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凤凰展翅(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凤凰展翅(小说)


作者:亦 凡 布衣,353.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3发表时间:2025-08-11 19:06:57
摘要: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这始终是改革中的问题……


   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包产到户几年,凤凰山的地里像施了魔法,粮食棉花堆满仓,乡亲们的腰包也眼见着鼓了起来。可新的烦恼也冒了头:要修路、要办学校、要搞卫生所等公共事业,集体提留的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农民脸上的喜色渐渐被愁容替代,拖欠提留成了普遍现象。桂芝这个支书,天天被要账的和哭穷的夹在中间,焦头烂额。上级的减负文件雪片般飞来,可落到村里,钱从哪里来?光靠地里刨食,刨不出金疙瘩。
   这天,桂芝从镇上(公社已改称乡镇)开完“发展集体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的会回来,天色已擦黑。推着自行车经过玉皇庙旧址那片开阔地时,她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暮色中,竟还有三三两两的人影晃动,隐约传来小贩的叫卖声。这让她想起小时候,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的盛况。那时,爹总带着她和哥哥桂武,在香火缭绕、人声鼎沸的庙会上卖炒花生。爹讲过,凤凰山这玉皇庙可不一般,清末民初建的,气派得很,泥塑更是一绝。最奇的是门神姜子牙和夫人穷神(扫帚星)的模样,竟完全照搬了村里姜姓太公和他夫人的长相!原来当年泥塑匠正愁没模特,碰巧姜太公夫妇走娘家路过,被他一眼相中,就照着姜姓太公夫妇的真人塑了。这奇闻让凤凰山玉皇庙名声大噪,庙会也红火了百年。可惜,庙宇历经战火,又毁于姜家不肖子孙姜武“破四旧”之手。庙没了,会也断了,连同那份热闹一起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这两年,庙会竟又悄悄复苏,尤其正月初九,虽无庙无神,祭拜的香火和赶集的人流却一年比一年旺。桂芝望着眼前自发形成的小夜市,心头感慨:有些东西,像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她哪里想得到,日后唐明媳妇何秀姑被尊为“何仙姑”的荒唐事,此刻已悄然埋下了种子。
   推车回家的路上,一个念头在桂芝脑海里电光火石般闪过:既然群众有需求,政策又鼓励,怎不把凤凰山庙会正大光明地办起来?既繁荣集市贸易,又能收摊位费充实集体腰包!这事,得赶紧开支部会商量。
   支部会上,桂芝传达了镇里会议精神,主题直指:钱从哪来?
   年轻气盛的唐明率先发言:“桂书记,邻庄靠副业富了集体,提留就收得顺。咱凤凰山石头多,不如扩大石子厂,专供省里新开工的高速公路用!保准一年翻身!”
   复员军人“赤脚哥”万福立刻反对,他皱着眉,语气严肃:“石头不能乱采!以前小打小闹盖房烧灰还行。大规模开山?破坏生态不说,没国家批的采矿权就是违法!现在山上那些私挖的小坑小洼,看着就心疼!”
   新当选的妇女主任桂兰怯生生地提议:“要不,把咱这玉皇庙会正经办起来?赶个集得跑二十里,太不方便了。”
   桂芝见火候到了,亮出自己的主意:“万福说得对,开山风险大。桂兰的点子我看行!咱们先集中力量,把申请‘玉皇庙集’(逢五开市)的手续跑下来!这符合政策,方便群众,还能收摊位费。唐明,你脑子活络,跑手续这活儿交给你!”
   一周后的傍晚,唐明拿着盖了鲜红大印的批文,风风火火冲进桂芝家院子:“姐!批下来了!每月逢五开集!摊位费归集体!”他镜片后的眼睛亮闪闪的。
   正在编草帽的栓宝停下活计,憨厚地笑:“好事!爹的花生摊有着落了!”
   桂芝递过一碗绿豆汤:“辛苦。批下来是第一步,怎么把集办红火才是硬仗。”
   这时,桂武爹扛着锄头进门,闻言道:“是啊!早年间庙会那叫一个热闹!后来割尾巴割没了。如今政策好了,可人心散啦,不知道还能不能聚起来?”老人话里带着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疑虑。
   桂芝给爹端来洗脸水,递上毛巾:“爹,光收摊位费解不了大渴。咱得办出特色!”她掰着手指,“咱村有三大宝:一是像爹这样的老手艺,炒货面食样样精;二是栓宝他们的草编,能走外贸;三是靠着公路,交通便当。”
   栓宝眼睛一亮:“你是说要把集办成手艺品的招牌?”
