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山那边(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山那边(散文)


作者:陈俊义 布衣,28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发表时间:2025-08-14 11:00:21
摘要:农村的稳、城里的飘,藏在日常里,让人看完心里有点堵,又有点暖,像喝了口带土味的井水,实在。

山那边的事
   天刚有点亮,头遍鸡刚叫完,李婶就挑着木桶往井边挪。院角的老井还裹在雾里,井绳搭在石头栏杆上,结着层薄霜。木扁担压在肩膀磨出的硬疙瘩上,咯吱响了两声,比鸡叫听得还真。井台边长了青苔滑得很,她每次都先用脚蹭蹭才敢站稳,桶绳晃晃悠悠垂下去,撞到井壁闷响一声,在井里打个转,才听见哗啦的水声。提上来的水里带着泡泡,映着她鬓角的白头发,跟落了层雪似的。
   灶房的烟囱先冒出烟来,青灰色的,贴着房檐飘了段路,被风轻轻一推,就往山坡上走了。锅里的玉米糊糊咕嘟咕嘟响,香味从门缝挤出去,逗得趴在门槛上的黄狗直摇尾巴。柴火在灶膛里噼啪响,火星子溅到地上,李婶用脚碾灭,低头看灶膛里的火,忽明忽暗照着她眼角的皱纹。案板上摆着昨晚剩下的红薯,皮皱巴巴的,可比城里的蛋糕实在多了。
   村东头的杨树上,麻雀吵得欢实。二柱子扛着锄头从树下过,惊得一群麻雀飞起来,翅膀扑棱的声音里,混着他鞋底子蹭过冻土地的沙沙声。远处的梯田还盖着层白,像没叠好的被子。他蹲下来系鞋带,看见冻土缝里钻着棵嫩草,用手指头戳了戳,两块硬邦邦的土块掉了下来。田埂边去年的蒲公英绒球被风吹得滚了滚,停在他鞋边,像个小伞。
   太阳爬到树梢时,雾散了。山尖上的石头亮闪闪的,像是谁撒了把碎银子。田埂上的枯草动了动,说不定是藏了一夜的虫子在伸懒腰。张大爷赶着羊群往坡上挪,羊铃铛叮叮当当响,惊起几只蚂蚱,蹦跶着钻进麦田里,绿得跟麦苗分不清楚。他吆喝一声,声音撞在对面山壁上,弹回来个模糊的回音,倒像有人应了一声。
  
   风来回吹
   山边的风带着土,刮过麦田时,能听见麦苗尖互相碰撞的声音。城里的风裹着灰,撞在楼墙上,呜呜地像哭,像是被谁堵了嘴。二柱子在地里薅草,风掀他的草帽,他摁着帽檐笑,说这风是想跟他要根烟抽。地头的稻草人被吹得晃,破衣裳哗啦啦响,倒像在跟他说话。
   二柱子他哥在城里扫大街,凌晨三点就推着车出门。扫帚划过路面,刺啦刺啦的,比老家的铡刀声还脆。他说城里的风站不稳,总被楼挤得东倒西歪,卷着塑料袋往人脸上扑,跟调皮的娃似的。有回风大,把垃圾桶盖吹到马路中间,他追了半条街,鞋跟都跑掉了。
   李婶的闺女在超市收银,扫码的滴滴声,比村口的广播响。她说想家时,就闻闻塑料袋上沾的土,总觉得是从老家飘来的。有回起大风,卷着个玉米棒子落在店门口,她捡起来揣兜里,晚上梦见自家的玉米地,风一吹哗啦啦响。货架上的饼干盒被吹得晃,标签掉了角,露出底下的出厂日期,比她的生日还早。
   风从山那边刮过来,到了城边就软了,带着点麦香,混进汽车尾气里。再往回吹时,裹着些汽油味,落在山脚下的菜地里,黄瓜藤结的果,都带着点说不清的味。二柱子他娘掐了根黄瓜,咬一口皱眉头,说这瓜咋吃着像城里的罐头。篱笆上的牵牛花被吹得歪了头,花瓣上沾着黑点点,倒像哭过的泪痕。
  
   城根下的事
   闹钟还没响就醒了,窗外的路灯还亮着,在玻璃上投了圈昏黄的光。摸过手机按亮屏幕,光刺得眼睛疼,才四点半,楼下的垃圾桶已经被翻得叮当响。老王头收废品的三轮车碾过井盖,哐当一声,震得窗台上的仙人掌晃了晃。墙上掉了块白灰,落在床头柜上,像层没扫的雪。
   水龙头的水带着股怪味儿,接在盆里晾着,刷牙时泡沫漱了三遍,嘴里还是发苦。楼道里传来脚步声,噔噔噔往上跑,震得自家的门都跟着颤。对门的小夫妻又吵架了,摔东西的脆响裹着哭腔从门缝钻进来,跟牙膏沫一起咽进肚子里。电梯在楼下停了,嗡的一声,像只大蚊子飞过。
   挤上公交时,人贴人,汗味混着早点摊的油味往鼻子里钻。靠窗的座位上,有人低着头啃包子,塑料袋窸窸窣窣响,像有只老鼠在怀里动。司机猛踩刹车,一车子人往前扑,谁的豆浆洒了,在裤腿上洇出片黄,招来一串骂声。车座底下粘着块口香糖,黑糊糊的,跟路边的泥块一个样。
   车过立交桥,往下看全是车,红的黄的灯连成串,比星星还密。桥底下的流浪猫缩成一团,看车来车往,眼皮都懒得抬。穿西装的小伙子对着电话喊,声音都劈了,唾沫星子溅在扶手上,很快被后来人的手蹭掉,留个模糊的印子。桥栏杆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字,风吹日晒得褪了色,像谁哭花的脸。
  
