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丹枫】靠山(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靠山(小说)


作者:朱军 童生,68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发表时间:2025-08-27 08:50:16
摘要:原创首发

靠山
  
   一个消息,突然间,在高炮某师炸响。十七团团长政委,双双被提拔为师长政委。有人说他们,走了某某的后门,有人说他们借了有文凭的光。不管怎么说,他们风风火火上任了。
   师长叫李牧,政委叫刘华。师长长的个子不高,结结实实的。政委个子很高,相貌堂堂。两个人长相反差很大,能在一起搭班子,又双双获得提拔,可见工作也是有水平的。
  
   按全师序列来说,我们十六团才是王牌团,别的不说,就是一炮一车运输,就看出来了。十七团还是两炮一车呢。
   团长王强带兵有道,年年大连营城子打靶,全师都是第一。王
   强长的文质彬彬,说起话来,可是铿锵有力。每当休息的时候,团长皮鞋擦的铮亮,一个人出现在营区里,休闲的走着。
   团长是初中毕业生,因为六十年代部队学唱样板戏。团长被抽调到剧组,演唱智取威虎山的小常宝,不是主角的他,竟然一炮打响。被师里的政治部主任相中了。全师巡演过后,先是提为排长,然后指导员,后来当团长时,硬是把一个落后团,带成了先进团。
   这次提拔,呼声很高的师参谋长位置,,也没有坐上。别人问他,这是什么情况?
   团长只是苦笑了一下,调侃道,我是没有文凭,没有靠山啊。
  
   八月份,一年一度的大连打靶开始了。全师的各种兵器,沿海岸线一字排开,横看成排,竖看成列。显得井然有序,威武雄壮。
   刚进靶场的第一天,师里为了安全考虑,下了一道命令,全师干部战士,不得私自下海游泳。违令者严肃处理。
   上午下的命令,傍晚时分,我们团长命令警卫排,在海边深处,拉起了警戒线,全团下海洗澡一小时。
   这下子,把刚见到大海的战士们乐的,一蹦多高的,冲进了大海。别提有多美了。
   团长和几个团领导,站在岸边,也是紧张地注视着海面,带着救援人员。生怕出现一些问题。
  
   一辆军用吉普车,在团长面前,戛然而止,车上下来了李师长。
   他铁青着脸,把团长喊到了一边,对着团长说,王团长,你这不是和师里对着干么?
   团长平静地回答道,师长,战士们大部分没有见过大海,让他们到海里见识一下,大风大浪,才能培养不服输的胆量。
   师长看了看,海里热闹的场面,说道,老王啊,这次就这么的吧,下不为例。
   然后坐上吉普车,绝尘而去。
   次日早晨,全团在靶场附近的,一个旧机场集合。参谋长整队完毕后,请团长讲话。
   团长站在全团队列前,大声说道,同志们,大海的风浪,大家也见识了,剩下的就是检验我们一年的训练成果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们十六团,是有第一就争,大家有信心没有?
   有。有。
   机场上,响起了一阵地震山摇的回应声。
  
   打靶的日子里,团长很少下到各个连队检查,都是参谋长带领训练股作战股的参谋,挨个连队进行检查指导。
   一天,师长来到了我们团,进了团指挥所,对团长说,出事了,出大事了。
   团长赶紧让师长坐了下来,示意无关人员回避一下。
  
   原来,师里有个卷靶组,配属在航空兵师的飞机场附近。每天负责收回飞机携带的拖靶。四个人,配了一辆卡车。靶组的几个当兵的,也不知怎么考虑的,把一桶汽油,放在了住宿的隔壁房间。说是怕航空兵偷油。这是咋想的啊。
   昨天晚上,不知怎么搞的,油桶着火了,一时油气弥漫,火势逼人。只有一个河南老兵,经验多点,把被子蒙在头顶上,从屋里摸索着爬了出来。一下子牺牲了三位战士,那个惨啊。
   大意啊大意,师长敲打着办公桌说道。这回沈空通报是少不了了,撤职查办也是有可能的。
   关键是那几个年轻的孩子啊。师长落泪了,看出来,师长很是激动。
   团长一时无语,忽然间说了一句,这个师长要是我当,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师长气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团长说,等我撤职了,你来当。都什么时候了,还开玩笑。。。。。。
   说完,转身出了指挥所,坐车回师部去了。
  
