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提干(小说)
我的连队,坐落于辽中的一个山头上。当年的老兵们,硬是锹挖镐刨,在这个山头上,平整出了一个四百平方米的操场。又修建了各种兵器的掩体。并且去中寺村附近的山上,往回运石头。硬是在山上建起了一座两层的小楼。
我们是高射炮连队,俗称三高部队,住的是高山头,吃的是高粱米,守的是高射炮。平时就是进行无实弹射击训练,以及队列训练。然后就是兵器学理论学习和时事政治学习。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用指导员的话说,你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不能让你们闲着,一闲容易出问题。
我们仪气排是连队的宠儿。每年打靶的好坏,全在仪气排了。平时连里出公差,基本都是炮排的事。去吉林蚂蚁河伐木修路,以及去南运河施工,都是炮排的活。以至于炮排的战友们,气的说道,脏活累活都是炮排的,立功受奖都是仪气排的。
又有那个连干部,不希望,一年一度的大连营城子靶场打靶,打出优秀的成绩?那可是全师炮连,在海边实弹射击。众目睽睽之下,谁不想打出第一的名次来。
那是七八年的秋天,仪气排从大连打靶归来,连长王志心里乐开了花,一连终于翻身了。以前打靶成绩,总是在中下游转悠。王志从团里的作战参谋,来到一连上任已经,一年多了,他很抓训练科目,注重发挥干部战士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勇于创新。这不,在全师100炮连实弹射击中,打了个全师第二名的好成绩。
团长拍着王志的肩膀说,没有看错你,好好干吧。
要知道,团长长的浓眉大眼,走起路来,虎虎生威。提他当副师长的呼声很高,就是没有提起来。据说是文凭太低了。
受到了团长的拍肩膀的奖励,王志回到连队驻地,立即让炊事班加菜,犒劳打靶归来的干部战士们。
过了不长时间,师里给仪气排立了个二等功。按惯例指挥仪班长,马上就能提干了。
指挥仪班长刘峰,他是七伍年入伍的城市兵,来自于南方的鱼米之乡。
对于提不提干,报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提了证明自己干的好,不提回家也能安排工作。指导员黄翔,很看不惯他的样子,经常敲打着他,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尾巴翘天上去了。
有一次刘峰,闲暇时看小说茶花女,被高指导员看见,说刘峰思想不健康。高翔家是农村的,只有初中文化,凭着吃苦耐劳,和能说会道,让来连队蹲点的团政委看中了。
先是提为排长,又换了两个连队,来到了我连,担任指导员。听说要提副教导员了。
刘峰据理力争,气的和指导员吵了起来,说指导员没有艺术细泡。指导员说刘峰狂傲自大,小资产阶级情调。一时闹的不亦乐乎。
我的雷达班长宋涛,个头不高,长的文质彬彬。他也是七伍年入伍的老兵,来自于北方的一个小县城。由于是高中生,又善于表达自己,很得指导员的青睐。更关键的是,他有个叔叔,在沈阳火车站当客运副站长。
每当团里的干部探家往返时,都来找我的班长宋涛。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个时候,能买个坐票就不错了。而他总能在车票最紧张的时候,通过叔叔给买到卧铺票。就连团政委回北京休假,也让他给购买车票。
宋涛班长也是乐意周旋此事。他叔叔有时也点播他,不能什么事都答应。
不过,宋涛只要提出了要求,他叔叔基本上都给办理了。
打靶归来后,宋涛回了一次家,相中了一个局长家的姑娘。女方是一名教师,长的挺秀气,也看中了班长宋涛。只是提了一个条件,提干就结婚。要不复员回来,只能是按工人安排工作了。局长也默许了女儿的要求。
宋涛归队后,先是和指导员谈了此事,又带了家乡的土特产,去看望了政委。
政委对宋涛的到来,也是很高兴,破例在家里,安排宋涛吃顿饭。告诉他,每年全团干部探家往返,你费心给买车票,解决了干部旅途劳累的后顾之忧,快顶我半个政委了。
临走时,政委嘱咐宋涛,在连队一定要好好干,和干部战士处理好关系。等提干指标下来,争取提上干。
由于到了秋天,天气有些凉意,各个班都在班里,学习兵器知识。复员的老兵就要快离队了,新兵再有几个月也要下连了。
大家根本没心思学。东一句西一语的说着,各自家乡冬天的生活方式。
刘峰看了看,班里大家的精神状态,然后,告诉全班扎腰带,去阵地。进行室外训练。
指挥仪班在操场列队后,向阵地跑去。
连长在二楼,看见了指挥仪班的操作后,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
指导员看见连长,站在窗户旁,也走了过来。他看见指挥仪班上了阵地,并且在指挥仪上,开始了训练。问连长,各个班不是室内兵器学习么?宋涛他们怎么跑阵地上去了?