   夜里的事
   山里的夜黑得浓,星星在天上铺得匀,像撒了把碎盐。狗叫起来,能传半座山,过会儿又静了,只剩下虫鸣,丝丝缕缕的,织成张网。李婶起夜,摸黑到院门口,鞋底子踩在石板上,嗒嗒响。抬头看天,月亮被云遮了半边,倒像块没啃干净的玉米饼。院墙外的酸枣树被风吹得晃,枝桠刮着土墙,沙沙的,像有人在外面挠。
   灶膛里的火没灭,偶尔爆个火星,映得锅盖上的水珠亮一下。炕头的猫打了个哈欠,跳下地追老鼠,碰倒了墙角的镰刀,当啷一声,惊得院外的蛐蛐停了半拍。李婶翻个身,听见墙根的草在长,咯吱咯吱的,跟二柱子小时候磨牙一个声。窗台上的瓦罐盛着雨水,被月光照得泛白,里面的蛤蟆蹦了下,溅起的水声在夜里格外清。
   城里的夜亮得慌,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又被车碾短了。加班的人从写字楼出来,影子在地上跟着晃,像喝醉了。路边的烧烤摊冒着烟,孜然味混着啤酒沫,往人怀里钻。穿短裙的姑娘踩着高跟鞋,咯噔咯噔过马路,鞋跟卡进井盖缝里,骂了句脏话又笑了。公交站牌下的广告纸被风吹得卷起来,露出底下去年的旧广告,明星的脸褪了色,像蒙了层灰。
   后半夜的街道空了,只有清洁工的扫帚在路面上划,刺啦刺啦的,像在撕一张大纸。垃圾桶满了,馊味顺着风飘,惊飞了垃圾桶上的夜猫。写字楼的灯还亮着几盏,像困得睁不开的眼,光标在屏幕上跳,跟坟头的鬼火似的,忽明忽暗。天桥上的流浪汉裹着破被子,露着脚指头,梦里哼唧着,像在跟谁讨口热水喝。
  
   望过去
   二柱子站在山顶望,能看见远处的楼,像插在地上的细筷子,密密麻麻的。他说不清那是啥,只觉得不如自家的瓦房实在,风刮不动。山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腰上的红绳,是他媳妇给系的,说城里的东西邪性,戴着能安神。脚边的石头被太阳晒得烫,他坐下歇脚,石头烙着屁股,倒比城里的沙发舒坦。
   他哥站在楼顶望,能看见天边的山,像团模糊的绿影子。他想不起哪块石头底下藏着野兔子,只记得小时候在山里跑,鞋磨破了也不觉得疼。手机响了,是工头催干活,他骂了句挂了,摸出烟盒,只剩最后一根,点着了对着山的方向,猛吸一口。烟圈飘到楼下去,被风扯成了丝,像他娘纳鞋底的线。
   李婶在院子里晒被子,拍打着被面,尘土飞起来,在阳光里转。她望着山,山也望着她,倒比城里的楼亲近,啥话都不用多说。晾衣绳上的蓝布衫被风吹得鼓起来,像个要飞的鸟,她伸手拽了拽,绳结咯吱响,跟二柱子他爹生前咳嗽一个声。墙根的向日葵低着头,花盘里的籽饱满得快炸开,倒像谁攒了一肚子话。
   她闺女在阳台上晾衣服,风把衬衫吹得鼓起来,像只想要飞的鸟。她望着远处的山影,手机响了,是家里打来的,信号不太好,只听见妈说:“院里的枣红了。” 她揉了揉眼,看见楼下的绿化带里,不知谁种了棵小枣树,叶子黄了大半,挂着个青枣,在风里晃荡。晾衣杆上的袜子掉了一只,落在空调外机上,像只受伤的鸟,扑腾不起来。

共 28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晨,李婶在乡村挑水做饭,生活简单而实在。城市中的老王头则在嘈杂中开始一天的废品回收。乡村的风带着泥土和麦香,而城市的风则夹着灰尘。夜晚,山里的宁静与城市的霓虹形成鲜明对比。二柱子在山顶眺望城市,感觉不如自己的家实在;他哥在楼顶思念山里的生活。李婶在院子里晒被子,感受着山的亲切;她女儿在城市阳台上晾衣服,思念家乡。这些场景描绘了城乡生活的不同面貌,以及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城市生活的适应。作品有丰散文的主要特征:形散神聚。感谢赐稿宁静,问好夏安。【编辑:开心的秋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5-08-14 11:03:55
  意境深邃。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