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我大舅的抗战岁月(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我大舅的抗战岁月(散文)


作者:太行飞剑 进士,6565.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发表时间:2025-09-05 10:37:13

【家园】我大舅的抗战岁月(散文) 我大舅的抗战岁月
   张凤英
  
   大舅的名字是谷鸿林,槐树庄村的同龄人都唤他"鸿林哥"。他总爱穿一件洗得发白的军上衣,肩头打着整整齐齐的补丁,针脚密得像春雨。那是我妈妈一针一线缝上去的。
   “秀娃来,大舅给你说段在东北打鬼子的故事。”大舅吐着烟圈,眼睛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他的太行山口音里,总是夹着几句典型的东北腔,像谷子地里突然长出几穗高粱,格外扎眼。这是他在东北战斗中从当地人那里学来的。
   大舅十九岁那年,故乡的老槐树刚冒新芽,县里来了几个穿灰色军装的人,那是八路军的队伍,他们在打谷场上扯起红标语:“保家卫国,坚决抗击日本鬼子的侵略。”大舅当时正在碾米,撂下簸箕就挤进人堆里。母亲说,那天黄昏大舅回家时,眼睛里烧着两团火,连晚饭都忘了吃。“彦林,你好好在家跟着你二哥过日子,我报了名要去东北打鬼子了,可能一时半会回不来,你要好好听二哥的话。”大舅蹲在灶膛前,火光照亮他年轻的脸庞。母亲正在蒸窝头,热气蒙住了她的眼:“哥哥,你去打鬼子是大事,不用挂记我。倒是自己要多加保重……”大舅不说话,只是往灶里添柴,火苗噼啪作响,像除夕的鞭炮。那时候,大舅还是一个热血青年。
   出发那天下着毛毛雨,大舅和二十多个小伙子站在村口老槐树下,胸前戴着大红花。母亲塞给他一双千层底布鞋,鞋窠里缝着三块银元,那是二舅叫她捎给大舅的钱。大舅走了几步又折回来,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妹妹,这是炒南瓜子,你爱吃的。”兄妹两个难舍难分的感情溢于言表。
   这一走就是三年。起初还有信捎回来,说他们在长白山里打游击,桦树皮能写字,松子能当粮。后来战事紧了,音信就断了。母亲天天去村口张望,槐花开了又落,落了她满肩。直到第四个年头开春,河里的冰刚化净,一个挑货郎捎来口信:鸿林在东北负伤了,正在东北老乡家里养伤。母亲连夜纳了双新鞋,鞋底比往常厚了半寸——她说东北雪大,得多絮层棉花。
   当大舅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来的时侯,已是麦收时节。他坐在驴车上,脸色白得像刚磨的新面,怀里紧紧抱着个蓝布包袱。车把式说,是在三百里外的驿道边碰上他的,走几步就要歇一歇,咳起来像要把心肝肺都呕出来。
   直到这时候,我妈才知道大舅是九死一生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他的右腿受了伤,胸部也伤得很重,子弹穿过肺叶,留下个铜钱大的疤。他带回来的包袱里,有件破得不成样子的棉军装,母亲拆洗时,从内兜摸出半块怀表,玻璃裂成了蛛网状,指针永远停在寅时三刻。
   “那是王队长的表。”大舅靠在炕头上,声音轻得像飘絮,“我们被围在山沟里两天两夜,最后他说,鸿林啊,你得活着回去,告诉老家人,东北的雪是红的,战士们的心也是血红的颜色。”
   他断断续续地说起那个雪夜:小分队十二个人,只剩下三个突围。他们踩着没膝的深雪往山下跑,子弹把白桦树皮掀得纷飞。最后躲进个炭窑时,才发现王队长的肠子流了出来,却还死死攥着怀表计时辰。
   “后来呢?”我攥着大舅的手问。他的手很凉,像刚在河水里浸过。
   “后来……”大舅望着窗外的太行山,目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梯田,仿佛又看见那片林海雪原,“后来我在小河沟里醒过来,雪化了,水是粉红色的,是东北的老乡救了我的命。”
   救起大舅的是个东北老农,用爬犁把他拉回地窨子,拿草木灰止住血,煮小米粥一勺勺喂他。老农的儿子也参加了抗联,去年冬天死在老黑山里。大舅养伤的那些日子,常听见老农坐在门槛上哼东北小调,调子悲凉得像北风卷雪沫。
   大舅回家后,经常在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农闲时教民兵们瞄准,射击、拼刺刀。他总把木枪抵在右肋下:“这儿,要护住肺叶子,肺打穿了,说话漏风,唱不了梆子戏。”民兵们哄笑起来,大舅的表情却十分严肃。
