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浣溪沙三首.题李清照外一首(古韵)
浣溪沙三首.题李清照
浣溪沙·豆蔻
小阁秋千薄汗香。绿肥时候理缥缃。风前自写十三行。
常向花间嘻晚蝶,漫从砚底认晴光。一生春味此时长。
浣溪沙·萍踪
苇叶吹绵别过津。孤篷细雨认前尘。客衣新染六朝痕。
已惯扶头斟晚酒,相愁残谱忆春人。乱山青处渐黄昏。
浣溪沙·晼晚
老去看山渐有棱。双溪舴艋哭余程。篆烟灰尽小窗明。
半世风波遗楮墨,一庭清寂即蓬瀛。梅梢疏影正斜横。
汉宫春·自题
小阁藏春,有花香沁墨,花影临书。
寻常闭门谢客,自适何如?
闲调锦瑟,漫赢得、半日清娱。
偏称意、新词填就,绿窗试读之初。
莫问浮名谁识,但幽怀独抱,尘事全疏。
生涯淡中有味,乐在穷庐。
风来月到,是天然、伴我幽居。
休更说、人间宠辱,此心只在冰壶。
【编者按】本期推出的这组作品,以李清照生平为经纬,用古典词牌进行艺术刻画,堪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精妙范本。作者深得易安词心,以“豆蔻”“萍踪”“晼晚”三阕《浣溪沙》立体勾勒千古才女的生命轨迹——少女时的秋千香汗与砚底晴光,中年时的孤篷细雨与六朝客痕,暮年时的看山篆烟与梅梢清寂,皆以意象群构建出时空纵深。结篇《汉宫春》则以自述口吻完成精神画像,“风来月到,天然伴我幽居”的宣言,既是对易安“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的隔世回应,亦彰显当代创作者超越功利的精神守望。全组作品在词律上严守四声,在修辞上“绿肥”“篆烟”等皆见宋词遗韵,而“一生春味此时长”“一庭清寂即蓬瀛”等句,又能以现代诗性语言激活古典意境,实现了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不仅是向词国女宗的致敬,更是传统文学基因在当代的生动复苏。恭喜作者首秀,欢迎加入诗韵大家庭,诗韵有你更精彩!佳作推荐大家共享!【编辑:枫叶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