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装八寨:石语山魂(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装八寨:石语山魂(散文)


作者:王才建 白丁,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发表时间:2025-08-12 14:44:01
摘要:自然以亘古磐石书写永恒,人类以短暂故事寄托须臾情怀。装八寨最珍贵的宝藏,何处寻?在飞来石危悬与静定的平衡里,在石屋洞府的缄默包容中,更在银发登攀者身上迸发的本真活力里——那是山魂永不褪色的质朴底色,是漂泊心魂寻觅的安宁归宿。

【家园】装八寨:石语山魂(散文)
  
   掌心那道粗粝的触感,可还在?八年光阴如水,冲淡了许多,唯独装八寨的模样,在记忆深处沉甸甸地坠着,愈发清晰。像一块被岁月反复打磨的“心石”,稳稳安放在幽谷,时光也磨不去分毫。手机屏幕骤然亮起,奇峰怪石撞入眼帘——多像一把黄铜钥匙,“当”地旋开了尘封的匣子!2017年初春的气息汹涌而至:山风在岩隙间呼啸,枯叶呜咽着旋舞;掌心下,巨石冰凉粗粝,青苔的微腥潮意渗入肌肤;胸腔里,心跳擂鼓般轰鸣……这方寸屏幕,怎能盛下穿谷松涛的磅礴?又怎能载动同行老者爬坡时,那裹着烟嗓的笑语?山水入心,便被锻成了永恒的“心石”。
   那日,武汉城尚在晨雾中惺忪。我们这群银发旅者,背包带早已攥紧,向着“鄂北小黄山”的秘境进发。近两小时车程,轮胎碾过最后一段碎石的颠簸,终于抵达大悟县夏店镇二畈村。薄曦微染天际,装八寨淡墨般的轮廓悬垂天地,空气清润如宣纸。探寻未知的悸动,悄然在心底滋长。山脚田埂,宿露在草尖打盹。一位皱纹里盛着晨霜的老农蹲在田头,竹杖往东麓一点,杖尾铜箍“当”地磕在石上:“这儿上,路结实。”小径如青蛇,温顺蜿蜒于茸茸春草与去冬枯骸之间。新绿在脚边低语,枯枝在身后固守。脚下泥土软得能掐出水,腐叶的醇厚与野花的清芬交织,将旅途尘嚣涤成草尖剔透的露珠。每一步,都踏在山野温热的脉搏上。久违的、近乎原始的安宁漫卷而来,尘心渐洗,心跳也随着山风放缓。
   山路蜿蜒向上,几块巨岩兀立眼前,状如敞篷车,天然成两洞。大的轩敞开阔,石壁被无数脊背和岁月磨得光滑温润,摆下八仙桌畅饮绰绰有余;小的幽仄低矮,只容人蜷身而入,洞顶渗下的凉意直透脊骨,三伏天的躁火似可浇灭。它们如缄默老僧,盘坐岁月深处。风声穿过孔隙,留下悠长叹息——是在守护山林秘密?还是在默记往来过客的足迹?洞中小坐,岩石的沉静渗入四肢百骸。喧嚣远去,只剩山野气息与时间低语在周身流淌。
   然而,更深的撞击来自遍布凿痕的石壁!指尖抚过冰冷青黑的岩石,深浅不一的印记带着历史的冰凉,直刺骨髓。同行的老吴声音低沉,指向断壁残垣:“咸同年月,世道不太平啊!兵灾匪患扰攘四乡,百姓为求活命,攥紧锄镰,凭此刀削斧劈的天险,一石一瓦垒起了这座石城!”他的话似有魔力。眼前顿时浮现乡民指节破裂、血珠嵌进石缝的模样;耳畔响起滚木礌石呼啸、箭矢如蝗掠空的尖啸!松针震落间,尽是乱世里守护家园的决绝。七十多岁的老李凑近箭孔,镜片后目光锐利:“看,箭簇就从这儿飞出。”石缝里暗红的锈迹刺目——是铁箭残骸?抑或是先民凝固的热血?山风呜咽着穿过空洞,宛如远古不屈灵魂的低徊呐喊。不远处,高家城门遗址只剩半截断壁,门臼凹痕被时光磨得光滑圆润,如老者沧桑的眼窝。手指插入冰凉石缝,奇异的触感传来,仿佛隔空触到守城人掌心的温度。那份危难中守护家园的悲壮,沉沉压上心头。这冰冷石壁,是装八寨山魂的首重铭刻——乱世烽烟里,乡民以血肉意志焠炼、融入石骨的坚韧。每一次触摸,守护的重量与生命的顽强,便更深地烙在记忆的“心石”之上。
   山路愈发崎岖。屏息攀过松针铺就的软毯,荆棘丛生处,路几乎消失。只能俯身,让脊梁贴近地皮,手指深抠岩缝,去感受石头的脉动。锐刺无情钩扯衣袂,腕臂立时洇出道道红痕——这是莽莽山野颁发的勋章,带着草木的清苦气息。每一次艰难攀援,每一次锐利刺痛,都在提醒肉身的局限。而原始蓬勃的生命力,却顺着岩石纹理,顽强地钻进掌心的纹路,沉甸甸,带着真实的疼痛。这攀登,不正是对“心石”棱角的无声磨砺?