   他的肺病每年冬天都要犯,咳得狠了,就攥着那半块怀表喘气。母亲用土方子给他治病:梨膏糖炖枇杷叶、火罐拔背、三伏天贴膏药……什么都试过了,就是没有用,到底落下了病根。解放以后,政府给了大舅600元钱,资助大舅治疗肺病。结果一不小心600元钱被小偷偷去了,大舅一气之下肺病不治而愈。说起来这真是件很神奇的事情。
   大舅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公社的各项工作他都抢着做,他说:“去东北打鬼子的那些年,就盼着全中国解放了,为建设新中国出力,这一天终于盼到了,哪能不使劲儿干社会主义?我不仅要干自己那一份,也要把牺牲了的战友们那一份肩负起来。”
   公社的社员们都被大舅的行为感动,各家各户都为公社的生产出力献策。那时候,人民公社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我第一次见到大舅的时候,才刚刚学会说话,那时候大舅一个人单过,三舅和四舅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大舅还打着“光棍”。我就成了大舅的开心果,一见面,我就对大舅说:“大舅,妈妈在奶奶家的时候,天天告诉我舅舅不会笑,大舅很严肃,您怎么一见我就笑了,是不是特别喜欢我啊?”一句话逗得舅舅开怀大笑。从此,我天天缠着大舅,求他讲故事,求他买好吃的烧饼。大舅对我有求必应,总是能满足我小小的虚荣心。
   后来,妈妈又生了弟弟妹妹,就带着弟弟妹妹把户口迁移到爸爸工作的城市去了,只留下我在苍山村陪着爷爷奶奶过日子,后来三叔也辞职回家,我们家里就热闹起来了。每逢过年过节,大舅就牵着公社的小毛驴来接我,让我去大舅家住几天,有时候能住半个月呢!大舅每天去公社办事,去二舅家的铁匠铺打造农具,都要把我带在身边。二舅家的凤莲姐姐就是我最好的玩伴。
   时间过得飞快,1962年秋季,我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大舅对奶奶说:“秀娃在农村读书总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叫她到城里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再说了,城市里的教育质量,是咱们贫困山区无法比的。”于是舅舅获得了爷爷奶奶的同意,带着我到县城里买了花裙子和新书包,一路将我送到了内蒙古乌兰察布。路上在北京逗留了一天,参观了天安门和颐和园。从此以后我才改变了生活方式,从村姑娘变成了城市里的学生娃。这件事,在我的一生中意义重大,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从此以后,我才成为一个城市里的好学生,走上了一条与表姐表哥不同的成长道路。从学生娃到兵团战士,再到工农兵大学生,国家干部,人民教师。起始点都来自大舅送我到城里读书。因此,我心目中大舅是我的贵人。

共 25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叙述生动,情感真挚,令人动容,再现了大舅的抗战岁月。作者以大舅十九岁参加八路军为线索,讲述了大舅在八路军抗战的艰苦岁月。大舅是九死一生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他的右腿受了伤,胸部也伤得很重,子弹穿过肺叶,留下个铜钱大的疤。大舅回家后,经常在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农闲时教民兵们瞄准,射击、拼刺刀。文章通过回忆大舅的抗日故事,表达了对大舅的深深思念和尊敬。文章语言朴实,细节生动,描述自己童年时大舅对自己的关爱,是大舅送自己到城里读书,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心目中大舅是自己的贵人。这是一篇充满热情与深刻感人的佳作,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09-05 10:39:55
  这篇散文,叙述生动,情感真挚,令人感动,回忆大舅参加八路军抗战的故事,再现了大舅的抗战岁月。
秋觅
2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5-09-05 17:49:14
  非纯首发作品,不能列入社团征文。
江山编辑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