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门里门外,岁月留痕(散文)

精品 【东篱】门里门外,岁月留痕(散文)


作者:郑德友 秀才,137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发表时间:2025-08-17 06:48:08


   在不知不觉中,那些陪伴我们在生活时空里,隔开一道又一道帷幕的门扉,虽频频亮相,却让人们对它的存在熟视无睹。然而,它又是那么真实地存在着。不信,你看:木门、铁门、安全门,房门、前门、后门……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成为人们每日必阅的“生活之书”。试问:尘世里生活的人们,有谁不要每天迈出家门?譬如上班一族,走出家门,打开车门,脚踩油门,奔向单位的大门。又如快递小哥,踏进无数商家之门,又叩响万千用户之门。再如学生一族,像小鸟出巢般飞出家门,又鱼贯涌入学校大门,踏入书声朗朗的教室之门,开始寻求打开心门的钥匙……啊,心门,已是非物质之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门。虽属无形,位置却嵌入胸腔。本文所述的内容,多与此门相关。
   其实,我知道,人们对于身边实实在在的门,也并非都麻木无感。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曾伫立门前,情动于衷,诗兴忽来,沉醉门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此时此地,门前春光依旧,人却杳然,引出诗人的无尽感慨;而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佳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通过门和窗的视角,巧妙地将美景收纳凝固,时空延伸;至于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却将遭遇战乱后唐朝百姓的疾苦,浓缩在柴门和风雪中,可谓入木三分……从以上先贤们所营造的门的意境中,我们不难看出,此门,已非现实中的门,而是汇入特定情境中的、一扇扇已升华的灵魂之门。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也曾有过几次跨越无形之门的经历。我穿越的第一道门,是知识之门。那是一道神圣之门,越过之后,就是瑰丽无比的殿堂。
   当上学第一天,我推开教室之门,端坐在课桌旁,我哪里知道,我已站在了知识的门前。眼睛看着那些熟悉的玩伴们,如一个个小马驹,嘴上像被突然佩戴笼头。平日里嬉笑嗔骂,在这戛然而止的时候,内心都是一片茫然。并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接下来老师要向我们开始教授的二十六个拼音字母,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几年后,当我到了门里,方悟到这些简单的符号是入门所需的密码时,曾哂笑自己的愚钝和荒唐。我曾把几个字母a/o/e描绘成蝌蚪、鸡蛋以及蛙嘴,而引逗同学们的阵阵哄笑,内心里还荒唐窃喜,殊不知,那是自己在知识的门外徘徊。
   当我学会了用密码打开这道无形的门后,我发现自己恍如踏进历史的通道。那些灿若星辰的诗词大家们,从遥远的时空走来,一首首美轮美奂的诗篇如天籁韵律,或铿锵或柔软涌入脑海。从那些隽永的诗篇中,我听到了古代先贤们的一声声嗟叹,一首首美的赞歌;更触动我心房的,是那些英雄们的故事——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像道道丰碑矗立在眼前。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国家的昨天,曾经历过的一场又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无数英雄们用信念支撑的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大厦;进入知识之门,也让我看到了知识的力量:人类的梦想,在知识的引领下一个一个终成现实,人造卫星遨游太空,宇宙飞船驶离地球。知识,给人类插上了翅膀!
