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盼(散文)

  【宁静】盼(散文)


作者:陈俊义 布衣,31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发表时间:2025-08-24 18:23:05
摘要:原创首发。

◎窗上的霜
   清晨醒来时,窗帘缝里钻进来的微光,刚好落在窗玻璃上。那里结着层薄薄的霜,像谁用指尖轻轻扫过,留下几道弯弯曲曲的印子。我盯着那些纹路看了好一会儿,忽然想起前几天你站在这里说要走,手指在玻璃上无意识地划着,也是这样歪歪扭扭的轨迹。
   起身拉开窗帘,霜花在阳光下慢慢显露出更细的脉络。有的像河流,有的像树枝,最末端那道浅浅的弧线,刚好圈住日历上被红笔标出来的日子。你说过那天会有消息,可现在离那个日子只剩三天了,手机安安静静地躺在床头柜上,屏幕暗着,像在跟我一起沉默。
   厨房的水壶烧开了,白色的水汽漫出来,我捧着杯子凑到窗边,哈出的热气让玻璃上的霜化了一小块。水珠顺着刚才那道弧线往下淌,在窗台上积成个小小的水洼。我用指尖蘸了点水,在玻璃上补了个不圆的圈,把那个红日子圈得更明显些。
   楼下的清洁工推着车子经过,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格外清晰。风从楼道里钻进来,带着点凉意,窗缝没关严,发出细细的呜呜声。我伸手去推窗,指尖碰到玻璃上没化完的霜,冰凉的触感让心里也跟着一紧。你走的那天也是这样的风,卷着你的衣角,你说“很快回来”,声音被风吹得有点散。
   中午太阳升高了,霜差不多化尽了,玻璃上只剩些模糊的水痕。我拿抹布去擦,擦到一半忽然停住——那些被霜覆盖过的地方,还留着淡淡的印子,像谁用铅笔轻轻画过,又被橡皮蹭过,明明灭灭的,看得人眼睛发酸。
   傍晚的时候,天又阴下来,窗玻璃上慢慢又起了层雾。我对着玻璃哈气,用手指写你的名字,写了一半又擦掉,换成个问号。雾气很快把字迹盖掉,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可我知道,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跟着霜花一起,在玻璃上结了又化,化了又结,等着某个晴天,能晒出个清清楚楚的答案。
  
   ◎未拆的信
   邮箱里塞着个牛皮纸信封,拿出来时发现没有邮票,也没有寄件人地址,只在右下角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手指捏着信封边角,能感觉到里面是厚厚的一沓纸,边缘硌得指腹有点麻。
   这是上周发现的。那天去取报纸,看见它躺在邮箱最里面,被一堆广告单压着。起初以为是错投的,可拆开邮箱时,发现信封上的收件人写着我的名字,字迹歪歪扭扭的,像小孩子写的,却又有种说不出的熟悉。
   把信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放了三天。每天路过都想拆开,可指尖碰到封口时,又忽然停住。总觉得这里面藏着什么重要的事,像小时候拆生日礼物,既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又怕拆开的瞬间,期待就落了空。
   今天打扫卫生,拿起信封想挪个地方,不小心碰到了窗台的花盆。一片花瓣掉下来,正好落在信封上,粉白色的,像封信封戴了朵小帽子。忽然想起你以前总爱往我书里夹花瓣,说“这样看书时,就像在跟春天说话”。那时候的花瓣是干的,脆生生的,不像现在这片,还带着露水的潮气。
   傍晚的时候,邻居家的小孩跑过来,手里举着张画,说“阿姨你看,我画的太阳”。画上的太阳是橘红色的,周围画着歪歪扭扭的光芒,跟信封右下角的那个一模一样。我蹲下来问她,是不是见过谁画这样的太阳,她指着楼对面的公园说:“那个穿灰外套的叔叔教我的,他说等太阳晒得花盆发烫时,就有人来拆他的信了。”
   天慢慢黑下来,我把信封放在窗台上,让月光刚好照在上面。风从纱窗钻进来,信封轻轻晃了晃,里面的纸页沙沙作响,像谁在跟我说话。忽然鼓起勇气,指尖捏住封口的折痕,一点点拆开——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纸,上面画着好多小太阳,每个太阳下面都写着一行字,从“第一天”写到“第三十天”,最后一行是:“明天,我把太阳摘下来,给你当钥匙扣。”
  
