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麦浪中的抉择(小说)

  【柳岸】麦浪中的抉择(小说)


作者:亦 凡 布衣,353.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发表时间:2025-08-14 22:57:10
摘要: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农转非”的故事,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面临城乡抉择、婚姻危机和情感纠葛的故事……


   “桂老师,恭喜啊!”人事科王科长从办公桌后走出来,握着桂武的手,“全市今年只有十个讲师名额,你能评上不容易。这下好了,老婆孩子都能转成城镇户口,吃商品粮了。”
   桂武笑了笑,低头看了看那张《关于桂武同志家属农转非资格审批通过的通知》。纸上的红印章鲜艳夺目,落款日期是1988年6月16日。他的手微微发抖,四十岁的男人,细纹已经爬上了眼角,可此刻却像个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一样不知所措。
   “谢谢王科长,我得赶紧回家告诉家里人这个好消息。”桂武小心翼翼地将通知折好,放进衬衣口袋里。
   桂武走出市教育局。六月的阳光炙烤着水泥地面,一排排树木被热浪扭曲变了形,就像他此刻纷乱的思绪。桂武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在城区漫无目的地走着。街道两旁个体商铺林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喇叭里放着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几个烫着卷发的年轻姑娘穿着鲜艳的连衣裙从身边走过,带来一阵香风。这一切都在提醒他,时代变了。
   桂武走着走着,不由自主地到了学校门口,“昌都财贸中等专业学校”的牌子,在两排白杨绿叶掩映下分外醒目。桂武省师院毕业后分配到这所中专学校,已经六个年头了。他在这所学校担任政治经济学、管理学教师,坚持教学相长,教研结合,紧跟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教研硕果累累。其中他以凤凰山农民股份合作制为例的研究报告,获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年度研究成果一等奖,引起专家学者高度关注。他这次在全市仅有十个名额的情况下,被评为讲师,也是学校和评审委员会对他的充分肯定。桂武这个三十岁考上大学,不到六年评为讲师的佼佼者,深刻感到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分量。想到未来的路子会更长更宽阔,他一时踌躇满志起来。
   从上大学到工作整整十年,他在外学习工作,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一摊子事都是金然扛着。他平时回家不多,回家也帮不上什么,慢慢变得好像个客人。劳动的双手白净修长起来,没有了泥土味。外人一看就是个体面的城里人了。金然也变了,桂武想起上次回家,金然正和桂芝在地毯厂里忙碌。那个由村支部牵头办起来的厂子,已经让金然成了村里有名的"能人"。她穿着蓝色劳动布工作服,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脸上沾着一点染料,见到他时眼睛一亮,却又很快黯淡下去。
   “怎么又瘦了?不是让你少吃学校食堂吗?”金然一边拍打着他衣服上的尘土一边问。
   “吃得挺好的,就是教研任务重,睡得晚,累的。”桂武没敢说自己的那点工资那敢奢侈地做饭,在食堂凑合着吧。
   那天晚上,金然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叠钞票。“厂里分红,加上卖粮的钱,有八九千元。你拿着,在城里别太亏着自己。”
   桂武推辞不过,最后只拿了一千元。他知道,这些钱是金然和父亲一滴汗摔八瓣挣来的。自从他考上大学,家里五亩地,多亏和桂芝他们划在一起种。后来虽然有了桂芝的地毯厂,但金然依然坚持种地,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如今,牛郎织女般的生活要结束了。可家乡的小山村变了,金然会愿意离开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土地吗?况且,况且,前段时间闹得不愉快,使俩人的隔阂越来越大……
   “同志,买票吗?”汽车站售票员的询问打断了桂武的回忆。
   “一张去凤凰山的,谢谢。”
  