连长看了一下指导员,指挥仪班是炮连的定海神针,只有他们的军事技术提高上来,复杂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应对。这样,我指挥起来,心里也才有底气啊。
中午时分,一辆北京吉普车,缓慢的停在了连队楼前。原来是团政委来连里了。连长和指导员急忙跑下楼来,把政委迎上楼去。后来得知,团里提干指标下来了,团里的领导都去各个连队摸底去了。一连本来就是政委的联系点。所以团里的会议一结束,政委就赶到了一连。
下午,连里支委会上,支委们各抒己见,推选着自己认可的人选。最后意见集中在宋涛和刘峰身上。
连长说刘峰军事素质过硬,是个当排长的好苗子。指导员说宋涛平易近人,能够团结同志。工作干的也是风风火火的。副指导员也说,宋涛助人为乐,为大家买车票,分文不取,有时自己还搭钱。思想觉悟很高。
副连长接过了话题,宋涛为人是不错,可我们连队是军事值班连队,军事素质叫的不硬,那是要吃败仗的。我还是倾向于刘峰。政委一言不发,只是听着大家的意见。
末了,告诉连长和指导员,把宋涛和刘峰都报到营里吧。听听营里的意见。
政委的小车,带着一路的尘土,下山去了。
刘峰和宋涛,都听说了,政委来连里的目的。
刘峰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只是说道,公平就行。
宋涛走出班里,来到指导员办公室,提出明天请个假,去市里一趟。指导员准了假,并且告诉宋涛,和他叔叔好好谈谈。也可以和师里团里有关人员沟通一下。
日子是枯燥的,也是快乐的。都是十八九的男子汉,苦点累点也不算啥。
伙食依旧是高粱米为主,白菜萝卜还有咸菜。如果不出去野营驻训,估计一年,也只能春节吃顿饺子了。
宋涛这一段时间,经常请假去市里。每次回来,都去和指导员汇报一下。
刘峰依然是带领着班里搞军事训练。用他的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战士们累的也是多有怨言。
突然有一天,连部文书来到雷达班,告诉宋涛,指导员找他有事。等到宋涛谈完事下楼后,没有回到班里,而是直接去了卫生队。听说是体检身体去了。
老兵们心里都知道,这怕是要提干了。
我推开雷达班的门,向室外走去。看见操场上连长和刘峰往阵地方向走去。
刘峰用手比比划划的说着什么。从背影看,可以看出很是激动。像是在争吵什么。两行脚印弯弯曲曲地,向阵地蜿蜒而去。
听说,宋涛给政委送了不少东西。
听说宋涛的叔叔去了师里和团里
听说个别干部家属,安排进了铁路三产工作。
一切都是听说,宋涛穿上四个兜的上衣,穿上皮鞋,走起路来,神采飞扬,这可是大家眼见的。
以后,每次出早操和训练时,大家都看见连长铁青着脸。没有一点笑模样。
小道消息说,为了刘峰没有提干,连长去团里,和团长政委都吵了起来。命运的齿轮继续旋转着,人生的舞台上,都在演绎着各自的角色。
十月份,又到了老兵复员的时候了。排长宋涛这几天紧着去团里找政委,看看能不能提前转业。家里催促着回去安排工作,好早点结婚。
也可能他是听说什么风声了,我们部队也在宣讲越南在边境闹事,枪杀我边民。但没有什么行动。复员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刘峰还找到仪器排长宋涛说,好好干吧,前途无量啊。
一天晚上,刘峰也已准备好行装,吃过了连队的送行餐后,就等着明天早上坐车去沈阳返乡了。连长破例和刘峰喝了三杯酒,说到动情之处,两个人都流泪了。
晚八点,一个电话通过连指挥所,打到了连长办公室。电话是军务股长打来的。明天刘峰取消复员行程。听候通知。
刘峰接到通知愣住了,什么情况啊?
原来为了教训越南,部队临时组建新的连队,缺少军事骨干,经团里决定,刘峰直接提拔为新组建连队的仪器排长。
我们听说后,向刘排长道喜。他说我这是要上前线了,才给穿的四个兜。
唉,家里工作安排好了,可我也不能当逃兵啊。排长就排长吧。
后来,新组建的连队,也没有去前线。刘峰凭过硬的军事水平,在部队干到副团职才转业。宋涛在政委的批评下,又过了一年多,找了个理由提前转业了。听说工作的不算理想。
一些战友说他临阵脱逃,只顾自己的利益。很让人瞧不起。
一些战友聚会,也没有人和他联系了。
20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