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向万物问取生命的真意(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向万物问取生命的真意(散文)


作者:燕双鹰 布衣,40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发表时间:2025-08-27 13:23:04
摘要:原创首发

晨起推窗,总先瞅见巷口那棵老槐树——歪着枝桠探过来,树皮是深褐色的,皴得跟外婆冬天没捂严实的手背似的,偏有新绿从裂纹里钻,一片叶子卷着边,像刚睡醒的娃攥着小拳头。风一吹,老枝新叶一块儿晃,阳光从叶缝漏下来,洒在地上全是跳着的光斑。我常倚着窗看这树:春天冒新芽,夏天盖满浓荫,秋天叶子黄了被风一片片吹走,冬天雪压弯枝桠,可那硬邦邦的枝骨就是不垮。它在那儿站了几十年,巷子里好几代人出生、变老、走了,它都瞧着,就这么沉默着,把日子一圈圈刻进年轮里。
   去年深秋,妈在院子里摆了几盆水仙。球根是褐紫色的,皱巴巴像捏过的纸团,埋在浅瓷盆的沙土里,看着就没活气。妈说:“等着,过些日子就冒芽。”我当时还撇嘴:这么干巴的玩意儿,能长叶开花?没成想没过多久,真有嫩白的芽尖顶破沙土,一点点往上钻——先出细细的茎,再展扁扁的叶,跟变戏法似的,一天比一天舒展、拔高。到腊月,水仙真开了,六片白花瓣围着黄蕊,凑过去闻,有股淡香,不冲人,却能钻到心里头去。
   我蹲在花盆前瞅着,这水仙长在浅盆里,没多少土,就靠点沙土和清水,偏偏能在大冬天开出最好看的模样。忽然想起妈说的话:“花跟人一样,心里有股劲儿,再难的日子也能熬。”可不是嘛,水仙的球根里藏着劲儿呢,就算埋在黑黢黢的沙土里,也往有光的地方钻;就算天儿冷,也攒着力气开花。这大概就是日子的韧性——不抱怨土少水少,不怵天冷,就凭着心里那点念想,慢慢长,慢慢开。
   有回回乡下外婆家,跟着外公去地里忙活。春天的田野潮乎乎的,闻着全是青草和太阳的味儿。外公弯着腰,把菜籽往翻好的土里撒,动作慢,但每一下都挺认真。我问:“这么小的籽儿,真能长出庄稼?”外公直起身擦汗,笑了:“别小瞧它,埋在土里喝够雨、晒足太阳,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是庄稼的命,也是人的命——肯扎根、肯下力气,就没有成不了的事。”
   我蹲在田埂上,看着菜籽落在土里,像撒了一把碎星星。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给我讲的故事:有个孩子在山里迷路,又饿又冷,以为活不成了,后来看见石头缝里钻出来的小草,绿油油的特精神。孩子就想,小草都能在石头缝里活,我为啥不能?凭着这股劲,最后找着了出山的路。那时候听不懂,现在站在田里,看着土里的菜籽、石缝里的草,忽然就明白了——日子哪有顺顺当当的?真意就在于难的时候还敢往上长,苦的时候还揣着希望。
   夏天傍晚我爱去河边遛弯。河水清凌凌的,映着岸边的柳树和天上的晚霞。偶尔能看见一群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听见脚步声就机灵地躲。有一回,我看见一条小鱼困在岸边的浅水洼里,水越晒越少,太阳还毒得很,眼看就要干了。我想伸手捞它放回河里,可手刚凑过去,小鱼就使劲扭身子躲。我愣了愣,把手缩回来——或许它也有自己的倔劲儿,就算快不行了,也想自己挣一把。
   我坐在河边石头上瞅着,小鱼在浅水里不停游,尾巴拍着水面溅小水花。过了会儿,远处“哗啦”一声,是涨潮了,河水慢慢漫过洼子,小鱼一扭身就游回河里,尾巴一摆没影了。那刻我忽然懂了,日子的真意,就是不丢每一点希望,就算快熬不住了,也得拼尽全力找活法。
   秋天去山上看枫叶,漫山的枫树红得像火,像霞,像烧起来似的。风一吹,枫叶簌簌往下落,像一只只红蝴蝶,飘着飘着就落在地上,铺成红毯子。有人说落叶是生命完了,透着悲。可我觉得不是,落叶是另一种开始——落在地上,被土盖着,慢慢烂了,变成养料喂大树,为明年的新芽攒力气。就跟人一辈子似的:生下来,长大,变老,最后归了土,可这一路上,总留下点什么——对家里人的疼,帮过别人的事,或是盼着日子变好的念想。
   冬天的雪总来得悄没声儿,一夜醒来,全世界都白了,静悄悄的。我爱在雪地里走,听脚下“咯吱咯吱”的响,像小声唱歌。雪地里没多少人,就几只麻雀在枝头蹦,找吃的。它们小小的身子,在白雪里看着特活泛。我想,麻雀的日子挺普通,没雄鹰飞得高,没孔雀毛好看,可它们照样在冷天里找食,照样好好活,用自己的法子,把日子过下去。
   有一回,我在雪地里看见只受伤的麻雀,翅膀耷拉着,飞不了,只能在雪上慢慢挪。我把它捧手里,它小身子在我掌心抖,眼睛却瞪得溜圆,满是警惕。我把它带回家,找了个小盒子,铺了点软棉花,喂了点小米和温水。刚开始它怕得很,不吃东西,就缩在盒角。过了几天,它慢慢熟了,会主动啄我喂的米,翅膀也渐渐好了。有天我开窗,把它放窗台上,它犹豫了一下,扑棱着翅膀飞起来,很快就没在白茫茫的雪里了。看着它飞走的方向,我忽然觉得,日子的真意,就是能自在活——哪怕普通,哪怕小,也能按自己的心意过,活出点自己的劲儿。
   这些年我走了些地方,见了些人,也碰过不少难事儿。以前总觉得,日子的真意是多挣钱、当大官,是活得没一点错处。可后来看老槐树冒新芽,看水仙冬天开花,看小鱼从洼子里游回河,看落叶烂在土里喂树,才慢慢明白:日子的真意,从来不是那些外头的虚东西,是心里的劲没断,是还爱着日子,是把每一口饭、每一阵风都当回事。
   日子就像河,有时候慢,有时候急,有时候清,有时候浑。咱拦不住河走,也改不了河的方向,可咱能选怎么过——是跟着浪漂,还是顶着浪走;是嫌水浑,还是看看河边的花。日子也像树,有阳光照着,也有大风刮着,有枝繁叶茂的时候,也有叶子掉光的时候。咱躲不开风风雨雨,也留不住所有好时候,可咱能选怎么扛——是怕风刮坏枝桠,还是在风里练硬骨头;是可惜叶子落了,还是盼着明年发芽。
   要懂日子的真意,不用跑老远找,也不用翻多少书,就慢下来,好好看身边的东西,好好品日子里的小零碎。一棵草,一朵花,一只鸟,一条鱼,都在按自己的法子过日子,都在说日子是啥样的。它们告诉咱:日子的真意,是普通日子里不松劲,难的时候敢往前,揣着希望走;是珍惜眼前的每一刻,谢每一次遇见,爱这一辈子的路。
   现在再看见巷口的老槐树,院子里的水仙,田里的庄稼,河边的小鱼,山上的枫叶,雪地里的麻雀,我就想起这些琢磨出的理儿。它们像小灯似的,照着我走的路——迷了的时候能找着方向,累了的时候能攒点劲,不开心的时候能再笑起来。
   日子是场长路子,咱都是走路的人。路上会看见各种景,也会遇上各种事。可不管遇上啥,都得记着:日子的真意,就是好好尝每一口甜,用暖捂热身边的人,敢跟难事儿较劲,攥着念想往前奔。只有这样,这一辈子走下来,才能留下点自己的印儿,才能真懂日子到底是啥样的。
  
