衰之中,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那些雕梁画栋、凿木刻石、描金缕银、漆釉涂彩的民间工匠艺人的身世与姓名。
当我从历史传说与时光畅想之间走过,走出黑漆厚重的大门,再转回身来,不由内心沉郁,面色凝重起来。我还真的无法也难用一种怎样的心情,去对待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