   终于攀上倒U形山脊!天地豁然开朗,浩然之气自脚底升腾,瞬间冲散了疲惫酸痛。“我为峰矣!”豪情激荡胸臆,东坡的竹杖、太白的酒杯似在胸中碰撞出清响。极目四方:
   北望,皂谷冲水库澄碧如玉带,山风拂过,细碎银鳞泛起,轻柔缠绕群山;
   南瞰,梯田层叠似泛黄竹简,新绿沿田埂蓬勃蔓延,农舍炊烟袅袅,与天边云絮缠绵,在青黑瓦檐上打了个结;
   东眺,大悟山脉雄浑脊梁在薄雾中起伏,群峰攒动如脱缰野马,鬃毛上挂着晶莹晨曦;
   西指,木兰峰秀影在流云间隐现,像羞涩少女提着裙裾,轻扫天际线。
   山风猎猎鼓动衣襟,松涛澎湃如海潮拍崖,鸟鸣虫嘶似碎银跃于潮声之上。几树野樱藏于苍翠,浅绯花瓣沾着山风的清冽之吻,宛如天地画卷上的灵动款识,泄露了山魂的一抹胭脂。站在这天地交汇的隘口,俯瞰众生微渺,胸中竟奔涌起少年般的疏狂!仿佛骤然挣脱了尘世无形的绳索,整个身心都与浩荡不息的山风融为一体。
   沿起伏山脊西行,怪石嶙峋,姿态万千,恍若被远古神明施了定身咒的洪荒巨兽:
   鹦鹉石引颈欲啼,舌尖凝着晨露;
   象鼻石垂首汲饮,鼻尖挂着未散的雾岚;
   猩猩石抱膝独坐,紧锁眉峰凝着千载愁绪;
   金龟石背负厚重甲壳,在时光长河里缓行;
   还有骷髅石森然露齿,佛手石合十指尖缠绕云絮,望夫石眼眸里,盛着千年未干的相思泪……
   鬼斧神工,令人屏息!是顽石有灵,方生万千姿态?还是观者有心,于嶙峋间读出了自己的心境?万物有相,皆由心生。穿行其间,恍若步入凝固的神话,想象力被这无声的石阵无限延展。
   然而,最撼动魂魄的,无疑是危悬于十丈绝壁之上的飞来石!四米见方的庞然巨物,仅凭簸箕大小的支点,在令人目眩的虚空里站成永恒的惊叹号。它似天外飞仙遗落的玉印,又如抱元守一、入定万古的智者,在永恒寂静中安然。我们几个不服老的老家伙排成纵队,卯足劲合力去推——巨石纹丝不动,稳若泰山!反是山风穿过狭窄石罅,发出空寂悠长的回响,震得心头发颤。那声音,宛如大地在胸腔里发出的深沉叹息。
   刹那间,明澈顿悟如闪电劈开心湖:眼前这“飞来石”,不正是装八寨不灭精魂最极致的具象?它以惊心动魄的危悬之姿,无声诠释着生命最本真的奥义——在无常世事中寻找平衡,于万般险境里坚守本心的静默力量。身处绝境而腰杆不弯,历经万劫而初心不改。它以亘古的危悬,向每个仰望者发出诘问:当生活的支点变得微小脆弱,当命运的飓风呼啸而至,我们,是否也能如它这般岿然不动,抱元守一?这份领悟,重重落入心田的“心石”,成了最坚硬的核心。它无声,却如鼓点擂响:这便是山魂的极致——以惊险成就大美,以静默蕴藏惊雷!