   在知识的殿堂,呼吸着圣洁的空气,吸吮着心灵的养分,我的心壁上,如一锅开水不再平静。那些腾起的气泡,托载着我的憧憬和梦想,在跳跃、升腾,幻化成团团水汽,飞向浩渺的太空……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是知识,让我的一颗时而浮躁的心回归自然,给我矫正方向。它告诉我:欲行千里,先从脚下做起,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是知识,让我的步履变得坚实、稳重。
  
   二
   如果说,未进入第一道门时,让我不知所措,徘徊不前。那么,面对第二道门扉,我的一颗心则已是理智而清醒。因为,此时的我已是堂堂一青年。那是一道技术之门,它的创始人是两千多年前的鲁班——鲁师爷。他将木头这一大自然的衍生之物,成功地嫁接到了生活和建筑中。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一道瑰丽的艺术景观。其实,我对木工这道门“觊觎“已久。我的一位表哥是木工,他经常奉父母之邀,来家里做一些木匠活。目睹一件木料——不,确切地说,是一棵树木的演变:一棵树变成一张桌子、几只凳子,让我觉得异常神奇。我在木工的门外张望,看到那块木头,在表哥手里的一张手工大锯“哗啦哗啦”地往来推送下,被渐渐肢解,先是变成了各种木板,接着,有的厚木板又肢解成了木楞,异常惊奇。又看到他把这些材料用木刨刨光,随着那些像白练飞舞的刨花纷纷落下,光洁、平滑的木料摆在面前。几天后,当那些零碎的木头在他的手里,拼成了一件崭新的家具,我被表哥的手艺折服了!我对门里的兴趣更浓了——里面,还会有怎样的风景?不知何时一饱眼福。
   从小到大,我都在知识的门里徘徊,那里才是我最大的磁场。如果不是家里发生了变故,或许,我会一直在那里走下去。1976年,我的家乡遭遇了一场惊天大地震,彻底改变了我的初衷。父亲和二弟的罹难,让我面对升学和工作的抉择,徘徊很久。面对家里的现实(除了母亲和姐妹,只有我一个男丁)我难以逃避,一种男人的责任感,让我毅然选择了后者——到一家企业务工。幸运的是,这家工厂下属的维修部门竟有木工岗位,这真是意外之喜。我决定踏进此门。这也是我唯一的一道希望之门,一条希望之路,假如我仍然待在知识的门内,真不敢想象家里亲人们以后的境况。我开始为进入技术之门做准备,这本来也是我心仪的一道门,走进去,既能“一招鲜,吃遍天”,(我家二叔的话)担负起全家的重担,又能圆我内心的一个梦想,何乐而不为?但是,跨越这道门,并非如想象般轻松。
   我没有料到,在我走上木工学徒岗位,正欲为跨越此道门而踌躇满志时,却突遭冷水。给我下马威的,竟是即将成为伴侣的木头。那一次,师傅吩咐我给生产车间修一道木门。我成功地将破损木门的一个门边换掉,又快速地于当日将门装好。心里甚是洋洋得意。心想,这应该算是自己已经跨进门了吧。
   谁想到,没过两天,车间里便找上门来,说门关不上了。我心里一怔:当时自己修完装好,门子开关自如啊,怎么会?我背起工具袋,跟着师傅去查看。到了现场一看,果然如此。竟是那根新换的门边惹得祸。它虽然卯、眼都“归顺”了旧门,但却像一匹未经驯服的烈马,使起了性子。新门边在极短时间里扭曲得近似麻花。师傅毕竟是门里人,一看便知端倪,他告诉我:这是用错了材料。我用的这块木料,是用未经烘干的柳木,性子大,极易变形,车间里潮湿,温度又高。受热、受潮的木料,变得不安分,才造成这个结果。听了师傅的分析,我心悦诚服。心里漾起的优越感早已不见了踪影。
   木头给我上了一课,接下来的日子,它成了我的伙伴和朋友。木头一族,可谓林林总总,各有千秋,熟悉它们的特性和构成,研究其使用方法,让我的技术快速与同行比肩。在临学徒期满时,我顺利通过了部门的技术测试。我知道,我已跨过木工门槛,进入鲁师爷的队伍。
  
   三
   虽然,跨越技术之门,让我费了些周折,但毕竟我的面前有门。漫漫人生路,谁又曾遭遇过无门的境地?拜上天所赐,让我亲身经历了一次无门的感受。那是中年以后,所经历的一段失去工作、求助无门的日子,是一段灰色、黯然的时光。
   我没有料到,在国企干得风生水起的我,会在疏忽之间遭遇下岗的厄运。我的天塌了,然后坠入了一个黑黢黢的深洞里,仿佛末世降临一般。这一切来得猝不及防,我没有一丝的心理准备。眼前的一切通道都已关闭。年届天命,上有老下有小,下面的路我该怎么走?哪里向我打开一道门?
