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周至县朝高山(首阳山)历史文化研讨会盛况纪实(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周至县朝高山(首阳山)历史文化研讨会盛况纪实(随笔)


作者:纪昀清 举人,3528.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3发表时间:2025-08-11 21:31:23

2025年8月10日上午,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在集贤镇东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隆重举行了“周至县朝高山(首阳山)历史文化研讨会”活动。整个会议由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首阳山魁星文学社《耿河》社刊主编王博太主持。
   在会议正式开始前,先举行了简短的授牌仪式。周至县文化馆副馆长赵轶受周至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龙学兵的委托参加会议,并代表文旅体育局党委宣读了《关于成立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临时)的批复》文件:
   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
   《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关于成立临时党支部的报告》已收悉。5月15日,经周至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党委会研究,同意成立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临时)。经审查,原则同意李瑞祺同志任党支部(临时)书记。请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等党纪党规进一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
   特此批复。
   中共周至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委员会
   2025年5月15日
   随之,赵轶又向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李瑞祺颁发了印有“同意李瑞祺同志担任: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临时)书记”字样的金色牌匾。李瑞祺书记对本会18名党员和66位正式会员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并郑重表态:不负众望,愿与大家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搞好历史研究会的学术研究工作,为助力周至县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全体与会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由主持人王博太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六项议程:
   第一项,由主持人王博太介绍与会嘉宾与代表,他们分别是: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周至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辛凡,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原周至县农业局副局长罗文希,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民盟周至主委、周至县政协常委张军堂,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周至县现代文学研究院院长刘新宇,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临时)书记、名誉会长李瑞祺,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乔映威,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军康,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监事长陈立社,西安市文联及西安市作协签约作家、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片区组长任升,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片区组长史振民、谭勇涛、田引泉,原周至县人大教科文主任任广雄,原周至县国税局工会主席山万周,周至县文化馆副馆长赵轶,原周至县档案局副局长乔惠霞,原周至县就业局副局长朱琳,周至县孔子文化研究会会长侯景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周至春秋》第1-2期执行主编与《纪昀清文萃》总编纪昀清,首阳山魁星文学社社长宫正杰,集贤镇东村村委会委员陈战峰,集贤老年协会会长李忠练,原集贤老年协会会长曹耀宏,集贤庙管会会长刘公社,原首阳山书画协会会长鲁中科,首阳山魁星文学社副主编寇健全,首阳山魁星文学社会计巩红利,哑柏镇六屯村代表陈勇,二曲镇东村代表马麦记,集贤村代表段超。
   第二项,由乔映威会长致欢迎词,并作《由朝高山(首阳山)所想到的》专题报告。
   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参会者表示欢迎与感谢,介绍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十三年来的成果,提及此次研讨会聚焦县东南部首阳山(朝高山)历史文化的意义。
   随后,从五个层面阐述个人观点:一是“传说带人朝高山”,讲述首阳山的地理重要性、名称演变(曾称高山岭,民间俗称“九头”),以及女娲炼石、鲧禹治水等相关传说,强调其作为秦岭祖脉标志形成的“朝高山”崇祖习俗及文化价值;二是“崇拜高山说崇国”,探讨古崇国与首阳山的关联,分析高山崇济大王庙、铁牌等与崇黑虎、古崇国的可能联系,强调挖掘崇祖文化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三是“夷齐首阳真迹辨”,梳理各地首阳山之争,引用杨恩《首阳山辨》的论证及汪受宽观点,探讨周至首阳山与伯夷叔齐事迹的关联;四是“登高山岭觅山神”,分享登高山的经历,提及太伯庙、明代“高山太白” 铁牌,探讨三太伯神的身份及山神信仰(尤其祈雨功能);五是“游太白山说太白”,联系太白山的三太白、祈雨习俗,探讨其与高山太伯神的关联,认为神是对有贡献者的纪念。最后,强调挖掘首阳山文化的意义,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总之,乔映威会长的报告,既是对周至“朝高山”文化的一次系统梳理,也是地方学者深耕本土历史的生动实践,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与素材,兼具学术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乔会长一直站在发言席,其慷慨激昂的阐述,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与赞扬!
   第三项,由集贤、九峰代表讲话。
   首先,由集贤代表——集贤庙管会会长刘公社讲话。
   他的讲话简短有力,主要表达了对原集贤老年协会会长曹耀宏的感谢之情。因为在当地发现了明代的两块铁牌位,而这两块铁牌位的成功悬挂,其中就蕴含着曹会长的巨大心血。大家也以热烈的掌声,对曹会长的劳苦功高,表示了由衷敬佩和赞赏之情!
