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竹韵猿声里的生态诗篇(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竹韵猿声里的生态诗篇(散文)


作者:文平 白丁,1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发表时间:2025-08-14 20:05:17
摘要:  无量山的清晨总是从黑冠长臂猿的啼鸣开始。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无量山云海,这些森林精灵的歌声便在山谷间回荡,与竹笋破土的声音、溪水流淌的声音共同谱写成一首自然的晨曲。   

无量山的清晨总是从黑冠长臂猿的啼鸣开始。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无量山云海,这些森林精灵的歌声便在山谷间回荡,与竹笋破土的声音、溪水流淌的声音共同谱写成一首自然的晨曲。
  
   晨雾尚未散尽时,露珠在箭竹叶尖凝成水晶坠子。千万根翡翠般的竹枝在风中摇曳,仿佛碧波荡漾的海洋。忽然某处传来细微的爆裂声,像是春雷在地下滚动——那是竹笋积蓄了整个寒冬的力量,终于顶开压着它的腐叶与碎石。嫩黄的尖芽探出地面时,正撞见黑冠长臂猿家族晨会的尾声。银灰色的猿王站在断木上梳理长须,几只幼猿吊在藤蔓间追逐嬉戏,它们丝绸般的黑发在阳光下泛着蓝光,与新生竹笋的鹅黄构成春天最鲜亮的色彩。
  
   采笋人老李踩着露水走来,胶鞋陷进松软的腐殖土里,惊起几只红腹角雉。他腰间竹篓随着步伐轻响,像系着一串玉磬。"要寻带露水的笋尖",老人烟锅指向岩缝,那里簇拥着七八株翡翠塔,晨光穿透薄如蝉翼的箨衣,将青玉般的肌理映得纤毫毕现。他的手指粗粝如老树根,却能精准抚过每片锋利的笋壳,如同抚过婴孩的襁褓。剥开的瞬间,乳白的笋衣层层绽放,汁液沁出淡雅的草木香,引得悬在枝头的太阳鸟歪头张望。
  
   山风掠过界碑旁的云海,将两山夹峙的谷地洇成水墨长卷。国家级保护区的金属标牌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沉默的守护者。竹林深处忽起骚动,黑冠长臂猿的啼叫穿透十八个竹阵,惊落竹梢积攒的夜露。采笋人却自管埋首劳作,他们懂得与生灵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正如祖辈传下的规矩,只取拇指粗细的壮笋,任瘦弱的继续生长。老张头说这叫"留得青山在",可年轻的护林员小陈知道,那些被放过的竹笋里,有些会成为猕猴的零食,有些会长成新竹,而所有的生命都在这张无形的大网里环环相扣。
  
   正午的阳光穿过竹冠,在铺满落叶的地面织就金箔。阿秀蹲在溪涧旁清理竹笋,刀刃在青石上刮出清脆的颤音。她将笋衣仔细扫进溪水,看着它们打着旋儿漂向下游——那里或许有鱼虾啃食残片,或许有水獭把它们拖上岸当褥子。剥好的笋肉码在芭蕉叶上,像列队待检的士兵。忽然几滴温热的雨砸在后颈,抬头望天,黑云正从哀牢山方向奔涌而来。
  
   暴雨说来就来。万千竹枝在风中折腰,笋尖相互碰撞发出细碎清响,恍若天地间的编钟奏鸣。黑冠长臂猿群蜷缩在树洞里,绒毛沾满水汽仍紧紧搂着幼崽。老李的竹篓在檐下漏水,新采的竹笋吸饱雨水,表皮浮起细小的气泡。"这是山神在浇灌呢。"老人往火塘添柴,蒸腾的水雾里,竹笋的清香与松脂的气息缠绕上升,在屋顶结成看不见的蛛网。
  
