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林樾深处的丰碑(散文)

精品 【东篱】林樾深处的丰碑(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45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6发表时间:2025-08-20 07:56:11


   走在高速公路上,远远地看见路边的指示牌上,印有让人心动的文字。“杨靖宇将军殉难地”,并且标明距离不过五百米。随着指引的方向望去,那里是一座并不高大的山包,树木参差不齐,有些稀落。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拽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之中,并且迅速地收紧,一个细而长的空洞里,点点的亮光几乎让人看不见尽头。
   1940年2月23日的濛江县,一连几天风雪交加,就在这一天,遮天蔽日的风雪停下了悲凉的哨音,厚雪绵延也盖不住冲天的激愤。这个注定要被刻进山河里的日子,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助。罪恶的子弹穿过了杨靖宇将军的胸膛,滴滴鲜血泼洒在雪地上,仿佛在瞬间绽放出一片血红色的花朵。
   将军倒下了,倒在他深爱的土地上。他的鲜血流到身下的土地,汇于溪流之中,他的躯体融入了山脉,那一冬的银白也一直在这里定格,塑造出如山一般高耸的人形白骨,巍然屹立不倒,让这里至今都白昼清朗,暗夜不暗。
   在无数个冰雪消融的季节里,我都是听着窗外的檐漏,嘀嗒嘀嗒,屋顶的日子在慢慢滚落着。雪水晶莹,滋润着报春花的红艳。春风沿着山谷巡行,积雪的表面因此而变成薄薄的冰晶,反射光芒,也能照见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一脸的慈祥,姿态娴雅,抑或在微微浅笑。
   大路为之索引,让我径直遇到了他的名字。是的,这里已经不再是濛江县,已经改用将军的名字命名,来作为永久的纪念。我一路寻来,看见了一座高大的石碑和一尊石雕,有青松相伴,还有萋萋芳草衬托,这些都是刚刚顶破了严冬的封锁,尽兴展现着。将军一身戎装,石刻的眼睛里怎么就有神灵一般的慈悲与漠然?我确实看见了他脸上的皱纹,像土地一样龟裂,当与他的眼神照到我的时候,心里会产生一丝丝安定。
   纪念碑旁生长着一棵青松,是将军只身一人与日寇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背倚之树。这里曾经的地名叫三道崴子,离这棵树不远的山下有个窝棚,那里有个貌似善良的老人,名字叫赵廷喜。几十年前的那个寒冷冬日,将军已经几天没有吃过食物了,又饥又累,遇到这位老人,便求他给寻找些可以果腹的食物。
   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人没有去寻找食物,而是引来了日军讨伐队。将军陷入重围,有人劝他投降,可回答他的只有出膛的子弹在证明着坚定的决心。一场恶战,将军寡不敌众,英勇殉国。
   残暴的日军,解剖了将军的尸体,竟然在他的胃里发现了许多的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如今将军的雕像前,摆满了摞成小山一样的白馒头。我不由地觉得有些宽慰,将军的肠胃里什么都没有,有这些食物,他不会再饿了。是吗?肉体上的痛苦并不是永远都留存下来的,而成为石头的人体还有这种痛苦吗?那个远在几十年前的肉身,灵魂是否还在,是否还在饥饿之中?不得而知。
   我却看见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却很饥饿啊,他们来到将军像前,伸手去索取白馒头。
   有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去那里捧走了十几个白馒头,一边走一边乐呵呵地说:“够我造半个月的了。”一路的笑声,让人不免心寒。
   我不禁哑然,木呆地看着离去的身影,一时无语。
  
   二
   来到三角龙湾,大湖的清澈让心境不由地沉静下来,近前看那水面照见我的影,离远看照见天的影。天空笼罩着大湖,让人感受到天空的母性气质,博大而慈爱。在这里我很快入定,湖水饱含诗情,一波波的涟漪荡来,便是韵律在抚慰心神。
   码头前,因几艘游船都在湖中载客游玩,据岸边工作人员解释,需要等待半个多小时才能归来。有栈道穿过山林,翻越山岗,导游怕我们寂寞,便号召大家都去山岗上走走,看看大湖也是不错的游览方式。同行的两个孩子立刻欢天喜地顺着木栈道向上爬,让家长们不得不紧紧跟随。
   我的体力好,爬这样的木栈道还是很轻松的。爬了一会儿,便登顶成功,看看木栈道向远处的森林延伸着,便一边看着被树木裁剪出细细碎碎的幽蓝,一边信步而去。
   木栈道的尽头,闪现出一块巨大的洼地,有一片炭沼泽掩映在树影之中。这个泥炭沼泽是一个由小型火山口经数十万年的积淀和演化形成的,是不可多得的地质奇观。湿地里生长着许许多多的蓟草,随着白桦的慢慢侵入,这里在慢慢地趋向干涸,有水的地方已经快看不到了。身边的大湖就是这个泥炭沼泽未来的映照吗?不敢想象,这里曾经也是一片湖泊,最后能变出这个模样,恐怕是谁都想不到的。
   沼泽好像在画着一个圆圈,有木栈道在周边环绕着,我决定就围着它转一圈。
   没有走出去多远,在树荫下立有一尊雕像,是半身体的,有一个基座,旁边还立有一座石碑。我忙奔过去,那里有个小广场,高大的牌子上书写着鲜红的楷书字体“金伯阳广场”,难道这尊塑像的原人叫金伯阳吗?
