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曾经】宣讲往事之洗礼篇(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曾经】宣讲往事之洗礼篇(散文)


作者:明镜亦非台 进士,8340.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发表时间:2025-08-27 16:15:23

自加持“红色布道者”身份以来,已嘚瑟十余年。要说其间哪件事对我在县里从事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心理催熟精神洗礼最为显著,我仔细想了想,当属2012年5月所参加的那次全省宣讲工作座谈会了。
   说起参加这个座谈会的缘起,一开始和我的关联度并不是太大。当初大约在2012年4月下旬的时候,我在省里QQ工作大群瞄到了一则工作预安排,说是在5月份会有一场关于宣讲的座谈会,请各市和区县市先行知晓。工作大群么,涉及10余个设区市和90余个区县市,里面乌泱泱百把号人,关于信息的更新,不管大小,也是非常的频繁。所以,除了明确点明接收对象或者在群里@,一般的信息之类,大家都是看过算数的。显然,这次发的这个预通知,于我而言,当然也属于看过算数的范畴。
   然而,省里预通知之后过了几天,市里的一个电话在刹那间改变了我“吃瓜群众”的定位。当时,正在办公室抓耳挠腮捣鼓农村基层理论宣讲点建设工作方案的我,接到了市里的一个电话。电话是市里对口部门业务处室打来的。电话甫一接通,对方先在我的姓之前冠了个“小”字,以示亲切。一般来说,都是职务高些年纪大些道行深些的人,才会有此习惯和待遇。我一下子听出来了,是处长亲自打的电话,一时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处长先是不咸不淡地打了几句哈哈,然后又云山雾绕地表扬了我一通,比如说我作为科长理论功底深、业务能力强云云,接着才点明了此次通话的主题:省里拟在近期召开宣讲工作座谈会,给了我们市里一个交流发言的任务,感觉我的工作在各个区县市处于第一方阵,想让我把这个任务承接下来。大约是怕我有什么心理负担,处长又轻描淡写地告诉我说,就一个座谈会而已,发言5分钟左右,坚信我完全能够胜任。言毕,又再次夸耀我识大体顾大局,能为上级排忧解难。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要是还要叽叽歪歪的话,那真是不识抬举了。于是,我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这也意味着我成为了这次座谈会的“深度参与者”。
   领了市里给的任务后,我开始构思交流发言的材料框架。最初的想法,按照我自己在基层进行理论宣讲的做法,列个几条提纲,再适当细化,届时就拿着这张纸讲一下应该就可以了。我甚至还有些自负,对于拿着半张纸就可以洋洋洒洒讲个把小时的我,发言5分钟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但几天以后,省里业务处室打来电话,让我的想法不得不进行改变。按照省里的要求,我需要把发言稿的内容以文章形式进行呈现。同时,考虑到是全省的座谈会,这个发言稿要事先报省里的业务处室审核。审核之后,就严格按审核稿发言,不要去临场发挥。听了省里的这个要求,我还暗自嘀咕:不就一个座谈会嘛,也太小心谨慎了!因为这个时候,我脑子里的所谓座谈会,其印象仍然停留在我在县里曾经组织或参加过N次的那个样子,一个环形会议桌,最多后面再加一排散桌,参加者充其量二三十人而已。当然,腹诽归腹诽,面上的服从工作还是要不折不扣完成的。于是,我按照先前思考的框架提纲,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以“基层理论宣讲员的‘悖’‘备’‘乐’”为题,分别从“对象之悖、信息之悖、平台之悖”、“心理之备、素材之备、裁切之备”、“锤炼之乐、友谊之乐、成效之乐”三个方面,进行文字的填充。几经妙笔生花,一篇二三千字的小文章登时生成。都说“敝帚自珍”,自己捣鼓的文字,总是会有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如斯读了几遍,又让科室的同事看了看,主要是查查笔误情况。这几个动作做完,我就按照指定的电子邮箱把发言材料发给省里的业务处室审核。次日,省里业务处室反馈“框架和整体内容可以,但体量要压缩,务必不要超过1500字”。既然反馈已经这么明确,那么再是舍不得也只有忍痛割爱了。于是,我又只得亲自操刀,咬牙切齿地删减着自己辛辛苦苦码出来的文字。如是历经三轮,终于压缩到了1400余字。好在这次发出去以后,对方很快回复了“可以”。