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最爱妈妈做的面包(记叙文)
夕阳西下,霞光映照在我家厨房的窗户上,映红了灶台前妈妈的头发,也为妈妈忙碌的身影镶嵌上一道金色的光芒。今天是暑假的最后一天,我情不自禁地喊:“哇,妈妈又要做面包了!”
妈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古旧的搪瓷盆,记得妈妈说过,这个搪瓷盆,是她结婚的时候从外婆家带过来的,所以,妈妈每次和面都喜欢用它。只见妈妈往搪瓷盆倒进适量的特制面粉,再把盐、糖和酵母粉放在一个温水盆里搅拌,倒在面粉里。然后用手揉啊揉,揉啊揉,直到把面团揉得软软和和的。最后,妈妈拿起一块白色的笼屉布,轻轻地盖在上面,看上去,好像盖在熟睡婴儿身体上一样。那一刻,我几乎可以认定面团是有生命的。妈妈说:“让面团醒醒。”
我忍不住接过话来:“应该让面团睡一会儿。”
发酵的时候,需要耐心等待。妈妈用一块白布轻轻盖住面盆,像为熟睡的婴孩掖好被角似的。这时候的厨房,渐渐升起一股小麦原始的暖香,夹杂着酵母微酸的活力。妈妈一会儿看看面团长大了没有,更让我感觉那面团是有生命力的。待面团膨涨几倍后,她沾着面粉的手指轻轻戳了几下,看着凹陷缓缓回弹,眼角便漾开笑意。我明白,妈妈要开始做面包了。
每次烤面包,妈妈都会留个小面团烤成迷你面包的模样——那可是我童年专属的宝物。这时候,我也感觉到妈妈对我的宠溺。
烤箱要先进行预热。然后再将面包滑入铁架,热气率先蒸腾出朦胧的雾,渐渐被金黄的焦香取代。这时候守在推拉门外的我,总看见妈妈睫毛在暖光中染成金色。那三十七分钟里,连时光都变得柔软。
出炉的那一刻,焦脆的外壳咔嚓作响,内里却柔软得像一朵棉花云,扯开的瞬间,会腾起带着香甜的热气。妈妈从不急着切面包,只是用刀背轻敲底座,听那空响如成熟的果实,我明白,这是她判断火候的秘语。
妈妈做的面包,从外表上看没有面包店里的漂亮,表面上也没有肉松和添加剂,膨松剂,但是,那种原始的麦香味儿是最营养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当妈妈用手撕开面包的表皮,露出松软的内部时候,我被阵阵香气诱惑,口水时隐时现,都快溢出来了。
“妈妈,我要吃,我要吃……”“妈妈,我也要吃……”我和哥哥争先恐后的叫着、笑着,家里的气氛温馨到了极点。哇,有这样的妈妈,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我的小爱同学(智能机器人),听见我叫妈妈的声音,立马唱起了我心中的歌。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到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和哥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啊,妈妈的面包虽然没有花哨的造型,却每一寸都饱满扎实;入口是朴素的小麦甜、黄油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她手指的温度。最动人的是掰开时溢出的热气,瞬间在窗玻璃上凝出白雾,让整个厨房变成温暖的巢。我想:妈妈的面包好,是因为揉进了时光,揉进了耐心,也揉进了亲情。
自从妈妈学会做面包,外面的欧包法式酥皮、德式的粗犷黑麦面包等等,都不能和妈妈做得面包相提并论。我眷恋妈妈的味道,眷恋家庭的温暖,那是一种踏实的、能填满所有缝隙的温柔。
我想,无论走到哪里,舌尖与胃都永远记得的,是家的味道。
作者简介:张海鑫,男,2014年出生,现为杭州文海小学五年级八学生,爱好阅读和写作。指导教师: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