   ◎老座钟
   客厅的座钟又慢了。早上看新闻时,听见它敲了八下,可手机上明明显示九点。起身去调指针,手指碰到钟面,冰凉的金属上落着层薄灰,像谁很久没碰过。
   这钟是你爷爷留下来的,黄铜的钟摆,走起来“滴答滴答”响,声音能传到卧室。你走那天,特意把钟调准了,说“等它再走三千六百下,我就回来了”。我数过,三千六百下是五个小时,可现在五个小时早就过去了,钟摆还在不紧不慢地晃,像把时间拉成了橡皮筋。
   中午做饭时,听见钟敲了十二下,可锅里的米饭刚冒热气。以前你总说,这钟懂得心疼人,饭没熟就不催。那时候我们总围着钟吃饭,听着滴答声聊天,你说这声音像心跳,“两个人的心跳,得跟钟摆似的,齐步走才好”。
   下午下雨了,雨点打在窗上,跟钟摆的声音混在一起。忽然发现钟慢得越来越厉害,现在每下滴答之间,能数到三个数。想起你临走时给钟上弦的样子,你说上弦要顺时针转三圈,“转少了它偷懒,转多了它闹脾气”。我学着你的样子转了三圈,金属的发条“咯吱”响了一声,钟摆忽然晃得快了点,像伸了个懒腰。
   傍晚的时候,钟摆卡住了。“咔哒”一声,摆锤停在半空中,不再动了。我慌了,伸手去拨,可它像生了根,纹丝不动。忽然想起你说过,钟摆停了,不是坏了,是“它在等个重要的人,亲手把它叫醒”。
   天黑透了,我坐在钟旁边,借着台灯看它。钟面上的罗马数字,被岁月磨得发亮,尤其是数字“六”,上面有道浅浅的刻痕——那是你小时候换牙,用牙咬的。忽然听见门外有脚步声,一步一步,跟钟摆以前的节奏一模一样。门开的瞬间,钟摆“咔哒”一声,又开始晃起来,滴答,滴答,像在说:“你看,我说过会等你吧。”
  
   ◎褪色的船票
   整理书架时,从一本旧书里掉出来个硬纸壳,弯腰去捡,发现是张船票。边角都卷起来了,上面的字迹被潮气洇得发蓝,目的地那三个字糊成一团,只能看出最后一个是“港”字。
   这是去年你去海岛时留下的。那天我去送你,码头上的风特别大,你把船票塞给我,说“等我回来,咱们再坐一次这班船”。我把票夹在常看的书里,想着等你回来就拿给你看,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大半年。
   坐在书桌前,对着这张船票发呆。票面上的日期被我用红笔圈过,现在红圈褪成了浅粉色,像朵开败了的花。记得那天你穿着件蓝色的衬衫,站在甲板上朝我挥手,衬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张要起飞的帆。船开远的时候,我看见你还扒着栏杆,直到变成个小小的蓝点。
   书桌上的茶杯凉透了,我起身去倒热水,路过阳台时,看见楼下的花开了。去年你走的时候,这些花刚打花苞,现在已经开得热热闹闹的。你说过最喜欢这种花,花瓣像小裙子,风一吹就晃悠悠地跳。我蹲下来数了数,一共开了七朵,想着等你回来,刚好能摘一朵别在你衬衫口袋上。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又把船票找出来。借着台灯的光,能看见票面上细微的纹路,像海水的波浪。忽然想起你在船上发的朋友圈,说夜里的星星特别亮,“像撒了把盐在黑布上”。那天我也抬头看了,可城市的光太亮,只看见寥寥几颗星,忽明忽暗的,像你没说完的话。
   凌晨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雨点打在窗玻璃上,噼啪作响。我把船票重新夹回书里,夹在第37页——那是你最喜欢的一篇散文,讲一个人在海边等船,等了一辈子。合上书的时候,听见书页里传来细碎的声响,像船票在跟我说,再等等,潮涨起来的时候,船就该靠岸了。
  