   不远处有石碑,果然是烈士的生平介绍。金伯阳(1907—1933)辽宁旅顺人,中共满洲省委主要领导人,1929年入党,1931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负责工运工作。1933年在南满工作并改编了苏剑飞部义勇军,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同年11月15日,在金川县汉龙湾(今辉南县碱水顶子)战斗中牺牲。
   汉龙湾是以前三角龙湾的叫法,而碱水顶子是对泥炭沼泽的另一种说法。顶子在东北话来说,更多的意义是指山顶,这位抗联英雄就是在我站立的地方牺牲的。
   泥炭沼泽在此刻的形象是不可改变的。因为风景我们才来欣赏,也因为蛮荒,我们把它当成陷人脚步的泥潭。烈士的鲜血洒在了这里,没有留下一点点的痕迹。原本就是吞噬生命的血盆大口,不管是什么,只要敢涉足,就在丧失一切可以生存的条件。为了胜利,为了生存,踏入泥沼也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荒芜可以埋葬世间所有,却不能埋葬一种精神的绽放。看那泥沼里的一蓬蓬荷叶花啊,一簇簇鲜艳的金黄,在无拘无束地盛开着,把一点点的虚无都尽情荡去,一种洒脱,一种顽强,在它的身上尽情展现。无名的花,不见得它的花期无人欣赏,只是,它的美有一种强壮,有一种淡雅,是别的花所没有的,虽然没有磅礴大气,却依然可以装点林间,装点山河。
   “妈妈,看我高不高?”一声稚嫩的童语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小男孩站在雕像的基座上,揽在雕像的头颅,做最亲密的接触。
   “下来,不要去摸他!”我一声断喝,声音不是很高,却有十足的威慑力。
   母子俩一下子怔住了,看我挺立在那里,一时有些懵。母亲忙走过来把孩子抱下来,还不时回头看着我。
   虽然没有穿制服,他们分辨不出我是不是景区的执勤人员。他们自觉到不对,最好小事化了,息事宁人。
   我看见母子俩匆忙离去,又在雕像前转一转,顿时感觉心中责任重大。
  
   三
   大湖与光的密切,澄澈了天空,也让人想象到海边的清丽。湖水荡起的风向,有时旋转向上,并不是去左右横荡。陷落下去的大湖,就像是深深凹进的眼睛,以它独特的反光来表现此时的惬意。
   游湖是来这里的最大目的。满满当当的湖,没有一点点的隐藏,我想说谁还有游去的欲望呢?大湖袒露自己的心扉,是无边的坦诚,也是一颗赤子之心在闪耀。把一座湖当作是大地点亮的一盏灯,是不为过的。晴空与蓝湖的对照是真正的映照,空中流水,水波煜辉。有霞的天空是湖水的烘托,印彩的湖水泛波扬起层层洁白的花序。
   湖畔的装饰是必然的,码头与栈道的修建,无疑是给大湖戴上了一条金色的项圈。漫步其间,抬头可见的是山上的绿,层层叠叠,颜色参差,更显内在的壮观。
   时间是湖水里荡不去的波澜,水波一波波地追逐着,紧密相连着,像一部精确的计时器,一分一秒都不肯停歇。大招牌在湖光山色间,有阳光的照耀显得是那么的富丽堂皇,每一个字恨不得一下子刻进人们的心里去。
   我不屑于那里的广告效应,来这里就是来玩的,不用再扯上别的好不好?在这个天然大舞台上,腐烂新生、繁荣枯谢、鬼斧神工、妙手天成几乎都是同义词。而这加进来的人文色彩就是在添油加醋,画蛇添足。
   不过,我还是向那里瞅了一眼,影影绰绰间,有一个更小的牌子,在亮起它的手掌心。我心里一动。这是在向我举手表决,这里的风景有我一份啊,同时,也在提醒我,不要错过啊!
