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东篱】异常的蒸汽虚损率(小说)

精品 【东篱】异常的蒸汽虚损率(小说)


作者:鲁紫苏 举人,310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发表时间:2025-08-19 06:46:32


   紧急通知!
   小王昨晚睡得早,没有看到区统计局晚上10时发的紧急通知,第二天醒来,先做好饭,吃饭时瞄了手机微信一眼,这瞄一眼不要紧,看到了那个紧急通知!通知说,今天上午9时30分左右,省统计局能源处的领导来新丽公司核查能源数据。吓了一跳,这么紧急,一看时间,离检查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赶紧拨通财务总监老钱的电话,作了简要汇报。
   上班后,去总经理办公室预定会议室,负责打扫办公楼的老李年纪大了,打扫卫生也是马虎,小王边用湿抹布擦桌子椅子,边暗地寻思,桌子上一层的浮土,抹布上一层的灰。摆了茶桶、杯子,把会议室收拾干净,然后去办公室把资料拿过来,一看时间8点40分,离核查时间不到一小时。
   照例,小王把能源报表、原始记录、台账、车间汇总表等全部钉成文件夹,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9时20分,电话响起,区局的领导说让小王去公司门口迎接下省局领导。
   到底是来了!小王接着给老钱打电话,说钱总,领导来了,来会议室吧。老钱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他苦着脸说昨晚吃坏了肚子,现在还在厕所呢,肚子痛得厉害,一会儿要去医务室看看,实在不行需要输液。要等忙完了过去。小王暗暗叫苦,但不管怎么说,钱总的肚子不能带病迎接领导不是?等老钱忙完了,估计检查工作也结束了,指望不上的。
   省统计局能源处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姓陈,他让小王去楼上财务部办公室拿电、蒸汽的购进发票。小王一惊,说这个发票呢,没什么参考价值的,我们统计这个综合能源消费量呢,一直按公司计量科人员直接提供的数据为依据,上报的数据是各个车间,各个用能单位的合计。但陈领导还坚持让小王去拿发票,小王不敢怠慢和拒绝,只好遵命。
   陈领导指尖在摊开的发票复印件和打印出来的平台报表等资料之间来回跳跃。而且他轻声念数,让身边的一个女助手用手机加减数据。他的指关节叩在桌面上,笃、笃、笃,敲得小王心跟着一颤一颤的。
   “王会计,”陈科长的声音很硬,带着不容回绝的威严,“解释一下吧。平台数据上报的蒸汽消耗,去年全年,百万千焦折算成单位吨是,一共一万三千七百吨。”他轻咳着顿了一下,“而去年全年缴费发票汇总,百万千焦折算成单位吨是两万五千八百吨。差了47%,不大正常啊。”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直直钉在小王脸上,“损耗掉的蒸汽,去哪儿了?”“我想想……“小王喉头滚动了一下,心里明镜似的,去哪儿了?领导知道,领导明白,我一个会计怎么知道生产用的蒸汽去哪儿了呢。但是人家省局领导让你小王说原因,你就得说出来,但又不能乱说,省局领导的手中拿的中性笔,会根据你的口述随时记录让你签字的。好的,我问下能源科吧,小王说。其实他知道问和不问是一个结果。果然能源科计量的小张吞吞吐吐地说在北面工业园,暂且回不去,回去时,他再核实一遍。小王就对省局领导转述小张的话。空调冷气飕飕地吹着,到底省局的领导是专家,人家一开始就查不能做假的发票,直接明快,当场就出了惊人的数字——47%!
  