就这样,发言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毕,接下来就是等着座谈会的正式到来了,属于所谓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座谈会终于如期而至,时间定在下午3点开始,地点则在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饭店。这个饭店我并不陌生,它是省里定点的几家会务培训中心之一,我参加过的很多由省里组织的全国党代会中央全会精神等之类专题培训,都在这里进行。为显示对我有幸参加本次座谈会并代表大市发言这件事的重视,单位的分管领导还特地让办公室安排了专门的车辆接送,让我破天荒地享受了一把待遇。驾驶员很有经验,看了我的会议通知,立马估算出了前往会议地点的车程时长为1个半小时左右。但考虑到进城后有可能拥堵的不可预知性,以及我有发言的任务这个现实情况,他建议是适当打个提前量,12点半左右出发为好。我欣然接受。因为发言的稿子已经定型,心中有底,所以一路上我的心情比较放松,再加上和驾驶员原先就比较熟悉,因此也就不时地和他天南地北地胡扯几句。路况良好,原先担心的拥堵也并未出现,大约2点10分样子,我们到达了目的地。这个提前量,预留得算是相当充分了。
   根据省业务处室给我的参会表述,我乘着电梯而上,一路找寻。好在出了电梯口,就有鲜明的会议地点指引。很快,我就找到了具体的会议室。当我推开会议室门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我一下子惊呆了:外面看去相当普通相当不起眼的一扇门,里面完全别有洞天。自门而入,自上而下呈阶梯状,座位分左右隔开,大约有10排样子。一排再往前,设有主席台和发言席。粗粗一看,场内起码可以容纳200多人。难道省里的座谈会是这样布置的?天啊,这和我脑海中的座谈会场景预设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一时之间,我感觉非常懵,也就变得不太淡定起来。好在现场暂时没几个人,让我得以先行去了解一下参会人员的大体情况。不看还好,一看更加紧张不已。先看主席台,除了右侧摆放着“发言席”外,中间部位摆了三张桌签:正中的是我们这个系统里的省级最高领导,常委,副部;左侧是省级部门分管领导,常务,正厅;右侧是省级部门业务处室处长,但高配副巡视员非领导职务,副厅。再看主席台正对着的一二排观众席,摆放着三四十张写着不同姓名的桌签,我略略瞄了几眼,很快就发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在我每每收到省里下发的各类主题宣讲文件时,在文件最末一行的附件“省委宣讲团组成人员名单”里找得到。显然,他们就是来自省级各个部门的宣讲大咖,要行政级别有行政级别,要业务造诣有业务造诣,要宣讲口碑有宣讲口碑,是我这种基层理论宣讲员“肃然起敬”的人物,说群英荟萃毫不为过。观众席再往后则按区域划分,摆的是地名。我粗略看了一下,设区大市两个座位,应该是分管领导和业务处长,各区县市是一个座位,应该是业务科长。满场看下来,参会人员近200人左右。这就是我们大市处长嘴里轻描淡写的“就一个座谈会而已”么?我第一次对我们的处长有些无语了。我赶紧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县市座位,在八排靠近过道的地方,估计是为了届时发言上台比较方便的缘故吧。大约2点半的样子,参会的人陆陆续续进场。有几个周边区县市的科长看到我时,还和我打趣,表示一会儿要聆听“精彩发言”,我只能强作镇定地苦笑以对。正在我对着手里的稿子不停地再熟悉的时候,有人在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我回头一看,是我们大市的处长。他和蔼地我笑了笑说“你能行的”,然后又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处长的打气,让我躁动的心态稍安。
   终于到了3点,随着主席台三位领导的进场,座谈会正式开始。座谈会由副巡视员级处长主持,共四项议程,分别为:给省委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交流发言,分管领导布置全省宣讲工作,省领导讲话。主持人刚刚开了个头,但见正中的常委侧脸向他耳语了几句,主持人连连点头,随即就议程顺序作了修正,云“因为省领导一会儿还要赶回省委参加重要会议,所以把原定的第四项议程提到第二项”。第一项议程开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第一二排的宣讲团成员分批上台,接受聘书。随后,省领导开始讲话。说实在的,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听如此层次的领导作如此完整的原声讲话,一时有些新奇。