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家园】矮支书,高凳子(小说)

编辑推荐 【家园】矮支书,高凳子(小说)


作者:沧海一叶舟 白丁,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发表时间:2025-09-04 13:40:05
摘要: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支书矮,开会时被新任乡长批评而憋屈,于是在村里弄了张奇特的高凳子,以便让自己“高人一等”甚至“高人几等”。开始时,支书是个好支书,带领村里发展农业产业致富。后来,支书在荣誉面前自我迷失,用了不该用的权,拿了不该拿的钱。文章结尾处,支书找来一把斧头,使出全身力气,狠狠地砍向那高高在上的凳子,每一次砍击,宛如一声警钟长鸣,告诉我们,无论身居何种位置,都不能高高在上,迷失自我。

矮支书,高凳子
  
   村支书很矮,矮到什么程度呢,下面的事例就能说明问题。
   有次乡里开会,新任乡长的发言还没进入正题,突然就冲着会场发起火来,乡长的右手掌狠狠地把桌面拍得山响,水杯里的水都溅了一地。
   乡长愤怒地指着会场的某个位置,那个谁谁谁?不想开会就出去,蹲在桌子下面像什么话!
   所有人扭头向乡长所指的位置看去,只见一颗脑袋刚过桌面,一头乌黑的头发衬托着还算周正的五官。
   乡长这一怒,明白的人立即忍俊不禁,但碍于会场的紧张气氛,大家又立即把还未发出的声音憋在了嗓子眼。那颗脑袋,正是前面所说的矮子支书的脑袋。每次开会,大家都很清楚,这就是他坐着时的样子。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支书有多矮了吧。
   支书矮,但矮个子中也有不少的巨人。有史为证,拿破仑算矮的吧,据说不到1.6米,但当他站在阿尔卑斯山顶峰时说过“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是的,作为一代名将,拿破仑运筹帷幄,跃马疆场,身经百战,其作战经验之丰富,其统帅艺术之高超,为许多兵家所称道,其军事思想也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
   鲁迅先生算矮的吧,据说大约1.6米,但他笔下诞生了《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狂人日记》《野草》《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毛主席曾给予其这样的评价: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支书虽与这两位巨人相去甚远,但他也有过人之处。
   支书在当支书之前,先是在外地打工,后回村开办了一个砂石厂,发财后经常做善事,比如乡里搞活动或建设,都有他赞助的钱或砂石。比如村里哪家修建房屋需要砂石,他大多赠送,用他的话说,乡里乡亲的,哪好意思收钱。于是,在几年前村委换届选举时,他几乎是全票通过高票当选。
   有了乡长的那一怒,之后每次在乡里开会,支书都坚持站着,直到会议结束。
   作为一村之长,支书在乡里站着开会,在村里,不能总站着开吧,于是,支书便有了个奇怪的想法。
   这想法,在之后的一次村干部会上得以实现。会前,支书小心翼翼地试探大家,我站着矮你们一头,坐着也矮你们一头,大家说怎么办?
   一句话,让村干部们一头雾水,心里嘀咕,我们能怎么办?谁叫你这个当支书的天生就矮?
   见众人沉默,支书狡黠一笑,我有个办法,不知大家认可不?
   只听支书朝门外呼喊了一声“木匠”,便见两名男子抬着一张模样怪异的高凳子走进会场。两人中,年长的是村里有名的鲁木匠,年轻的是他的儿子小鲁木匠。
   看来,支书早有预谋。这凳子,凳面比普通凳子高出许多,一侧装有固定的梯子,方便人攀爬上去。
   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
   果然,只见支书面不改色,指了指那张凳子说,各位,在乡里开会,有凳子却不能坐,站着参会又像是在接受批评教育,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凳子啊,是我特意让鲁木匠打造的。以后开会,我就坐这张凳子,至少能跟大家平起平坐了。
   众人心里再嘀咕,平起平坐?这凳子这么高,这么晃眼,坐上去,再矮的人也要高大家几个头呢。
   说罢,支书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踏上梯子,爬上了高凳子坐下,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自那以后,每次村里开会,支书都踩着那看似结实却又略显另类的梯子往高凳子上爬,这样就显得他“高人一等”,仿佛那高凳子已然成了他独特的“权力象征”一般。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支书在农业生产上大做文章,带领村民种植果树。村里在他的带动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邀请省、市、县专家来村里指导种植、管护等技术。
   艰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每年一到收获的季节,村子里,一棵棵果树在时令里挂满了果子,在阳光的映衬下,煞是喜人。
   全村农业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大批的游客造访,吸引了各级媒体采访,吸引了外乡甚至外县各级领导干部观摩学习。
   村民们的腰包变鼓了,真正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支书的办公室里,一张张盖着大红印章的荣誉证书如雪片般纷至沓来,赫然印着“优秀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彰显着他曾经的荣耀与担当。
   在各种赞誉声中,支书的那张高凳子,似乎也成为了他带领村民走向富裕的一个奇特见证。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切,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切,似乎又毫无征兆地出现。
   近来,村干部们有个惊人的发现,支书办事时不再像平常一样利索,尤其开会时,他爬凳子一次比一次费劲,在会议发言中,他时常眼神慌乱,欲言又止,总让人摸不着头脑。
   支书怎么了,是老了?是病了?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很明显,支书才40多岁,正值壮年,不老。支书还能吃两三碗饭,没有病痛的征兆。
   难道是那张晃眼的高凳子的缘故?村干部们不敢往坏处琢磨,但那隐隐的不安却开始在心底蔓延。
   那天,支书如同往常一样,缓缓走向那熟悉的高凳子,开始攀爬梯子。这一次,他的脚步更加虚浮,眼神更显不安。在即将爬到可坐的位置时,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失去了平衡,从凳子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更蹊跷的是,众人刚扶起摔倒的支书,一辆公务车恰好驶进村委会院子。两名纪委的干部走进会场,神色严肃,郑重地表示支书犯了事,欲将其带走。
   众村干部一阵茫然,一阵惊愕,欲上前向纪委干部问个缘由。支书却早有预料一般,阻止了大家。
   征得对方同意后,支书向众人深深鞠了个躬,他颤抖着声音,各位,艰苦的环境往往催人奋进,舒适的环境容易让人迷失。我对不起你们,也对不起一直支持我们的村民,在荣誉面前,我迷失在权力上,沉沦在贪念中,用了不该用的权,拿了不该拿的钱。
   末了,支书又说,我有罪,我认罪伏法!
   这最后一句话,支书反反复复说了几遍,说得很认真,很沉重。
   随即,支书找来一把斧头,使出全身力气,狠狠地砍向那高高在上的凳子,每一次砍击,宛如一声警钟长鸣……