   “我就是这么想的!”桂芝点头,“明天开个‘诸葛亮会’,把老师傅们都请来,好好合计合计!
   第二天的“诸葛亮会”挤满了一屋子人。老支书唐金桥照例坐在角落吧嗒旱烟,虽已卸任,心底里却总有点对这帮后生的不放心。
   桂芝开门见山:“今天请大家来,就为把咱玉皇庙集办成金字招牌!集体没钱,学校屋顶漏雨都没法修。咱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更要靠咱自己的巧手!”
   唐明补充:“我摸底了,咱村草编好手二十多户,面食巧匠十几位,还有桂大伯这样的炒货行家。集中力量,打出‘凤凰山手艺’的名号!”
   “啥名号不名号的,”赤脚哥万福嘀咕,“不就是摆个摊卖个货嘛。”
   桂芝笑道:“摆摊也要摆出花样!栓宝,你们草编组能不能琢磨点城里人稀罕的新花样?小花篮、小动物啥的?我打算在集上专设个‘手艺活展演区’,请老师傅们亮亮绝活!唐明,你去县文化馆借彩旗锣鼓,把场面搞得热闹些!”
   老支书突然咳嗽一声,忧心忡忡:“桂芝啊,搞这么花哨,会不会又招……?”
   屋里一静。桂芝走到老支书身边,声音温和却坚定:“叔,您放宽心。王书记亲口说的,现在鼓励集体经济,合法挣钱,天经地义!”
   老支书叹口气,不再言语,烟雾缭绕中显得神情复杂。
   开集前夜,支部成员和热心村民挑灯夜战。彩门竖起,“凤凰山特色手工艺大集”的横幅在夜风中招展。栓宝领着草编组赶制了上百个精巧的生肖小篮、小花瓶,准备当开门礼。
   天未亮透,桂芝便起身。走到爹的小院,厨房灯火通明,花生香已弥漫开来。
   “爹,您也太早了!”
   桂武爹抹把汗:“头一集,不能掉链子!金然先去占位了!”
   “用不着占!”桂芝笑道,“您这老招牌的位子,给您留着!记得按时交摊位费就行!”
  
   二
   晨光熹微,玉皇庙旧址前人声渐沸。最抢眼的就是“手艺活展演区”。栓宝坐在中央,灵巧的手指翻飞,正在编制一顶带镂空花纹的草帽,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
   “快看!这手艺绝了!”一个城里姑娘惊呼,同伴的相机咔嚓作响。
   栓宝腼腆地笑笑,手上更精巧稳当了。桂芝看在眼里,心头一热,栓宝已经彻底摆脱了那场事故的阴影,活过来了。
   桂武爹的炒货摊更是火爆。大铁锅翻来炒去,花生噼啪作响,香气四溢。“祖传手艺,香脆不腻!”老人中气十足地吆喝。金然麻利地称重收钱,脸上挂着久违的舒心笑容。
   晌午时分,县外贸公司的张经理来了,他在栓宝摊前拿起一个草编小鹿细细端详:“老栓,这新花样好!有灵气!”
   栓宝憨笑:“支书让弄的,说城里人图个新鲜。”
   张经理转向桂芝,笑容满面:“桂芝书记,你们这特色集市办得好!有活力,有看头!我们公司正缺稳定的优质手工艺货源,有没有兴趣长期合作?把这儿建成我们的采购基地?”
   桂芝高兴地一把握住张经理的手:“太好了!太好了!我们正筹划办个草编厂呢!就缺您这东风了!”
   日头西斜,人潮退去。桂芝和唐明清点着收到的摊位费,竟有六百多元!抵得上过去小半年的提留款。
   “姐!成了!”唐明兴奋得脸发红。
   桂芝却异常冷静:“这才开头。走,回去商量办厂的大事!”
   当晚的支部会气氛热烈。桂芝提出利用老仓库办草编厂的计划,启动资金就用这第一笔集市收费收入。连老支书都破天荒地没泼冷水,只是提醒:“悠着点,路得一步步走。”
   赤脚哥万福忧心提留:“学校屋顶还漏着呢?”