   有人给我建议,回归你的老本行吧,再拿起锛凿斧锯养家。我也想过,但谈何容易?一是我在单位已做管理工作多年,技术早已荒疏。退一步说,时代在变,即使技术尚在,当年学的木工维修的手艺,与当今的现代化木工技术,已相隔甚远。若是重新开始,又要经历一次入门。最重要的是,我的体力已今非昔比,难以适应高强度的作业。斟酌再三,最后决定去亲友那里碰碰运气,或许还能寻到门路。
   我在职时,亲属们与我往来密切,一个个朋友也难分伯仲。但到了我下岗之后,却态度有变,无能为力。现实,让我体会到“世态炎凉”四个字沉甸甸的寓意。我也理解,他们都是普通人,那样本事帮助我!最让我受辱的,是一次去在企业当高管的一位亲戚那里。看到我的到来,竟冷冷地丢下一句“我还有事”,就借故离开,把我晾在他的办公室里,再也没有回来。
   屡遭冷遇,此门不通,只能另觅门路。我坚信:上天关闭一道门,定会在别处开一扇窗,天无绝人之路。我开始在职场中奔波,在民营企业里周旋。遍尝世事酸辛,屡遭歧视白眼,只为寻觅一扇门,能安身立命,但是,每天上演的一幕幕希望与失望的悲喜剧里,没有寻到一家门槛。门外徘徊近两年,心绪也开始麻木起来。有一天,接到我家小妹的电话,她向我建议:哥,你何不自己干干!混沌、漂泊的身心,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回了她一句:我想想。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站在了一扇门前,这是冥冥中上天给我开启的光亮。事实证明,我下面的路走对了。
   最终我听从了小妹的建议,开了一家经营殡葬用品、兼对外丧葬服务的小店。开始的时候,门庭冷落,鲜有顾客光顾。我认真分析了一下此行业的特点,发现:除了季节性业务之外,人脉也是这个行业里的重要因素。于是,我便广交业内人士,扩大本店影响。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积累,终于有一天,迎来了小店生意的繁盛。我不希望丧葬的事,天天有生意,但总要经营下去,死亡的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回避。
   后来,我曾扪心自忖:在万般无奈、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我能打开这道门,并在此逗留十余年,是因我首先打开了心灵之门,摆脱内心的羁绊,去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扇门。如此,给自己创造了一线希望。
   如今,已至垂暮之年的我,已迈过无数道有形、无形的门。老实说,在漫漫旅途中,跨越一些无形的门并非易事,是需要毅力和信念的支撑。大千世界里,谁的人生里,不会越过几道门槛呢?只要有了心灵这把钥匙,我们面前的世界将是一片坦途。
   门纳日月,时光染色。心门不闭,永远敞亮。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门,包括有形的门和无形的门。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曾伫立门前,情动于衷,诗兴忽来。在作者的人生旅途中,曾有过几次跨越无形之门的经历。作者穿越的第一道门,是知识之门。那是一道神圣之门,越过之后,就是瑰丽无比的殿堂。面对第二道门扉时,作者已是青年。那是一道技术之门,它的创始人是两千多年前的鲁班——鲁师爷。他将木头嫁接到了生活和建筑中,使之成为一道瑰丽的艺术景观。作者被表哥的木工手艺深深折服,对此门里的兴趣更浓了。1976年,作者的家乡遭遇大地震,父亲和二弟的罹难,让作者面对升学和工作的抉择,最终毅然选择了后者——到一家企业务工。幸运的是,这家工厂下属的维修部门竟有木工岗位,作者决定踏进此门。没料到,作者走上木工学徒岗位,正欲为跨越此道门而踌躇满志时,却突遭冷水。难伺候的木头给作者上了一课,接下来的日子,木头成了作者的伙伴和朋友。学徒期满,作者顺利通过了技术测试,正式跨进木工门槛,进入鲁师爷的队伍。作者在国企干得风生水起时,却遭遇下岗的厄运。登门请求亲戚朋友帮找工作,屡遭冷遇,此门不通,只能另觅门路。最终作者开了一家经营殡葬用品、兼对外丧葬服务的小店。开始时门庭冷落,后来,作者广交业内人士,扩大本店影响,终于迎来了小店生意的繁盛。漫漫旅途中,跨越一些无形的门并非易事,得有毅力和信念的支撑,前方才会出现一片坦途。好文,构思新颖,作者对门的内涵和外延作了精准深刻的解读,表达从容,思想深邃,迸溅着智慧的火花。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一扇扇无形的门是如何打开的。生活本不易,尤其是处于人生低谷时,如何倾尽全力推开下一扇改变命运的门,需要坚定的信仰、奋斗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作者做到了!非常励志的故事,质朴动人、情景交融的文字,文采斐然,濡染情怀,启人深思。盛赞才情,倾力荐读!【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17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8-17 06:56:48
  该文构思新颖,作者对门的内涵和外延作了精准深刻的解读,表达从容,思想深邃,迸溅着智慧的火花。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一扇扇无形的门是如何打开的。生活本不易,尤其是处于人生低谷时,如何倾尽全力推开下一扇改变命运的门,需要坚定的信仰、奋斗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作者做到了!非常励志的故事,文采斐然,濡染情怀,启人深思。问候郑老师早上好,创作辛苦,谨祝吉祥安康!
