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活在黎明里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时常觉得,悲剧总是从秋天飘零而下的第一片树叶开始,越过四季,终于才埋没进时间的土壤里,生长出苦涩。
那么史铁生,应该是最适合飘零在落叶里感受秋夜的悲剧里的人,史铁生属于秋天的黑夜,而秋天属于《我与地坛》。
读完《我与地坛》,终于感觉算是世界上的一半凄凉或美好都体味了一遍。无数次死亡面前,他仿佛在与死神笑谈:“我要一直活到我能够数历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毫不相干。”他用生的意义换来一缕微光,以支持他写作和思考。
也许是因为人缺少什么就想要什么,所以史铁生成为了体育迷。他喜欢像黑豹一样的短跑运动员刘易斯,梦想要拥有像刘易斯一般的身材体格。我总觉疑惑:明明作为残疾人的他已不可能了,为什么将这称为“梦想”?他有为自己梦想努力的余地吗?反复抿咂,才发现:是我想得太宏远了!将“梦想”拉近一点罢,看清它的真相:“梦想”不过是“做梦都在想”,所以不必过分纠结于是否能达到,只管努力就好。史铁生就是活在黑暗里的人,而正是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使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黎明,秋夜因而不会如此的寒冷。
一副健美的躯体,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前者可以期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则必须要靠自己在千难万苦中获取。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因为人活着必须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除了梦想,另一份允许他用时间丈量世界的则是悲剧。从小到大,他见到了许多无家可归的灵魂和被众人抛弃的情思:八子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街头混混;珊珊因为恶毒的后妈而换下了雪白的连衣裙;B老师迫于现实,而离开了自己的心上人……若是换作我经历这些,大抵会对这个冗杂的世界失去臆想吧,但史铁生却总能在灰暗的世界里找到依靠。幸运的是,他会写作,我只是一个读者,拜读过他的作品。正因为一个个悲剧中嵌入了他的想法与温情,我的心情才不会像这些悲剧故事一样嘶哑低沉。我的确是目睹了一位位主人公的人生的灰暗和无奈,感受到了他们失意而惨白的曾经,但是在字里行间,我感受到史铁生在用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不断温暖这一个个悲凉的故事,使我的感动战胜了悲伤,心魂恢复色彩——就像是他在有意保护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一样——可他仍是一位失意的不幸人啊!他在照顾看似十分健全的我啊!他才是健全啊,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体魄都逊色一筹的真健全!这份伟大的心魂,昭示着他所等待的黎明必然光彩夺目。
阅完一遍又一遍,各种各样的梦想在各种各样的人心里生根发芽,对心魂的渴望超过幻想,是否觉得他的思想太过深邃和沉重,以至于一片落叶难以托起?一阵凉风难以吹拂?那就多一些强风,兴许能将黎明更快地送来;那就对生活多抱有一些激情,迫使黑暗收敛。也许有生看不见光明普照大地,但我们也能够活在自己创造的黎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