   烈士碑在辉南地区是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这里是革命老区,有无数个抗联密营深藏在崇山峻岭之中,因为抗日,因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一群舍生忘死,舍生取义的人们,在白山黑水、冰天雪地间顽强抗争着。民族的自由与民族的解放是不可懈怠的,为了这些,洒尽一腔热血也在所不惜。
   是的,那是一座烈士碑,所纪念的烈士是曹亚范。
   曹亚范,1911年出生于北京一户贫寒人家,他很早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1931年入党,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三师政治委员。他与杨靖宇将军是亲密战友,杨靖宇将军牺牲后,他满腔悲愤,率部向敌人发起猛烈的反击,在他进一步向胜利前进时,因为叛徒出卖,他遇到日寇伏击,壮烈牺牲,年仅二十九岁……
   烈士墓就在这个山坡上,有一条甬道,铺在地面上的砖石已经有些碎烂,而且,砖缝已经生长出野草,都方方正正。墓地规模不大,仅有十几平方的样子。里面落满了落叶,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人来打扫了,不免有些荒凉。有几棵大树支撑起的空间,还是雄壮威猛的,一代名将在这里安静入眠,觉得还是很静谧的。
   躺在山水间,依偎在苍松翠柏,晨风里听它们歌唱,暮雨中看它们舞蹈,是不是觉得很安宁呢?还有这万千树木,这些正直而无语的朋友啊,可以与它们默默对视,传递喜悦与感怀。
   我到时间了,不能不离开。转过一个弯,再回头便看不见那座墓碑。风景里有赋予烈士应有的享受,我去看风景也因此看清了风景里的内涵。
  

共 38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纵观整个抗战时期,东北抗联无疑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和条件下顽强抗争的典范。白山黑水、冰天雪地间,隐藏着无数个抗联密营,他们爬冰卧雪、吃糠咽菜啃树皮,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解放舍生忘死、舍生取义,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一个个光辉的名字彪炳千秋!适逢抗战胜利纪念日,枫桦老师写此文章,非常有意义。文章通过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展现了杨靖宇、金伯阳、曹亚范三位烈士的英勇事迹。杨靖宇的英名,想必读者都知道,他陷入日军重围,宁死不屈,日寇残暴地割下了他的头颅,解剖了他的遗体,却发现胃中居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野草、树皮和棉花。这种威武不屈、战斗到最后一息的英雄气概,即连残暴至极的日军也为之震惊。而曹亚范和金伯阳,则先后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及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们用年轻的身躯,换来了山河无恙、人民幸福。铭记烈士功绩,传承不朽精神,方能培育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但也应看到,烈士的英名和事迹,有的被淡忘,有的被淡化。枫桦老师笔下写到的杨靖宇将军雕像前供奉的馒头被人当作日常生活来源,小男孩站在金伯阳雕像的基座上随意玩耍,这样的现象的确令人心寒。这也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丰碑屹立,烈士长眠,让他们的精神永生,我想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抚慰。【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20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5-08-20 07:56:36
  东北抗联是抗日最早、最长、最苦的英雄部队,在白山黑水之间血沃关东14年,孕育形成了东北抗联精神。抗联将士们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赤子般的忠诚与热情,永远激励和鞭策着我们。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把精神血脉延续下去,任重而道远。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5-08-20 14:13:09
  东北抗联的事迹是令人感动,令人没齿难忘的。一大批英雄人物的涌现,让这片土地一直都欣欣向荣,日新月异。历史就在面前,不容我们去忘记,这片土地上始终有英魂的护佑,因此万古千秋,青春永驻!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谢谢精彩解读,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20 08:45:00
  抗战80周年之际,这篇反映东北抗日的抗联精神,读后让人对抗联英雄肃然起敬!我们今天读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希望本文推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爱国教育。问好枫桦老师!祝夏祺!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5-08-20 14:08:20
