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渔歌子•咏雨水节(古韵六首)
1.渔歌子•咏雨水节(张志和体)
二月迎来落雨多,江河湖海水生波。
花吐蕊,鸟讴歌。春天美景更祥和。
注:中间三字两句,应对偶。
2. 秋风清·春分吟(寇准体)
该节到,两平均。依时分昼夜,同季耗新春。
花繁桃盛阳光日,风景宜人邀客巡。
3.天仙子·小暑有感(皇甫松体)
小暑来临真够热,多数生物藏洞穴。
白天黑夜露高温,纳凉劣。空调缺,风扇岂能人喜悦?
4·长相思·立秋感怀(白居易体)
风吉祥,雨吉祥。祥到人间逐日凉,迎秋喜事昌。
路长长,水长长。长到中华诸业强,国民抬首昂。
注:三字句,应该叠韵。
5.生查子·颂寒露(韩偓体)
秋天寒露临,温度依时降。昼热夜凉迎,生活当然爽。
刮风下雨来,景色非常旺。麦熟稻丰收,百姓欢歌唱。
6·采桑子·咏大雪(和凝体)
入冬大雪纷飞落,地冻天寒。草木摧残。竹萎花凋叶不安。
夜长昼短冰霜日,北部奇观。南国千般。雨打风吹整季欢。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组节气词作选取雨水、春分、小暑、立秋、寒露、大雪六个节气,以不同词牌格律创作,展现了节气特色与自然人文风貌,颇具巧思。从格律来看,作者对词牌格式有一定把握。《渔歌子》中“花吐蕊,鸟讴歌”两句,符合注中对偶要求,凝练呈现春日生机;《长相思》的“风吉祥,雨吉祥”“路长长,水长长”,体现了叠韵特点,强化了节奏韵律。其他词牌也基本遵循了体式规范,可见创作时对格律的重视。内容上,各词紧扣节气特征。雨水节“落雨多”“水生波”点出降水增多的物候;春分“两平均”“分昼夜”直写昼夜均分特点;小暑“真够热”“藏洞穴”描绘酷暑景象;立秋“逐日凉”“喜事昌”传递秋来的舒爽与希望;寒露“昼热夜凉”“麦熟稻丰”勾勒秋收前奏;大雪“地冻天寒”“纷飞落”展现冬日严寒。词句直白质朴,易让读者感知节气特点。不过,部分作品在意境营造和语言锤炼上稍显不足。如《天仙子》中“纳凉劣。空调缺”口语化略重,与词的雅致感有差距;《采桑子》“雨打风吹整季欢”对南国大雪景象的描述稍显笼统。总体而言,这组节气词格律基本合规,紧扣节气特征,能让读者感受到四季流转的韵律,虽在语言精致度和意境深度上有提升空间,但作为一组记录节气的作品,已较好地完成了表达节气特色的任务,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词牌和节气文化的喜爱与尝试,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