   二
   公共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桂武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跳越来越快。刚才心底浮起阴影越发沉重,挥之不去。
   想当年,金然面对他年龄差距、身体残疾,毅然决然嫁给自己,这是多大的勇气。应该说在那个年代,也是不靠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的婚姻。可结婚后的这十几年,为什么他老找不到那种感觉呢?刚结婚那阵儿,俩人都还没有从完全的师生关系中走出来,金然动不动就叫他“老师”,他也觉得金然还是他的学生。每当想到结婚时顽皮铁蛋听房听到金然说的那句话:“老师,轻点,我害怕……”他就很尴尬,以至于很长时间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等有了孩子,考上了大学,分配到市里工作,他对这个家感到的只是责任,是愧疚,对金然感到是亲情,是母性的爱。他从小失去母爱,婚后感到了完整家的温馨。上学和工作又离开这个家,又感到像浮萍在水上漂流。
   林老师,林丽,当这个名字,这个女人闯入他工作生活中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在他平静的心湖激起了波澜。
   林丽是他在大学快毕业的最后一学期认识的。有一天,公安学校的同乡同学闫河领着一个姑娘对桂武说:“林丽,80级的,你的学妹,也是经济系的,是我的女朋友!”林丽脸一红,掐了一下闫河的胳膊,并大方地和他握手:“久仰大名!”认识了,彼此也就熟悉了。他和林丽经常参加学校经济论坛,一块儿探讨当时前沿的课题。他发现林丽天性聪慧,知识丰富,总能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有一次研讨会结束后,她大胆地问:“师兄,你说股份合作制到最后会不会影响企业发展啊?”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知道怎样回答。林丽接着说:“你想啊,股份制企业到最后有可能为了企业发展要公开募集资金,上市扩股。而股份合作制中的合作成份怎么办?”桂武他很是惊讶,问她从哪里知道的这些,她说父母都是省城A大学的教授,从他们掌握的资料上看来的。他不得由衷的钦佩,心想这姑娘不简单,前途无量。
   后来,命运真是捉弄人。真应了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林丽毕业没有留在省城,而是跟着闫河来到了这个地级市。闫河在地区公安局当了警察,林丽来到了财贸中专学校,和自己成了同事并分在一个教研室。他曾经问林丽,放着省城那么好的条件,怎么想到来到这儿。林丽笑着说,“为了爱情!”他知道她是让闫河吸引来了。的确,闫河高大英俊的形象,颇似日本电影《追捕》里的男主角高仓健,这可是少女们心中的偶像啊。而且,闫河也是那种能给女生特别信赖感的男人。不幸的是,在他俩婚后第二年,闫河执行任务时出了车祸牺牲了。林丽面临这突然的打击,感到天塌了。
   每当想到当时的情景,他的心还是感到隐隐作痛。一个弱女子看到丈夫的遗体,拼命地往前扑,他拉都拉不住,不知道她哪来那么大力气。他怕她出以外,一直陪着,直到她父母赶来。在她回省城休息的日子里。他时不时写信打电话,仿佛是自家的妹子遇到了大难,满满的同情和关心。
   庆幸的是,林丽终于从大难困境中活了过来。上班后的林丽由原来娇弱的女子变得清秀而坚毅,对他也似乎更加亲近。他对林丽也产生一种近乎疼爱的感情,好像是在呵护一棵遭受过风暴摧残的花朵。他们一块工作探讨问题,研究教案。林丽为了他的课题研究,经常回省城,或通过他父母搜集最新资料,使他眼界大开,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他们经常一起散步,回忆他们共同的大学时光,闫河也不再是不可言及的痛。他也不是不顾及他人的看法,但他觉得这是一个师兄对师妹的正常关心,是同事的正常往来,也就释然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他觉得与林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有一天,林丽邀请去她家吃晚饭。进门一看,林丽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正中还有一个蛋糕。他好奇地问林丽,今天是你的生日?林丽咯咯地笑了,你都忘了自己的生日了。这时他才想起今天确实是自己的生日。他问林丽是怎么知道他生日的?林丽笑着说,你给我讲过准考证上二十九岁的故事,我就记住了。他想起给她讲过自己高考报名那段趣事。心想真是个有心的女子啊!那天,他俩说了好多话,也喝了好多酒。最后,林丽是喝醉了,一会儿哭一会笑,谈起她“为了爱情”,跟着闫河来到这个城市的幸福时光。她问他是否过得幸福?和金然是不是真正的爱情?敢不敢为了爱情和她去省城工作?面对林丽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一时懵了,一时语塞,竟不知怎么样回答。林丽好像早就想好了一样,轻轻地吻了他,说了一句“我爱你。”
   他至今也想不起,当时说了些什么,反正是语无伦次的一些话。聪明的林丽也明白了那些话。之后的日子里,俩人都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刻意回避着什么。
   他想起了那封信,随手放在抽屉里的,金然进城时看见的那封信,虽然没说什么,但他能感觉到她的不安。后来他解释了无数次,可金然的眼神告诉他,她并不完全相信。
   是啊,女人的心是敏感的。桂武检讨起来,自己和林老师,就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事。庆幸没有迈出那一脚,可这能和金然说吗!
   “凤凰山到了!”司机的喊声将桂武的思绪拉回现实。
  