和原先从新闻上看到的刻板印象不同,这位领导并没有对着稿子照本宣科,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娓娓道来,从深刻的国际国内变革开头,谈到当下面临的经济社会文化多样化挑战,又结合了自己市县主政时的一些做法,然后点出“新形势下面对面理论宣讲不可缺位大有可为”的主旨。近半个小时的讲话,听来倒也是饶有趣味。讲话毕,他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先行离场。接下来就到了交流发言的环节,也就是要轮到我登场了,我的心里又不争气地紧张起来。按照主持人宣布的顺序,这次座谈会交流的共有6人,分别是省委宣讲团2人,大市部门分管领导1人,区县市分管常委1人,区县市直属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科长各1人。我就属于排名最后的那个业务科长,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发言。因为想着接下来要由自己上台发言,所以前面几个的交流我几乎不知道他们在具体说些什么,只是默念着掌声响起的次数。当第五次掌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该我上场了。我捏着稿子站起,按原先观察过的最佳行进路线往发言席走去。说也奇怪,当我在发言席坐下,随着“各位领导下午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以‘基层理论宣讲员的悖、备、乐’为题,向大家作一汇报”开场白的讲出,许是这个标题还有些文艺范,我发现前两排的宣讲专家们有几个抬起了头,朝着我的方向微微笑了笑,我的心里一下子安定下来,随即开始了既定的汇报。随着掌声的再次响起,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这回走向自己座位的脚步是轻盈的。在快到座位时,我看到我们大市的处长朝我伸了个大拇指。最重要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我以很放松的状态继续参会。不料,在常务布置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他先给我们6个人作了简要点评,给我的话是“年轻的宣讲员,火一般的热情,诗一般的语言,后生可为”,于是又让我小小地激动了一把。
   经此一会的锻炼和洗礼,不谦虚地说,以后再参加县里之类的宣讲,于我而言,那真的是风轻云淡了。
  

共 39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 “红色布道者” 的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身份,回顾了 2012 年 5 月参加全省宣讲工作座谈会的经历:从最初在省级 QQ 群看到预通知时的 “吃瓜群众” 心态,到接到市里处长电话承担发言任务,再到按要求反复修改发言稿,参会后又因会议室规模、高规格参会人员远超预期而紧张,最终顺利完成发言并获领导肯定。这段叙述生动展现了基层工作者在成长中的真实状态:既有接到重要任务时的受宠若惊与些许自负,也有面对超出预期的场面时的紧张无措,更有完成挑战后的成就感与成长。整个过程细节饱满,如处长打电话时的语气、修改发言稿的纠结、初见会议室的震惊等,让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的形象鲜活立体,也体现出一次高规格会议对基层工作者心理成熟与职业认知的深刻塑造,凸显了基层工作者在不断迎接挑战中提升自我的成长轨迹。推荐文友共同欣赏!【编辑:梦中楼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08-27 16:17:22
  有洗礼就有成长,此所谓“谦德之效”。欣赏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08-27 21:00:41
  感谢文友,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08-27 16:17:55
  感谢分享生活,期待欣赏更多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08-27 21:01:12
  往事随风,历历在目。
回复2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08-27 21:01:22
  往事随风,历历在目。
3 楼        文友:老百        2025-08-28 12:21:00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