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人生】妹妹找“哥”泪花流(小说)

编辑推荐 【家园·人生】妹妹找“哥”泪花流(小说)


作者:张哲 童生,50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发表时间:2025-09-06 14:09:12

妹妹找“哥”泪花流
  
   李金凤和韩志亮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家人早就说起,让两个孩子长大了结亲。可是,李金凤和韩志亮并没有这样想,尤其是韩志亮,对李金凤尤为排斥。究其原因是村里人都说,李金凤的父亲李玉珍和韩志亮的母亲乔淑莲有说不清楚的关系,甚至有人说还在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两个大人就勾搭在一起了。
   其实不然,这在两家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人言可畏,致使韩志亮到了十五六岁以后,就刻意躲着李金凤。
   李玉珍和韩志亮的父亲韩伟是一起从口里出的口外。到了严家洼,靠着有一些亲戚关系,就在严家洼安家落户了。李玉珍的妻子任秀仙是他在阳原县化稍营乡原来的童养媳,李玉珍在严家洼村落户两年后回口里和妻子任秀仙成亲后又把任秀仙带出口外,从此就算举家在严家洼安家了。而韩伟的妻子乔淑莲是他出了口外后在严家洼邻村娶的媳妇。
   之所以人们传出留言,是因为在韩志亮出生两年多的时候,韩伟帮着村里人盖房子,结果一不小心从房顶上摔下来了,导致腰腿都受了伤。自那以后,韩伟就不能干重活了,家里的活计都压在乔淑莲身上。毕竟李玉珍和韩伟一起出的口外,在严家洼又没有三亲两后,相互照应成了常态。郭伟摔伤以后,李玉珍就更加对韩伟家多照应了,尤其有时候出去干活,经常是李玉珍赶着马车,车上拉着乔淑莲,乔淑莲在生了韩志亮之后就再没有生孩子了,人们都猜测是韩伟摔伤之后不能再生育了。而任秀仙在生了李金凤五年之后,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所以她经常在家照顾孩子,照应家里的活,家外田地里的活都堆给了李玉珍。
   李玉珍经常和郭伟的老婆一起出去干活,闲话自然就传出来了。当然韩伟和任秀仙并没有因为村里的流言蜚语影响了家庭,韩伟摔坏以后,乔淑莲真正的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对外风风火火,家里也是有条不紊,最主要的是每天晚上都和郭伟商量着算计李玉珍多干活,有时候让郭伟也是哭笑不得,他也自然不怀疑妻子和李玉珍有不正当的关系了。至于任秀仙,每天照顾三个孩子,李玉珍回到家也不闲着,帮着妻子忙里忙外,喂猪烧火捡柴掏粪(当地人家家户户都有粪房子,里面放的是晒干的牛粪马粪,做烧柴用),一家人和和睦睦,夫妻生活也很和谐,所以任秀仙从来没怀疑过丈夫和乔淑莲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只是到了韩志亮能干活的时候,两家的关系微妙起来。两家人再也不在一起干活了,韩志亮扛起了家里的大梁,干活也不输成人了,韩伟身体逐渐好转,田地里的活也能帮着干点。至于李玉珍家,李金凤也长大了,她的两个弟弟也都上了小学,任秀仙又开始出门和丈夫一起干活了。更因为,两家人总念叨等李金凤长大了给韩志亮做媳妇,而韩志亮总是躲着李金凤,所以两家人也是心心思思的,各怀己见。
   可是,到了韩志亮和李金凤谈婚论嫁的年龄,韩伟还是找了李玉珍,想撮合两个孩子在一起。韩志亮帅气能干,李金凤聪明漂亮,在村里人们眼中也是很登对的一对。两家大人做主,就给他两人订了婚,换了贴。
   只是,韩志亮和李金凤换帖后,就出去打工了,和父母说要出去挣钱,回来盖房子娶媳妇。韩志亮倒是经常给家里写信,他南下去了山西省大同市煤矿打工,那年春节韩志亮都没有回家,这让李金凤的心里犯了嘀咕,她知道韩志亮对她一直是敬而远之,没想到订婚后竟然连家也不回了。春节过后,李金凤和父母商量,也准备去大同市打工。村里有好几个女孩子都在大同市打工,她也想去看看。李玉珍和任秀仙商量了一下,就张罗着给李金凤准备衣物,同意她出去打工。
   准备第二天去大同市打工,晚上,李金凤和父母说了一声,去韩志亮家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带的东西,或者交代韩志亮的事。
   李金凤来到韩志亮家的院子外,正准备开门进屋,就听到屋子里有说话的声音,仔细一听,竟然在说她。
   “小琴要去大同市打工,你去把这一千块钱给了小琴,让她带上,再把亮亮的地址给了小琴,让她去找亮亮。”乔淑莲对韩伟说道。