   ◎空座位
   咖啡馆里的阳光,总在下午三点准时落在靠窗的座位上。今天来的时候,那个座位空着,椅背上搭着件灰色的外套,像谁刚走开。
   这是你常坐的位置。以前每个周末,我们都来这里,你点拿铁,我点美式,杯子碰在一起时,能听见奶泡“滋滋”的响。你说这个座位好,阳光能照到咖啡杯里,“像把星星泡在奶里”。
   服务生过来添水,看见我对面的空椅子,笑着说:“今天没等那位先生?”我摇摇头,他却还是摆上了个干净的杯垫,跟以前一样,放在桌子正中间。上次他新来的同事想把椅子收起来,被他拦住了,说“这椅子有人等,天天都来”。
   窗外的梧桐叶黄了,一片叶子飘下来,刚好落在对面的桌面上。我把它夹在书里,想起你以前总爱收集落叶,说“每片叶子的纹路,都是树写的信”。有次你捡了片特别大的,在上面写“明天还来这里”,现在那片叶子早干成了脆片,可字迹还在,像嵌在里面的星星。
   咖啡快喝完了,杯底的残渣结成个奇怪的形状。你以前总爱猜残渣的样子,说像兔子就是好事,像云朵就要下雨。今天这个像只手,五指张开,朝着门口的方向。我顺着它指的地方看,门口的风铃响了,进来的人裹着风,手里拿着本跟我一样的书。
   他径直走到对面坐下,外套搭在椅背上,跟我刚才看见的一模一样。“等很久了?”他笑着问,指尖碰到杯垫的瞬间,阳光刚好移过桌面,把两个杯子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从来没分开过。
  
   ◎归期
   把衣柜最下面的箱子拖出来时,灰尘“噗”地飞起来,呛得我咳嗽了两声。打开箱子,里面是你的行李箱,深蓝色的,边角被磨得发白,像片洗旧了的海。
   这箱子你走时没带走,说“等我回来,咱们一起收拾”。现在我把它打开,里面空空的,只有张纸条贴在箱底,上面写着“归期:等窗台的薄荷开花”。窗台上的薄荷,昨天刚冒出第一个花苞,嫩绿色的,像颗小小的星星。
   中午去超市,买了你爱吃的饼干,还有我总说太酸的柠檬。收银时,老板娘笑着说:“今天买的都是双份呀。”我点点头,她忽然压低声音:“上周看见个跟你描述的很像的人,在路口问这附近有没有卖薄荷的。”
   下午整理书架,把你常看的书都搬到最显眼的一层。忽然发现《小王子》里夹着张火车票,日期是明天的,终点站是我们城市的名字。票面上的字迹被水洇过,有点模糊,可我认得,那是你写的,在“乘客”一栏,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傍晚给薄荷浇水时,花苞又长大了点,能看见里面淡淡的紫色。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点甜丝丝的味道,像去年你回来时,带的那盒糖果的味道。我把行李箱擦干净,放在门口,轮子朝向外边,像随时准备跟着谁走。
   天黑后,路灯亮了,在楼下连成一串。忽然听见楼道里有轮子滚动的声音,越来越近,最后停在门口。敲门声响起时,薄荷的花苞刚好绽开,小小的紫色花瓣,在灯光下像眨眼睛的星星。我打开门,看见你站在那里,手里捧着盆薄荷,笑着说:“听说你家的薄荷开花了,我来借点种子。”

共 39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文章以《盼》为题,通过“窗上的霜”“褪色的船票”“未拆的信”“老座钟”“空座位”“归期”六个片段,细腻描绘了等待的过程:从观察霜花、摩挲旧船票,到对着未拆的信犹豫,再到关注老座钟的节奏、守候咖啡馆座位,最终迎来归期。文章营造出静谧、绵长又带着期盼的意境,字里行间满是细腻的思念。通过日常物件与场景,将抽象的等待具象化,主要表达了在漫长等待中深切的思念与对重逢的执着期盼,情感真挚而含蓄。【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