   后来,也没有听说某空通报,也没看到师长撤职。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打靶回到部队后不久,全师抽调部分干部战士,补充到十八团去。然后去云南执行轮战任务。
   我们连就抽走了,十多位战士,到了十八团。
  
   部队前线开进途中,在云南边境的山道上,一辆拉炮的卡车,躲避对方来车,由于操作失误,结果连炮带车,还有车厢里,一个班的战士,全部坠到山崖下去。只有司机和带队干部,见事不好,跳车逃生了。
   后来带车干部,上了军事法庭。判了几年有期徒刑。牺牲的战士,都被评为烈士了。
  
   这么大的责任事故,师长和政委,依然毫发无损,没有受到一丝的牵连。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了。
   后来,部队精简整编了,师长去了某指挥所当主任,妥妥的正军职。政委更是厉害,先是跨军种,到了武警部队,后来去了军报社,最后干到了中将离休。
   有人说,他是谁谁谁提拔的,谁谁已经进入了,他也快了。
   师长和政委双双平稳离休,一时风平浪静。
   也不知道,他们的靠山究竟是谁呢?
  
   团长转业了,分到了家乡的一个单位,享受着副处级待遇,一天天也是无忧无虑的。
   只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团长,看着曾经的同僚,已经是将军了,不知有何感想?
   一次战友聚会上,刘师政委自己花钱,请几个老同志吃饭,说到了靠山的事情。
   政委端着酒盅说道,我那有什么靠山啊。就是把心扑在工作上,扑在爱兵上。没有小团体意识,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但是,同样的事情,不能犯第二次错误。
   心,一定要放正,手脚一定要干净。歪门邪道,不是长久之计。
   大家听了,看着衣架上,刘政委,衣服上的两颗金星,一时愕然了。。。。。。
  
  
   2025.8.25

共 22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里藏着很多能让经历过或了解部队生活的人会心的细节:大连营城子打靶、“一炮一车运输”与“两炮一车”的装备差距、样板戏选拔带来的晋升机会、打靶前全师兵器“横看成排竖看成列”的队列感……这些具体的场景和物件,不是泛泛的“部队背景板”,而是能撑起故事真实性的“骨架”。王强团长是“文质彬彬”却“说话铿锵”,带着基层干部的实干;李牧师长“铁青着脸”问责却最终松口,有原则也有对战士的体谅;刘华政委最后说“心要放正”时,衣架上的“两颗金星”和朴实的话形成对照——没有完美的“圣人”,也没有纯粹的“投机者”,都是带着烟火气的军人。故事开头用“走后门”“借文凭光”的猜测铺垫,中间借王强的“没靠山”、两次事故后李刘二人“毫发无损”加深悬念,读者几乎跟着角色一起相信“有隐形靠山”;直到结尾刘华的话才戳破:“哪有什么靠山?心扑在工作上、爱兵上”——这个反转不是强行说教,而是用前文的细节托着:李师长问责时看战士“热闹场面”后松口,是懂战士的“胆量培养”;事故后没被追责,或许是平时“允许犯错但不犯第二次”的管理让基础扎实;刘华“跨军种干到中将”,靠的是“手脚干净”而非歪门邪道。这种“用细节埋线索,用结局点破真意”的写法,比直接喊“实干是靠山”更动人。作者没刻意渲染冲突:王强没当上参谋长,只写他“苦笑调侃”;两次事故的惨烈,只借师长“落泪”“敲办公桌”带过;最后王强看昔日同僚成将军的“感想”,也没直接写,只留一个问句。这种“不把情绪写满”的克制,反而让故事有了余味——比如“衣架上的两颗金星”,既是军衔的象征,也是“心正”的证明,一个细节抵过千言万语;王强“无忧无虑”的转业生活和李刘二人的晋升对比,也没褒贬谁,只是把“不同选择不同人生”的现实摆出来,让读者自己品。不过,若能把情节衔接再磨得匀一点,结尾的点题再藏一点,会更耐读。佳作推荐。【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8-27 09:26:57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