   其次,由九峰代表——首阳山魁星文学社社长宫正杰讲话。
   他的讲话言简意赅。他说听老人讲,首阳山原叫高山,又叫九头,就是九座像龙头一样的高山。还说九头的野菜卧出来的浆水就是酸,与别处不同,可能与首阳山采薇有关。随之,又向大家介绍了去首阳山的不同路线。他的剀切讲话,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喝彩!
   第四项,由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三名专家分别作主题研讨发言。
   第一位发言的是书记兼名誉会长李瑞祺。他发言的题目是《从高山岭到首阳山实体地名考证》。他的发言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来进行的。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说:“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他在《实践论》中又说:“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因此,李瑞祺主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证,对周至县“首阳山”地名的历史演变及伯夷叔齐故事的附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其一,地名考证:首阳山本名高山岭
   一是历史地名溯源:民国13年(1924 年)前的《盩厔县志》《陕西通志》等典籍均称该山为“高山岭”,无“首阳山”记载。直至刘崑玉《终南仙境志续编》(1924年)和庞文中《重修盩厔县志》(1925年)才开始提及“高山岭”,俗名“首阳山”,但未关联伯夷叔齐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的地方志(如1993年《周至县志》)及文史资料(如2014年《山水盩厔》)才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传说植入该山,形成官方表述。
   二是名称的合理性:“首阳山”意为“阳光先照之山”,全国同名山岭达十余处。而“高山岭”与古骆国、崇国的历史渊源深厚,当地民俗“朝高山”的祭祀传统可追溯至4000年前,其文化内涵更具本土独特性。
   其二,伯夷叔齐故事的附会与争议
   一是历史真实性存疑:伯夷叔齐“叩马谏王”的典故最早见于《史记》,但未明确关联周至首阳山。山西永济首阳山(中条山)因有《左传》《资治通鉴》等权威记载、唐代“二贤庙”遗址及吴融、李颀等诗人的地理描述,被确认为伯夷叔齐隐居饿死之地。周至首阳山的相关传说为后人附会,且13部《周至县志》(1563-2020年)均未收录伯夷叔齐,显示官方审慎态度。
   二是毛泽东的批判立场: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尖锐指出,伯夷叔齐“对国家人民不负责任”“反对人民解放战争”,其行为不值得颂扬。这一评判为否定周至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叙事提供了政治哲学依据。
   其三,全国首阳山的地理与文化辨析
   核心争议点:全国8处主要首阳山(如山西永济、甘肃渭源、河南偃师等)中,仅山西永济首阳山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地理位置:紧邻周武王进军路线(风陵渡),便于伯夷叔齐“叩马谏王”后就近隐居。
   二是历史佐证:晋代 “二贤庙”遗址、唐代诗人对“首阳山枕黄河水”的地貌描述,与《论语》《尚书》记载高度吻合。
   三是文化象征:山西永济为尧舜故都所在,契合伯夷叔齐 “宁死唐虞揖让区”的理想追求。
   四是首阳山的局限:甘肃渭源、河南偃师等地的首阳山虽有传说,但缺乏正史支持;河南汤阴、山东招远等地更因远离武王进军路线而被排除。
   其四,建议:恢复本名,重构本土文化叙事
   一是更名与正名:建议将“首阳山”正名为“高山岭”,删除伯夷叔齐相关附会内容,回归历史真实。
   二是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古骆国(黄帝之子骆明封地)、崇国(鲧之封国)的历史遗迹及大禹治水传说,可构建“崇祖敬天”的本土文化脉络。骆明、伯鲧、大禹等人物的功绩与精神,比伯夷叔齐更具正能量,应作为本地文化标识重点传播。
   最后,李瑞祺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全国首阳山十多处,从自然角度,都是合理正确的,能站住脚的。伯夷叔齐隐居并绝食的首阳山,全国只有一处,即山西省永济县的中条山——首阳山。并提出了良好建议:“对我县首阳山这座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实体地名,在表述中,应明确写为:首阳山,本名高山岭。因伯夷叔齐并未上过周至九峰的高山岭,不必再拿伯夷叔齐说事。应从当地古骆国、古崇国、古郝国的悠久历史及著名人物骆明、伯鲧、大禹的事迹及影响到民间的崇祖敬天,朝拜高山,找出周至县首阳山的正能量特色来。他们的事迹和历史对人民的贡献,比伯夷叔齐不知要伟大多少倍!”
   总之,李瑞祺书记以严谨的考据、辩证的思维和鲜明的问题意识,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树立了典范。其价值不仅在于澄清一个地名的历史真相,更在于揭示了地方文化建构中“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现象。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此类研究为守护历史真实性、激活本土文化生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故而,他的长篇发言,也赢得了大家的一致掌声喝彩!
