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丹枫】薄如纸板的炸弹(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薄如纸板的炸弹(小说)


作者:陈其祥 举人,3021.8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发表时间:2025-08-27 18:42:56
摘要:独创首发

薄如纸板的炸弹
  
  
   一
  
   这天上午,南阳实业公司召开董事会。董事们都早早来到会议室,等待董事长的到来。
   九点钟,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阳富春三个同事的形象靠具体细节立了起来:老董的“能坐”“无水杯”“关页面/设密码”,把他“不苟言笑、保密意识强”的特质写得像身边人;小杨的“煮方便面”“嗜辣”“备考到深夜”,让年轻人的拼劲与无奈很真实;侯“鞍前马后”“领导红人”的状态,也用“办公室主任高看一眼”这类细节点透机关常见现象,没有空泛评价,全是可触摸的日常片段。
  
   2. 叙事自然,情感克制又温暖
   文章顺着同事更替的时间线写,不刻意铺陈,像和人聊天时回忆往事。对同事的情感藏在细节里:说老董“佩服他太能坐”,写小杨“为办公室添活力”,结尾“珍惜拥有、见贤思齐”的感慨也不突兀——不是强煽情,是共事过的人自然会有的惦记,温和又踏实。
  
   3. 视角贴近生活,有共鸣点
   写的是职场里最常见的“对面同事”,没讲大故事,却戳中很多人的经历:身边有“老董式”沉默实干的前辈,见过“侯式”围着领导转的人,也遇过“小杨式”为出路打拼的年轻人。尤其是“同事像走马灯”“学他们身上的东西”的感受,职场人读来会觉得“这就是我经历过的”,很容易代入。由他的儿子阳云陪同着,准时到达。他们进入会场,走近主席的座位时,阳云忽然说道:“爸,您等一下,那坐椅上好像有个什么东西,我先去看一下。”
   “好的。”阳富春说。
   阳云往前几步,这才看清,那是一张二寸见方,与坐椅同样颜色的小纸板。他便伸出手去,想要拿掉那张纸板,但拿了一下没有拿动,用力一拉,那纸板竟然“轰”的一声爆炸起来。
   阳云随即发出一声惨叫,倒了下去……
  
   二
  
   没有多久,猎神何钊就带领着他的助手赵忆兰赶到了现场。
   何钊蹙眉看了一下现场,接着便动手勘察起来。他一边勘察一边叙述,要赵忆兰记载下来。
   “爆炸覆盖的范围不大,就只有会议室的主席座位这一块。”
   “坐椅上有一块二寸见方的烧印……”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并不均匀,往上的主波较强,天花板上都留下了被冲击的痕迹。”
   “收集到一些爆炸物的碎片,是一种薄如纸张的金属碎片。”
   “其中有一些爆炸物边缘状如‘n’形的碎片……”
   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勘察之后,何钊吁了一口气,说:“看来爆炸物是一个二寸见方,薄如纸板的金属物体。”
   “什么?薄如纸板的爆炸物?有这样的炸弹吗?”赵忆兰说。
   “也许,是一种新科技产品吧?”何钊说。
   接着,他们就开始了调查询问工作。
   首先被询问的自然是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阳富春。
   阳富春年过六十。年事虽不算高,但却已两宾斑白,满脸皱纹,显出明显的老态。
   他告诉何钊说:“今天我的膝盖痛,走路有点不爽利,是要我的老二阳云陪伴来的。走近我的座位时,云儿忽然说:‘爸,您等一下,您那坐椅上好像有个什么东西。’说着他便先行走了过去。
   “待他走近了,我问:‘是什么东西?’
   “‘一张纸板。’他说。
   “‘一张纸板?拿掉就是了。’我说,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
   “‘好的。’他说。
   “谁知他的手刚一接触那张纸板,纸板就爆炸了。”
   “你看清楚那是一张什么样的纸板吗?”何钊问。
   “没有。我的距离比较远,视力也不如年轻人,没有看清楚。”他说。
   接着询问的是公司的保安科长柳成功。
   柳成功三十多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告诉何钊说:“因为要开会,早上清洁工打扫卫生以后,我特地进会议室去检查了一遍,之后,阳云也进去检查了一遍,都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情况。那枚炸弹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放进会议室里去的。”
   “在此期间,除了你们二人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人进入过会议室?”何钊问。
   “没有,绝对没有。会议室里装有监控摄像头。事发之后,我将会议室那一段时间的录像调出来仔细看了。从清洁工打扫卫生起,到董事们进入会议室止,除了我和阳云以外,再也没有别人进入过会议室。”他说。
   “你们检查得仔细吗?是否会有某些疏忽?”何钊又问。
   “这种事情能不仔细吗,谁敢疏忽?”他回答说。
   何钊点点头,接着要他调出会议室那一段时间的录像,仔细查看起来。他一连看了两遍。果然如柳成功所说,在那一段时间里,除了他们二人以外,确实再也没有其他的人进入过会议室。而他们二人进入会议室之后,也都只是绕着会议桌走了一圈,期间并无任何动作与停留。
   那么,这枚炸弹究竟又是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放进会议室里去的呢?
  