   雨歇时分,云隙漏下的光柱斜斜穿透竹林。腐叶下钻出几簇鹅黄,竟是新破土的竹笋。护林员小陈蹲身细看,发现昨夜风雨竟将某些深埋的笋种冲刷出土。他轻轻覆上枯叶,如同掩埋珍贵的种子。远处传来悠长的猿啼,三长两短,恰似某种古老的密码。采笋人停下脚步,仰头聆听这跨越物种的吟唱——或许千万年前,某个远古先民也曾在这样的啼声里,第一次尝到竹笋的清甜。
  
   暮色染红瞭望塔时,村寨飘起山笋独有的清香。王婶将土陶罐悬在松枝火上,滚水激得笋片舒展如兰花。她边搅动边念叨:"头水笋炒腊肉,二水笋炖鸡,三水往后的才做酸笋"。孩子们踮脚扒着土灶台,看油星在笋衣上迸出金斑。忽然有猿啼自后山传来,绵长婉转,像是催促开饭的铃铛。守林员老李笑着往火塘添了把松针:"莫慌,给山神留些余粮。"
  
   月光漫过晾晒场的竹匾,上百枚笋衣泛着象牙光泽。青年们围坐剥笋,刀刃在指间翻飞,削出的薄片透光似琉璃。老木砧板积累百年的凹痕里,笋衣叠成云雾状的山峦。不知谁起了头,众人应和着哼起古调,调子苍凉旷远,竟与远处此起彼伏的猿声暗合。阿秀说这歌是祖上传下的,唱的是竹王母掌管山林的故事,可歌词早失了大半,剩下的片段化作山风,年复一年穿行在竹阵之间。
  
   清明宴总以白灼笋开场。沸水焯过的笋尖浸在冰桶里,捞起时犹带寒气。蘸酱是现舂的:缅芫荽、小米辣、烤花生碎与傣族豆豉交融,泼上滚油刹那,香气惊醒了整条街巷。守林员老李却偏爱炭烤笋。他将拇指粗的笋段串在铁丝上,在篝火余烬里慢炙。焦褐纹路爬上竹节时,掰开的断面涌出蜜汁,就着铜壶里的苦丁茶,竟品出几分禅意。
  
   当杜鹃花谢尽最后一片红瓣,竹林迎来休止符。采笋人将剩余的笋篼埋进红土,权当留给秋日的菌蕈栖身。界桩上的苔藓又深一层,护林员巡山时发现,新发的竹鞭已悄然越过去年标记的红线。雨季再来时,老张头总要带孙子进山认笋。孩子赤脚踩进温热的腐殖土,忽然指着某处欢叫:"爷爷快看!这个笋子会笑!"老人扶正被露水打湿的老花镜,果然见那刚破土的尖尖上,凝着一滴浑圆的晨露,恰似眼眸。
  
   山月轮转间,竹海潮汐起伏。黑冠长臂猿的啼鸣年年相似,竹笋的甘甜岁岁如初。采笋人的草鞋碾过春泥,护林员的望远镜扫过树冠,都在书写同一部生态志书。当城市霓虹吞噬星辰时,这里仍保持着古老的呼吸节奏——竹鞭在地下编织血脉网络,猿声在林间传递生存智慧,而那个关于万物共生的秘密,早已写进每片竹箨的纹理之中。
  
   (原创首发)

共 2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关于无量山黑冠长臂猿和采笋人的文章,具有清新自然之美。文字以无量山为舞台,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画卷,将自然意象、人文智慧与生命哲学熔铸于竹海晨昏之间,超越了一般山水散文的审美维度,通过多声部叙事(自然之声、人类劳作声、远古回响)构建起立体的生态图景。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生态保护不是单向度的守护,而是在理解自然法则基础上的创造性共存。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在于通感修辞的密集运用。用拟人化赋予万物灵性。双重叙事线索的交织,明线是竹笋的生命历程;暗线是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共生。推荐共赏!【金文编辑:紫衣沐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8-14 21:29:21
  感谢文平老师赐稿,文笔优美,富有诗意!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8-14 21:30:01
  感谢紫衣沐月老师精心编辑,十分敬业,致敬才女老师!
3 楼        文友:文平        2025-08-14 21:39:23
  谢谢紫衣沐月老师辛苦编辑,谢谢王老师肯定。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