   桂芝成竹在胸:“厂子赚了钱,提留、修学校都不愁!还能解决闲散劳力!”唐明立刻报出摊位费月入预期和利润估算。
   “行吧,”老支书吐口烟圈,“你们折腾,我看着。”
   凤凰山村草编厂在破旧的老仓库挂牌了。挂牌那天,桂芝特意请老支书唐金桥剪了彩。老人看着布满蛛网、堆满陈年杂物的仓库,眉头拧成了疙瘩:“就这?能行?”
   “叔,万事开头难。”桂芝笑着招呼栓宝,“栓宝,给老支书看看咱们的‘宝贝’!”
   栓宝掀开一块油布,露出几十个精心编织的小花篮、小动物、草帽样品,样式新颖别致。“这都是我们几个晚上不睡觉琢磨出来的!”栓宝憨厚的脸上带着自豪。
   然而,起步远比想象艰难。老仓库年久失修,夏天漏雨,冬天灌风。第一笔启动资金(集市收入)买了些必备的工具和原料,就所剩无几。桂芝带着支部成员和栓宝等骨干,硬是靠肩挑手抬,清理垃圾,修补屋顶,用石灰水粉刷了墙壁。金然默默承担起后勤,每天早早来烧好开水,把仓库里唯一一张破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招工也非易事。起初只有栓宝带着几个老搭档和几个家境困难、愿意试试的妇女。有人私下嘀咕:“编这玩意儿真能挣钱?别是瞎折腾。”“集体的事,干多干少一个样,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
   桂芝没多解释。她立下规矩:计件工资,多劳多得!金然被任命为质检员,她那双在棉田里练就的火眼金睛和一丝不苟的性子,此刻派上了大用场。她严格按照外贸公司的样品和要求检查把关,稍有瑕疵就退回返工,毫不留情。一次,一个婶子编的篮子接口不牢,被金然检出,婶子当场拉下脸:“金然,都是一个村的,差不多算了!这点小毛病谁看得出来?”
   金然脸涨得通红,寸步不让:“婶子,差一点都不行!这是要卖给外国人的,代表咱凤凰山的脸面!砸了招牌,大家都没饭吃!”她拿起一个次品篮子,用力一掰,接口应声而开。“您看,这能用吗?”
   桂芝闻声赶来,拿起那个次品,严肃地对大伙说:“金然做得对!咱凤凰山的牌子,不能砸在自己人手里!质量就是命根子!今天返工,工钱照算,但次品绝不能出厂!”
   品牌打出去了,外贸公司的订单也源源不断地来了。外贸公司张经理经过亲自来考察,国际市场开始流行彩色草编,提出让凤凰山草编厂生产彩色草编。这下可难住了栓宝,传统草编都是原色。桂芝想起才利,立刻打电话求助。很快他就寄来了天然植物染料的配方和简易染色方法。桂芝组织人手试验染色工序。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染出了牢固又环保的靛蓝、茜草红、姜黄等颜色。用彩草编织出的新款提包、杯垫、果盘,在当年广交会上大受欢迎,订单价格翻了一番。小小的草编厂,靠着质量和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成了村里稳定的“钱袋子”。
  
   三
   就在草编厂渐入佳境时,县里组织了一批村支书去南方沿海地区考察学习乡镇企业发展经验。桂芝作为全县的“新星”,被点名参加。南方的景象让桂芝大开眼界。她亲眼看到了什么叫“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无锡、苏州的村办工厂鳞次栉比,生产着服装、电子元件、小五金、玩具;温州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活力四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人潮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她目瞪口呆。更让她震撼的是南方人的观念:“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随处可见。与她同行的多是男支书,他们更多是惊叹于规模和机器。而桂芝,却被一个地毯厂深深吸引了。
   那是一家集体与港商合资的地毯厂。车间里,女工们坐在高大的织机前,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五彩的丝线在经纬间穿梭,渐渐汇聚成精美绝伦的图案。展翅的凤凰、盛开的牡丹、奔腾的骏马,从农家女的巧手中流淌出来,让桂芝看得入了迷。厂长自豪地介绍:“我们的手工羊毛地毯,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靠的就是传统工艺和妇女们的巧手!”
