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胡记板鸭(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胡记板鸭(散文)


作者:何叶 榜眼,2402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发表时间:2025-08-20 15:37:26

我住的小区市场里有一个“胡记板鸭店”,如今算算也开了有十多年了。胡记板鸭店面不大,约莫也就两丈见方,门前一块黑底金字的招牌,风吹日晒,金字已有些剥落,却更显得古朴。店主人姓胡,是个五十来岁的瘦长汉子,颧骨高耸,眼睛却炯炯有神,看人时总带着三分笑意。他妻子是个矮胖妇人,手脚麻利,常年在柜台后忙碌着。
   市场刚开市的时候,市场里的熟食店也有个七八家,但后来慢慢的关闭的不少。先是老张家烧鸡,因儿子赌博欠债,铺子盘给了别人;后来是李记卤味,老李中风后,儿女们都不愿接手,只得歇业。还有一家猪头肉熟食店,一开始也开得很火,后来老板娘偷税漏税也被迫停业了。唯独这胡记板鸭店,不但屹立不倒,生意反倒愈发红火起来了。
   平时的日子,他家店门口都会有顾客来买他家的鸭肉,而且每天都有排队等候的人。每到节假日买客更是不断,门前会排起长长的两行队伍,不光有家属院常吃他家鸭子的人,也有外地邻县闻名赶来的食客。
   胡师傅做的板鸭,鸭子个头匀称,新鲜而且味道独特,尤其是他自制的辣汤没有一个店能够比过,据说是祖传秘方。那些食客不光喜欢他家香酥的鸭子,也喜欢他研制的辣汤。辣汤是他提前制作好的,放在几个塑料桶里。
   每日清晨四更天,他便骑着那辆老旧的脚踏板车去郊外养殖场选鸭。他挑鸭子极严,必要那种羽毛光亮、精神抖擞的,用手一摸,胸脯肉厚实紧致方肯要。我曾问过他缘故,他笑着答道:“鸭子这东西,精神头足,肉才鲜嫩。那些蔫头耷脑的,即使杀了做出来也不会香。”了解他的食客知道,他选鸭子其实选的就是一些没病健康的,他需要的是放心,食客吃了他才安心。
   买回的鸭子宰杀拔毛之后,胡师傅并不急于腌制,而是将鸭子挂在通风处晾上小半日。他说这是为了让鸭肉“醒一醒”,这样鸭子的肉质才会更加松软。腌制用的调料是他家祖传的方子,粗盐、花椒、八角、桂皮等十余味,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胡师傅调料的当口,神情专注得像个老学究,手里的铜勺在调料堆里起起落落,分毫不差。
   他腌制鸭子需两日,其间要翻动数次,他说这样才会使调料渗透均匀到鸭子身上,干完这些,他会把鸭子吹风进行晾晒,冬日里北风紧时最佳,夏日则要择阴凉通风处。胡师傅对天气极敏感,稍有返潮迹象,便急忙将鸭子收回屋内。有一回连阴雨半月,鸭子晾不干,他宁可少做生意,也不肯将就出货。那几日他眉头紧锁,在店前来回踱步,像是自家孩子生了病一般焦虑。
   板鸭制成后,色泽金黄,皮薄如纸,皮下脂肪恰到好处,既不过肥,也不显柴。买回家去,切片装盘,肉色粉红,纹理分明,入口咸香中带着微微甘甜,越嚼越有滋味。老主顾们都说,胡记板鸭妙在“三不”——不柴不腻不腥,便是空口吃上半只,也不觉口渴。
   胡师傅做生意极讲诚信,属于死脑筋的人。有一年鸭肉涨价,进的鸭子成本贵了,别的店家或减分量或抬价格,他却纹丝不动。妻子劝他稍涨些价,他摇头道:“老主顾们吃惯了这个价,突然涨了,心里不痛快。咱们宁可少赚些,也不能失了人心。”后来鸭子的成本实在太高,又不好收他才不得不在门口贴了张告示,说明缘由,将价格略调了调,还特意向每位顾客进行了解释。
   胡师傅对质量把关极严,稍有不满意的产品绝不卖出。记得去年夏天特别闷热,一批板鸭因储存不当,味道略差。他二话不说,全部撤下。妻子心疼本钱,好些日子为这事和他生气,他也不解释只是说:“咱们卖了十几年板鸭,靠的就是胡记这两个字。卖的就是诚信。今天卖次货,明天招牌就倒了。”最后那批鸭子据说都便宜处理给了养猪场,他分文未赚,还倒贴了本钱。
   胡师傅待客极是和气。生客来买,他必要问清是自家吃还是送人,若是送人,便精心包装,还附上食用方法的小纸条;熟客来了,他总能记得对方的口味偏好,张家的老太太爱吃瘦些的,李家的年轻人喜欢肥点的,他都一一记在心上。有回一位老主顾病了,想吃他家的板鸭却出不了门,他得知后,亲自切片装盒,趁午间空闲送上门去。
   市场里的小贩们都敬重胡师傅。卖菜的刘婶常说:“老胡这人,实诚!”修鞋的王老头则说:“如今这世道,像胡老板这样不欺不瞒的生意人,少喽!”就连市场管理处那几个素来严厉的干部,对胡记板鸭店也格外客气,每次检查完他的店铺,都会对他满意的竖起大拇指。
   胡师傅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了工作,曾想接老两口去享福。胡师傅却说啥不去,他说他不想去儿子那吃白食给儿子添麻烦。儿子说可以把店开到城里,那样生意更会好一些。他坚决不同意,他说他这手艺,离了这块地气就做不出这个味儿了。再说,那么多老主顾吃了十多年了,突然找不到他了,会想他的。儿子看实在劝不动他,也只好由他。
   如今胡记板鸭的名声越传越远,常有外地人慕名而来。有美食栏目来采访,胡师傅只是憨厚地笑:“没啥秘方,就是把鸭子当自家孩子伺候,不糊弄人罢了。”节目播出后,生意更红火了,他却依然每日四更起床选鸭,依然对每只板鸭都一丝不苟。
   前几日路过市场,见胡师傅正在店门口与一位老主顾聊天。那老人买了鸭子站在店门口就打开袋子闻着忍不住吃了一块说:“老胡啊!我吃了你家十二年的板鸭,味道就从来没变过。”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胡记板鸭店的招牌上,那剥落的金字似乎又重新亮了起来。店门口,三三两两的顾客拎着油纸包走出来,空气中飘散着板鸭特有的香气。这香气,在这市场里,已经飘了十多年,想来还会继续飘下去。
   胡师傅的店里正中央,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够了。”
  