   二
   到底是专业啊,人家一查就直抵要害,戳到痛点,最不容易造假的发票入手,这次不知核查结果怎么样,若是企业受了罚,我看工信局还怎么匡算指标?小王心里暗想。
   那年很冷。区工信局会议室暖气十足,却驱不散那股渗入骨髓的凝重。主席台上,区长的脸色比窗外的铅云还要沉。他面前摊着一份红头文件。
   “紧急任务!”区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金属刮擦感,震得人耳膜嗡嗡响,“死任务!市里压下来的!全年综合能耗,下降8%!工业总产值增长5%!”他扫过台下参会人员的脸,那眼神,能把人钉在椅子上,“完不成?很简单。所有政府优惠、扶持资金,归零!一票否决!”
   接着区工信局的人员给开会的各乡镇负责人、企业会计人员每人发放一张红纸,上面是能源指标完成责任书!会后小王给总经理送过去,只见总经理握着笔,笔尖悬在签名处,顿了足足有十几秒。最终,笔尖落下,签下大名。
   任务压回公司,毫无意外地落到了分管能源的副总王力头上。王力,搞技术出身,平日里对锅炉、管道、热效率这些术语如数家珍,此刻他捏着那份带着区里红色印章的文件复印件,指关节捏得嘎嘣响,像是要把那薄薄的几页纸攥出水来。
   “下降8%?一刀切?产值增长5%!我不知道这帮领导是怎么想的,咱公司这几年是陆续地更新了全套进口的生产设备,效率提升,用工减少,但是,你想想能吃才能干呢,这么高效率的设备能耗怎么反而会下降呢?”他对着财务总监钱兴,声音压得极低,却像困兽在咆哮,“老钱!从络筒染色到整经织造下水处理这些工序,甚至现在包装工序总经理也换成人工智能机械手操作,大大地节约用工,这些大个设备,哪个是省汽省电的呢?区工信局这是给企业出难题哩!”
   钱兴比他年长些,鬓角已染了霜色。他端起保温杯,慢条斯理地吹开浮在上面的茶叶,啜了一口,眼皮都没抬:“老王,抱怨没用。‘一票否决’的尚方宝剑悬着呢。优惠没了,扶持断了,总经理交待的任务咱俩没完成,他一急眼,怎么你我这位置,还坐得住?”他放下杯子,杯底磕在桌面上,发出沉闷的一声响,“指标的对错,不是你我该讨论的。只讨论一件事:怎么‘完成’。”
   几天后,钱兴把小王叫进了他的办公室。王力也在,两人疲惫的脸上似乎有些苍老。钱兴递过来一张纸,上面是王力那略显潦草的字迹,列着一串公式和几个关键数字。
   “小王,”老钱指着那几行字,“以后报送统计局平台的数据,蒸汽消耗量上报数据,按王总定的这个报送方针来做。”他手指点在那串公式的末尾,“今年每月的实际数,乘以0.91这个系数。”
   这是啥系数?0.91?他脑子里飞快地闪过账面上那些与华和集团结算的蒸汽发票金额。就是0.09的差距,一年累积下来,也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三年呢,五年呢?这综合能源消费量会缩水多少呢?简直不敢想象。他张了张嘴,喉咙发干:“钱总,王总,这……平台数据要和原始凭证、发票对得上的啊,年底一审计……”
   “年底?”王力打断他,语气有点冲,带着技术人员的直接,“年底的事年底再说!先把眼下的关过了!平台报表只看一个汇总数,谁去拆你的分项?原始记录、台账,我们自己内部备查的,按实际走。对外报送的,按0.91走。明白?”他烦躁地挥了下手,“计量那边小张,你跟他协调好。口径一定保持一致。”
   小王还想说什么,老钱抬手止住了他。老钱的眼神深不见底:“这事儿,总经理是同意了的,小王,你按领导这意思做吧。记住,各部门对外的口径保持高度一致。”那“一致”两个字,咬得格外重。
  