共 24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矮支书,高凳子》以 “凳子” 为线索,巧构人物命运与人性挣扎,叙事跌宕又暗含深意。作者先以乡长怒斥的趣事勾勒支书的 “矮”,再借拿破仑、鲁迅类比铺垫其 “精神高度”,随后用 “高凳子” 串联起他的转变 —— 从带领村民致富、以凳子求 “平起平坐”,到沉迷权力、最终摔落凳子并认罪。“高凳子” 既是他打破身高自卑、彰显带领村民决心的象征,也成了其权力膨胀、走向堕落的见证,道具运用极具隐喻性。文中对支书从善到恶的刻画细腻,从早年捐砂石、引专家,到后期眼神慌乱、跌落凳子,细节层层递进;结尾砍凳的场景更如警钟,将 “艰苦奋进与舒适迷失” 的主题推向高潮。故事没有直白说教,却以人物的起落,道尽权力与人性的复杂,引人深思。【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9-04 13:44:22
  这篇《矮支书,高凳子》以 “高凳子” 为精妙隐喻,串联支书起落人生。从借凳子求 “平起平坐”、带村民致富,到因权力迷失堕落,凳子既是其初心象征,也成贪念见证。开篇乡长怒斥显其 “矮”,结尾砍凳认罪敲警钟,情节跌宕。作者借细节勾勒人物转变,以 “艰苦奋进与舒适迷失” 的对比,道尽权力与人性的复杂,短小篇幅却张力十足,引人思考。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2 楼        文友:沧海一叶舟        2025-09-04 13:44:39
  感谢老师用稿,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