   二0二五年八月十九日星期二
  

共 26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于烟火褶皱里,熨帖出生命的温度!这篇文字最动人的魔力,在于它跳脱了“借景物谈哲理”的生硬框架,把对生命的叩问,悄悄织进了日常的肌理里。没有居高临下的阐释,没有刻意拔高的抒情,只像一个人捧着自己的生活碎片慢慢讲:巷口老槐的裂纹里藏着岁月的韧劲,水仙皱巴巴的球根里裹着寒冬的勇气,连雪地里受伤的麻雀、浅洼中挣扎的小鱼,都不是被用来“论证道理”的道具,而是带着体温的“生命同路人”。作者的笔太懂“贴近”——写老槐树皮,不说“皴裂如老皮”,偏说“像外婆冬天没捂严实的手背”;写水仙开花,不夸“清雅动人”,只提“淡香钻到心里头去”;连外公撒菜籽的动作,都落进“慢却认真”的细节里。这些带着私人记忆烙印的描写,把“万物”从抽象的意象,变成了读者也能触摸到的日常:是外婆手背上的纹路,是母亲蹲在花盆前的絮语,是田埂上晒得暖烘烘的风。这种“我看见、我经历、我琢磨”的真实感,恰恰消解了文字的距离感,让每一次对生命的感悟,都像从生活里自然“长”出来的,而非刻意“写”出来的。更难得的是,它把“生命真谛”这个宏大命题,拆解成了一个个细碎却扎实的答案。不是“生命要逆流而上”的口号,而是小鱼在浅洼里拍着水花的倔强;不是“平凡亦有价值”的说教,而是麻雀在雪地里蹦跳找食的鲜活;甚至连“死亡与新生”的沉重,都被枫叶“化作养料喂大树”的温柔轻轻托住。这些答案里没有焦虑,没有鸡汤式的鼓劲,只有一种“慢慢来”的笃定——就像老槐一圈圈长年轮,就像水仙一天天攒力气,生命的意义,本就藏在每一次扎根、每一次绽放、每一次不放弃里。读罢合卷,像刚陪作者走了一趟四季的寻常路:看过春田撒籽的希望,闻过冬水仙的淡香,为小鱼脱困松过一口气,也为麻雀飞走弯过嘴角。最后才惊觉,那些关于生命的大道理,早被这些暖乎乎的日常,悄悄熨帖在了心里——原来最深刻的领悟,从不在远方的典籍里,而在我们每天路过的巷口、蹲过的花盆前、看过的每一缕漏过叶缝的阳光里。一篇情感真挚的散文,推荐共赏。[编辑 高朋满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8-27 13:24:37
  一篇情感真挚的散文。祝贺燕双鹰老师喜添新作,推荐共赏。
回复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8-27 13:37:08
  感谢高老师利用午睡时间为我点评作品,致敬老师!敬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