  抗日战争是艰难卓绝的,特别是东北抗联,整整十四年,以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怀念历史,不忘烈士的英勇献身与艰苦的斗争。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8-20 10:33:30
  在山水之间,老师遇见几座烈士丰碑,作为特殊的风景,这些丰碑,巍然屹立。在丰碑面前,老师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未真正理解的惶惑。看来一些游人的作为,很难不叫人去想象,面对人性深处的拙劣,烈士们的牺牲到底有没有意义?和老师一样,我的思考多于答案。深度精彩佳作,拜读学习,顺祝秋安,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5-08-20 14:04:32
  旅游总能碰到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不自觉间,心里非常的难受。国民素质真的需要提高了,这样的场面,最好不要看到。那种场面是要严肃的,不要用自己不好的言行,去亵渎烈士的英名。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8-20 10:34:24
  林樾深处的丰碑,是三位烈士巍然屹立的精神高地!他们坚韧不拔,坚如磐石,视死如归,他们对共和国对党的忠诚,天地可表,日月可鉴。作者简介英雄的故事,内心极不平静。那个小男孩在英雄雕像的基座上自由玩闹,缺乏对英雄的敬重,他的母亲视而不见,而作者愤然喝斥,似一记重锤敲击着麻木的灵魂。该文情景交融,语言清澈又厚重,情感激越又深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般的存在!盛赞才情,问候枫桦老师创作辛苦,谨祝浅秋大吉!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5-08-20 13:59:39
  如老师所说,三位烈士英名卓著,名垂千古,我们是不该忘记的。只是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要进行的,而且要不厌其烦地教育,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遥握顺祺!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20 11:05:54
  是什么,还在茂密的林木和葱茏的山坡闪着精神的光芒?在风景里,三位烈士,可能已经不是风景的看点了,但他们却是不可抹杀的灵魂。东北抗联,是一个被历史定格的概念,风景也因此沉厚,我始终觉得,没有故事和重要人物的风景,不能算好风景。枫桦老师把眼光投向最深的历史风景里,寻找中国人的精神高地。全文,并非一味地歌颂,而是带着我们去思考,真正的感动,不是靠人物本身的事迹,而是那种不褪色的精神,有时候,我们的灵魂很麻木,也很无助,随便一眼,不再去抚慰了,丢掉的是一种生活精神。枫桦老师的文章,具有深沉的特点,我很喜欢看这类文字,可获得超越风景的东西。怀才抱器拜读,谨祝枫桦老师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5-08-20 13:56:04
  一个多月前去的吉林辉南地区,那里有个著名的景区三角龙湾。前些日子发上来一篇,这是第二篇。杨靖宇将军殉难地就在高速路边,我们走到靖宇县就看见了。很多年前,就听说过这里,一直没有得见。金伯阳的纪念碑是意外碰见的,就在大湖的旁边,如文所描述,那里还有个非常美丽的泥沼,自然景观没的说。烈士的事迹如同一道光,照亮了这里的晦暗。不是因为追寻烈士的脚印而来,意外碰到,有更意外的惊喜。眼前一亮的感觉,在那时候,文章的题目就定下来了。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6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8-20 11:51:20
  枫桦老师真是文彩斐然,每篇文章都那么空灵曼妙,我以为是有天赋,那么妙语是怎么生长出来的?令我赞叹。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5-08-20 14:15:44
  阅读是关键。写作与阅读是分不开的,还要打开视野。还要多写,再没有别的什么了。谢谢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8-20 17:11:16
  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老师讲述抗联英雄的故事,正当时。抗联那时候何其艰苦。我最早知道杨靖宇好像是小学思想品德课上,大概是三年级,一直记得日寇剖开了他的胸膛,看看被围困日久的将军吃的什么......。不知道现在孩子课上还有没有这个文章。我小儿子他们几个学校代表清明去扫墓。我想是不够的,应该全体孩子都去,冀东纪念地也很多,村村都有牺牲的烈士。人要活得有信念。老师的文字总是那样超凡脱俗,让人钦佩。看到您在那篇序言下面的留言了,您是给我第一个写按编的老师,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回复7 楼        文友:枫桦        2025-08-21 03:23:33
  首先要向老师表示祝贺,多年的辛苦换来一份甘甜,写作的意义在放大,让人倍感欣慰。东北是一块至今都滚烫的热土,抗联精神永远在这里屹立。走在这片土地上会经常看见烈士碑和烈士墓,抑或是一种景观吧,要取决于每个人的态度!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遥握!祝文丰笔健,精彩不断!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