   三
   就这样,一套隐秘的“双套表”在新丽公司悄然运行起来。工业总产值那个数据指标,因为新丽公司更新设备原因呢,基本上同比增长5%的指标能实现,实现不了时,就微调下产量记录表,若是下个月产量再增长超标呢,就再调平。计量员小张那里,照旧抄表、汇总,一份真实的原始记录,用于和华和集团结算那笔实打实的蒸汽费。而每到报送平台报表前夕,小王就会从小张那里拿到另一份“处理”过的蒸汽消耗数据——原始数据乘以那个神奇的瘦身后的0.91系数。
   麻烦在于细节的分解。蒸汽不像电费,一个总数好糊弄。它分布在各车间。为了“逼真”,也为了分摊工作量,小王和小张这对“难兄难弟”琢磨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用量大的几个主要车间,比如染整车间、漂染车间,按比例乘以0.91;而那些用量微乎其微、每月不足三十吨的小部门——比如办公楼供暖、食堂蒸饭,甚至厂门口那两排租出去的门市房——干脆“忽略不计”。小张对此颇有微词:“门市那点量是少,可加起来一年也有百十吨呢!都抹了?”
   小王只能苦笑,搬出领导的原话:“王总说了,蚊子腿也是肉,但为了操作简便,顾大局吧。”他拍拍小张的肩膀,“台账上咱自己记清楚就行,应付检查的报表上,别体现这些‘蚊子腿’。”
   于是,公司内部的能源消耗记录,如同一个双面人,分裂成截然不同的两套记忆系统。一套是真实流淌的血液,支撑着机器运转,也流向华和集团的收款账户;另一套,则是精心修饰过的妆容,只为了在统计局冰冷的平台上,涂抹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节节下降的美丽曲线。一年又一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每年递减差不多9%,累计到现在,居然有这么大的误差了!
  
   四
   “王会计?”陈科长带着寒意的声音将小王猛地从回忆中拽了出来。他手指依旧点着那个刺眼的47%,“你们的解释呢?损耗?误差?差到47%,这损耗率,太高了!我需要一个书面的、经得起推敲的说明。”
   “是,是!领导放心!”小王一个激灵,后背的冷汗已经浸透了衬衫,“我们一定查清原因,尽快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他脸上堆着十二万分的诚恳,心脏却在胸腔里疯狂擂鼓,震得耳膜嗡嗡作响。脑中飞快地运转了下统计法规的相关条例,若是省局真开出罚款单来,丢人现眼不说,根据实际发生数与上报数据的误差比例,差不多高达二十万的罚款!省局领导带着这个问题离开新丽公司,临走时一再强调尽快提交说明资料。
   省局的人一走,小王跌坐在椅子上,浑身发软。窗外阳光刺眼,他却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实话实说?把责任状、乘以0.91的内幕和盘托出?新丽公司立刻就会成为顶风作案的典型,罚款事小,后续的连锁反应足以让公司伤筋动骨,甚至可能波及总经理,还有钱总、王总……自己这个具体操办人,又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他猛地站起来,抓起桌上那叠如同罪证的发票和报表,脚步有些踉跄地冲向了财务总监老钱的办公室。老钱看到小王,笑了下,走了?他们这些人没查出事吧?
   “钱总!查出事儿了!他们要发票比对咱的报表数据!省局……省局揪着蒸汽损耗不放!47%的差!要书面说明!顶格罚的话,二十万!”小王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把省局的要求和自己的担忧一股脑倒了出来。
   钱兴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他摘下老花镜,捏了捏眉心,沉默了几秒钟。
   “王力呢?”钱兴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这事根子在能源计量,说明得他来写。你去找他,把情况说清楚,让他务必今天把说明拿出来!措辞,要严谨。”
   小王像得了救命稻草,转身又冲向王力的办公室。
   王力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出他焦躁的声音:“……我知道!关键项!关键项一个都不能缺!现场给我盯死了,审核老师不是吃素的!”显然还在忙活那个要命的三体系认证审核。小王硬着头皮敲了敲门。
   “请进!”王力的声音透着不耐烦。
   小王推门进去,王力正对着电话哇啦哇啦地说着什么。扭头看到小王,他没好气地对着话筒说了句“先这样”,重重扣下电话。
   “小王,有事儿?”王力眉头拧成了大疙瘩,眼睛里布满血丝。
   小王赶紧把省局的要求复述一遍,重点强调时间紧迫和罚款风险。
   “统计局?统计局能干啥?”王力像是被蝎子蛰一下子似的,声音陡然拔高,高声大嗓地说,“统计局这些单位啊,除了给企业找事添堵,他们能创造一分钱效益?啊?整天盯着这些数字游戏!”他越说越气,食指狠狠地在空中戳着,仿佛要把无形的敌人戳个窟窿。
   小王只能赔着小心听着。他知道王力的脾气,更知道他这些话也只能在背后发发牢骚。去年市统计局领导来调研企业技术改造,王力全程陪着笑脸,握手握得那叫一个热情洋溢,介绍公司节能措施时更是笑成一个慈祥的妇人,展现出满脸老菊花瓣子。
   “王总,省局那边催得紧……区里也来电话了,说今天下班前必须交说明,不然……”小王硬着头皮提醒。
   “不然?不然怎么样?罚!让他们罚!”王力梗着脖子,抓起桌上的茶杯灌了一大口,“我现在没空!认证审核是头等大事!搞砸了认证,损失更大!”他烦躁地挥挥手,说我知道了。
   第二天,一天时间,小王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区统计局的电话一个接一个,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最后几乎是最后通牒:“王会计!省局盯着呢!再拖,明天一早,处罚告知书直接下达!没商量余地了!”
   没有丝毫办法的小王再一次冲进老钱办公室:“钱总!王总那边到现在没写,我催他好几次子!区局下了最后通牒!实在不行,我,我就把情况如实写进去,责任状是总经理签的,指标是区里压下来的,我们只是执行……”他话没说完,就看到老钱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胡闹!”老钱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笔筒都跳了一下。他压低声音,“这话能说吗?一个字都不能提!”他急促地喘了口气,“你等着!我亲自去找总经理当面汇报!”
   老钱几乎是跑着出去的。小王僵在原地,手脚冰凉。不到二十分钟,老钱回来了,脸色依旧凝重,但明显松了口气。他对小王说,刚才总经理电话指示王力,你手头所有工作,包括认证审核准备,全部暂停。今天下班前半小时,蒸汽损耗的书面说明,必须写完。要详尽,要科学,要能站得住脚。”老钱转述完总经理的话时,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