   第二位发言的是顾问刘新宇。
   他在正式发言前,抒发感慨说:“听了四位同事的发言,感觉各有来路,各有出处,致学精神可嘉,研学态度可颂。同时也不由得我在发言前同大家一起共商几句,即研究历史,一是利用典籍、史料佐证,二是通过地名承载佐证,三是根据口口相传说明,避免误入‘尽信书’岐途。”并对上面四位发言人所提的古崇国与首阳山有关、古崇国与古骆国是同一时期的封国的论断,表示认可。
   他的正式发言,则以《首阳山地名五说》为题,并提出首阳山地名缘于早周(周文王时代)的观点,其理由有五:
   一是相邻山体说:周至境内太白山等秦及以前已有地名,首阳山作为相邻高山,在信奉天命崇拜天地神灵的夏商周时期不可能无名;
   二是迎阳说:首阳山比鹤鸣山高,先迎朝阳,其地名应早于鹤鸣山的迎阳洞;
   三是成语说:汉字研究专家薛俊武在《周文化与姬家沟》一书中说:“叩马谏王”成语产生地就在首阳山下,即楼观镇鹿马村。且这本书是由权威出版机构——陕西省三秦出版社出版的。以此佐证首阳山名在周至的存在;
   四是地名文化说:首阳山的沟道有叫耿峪、赤峪的,还有叫田峪、就峪耿的。耿峪地名,代表了伯夷、叔齐勇敢、坦诚、直率,赤峪地名中的赤是耻的谐音,是伯夷、叔齐不耻食周粟中的耻,表达的是坚强的意志。田峪地名中的田是伯夷、叔齐过隐居生活中的“恬”的谐音,恬者,清静淡泊之意,表达了伯夷、叔齐回归自然的本能。就峪地名与伯夷、叔齐的崇高思想境界有关,他们是高人,是人们崇拜之人。由此通过首阳山山沟地名的剖析,足以说明首阳山地名的遥远。
   五是口口相传说:据当地杨新学老人说,他父亲告诉他山顶有伯夷、叔齐庙,还说,伯夷、叔齐不食周人的粮食,以蕨微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致使孤竹国派周贲来寻找,周贲得知伯夷、叔齐饿死都不食周粮的消息时,一头碰死在了首阳山上。又据村民任志才老人说:老一辈人都上过首阳山,他们称那座山为烟筒溜子。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顺着水流上行,会看到云雾升腾的景象,尤其是在首阳山顶,云雾飘动,隐约间能感觉到首阳山体也在动。根据以上老人讲述伯夷、叔齐在首阳山的活动及遗迹,说明早周已有此地名。
   刘新宇老师的五说言论,展现了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入关注与挖掘,其价值在于激活了地方历史记忆,为探讨首阳山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多元思路,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珍视。他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周至首阳山与伯夷、叔齐有关系。他的五说言论,令人耳目一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掌声肯定!
   第三位发言的是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军康。为了本次发言,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还专门带来了投影仪和电脑设备。他的发言有根有据,尤其是对古文典籍的引用考证,令人咋舌,不得不令人由衷敬佩!他的发言主要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考证,对周至高山(首阳山)三太白庙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了系统梳理,揭示了该庙四神共祭现象背后的复杂历史脉络与文化交融过程。其主要内容如下:

共 719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周至县朝高山(首阳山)历史文化研讨会盛况纪实》笔者用较长的篇幅,详细描述了一次地方文化研讨会的盛况。在开篇,笔者描述了研讨会的流程:通过有关领导宣读政府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宣布的任命事项、负责人的表态,使读者对研究会的合法性、研究方向、研究会的未来有了充分了解,也对其寄予希望。接着,笔者又描述了会议的主要议程:对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所作的报告、讲话、主题研讨发言等都做了详细的解说,通过他们的报告和学术性发言,使读者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笔者也对他们的报告和发言中精彩部分予以充分肯定,这些当地的专家用自己渊博的文化知识,在研究、考察、探讨、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报告和发言很有学术与历史价值,也有社会和现实意义,赢得了参会者的掌声肯定。因此,笔者在文章结尾赞誉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大会,更是以文会友、提升自我的绝佳平台!文章笔墨细腻,场景描述生动活泼,被描述的场景栩栩如生,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深受鼓舞,震撼心灵,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受益匪浅!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8-11 21:33:15
  问候总编,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12 22:39:56
  感谢刘老师的精彩点评,祝好!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8-11 21:35:33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