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永不凋败的花朵(散文)
阳春四月,清明时节。晴朗的天空飘荡洁白的絮云,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清风吹拂绿色的原野,映照着漫山遍野的山花,争奇斗艳,清香飘逸,风光如画,春意盎然。
我来到象洞镇光彩村的张天堂,走进庄重静穆的陈氏祠堂,瞻仰原中共武平临时县委所在地。在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我神情肃穆地站在展示屏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浏览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行行解说文字,从中了解中共武平党组织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引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奋斗历程。
1927年冬,谢秉琼、练文澜等一批早期的共产党员,接受党组织的指派,毅然回到象洞乡发动群众,成立秘密农会,建立洋贝、官坑、岗背等基层党支部,带领贫苦农民闹公尝、退租谷、打倒土豪劣绅。1927年10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2000多人,从广东大埔三河坝进抵象洞。当地党组织立即组织群众进行犒劳慰问,引导和协助起义军从象洞经武平县城撤退到江西境内,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建立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1928年11月,中共武平临时县委在象洞乡张天堂成立。象洞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引起了土豪劣绅的恐慌。钟绍葵汀属武装救乡团进入象洞,疯狂镇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闽西特委宣传部长邓子恢接到报告,立即赶到象洞张天堂,召开临时县委扩大会议,推动武平加快发展壮大党团组织,改中共武平临时县委为正式县委。1929年9月7日,在武平县委的领导下,象洞地区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震撼了杭、武、蕉、梅边界地区,配合红四军攻打“铁上杭”,继而解放了武平县城。
红军长征后,闽西革命形势陷入低潮。反动军阀钟绍葵旋即组织反动民团武装,连续几次窜扰象洞苏区,疯狂实施反革命报复,大肆掠夺人民群众的财产,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农会干部和无辜群众,甚至血洗周围村庄,男女老少无一幸免,使象洞苏区遭受空前浩劫。
当地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继续进行秘密斗争。1946年除夕之夜,为反击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杭武挺进大队30余位同志进驻象洞铁钉岽、白石顶。国民党军纠集省保安三团和武平、蕉岭两县自卫队近1000人闻讯扑来,疯狂包围进攻象洞最高峰白石顶。游击队英勇奋战,激战一天,打退敌人的几十次进攻,击毙敌保安三团少校团副雷济,打死打伤50多名敌人,然后向广东方向成功突围。
敌人遭到游击队的重创,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旋即对光彩村群众进行大肆报复。他们将梅蕉杭武边区县委委员谢毕真父亲谢才元、母亲何银秀、游击队大队长谢抡瓒妻子陈永兰、接头户郑增仁等4人实施抓捕,施以各种酷刑,致使他们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翌日上午,敌人将他们扔进土坑活埋,逼迫他们供出党组织活动情况。英烈们双目圆瞪,怒斥敌人,决不开口,头颅以下的身躯全部被泥土覆盖。然后,敌人罪恶的枪声响起,4位英烈倒在血泊之中,壮烈牺牲。敌人还不解恨,将他们的家里搜刮一空,将房子放火烧掉,才悻悻地离去。当晚,为了防止敌人报复,村民们乘着朦胧的夜色,悄悄地躲过敌人的岗哨,将4位烈士的遗体用谷笪包裹起来,秘密地进行掩埋。
此后,中共武平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直至一九四九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挥师南下,全歼盘踞县城的胡琏兵团杨炯部,武平迎来彻底解放。
历史只会在岁月中沉淀,却永远不会湮灭。烈士们的躯体虽然消失,然而他们的精神却与世永存!他们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又像一点点闪亮的火星,一经点燃就会烧遍山川原野。当我离开张天堂的时候,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如同烈士们永不凋败的英魂,正在苍莽的原野上尽情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