   三
   下车后,桂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找桂芝。作为村支书又是自家妹妹,桂芝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
   来到妹妹家,妹夫栓宝正在编花篮。桂芝正在厨房做饭,看见哥哥立刻迎了出来。“哥,你怎么突然回来了?学校放假了?”
   桂武摇摇头,把通知递给妹妹看。“刚批下来的,我想先跟你商量商量。”
   桂芝仔细看完,满脸喜悦。“这是好事啊!金然和孩子们能转城镇户口,以后就是城里人了。爹年纪大了,进城享福多好。”
   “可金然那边……”桂武欲言又止。
   桂芝叹了口气,“哥,我知道你担心什么。金然嫂子这两年在地毯厂干得风生水起,去年还被镇里评为‘致富能手’。突然让她放弃这些进城,确实需要好好商量。”她顿了顿,“不过你也别太担心,金然嫂子最在乎的还是这个家。再说了,进城又不是不能继续干事业。”
   桂武感激地看着妹妹,“那今晚你过来吃饭吧,我们一起商量。”
   房门前的柿子树下,十岁的桂欣桂喜正在写作业,看见父亲回来了,他俩扔下铅笔就冲了过来。“爸!”“爸!”像两个沙袋分别吊在桂武的前胸后背上。
   桂武抱着这对双胞胎兄妹,胡茬蹭得孩子们咯咯直笑。“妈妈呢?”
   “在厨房做饭。妈妈说今天要包饺子,因为昨晚梦见喜鹊叫,说今天有喜事。”桂欣眨着大眼睛,“爸,咱家有什么喜事啊?”
   桂武心头一热,放开他俩,摸了摸他们的头。“等会儿吃饭时告诉你。”
   厨房里热气腾腾,金然正麻利地擀着饺子皮,旁边草编篦子上的饺子像一个个元宝。看见丈夫进门,金然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惊喜,又很快恢复平静。
   “回来了?正好赶上吃饭。”金然的声音平静,好像桂武刚下地回来一样。
   “我来帮忙。”桂武洗了手,站到金然身边。
   金然没说话,只是往旁边让了让,给他腾出位置。熟悉的气息萦绕在鼻尖,是阳光、面粉和淡淡肥皂香混合的味道。桂武突然意识到,他已经两个多月没回家了。
   “学校忙?”金然打破沉默。
   “嗯,期中考试刚结束。”桂武斟酌着词句,“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金然的手停了下来,抬眼看他:“什么好消息?”
   桂武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那张通知。“我评上讲师了,按政策,家属可以农转非。你和孩子们,都能转成城镇户口。爹到时候可跟我们进城住!”
   厨房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桂欣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惊喜地叫道:“真的吗?那我们就能去城里生活了?”
   金然却皱起眉头,盯着那张纸看了许久,才轻声问:“非得去吗?”
   桂武没想到金然会是这样的反应。“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啊!城镇户口,吃商品粮,孩子们能在县城上学,将来考大学也……”
   “我知道是好事情。”金然打断他,声音有些发抖,“可咱们家现在日子不是挺好的吗?地毯厂去年分红就有六百多,加上粮食收入……”
   “金然,”桂武握住妻子的手,发现她的指尖冰凉,“时代变了。农村再好,也比不上城里。桂欣他们马上要上初中了,县里的教学质量多好你不是不知道。孩子们该接受更好的教育……”
   “吃饭了再说吧。”金然抽回手,继续擀皮,动作明显急促了许多。
   晚饭时,桂武爹从地里回来,桂芝也来了。饭桌上的气氛并没有那么喜悦。只有两个孩子兴奋地讨论着进城后的生活。
   “爹,您怎么看?”桂武给爹倒了杯酒。
   桂武爹咂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说:“我这把老骨头,去哪儿都一样。关键是你们年轻人怎么打算。”
   桂芝接过话茬:“哥说得对,机会难得。不过金然嫂子的顾虑也有道理。要不这样,先让金然嫂子和孩子们转过去,家里的事由我照看着,等安顿好了再说。”
   金然一直低头吃饭,这时突然抬头:“桂武,你在城里……过得好吗?”
   桂武一愣,不明白金然为何突然这么问。“挺好的啊,就是……有时候感到应有一个完整的家。”
   “难道我们这个家不完整?那个林老师,还跟你一个办公室?”金然的语气平淡,但桂武听出了弦外之音。
   “金然,那件事我已经解释过了。林老师就是普通同事,信里谈的都是教学工作。”桂武感到一阵疲惫,“你要是不信,可以去学校打听打听。”

共 72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麦浪中的抉择》桂武是“昌都财贸中等专业学校”一名讲师,因为教学业绩突出,被特批允许家属可以农转非资格,这意味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可以脱离农村家庭,到城里生活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桂武却犹豫不决,因为妻子金然在村里也算是个女能人,挣的工资也不少,有时还给桂武钱花,她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金然会离开自己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乡吗?况且金然因为同事林丽和他的关系有点暧昧,至今耿耿于怀,虽然他百般解释,金然还是不能释怀,如今他能说服妻子吗?他心里没谱;回到村里他先去找来自家妹妹桂芝,因为她村支书又是自家妹妹,桂芝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桂芝也是对金然进行了劝说,桂武虽然彻底撇清了和林老师的关系,但金然经过认真思考,还是决定自己不去城里,让丈夫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转到城里,面对妻子的选择,桂武也是无可奈何……小说讲述了一位教师“农转非”的故事,其在家庭面临城乡抉择、婚姻危机和情感纠葛的故事……反映出一位教师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自己身边的人;小说故事很有现实意义,使人回味,读来令人唏嘘,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8-14 22:57:41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8-14 22:58:16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