   桂芝的心怦怦直跳。她想起了村里的妇女们,农闲时聚在一起纳鞋底、绣鞋垫,个个都有一双巧手!凤凰山不产羊毛,但能不能织棉线地毯、或者利用本地特色的草编、棉麻混纺?南方之行,像在桂芝心里点燃了一盏明灯。她详细询问了技术、设备、原料、销路,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还咬牙用自己攒的“私房钱”,买了一块巴掌大的地毯样品带回了村。
   考察归来,桂芝的视野和野心被彻底打开。她在支部会上激动地分享见闻:“人家南方一个村办厂的产值,顶咱一个乡!咱守着‘草编’这个金饭碗还不够!咱村妇女多,手巧心细,我看准了,下一个就是地毯厂!像苏南那样,搞个像样的企业!”
   唐明皱皱眉头:“厂房、织机和钱哪儿来?”
   “钱,县里有扶贫无息贷款,再发动村民自愿入股。”桂芝拿南方取回的经验说事。
   “这不全是钱的事,办地毯厂比草编厂难多了。地毯编织技术要求高了,图案设计、染色、织造都有讲究,我们这些乡村妇女恐怕连见都没见过!”当过兵见过世面的赤脚哥万福说的也是实情。
   这三大难题一摆出来,大家一时也没了主意。老支书忧心忡忡,又开始拖后腿:“桂芝啊,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南方是南方,咱是咱。”
   桂芝听了激动地说:“都是人,关键是思想,人家能干的我们也能干。想想我们从家庭承包责任制,到办庙会,建草编厂,哪一件不是干出来的?如果老想千困难万困难,什么也干不成!”
   大伙听着也有道理,但总是心有余悸。
   正当桂芝为资金和技术发愁时,寒假归来的桂武带来了关键的智力支持。

共 713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凤凰展翅》:以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变革为背景,通过凤凰山村从解决集体资金困境到发展特色集体经济的历程,生动勾勒出基层社会在时代浪潮中的探索与突围,是一部充满乡土气息与改革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紧扣“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展现了农村从包产到户后的个体活力向集体创新的转型。桂芝带领村民从“办庙会集市”的“小试牛刀”,到草编厂的“立足本土”,再到地毯厂引入“股份合作制”的“大胆突破”,每一步都呼应着时代政策的松动与基层群众的生存智慧。故事不仅写活了集体经济的创新实践,更深刻触及了改革中的观念碰撞——从老支书的“怕变”、村民的“观望”,到桂芝的“敢闯”、桂武的“善谋”,展现了思想解放对乡村发展的关键作用。人物形象鲜活:主角桂芝是典型的“改革型”基层干部:她既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从庙会摊位费入手),又有突破常规的远见(办厂、引入股份制),更有面对质疑的坚定。其形象跳出了“高大全”的框架,她的压力、犹豫与坚持,让人物更显真实。配角同样立体:憨厚肯干的栓宝、灵活机敏的唐明、严把质量关的金然,构成了改革的“执行层”;从保守到支持的桂武爹、从顾虑到认可的老支书,则代表了传统观念在现实面前的松动与转变。这些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各自的方式参与着乡村的蜕变,共同构成了“凤凰山”的精神群像。在情节设置方面,小说以“问题—解决”的递进式结构推进:从“提留款难题”到 “办集市”,从“草编厂困境”到 “地毯厂突破”,情节环环相扣,充满生活实感。尤其是细节描写颇为动人:桂武爹炒花生的香气、栓宝编织时翻飞的手指、金然拒收次品时涨红的脸,甚至老仓库的蛛网、半旧织机的轰鸣声,都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图景跃然纸上。总而言之,《凤凰展翅》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蜕变,浓缩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阵痛与新生,其对集体经济创新、基层治理智慧、群众主体性的书写,至今仍具现实启示意义。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11 19:07:23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11 19:07:50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11 19:08:30
  小说《凤凰展翅》:以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变革为背景,通过凤凰山村从解决集体资金困境到发展特色集体经济的历程,生动勾勒出基层社会在时代浪潮中的探索与突围,是一部充满乡土气息与改革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该小说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蜕变,浓缩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阵痛与新生,其对集体经济创新、基层治理智慧、群众主体性的书写,至今仍具现实启示意义。推荐共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