回复1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17 10:01:50
  感谢罗老师如此精彩的编评!辛苦了。老师的编按提纲挈领,深邃启迪,令小文为之增色。每个人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面对坎坷、逆境之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感受。殊不知,这些思想在漫漫人生路上,已渐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心路上的一道道风景。再谢老师的唯美编评!遥祝秋祺快乐,创编双丰!
2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8-17 12:26:08
  今天看了两位友友老师的文章,很感触,两位老师都是文采斐然,令我饮佩。郑老师以门为引子,写出人生感怀,构思巧妙,老师的坎坷经历并没有消沉,而是积极乐观,终于迎来好日子,真是励志,对我也有启发。期待美文不断。
回复2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17 16:12:45
  很感谢老师的到访与留墨!老师的点评不乏溢美之词,我很喜欢,引为鼓励。在东篱,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明天。祝福老师,精彩纷呈!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8-17 14:06:29
  形形色色的门,不一样的人生感受。老师的命题很有见地,从普通的事物想到了很是深远的地方,新颖而有趣啊!推开命运的门,谁也不知道门那边是什么,很有咀嚼的余地!拜读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17 16:15:56
  感谢枫桦老师一如既往的鼓励与美评!老师的评点,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对小文予以剖析。虽寥寥数语。却让人回味无穷。谨祝老师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8-17 14:28:42
  这篇文章将人生的几道门拿捏得很好。人这辈子,无外乎是要闯过这些门,推开门,就是一片天高地阔,大路迢迢。老师的文越写越老练,尤其在文题方面的变化值得我好好学习。一个好的文题,可以说给文章开了个好头。精彩佳作,拜读学习,顺祝秋安,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17 16:19:28
  感谢韩老师百忙中热情洋溢的关注美评!老师久违了,最近出游了吧?评点多有赞誉,让我汗颜。其实,就是有了一定想抒发的内容,再慢慢寻找表达方式。总之两者缺一不可。遥祝祝老师秋祺、快乐!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17 15:09:20
  题目新颖,文章构思巧妙,铺陈有序,情节生动,思想深邃,好文拜读学习!祝夏祺!
回复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17 16:24:14
  吴老师好!感谢美评!老师谬赞了。忙于杂事,您的大作还未及拜读,稍后学习。老师的假期,成果颇丰,佳作不断,令人钦慕!遥祝老师精彩纷呈,创编双丰。
6 楼        文友:佳华        2025-08-17 15:14:34
  人们办一件事情,能不能成功,常常说有门或者没门。门这个字,很有哲学味道,老师的文章将它阐述的非常好。有一些无形的门,的确就在我们心里,需要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而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
回复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17 16:29:04
  佳华老师好!感谢对小文的关注和留评。老师的点评,颇有见地,启人思考。让拙文增辉。遥祝老师秋祺、如意!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17 16:23:00
  到了投诉无门的时候,是最难的。最好不要到这一步。人生善于给自己打开一道门的人,才是高智商的人。无论什么工作,包括学习,那道门,谁都要面对,但有人却能够喊出“芝麻开门”,有人就只能用肩膀撞开,方式不同,各有门道吧。郑老师的这个操作角度很好,新颖,内容也充实,也自身经历谈人生之门,感受被关在门外的苦恼,体会打开生活之门的喜悦。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17 16:43:01
  感谢老师百忙中美评!老师的点评,深邃富于哲理。对小文的立意和构思。诠释无遗,颇有共鸣。的确,总感觉自己的笔端有时不自觉的伸向下岗那一段时间,后来想想,对我来说那是一段人生的低谷,刻骨铭心。苦难有时也能滋养身心,老师对吧?遥祝老师快乐、健康。
8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08-17 20:44:54
  门之诸味,耐人品味。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回复8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18 08:21:52
  谢老师到访留墨!回复晚矣,敬希谅解!祝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