   下山时未循原路,选了西北坡的杂木林探行。林深枝密,头顶枝桠交错成浓密绿网,阳光碎金般洒落。这意外的“迷途”,竟是山野馈赠的奇遇请柬。目光所及,最动人的风景不再是奇石,而是同行者:七十七岁的老先生,竹杖点地的节奏比钟表更精准沉稳,每一步如探山的根须,坚定扎向泥土深处;七十三岁的张大姐,竟如孩童般拽着坚韧藤蔓滑行,笑声清脆,惊飞枝头宿鸟。鸟儿翅尖掠过她飘扬的白发,竟溅起少年般的雀跃生机!大家手臂相挽,互相扶持时,皱纹里的力量顺着指尖流淌。熔金般的夕照泼洒在如雪白发上,仿佛燃起温暖明亮的橘红火焰——这鲜活一幕,猛烈撞击着心灵!这不正是“心石”渴望印刻的、关于生命韧性最生动的诠释?满头银丝下,跳动的分明是未曾衰老的少年心:好奇探索,无畏挑战,乐在其中,生机盎然。古老的山魂,以沉默岩石为证,在这一刻彻底唤醒了同行者深藏的心魂。我的“心石”上,又被刻下温热的印痕——那是岁月风霜磨不去的内在活力与不老光芒。
   当日影跌入远山怀抱,我们踩着松软田埂踏上归途。回望来处,装八寨在渐浓暮色里化作天地间浓淡相宜的剪影,如披蓑隐者,于红尘边缘安然打坐,静观沧桑。
   寨墙砖石缝隙里,想必又生了新苔;将军石的风霜印记,定也深了三分。然而山脊之上,二百余处静默奇石依旧沐风栉雨,将悠长时光咀嚼得铿锵作响。它们是这片土地最忠实的书记官:
   记取了多少避乱乡民的草鞋,将崎岖石棱磨平;
   烙印下当年纷飞的箭矢,带落多少青翠松针;
   感受过无数驴友的手杖,敲碎多少草叶晨露;
   拥抱过金秋炸裂的板栗绒球,滚过多少幽深山涧……
   自然以亘古磐石书写永恒,人类以短暂故事寄托须臾情怀。装八寨最珍贵的宝藏,何处寻?在飞来石危悬与静定的平衡里,在石屋洞府的缄默包容中,更在银发登攀者身上迸发的本真活力里——那是山魂永不褪色的质朴底色,是漂泊心魂寻觅的安宁归宿。这底色中,沉淀着对自然伟力的敬畏,烙印着先民动荡中守护家园的倔强灵魂。更在同行老者矍铄身影与爽朗笑声里,照见了历尽沧桑仍蓬勃的少年心性——这份照见,是对我自身生命状态最深的触动与期许。
   装八寨,何时再与你对饮那穿谷的浩荡山风?我殷切期盼。愿时时揣着怀中日益沉甸温热的“心石”——它印着石壁的粗粝、荆棘的微痛、松涛的轰鸣、老者笑语的生机、历史的沉重回响、飞石的平衡之道,还有夕照下白发映出的不灭少年光——再次踏上那魂牵梦萦的土地。去听山石在风中诉说的古老秘语,去触摸大地沉稳的心跳,让疲惫灵魂沉浸于远古山魂的磅礴洗礼。沉默的磐石上,不仅刻着历史的皱纹,更刻着每个虔诚探寻者与莽莽山野的无声契约:关乎对天地造化的敬畏,关乎人生逆境当持守的坚韧,关乎生命不息便应焕发的本真活力,更关乎那颗无论行至何方、历经何事都该守护的赤子少年心。
   掌心那道带着粗粝触感的永恒烙印,便是这沉甸甸的“心石”。它是装八寨不灭的山魂,在我心版最深处刻下的、永不风化褪色的生命印记。
  

共 37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心石”为情感锚点,将装八寨的山水魂灵与人文记忆熔铸得滚烫而厚重。作者以细腻笔触铺展感官画卷:晨露的清润、岩石的粗粝、松涛的磅礴,在时空交错中唤醒对秘境的悸动。文中的石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承载着历史重量——凿痕里的兵戈往事、城门臼凹中的岁月温度,让静默山石成为乱世坚守的见证。而飞来石的“危悬之姿”,更升华为生命哲思的隐喻,与银发旅者攀援时的蓬勃生机形成奇妙呼应,让山魂与人魂在碰撞中愈发鲜活。全文以“触摸”为线索,从掌心的粗粝触感,到历史的冰凉刺痛,再到生命韧性的温热印记,层层递进,将山水之美、历史之沉、人性之韧刻进“心石”,最终让装八寨成为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生命印记。【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8-12 14:45:00
  这篇散文以“心石”为线,将装八寨的山水与记忆焐得温热。从晨雾中的初探,到奇石古洞的静思,再到凿痕石壁的历史震颤,作者以细腻触感串联起自然之美与人文厚重。飞来石的危悬之姿,与银发旅者的蓬勃生机相映,将山魂与人魂熔铸为生命哲思。文字如摩挲岩石般粗粝又温润,让装八寨的石语山魂,终成心底永不褪色的印记。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