共 736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异常的蒸汽虚损率》,揭开了企业数据造假的隐秘一角。当省统计局的核查撕开47%的蒸汽损耗缺口,新丽公司“双套账”的操作浮出水面——对内是真实的能源消耗记录,对外则是按0.91系数“瘦身”的数据,只为迎合区里“能耗降8%、产值增5%”的硬性指标。从领导签下责任书的沉重,到会计小王执行操作的挣扎,再到面对核查时用“管线损耗”搪塞的狼狈,故事里的每个人都被裹挟在指标与现实的夹缝中。当“暂时过关”的侥幸遇上“明年怎么办”的隐忧,当蒸汽管道成了数据失真的“背锅侠”,折射出的不仅是个别企业的生存困境,更有基层在政绩考核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博弈。最终,“如实上报”的通知来得悄无声息,却留给我们长久的思考:那些在数字游戏中被消耗的信任与规则,该如何真正“弥散”在阳光下?该小说取材新颖,人物刻画生动,情节连贯流畅,语言平实,非常吸引读者。感谢投稿!【东篱编辑:继道后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19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继道后裔        2025-08-19 06:48:16
  老师对工业企业生产中的能耗、产能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及写作素材掌握非常全面,类似企业数据报送方面的作品层出不穷,是非常值得去揭示的社会问题。一般人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历或生活体验是写不出这样好的文章。拜读学习,祝笔丰!
2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8-19 10:02:55
  紫苏这篇文章写地太生动了,虽然是虚构的,令人感觉很真实,幽默中透露着无奈,过去一味追求发展的年代,应该有类似的问题,现在统计法真是一柄利剑,悬在空中。信息越来越透明了,但愿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会消失。哈哈,这两个部门我都工作过。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19 11:10:51
  能耗的成本控制,历来是企业必须关心和做好的,但技术水平的局限,这些东西是无法得到合理控制的,上级检查,本为督促,结果这把尚方宝剑真的要斩首某些人了,于是就开始玩起了数字游戏,这个数字时代,有些变样了。作者的小说,写出了一个企业的挣扎,写出了一些人在扭曲的工作中也要修整自己的扭曲,实在让人担忧——这样只是检查,而没有技术改造,能不能生存下去。小说生动有趣,这个题材,如果不是很专业,就难写了,紫苏老师一定有了生活经验。怀才抱器拜读,问候秋安。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8-19 20:13:56
  老师的知识面十分丰富,涉猎范围广。取材新颖,构思精巧绝伦。祝秋祺笔丰。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0 17:52:02
  小说写得非常好,抓住了企业的看点痛点,祝贺紫苏老师的小说摘精,继续期待佳作!
怀才抱器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