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凤衔杯•秋日送别(古韵外四首)
一、凤衔杯•秋日送别
清江两岸荻花飞。一叶舟、临岸依依。此去潇湘人各、梦支离。风瑟瑟、雨凄凄。
凭野渡、 把金卮。醉还醒、愁上娥眉。言尽桂花初放、是归期。云不舍、雨还欺。
二、凤衔杯•暮春送别
满天飞絮乱纷纷,一叶舟、难系芳春。不尽别情相诉、共江滨。人未去、意犹嗔。
斟满酒,饮千樽。醉还醒、前事重温。临岸杏开时节是良辰。此地再逢君。
三、凤衔杯•春日送别
春江水满烟波渺。杨柳卧、乱丝垂绕。短棹轻舟,今去教人恼。谁共赏、春光好。
举金樽、坐芳草。斟满酒、尽还嫌少。欲问归期作罢,秋风到。共唱清平调。
四、凤衔杯•江岸送别
杨柳青青舟依水。舟欲别、柳丝犹系。任泪湿双眸,几多离绪何堪理。波浩渺、风难止。
饮三杯、品千味。归期问、未知何岁。道是久长时,满笺情字尤其贵。酒斟满、愁无计。
五、浣溪沙•春
应是东君巧手描,桃花初放草伸腰。隔帘犹看水云遥。
遍地生香风有味,成排岸柳碧千条。人间此际涌春潮。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友,作者这组诗词以送别为核心主题,兼及春日景致,在词牌格律与情感表达上展现出鲜明特色。五首词中,四首《凤衔杯》聚焦送别场景,却能于同题中见差异。秋日送别以“荻花飞”“风瑟瑟”铺就凄清底色,“云不舍、雨还欺”将自然意象人格化,强化不舍之情;暮春送别借“飞絮乱”“杏花开”托出伤春与别愁交织的复杂心绪,结句“此地再逢君”藏着对重逢的笃定;春日送别以“春江水满”“杨柳乱丝”绘明媚春景,却以“谁共赏、春光好”转喜为愁,归期寄于秋风,添几分怅惘;江岸送别则以“柳丝犹系”“泪湿双眸”直抒胸臆,“满笺情字尤其贵”道尽离别中文字的重量。《浣溪沙·春》虽写春景,却与送别词形成映衬。“桃花初放”“岸柳碧千条”的生机,恰是送别词中“春光好”的具象化,让“谁共赏”的愁绪有了更真切的依托,也让整组诗词在离情之外,多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照。整体来说,这组诗词格律工整,善用意象烘托情感,同题送别却各有侧重,秋日的凄、暮春的嗔、春日的怅、江岸的痛,层次分明。语言清丽自然,情景交融,既见古典诗词的韵味,又将送别时的不舍、牵挂与对重逢的期盼刻画得真切动人,是一组情真意切、颇具感染力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