共 22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胡记板鸭店”为载体,讲述了胡师傅用十年坚守诠释“匠心”与“诚信”的故事。从每日四更选鸭的严苛,到腌制晾晒的精益求精,再到面对成本上涨仍坚守价格、宁损本钱也不卖次货的执拗,胡师傅将板鸭这门手艺做到了极致。他记挂老主顾的口味,为病号送鸭上门,拒绝儿子接去城里的好意,只因放不下熟悉的地气与追随多年的食客。那块 “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够了” 的牌子,恰是他人生的注脚。市场里其他店铺的兴衰更反衬出胡记的韧性。夕阳下飘香的板鸭、剥落却发亮的招牌,仿佛都在诉说:真正的生意,是用时光熬煮匠心,用真诚赢得长久,这样的味道与坚守,注定能在岁月里持续飘香。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20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20 15:39:07
  胡记板鸭的故事好香呀,从选鸭到制作都超用心,像块甜甜的酱鸭糖~ 问候作者,愿这份美味和真诚永远暖暖的呀!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20 15:39:27
  喜欢胡师傅的认真,十年坚守好动人!板鸭香里藏着初心~ 问作者好,盼这香气飘呀飘,天天都有好味道哟!
3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5-08-21 07:54:03
  文章里有鸭肉的芳香,有岁月的流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