   三
  
   他们接着又去医院探访了阳云。
   阳云当时虽然就在炸弹的近旁,但也只有手臂受了一点轻伤,并无大碍。问起爆炸时的情形,他的的叙述与他父亲的叙述完全一致。
   “你看清楚了那是一枚什么样的炸弹吗?”何钊问。
   “看清楚了,那只是一张两寸见方的纸板。”他回答说。
   “那么,你认为罪犯是在什么时候把炸弹放进会议室里去的呢?”何钊又问。
   “说不清楚。事先我和柳成功都进会议室去检查了一遍,也许在那之前,罪犯已经放置了炸弹,只是那炸弹又小又薄,又与坐椅是一个颜色,我们都没有察觉。也许炸弹是在我们检查之后放置的,至于罪犯是用什么方法把炸弹放置进去的,那就不得而知了。”他说。
   何钊点点头,换过话题说:“你可知道,你父亲是否有仇人?那种必欲置之于死地的仇人。”
   “没有。我们的家产是祖传的。父亲一生规规矩矩,连出格的事都没有做过一件,怎么会与人结仇,尤其是那种要杀人的深仇大恨?”他说。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父亲去世,最大的受益人是谁?”何钊又问。
   “你不会是说我吧?不错,我是父亲遗产的继承人,但我还有两个兄弟。父亲还没有立遗嘱,按法律规定,我大哥、我与三弟,还有我们的母亲,都是父亲遗产的继承人。”他有点不高兴地说。
   对阳云的询问,虽无重大收获,但也证实了他们之前的一个推测,那就是罪犯使用的确实是一枚薄如纸板的爆炸物。但那究竟又是一种怎么样的炸弹,又有哪些人能够制造得出它们呢?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何钊思考再三,决定去一趟江州大学,向著名的物理学家牛家华教授请教。
   牛家华教授五十多岁,热情,健谈。他听了何钊一行的来意之后,点头说:“不错,像这种薄如纸板的爆炸物,以往是无法制造出来的,但现在不同了。”
   教授接着向他们介绍说:“众所周知的TNT是一种军用烈性炸药,它的爆速大约在8千米每秒,几乎相当于第一宇宙速度。1899年,德国制造出了一种名叫黑索金的高能炸药,它的爆炸威力是TNT的158%。在那以后,各国科学家又陆续制造出了奥克托金、太恩,以及C4等高能炸药,它们的威力一个强似一个。2016年,我国科学家又制造出了一种名叫CI-20的高能炸药,爆速超过了14千米每秒,已经接近TNT爆速的2倍。一块肥皂大小的这种炸药,就能炸毁一座大楼或一艘军舰。你们说,用这样的炸药,还不能制造出2寸见方,薄如纸板的炸弹吗?当然,由于药量稀少,不可能显示出它们的爆炸威力,但也足以造成你们所说的那种爆炸效果了。”
   “谈完了炸药,再谈谈炸弹的弹壳。”教授继续说道,“你们总听说过手撕钢吧?”
   “听说过。那是一种薄得可以用手撕开的不锈钢。”何钊说。
   “不错,那是一种厚度在0.04毫米以下的不锈钢,因为可以用手轻易地撕开而得名。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器械、石油化工、精密仪器等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手撕钢都要依靠进口。直到2018年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厚度为0.04毫米的手撕钢,才彻底改变这一状况。2020年该公司又进一步研制出了厚度为0.015毫米,也就是说只有一张A4纸五分之一厚度的更薄的手撕钢。你们说,使用这样薄的钢片,还不能制造出一个薄如纸板的炸弹吗?”教授说。
   “可是,在那样小的体积内,又如何去安装引爆装置呢?”何钊问。
   “这很容易。只需在它的一面涂上一些粘胶,无论往哪儿一放,它就会粘在那里。再去拿起或挪动它时,产生的拉力就会将它引爆。”教授说。
   “这么说,制造一个薄如纸板的炸弹并不十分困难。”何钊说。
   “是的。高能炸药、手撕钢虽然都是高科技的产品,但也并不十分难以弄到,例如手撕钢市场上就有销售,一张A4纸大小的手撕钢的售价在400元左右。至于它的制作方法,那就更不在话下了。”教授说道。
   告别教授出来以后,赵忆兰问:“现在怎么办?”
   “没有线索……”何钊沉吟说,“我们还是回南阳公司去,姑且调查一下阳富春的三个儿子吧。看看在他们父子兄弟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四
  
   回到南阳公司,没花多少时间就调查清楚了:阳富春的三个儿子都是留洋的理工科博士,并且都在公司内担任重要职务。
   理工科的博士,总不会被制造一枚炸弹的小事所难倒吧?
   然而案发的当时,老大、老三都不曾到过现场;老二虽然进入过现场,但他却是本案的受害者。难道……
   何钊忽然一拍脑袋,要柳成功重新把那一盘录像调出来,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地看了起来。这次,他把目光专注地放在会议桌一端的主席位置上。他发现会议室的摄像头是安装在主席位置后面的墙上的,所拍摄的录像中,只能显示出主席位置前的桌面,而拍摄不到主席的坐椅。柳成功与阳云进入会议室检查,经过主席位置时,也只能拍摄到他们的上半身,而拍摄不到他们的下半身。这时,如果他们的双手在桌下做一些什么动作,录像上也是显示不出来的。然而他们也都是一下子就走了过去,未作丝毫停留,在这么短暂的一个时间里,他们的双手又能做些什么呢?
   何钊最后又重新去拜访了一下阳富春,询问老人说:“阳老,你今年有六十多岁了吧?”
   “六十又八了。”老人说。
   “你的身子骨还好吧?”
   “不行了,老了!虽然还没有大病,但小病小痛的从未断过。精神也远不如从前了。”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退休,或是减少一些工作负担?”
   老人叹了一口气,说:“当然考虑过。我早就想把总裁一职辞了,只担任董事长一个职务。可是这总裁的职位又该交给谁呢?你知道,我那三个儿子,都是留学美国的博士,一个掌管公司的生产,一个掌管产品的销售,还有一个掌管产品的更新与设计,都处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把总裁的职位交给他们中的哪一个,另外二人都会不服。这也是我迟迟下不了决心,没有把总裁职位交出去的原因。”
   “那么,现在你决定了吗?”何钊问。
   “是的。这次会议室内的爆炸事件,促使我下了决心,决定把总裁这一职位交给老二阳云。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父亲的人,是值得信赖的。我想,通过这一次事情,他的两个兄弟也不应该会心存妒忌了吧?”
   “如果我告诉你,会议室里的那一幕,都是你那老二自导自演的一幕假戏呢?”
   “什么?你说那一枚炸弹是老二自己放置的?”老人一怔。
   “就是这样。”何钊说。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引爆它,他难道就不怕被炸死吗?”老人随即否定说。
   “因为他完全掌握了那枚炸弹的性能,知道那枚炸弹爆炸时的主冲击波是向上的,站在它的一旁是完全没有生命危险的。”何钊说。
   “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了总裁这一职位呀。你不是已经为他所感,决定把总裁的职位交给他吗?”
   “不,不,不!这不是真的。我了解老二,他绝不可能有这样深的心机。”老人叫道。
   “如果是有人在后面为他支招呢?”
   “你是说他媳妇?”
   “现在你还打算把总裁的职位交给他吗?”何钊说。
   “不,不!现在,我还得再仔细考虑考虑。”老人回答说。
  

共 47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开篇“纸板炸弹爆炸”的情节极具冲击力——“二寸见方、薄如纸板”的爆炸物打破常规认知,既勾起读者对“炸弹原理”的好奇,又为后续推理埋下关键线索。作者借物理学家之口,用“CI-20高能炸药+手撕钢”的科学解释圆了“纸板炸弹”的合理性,让悬念落地时兼具想象力与说服力,这一核心设定是故事的最大记忆点。侦探何钊的调查路径层层递进:从现场勘察(爆炸范围、碎片形状)锁定炸弹特性,到排查监控发现“视觉盲区”,再到从阳家父子权力分配的矛盾中找到动机,最终结合“炸弹主冲击波向上”的细节戳破伪装。每个环节都有物证或人证支撑,比如监控拍不到坐椅下方的动作、阳云“受伤但无大碍”的状态,让推理过程扎实可信,没有生硬的“上帝视角”。故事的核心矛盾落在“家族企业权力继承”上:阳富春因三个儿子势均力敌迟迟不放手总裁之位,阳云为争夺继承权自导自演“救父戏码”,这种“为权力钻营”的动机符合人性逻辑,也让人物跳出“非黑即白”的扁平感——阳云不是纯粹的“坏人”,而是被欲望驱使的普通人,阳富春的犹豫与最终的动摇也真实反映了长辈在亲情与权力间的挣扎。总体来看,这是一篇悬念扎实、逻辑在线的侦探小品,“纸板炸弹”的设定尤其亮眼,权力斗争的内核也贴近现实。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8-27 18:43:50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