   “她是出去打工挣钱的,怎么还给她带钱?况且玉珍会给孩子带钱的,孩子出门在外,父母哪能不给点钱。”郭伟有点不情愿地说道。
   “说你憨,你还真憨。她去大同市打工,是和村里的几个小姑娘,不一定去找亮亮,你给她拿一千块钱,就说让她拿上找亮亮,若是暂时找不到活就一起花。你想想,孤男寡女,干柴烈火,兴许等他们下次回来的时候咱们就能抱孙子了,有没有房子李玉珍还不得把闺女送到咱家炕上。”乔淑莲声音很高说道。
   “嘿嘿,还是你会盘算,算盘珠子都蹦到我脸上了,我都看不明白!”韩伟笑着说道。
   李金凤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谈话,她怕韩伟出来看到她,她急忙转身出了韩志亮家院子,她也没敢回家,怕父母问她,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朝着同学石玉霞家走去。
   和石玉霞聊了一会儿天,总是不在状态,李金凤就张罗回家了。等她到家的时候,郭伟还在她家坐着,家里有两个人抽着旱烟,满屋子都是蓝色的。
   “你不是去看亮亮的爸爸妈妈呢,怎么没去?”看到女儿回来了,李玉珍笑着问道。
   “我看天色太晚了,怕他们睡得早,想着明天一早再过去,就去找石玉霞聊了一会儿天,让她在学校多关照一下小龙和小虎。”石玉霞高中毕业在乡中学当民办教师,正好是李金凤的双胞胎弟弟李金龙李金虎也在乡中学上课,所以李金凤这样说道。其实现在的孩子们,班主任都管不了,石玉霞一个民办教师又能帮得了什么忙。
   “你韩伯伯给你拿了一千块钱,你去了找到亮亮,看看他是不是没挣到钱不敢回来,也别强求,在外面混不下去就回来,家里都不是那么紧张,日子总能过得去。”李玉珍指着炕上的一沓钱说道。
   “就是,就是。”韩伟迎合着说道。
   “我知道了。”李金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刚才在韩志亮家门外听到的话她还没有消化,也还没想出来该怎么面对这件事,只好应付着说道。
   韩伟走了,李玉珍一家也早早休息了,一夜无话,第二天,李金凤是急匆匆地逃离了家。李金凤都不知道这一夜是怎么过来的,辗转反则彻夜无眠,不是激动,而是无奈。这次出去打工,她一定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不让父母为难,还能退掉这门亲事。
   一路上的颠簸,终于到了大同市。当时想着把这门亲事退了,可是一路上她都在思考乔淑莲说的话,也许这就是人性的自私,但是不能评判对错,这样的心思好多人家都有,那就看看韩志亮的态度。
   到了大同市的第二天,李金凤就坐着汽车去找韩志亮了。毕竟是自己的未婚夫,她想看看韩志亮在干啥,为什么过年都没回家。
   到了韩志亮所在的矿上,在煤矿的边上有一个大院,里面有两排平房,是挖煤工人的宿舍。
   “大姐,帮忙问一下,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叫韩志亮的?”在院子里遇上一位大姐,李金凤上前很有礼貌地问道。
   “你是他的什么人?”那位大姐看着李金凤,很漂亮的一位姑娘,她态度冷冷地问道。
   “我是她妹妹,过年他也没回家,家里人让我来看看他。”李金凤迟疑了一下说道。
   “哦,你们兄妹都长得还算不错,你哥帅气,勾人,你也很漂亮,哎,可惜了。你哥就在这排房子西数第二间,他昨晚夜班,现在应该搂着你嫂子睡觉呢。”那位大姐用手指着房子斜睨着目光说道,眼睛一直在李金凤身上打量着,还真是一家子帅哥美女。
   “谢谢大姐!”李金凤说完就慢慢地走到了韩志亮的宿舍外面,什么嫂子?难道?犹豫片刻,她轻轻地敲了敲门。
   “睡个觉也不让安生。”韩志亮被敲门声吵醒,满脸的不高兴,他以为又是谁家来亲朋好友了,又来他这里借锅碗瓢盆,在他们这里,谁家来人总会去旁边借一些做饭家具,当他披了一件外套,下面只穿了一条短裤,开门一看,竟然是李金凤,“你怎么来了?”韩志亮吃惊地问道。
   “谁呀?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屋里又传出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口音像南方人。
   李金凤有些不知所措,她没想到她们见面是这样的场景,只是呆呆地看着韩志亮。
   “你在外面等我!”韩志亮说完就关门,他急忙穿好衣服,对里面的女人说道,“你继续睡吧,我老家来了一个老乡,我去招呼一下!”说完韩志亮又走了出来。
   韩志亮在屋里说话,屋外的李金凤都听到了,没想到在村里那个依本老实的男孩,竟然来市里和别人同居了,让她这个未婚妻情何以堪!
   “你也看到了,我和一个贵州的女孩好上了,咱俩退婚吧!”韩志亮都没问李金凤为什么来到了大同市,也没问她是什么时候来的,更没问她来大同市干什么,只是语气冷冷直截了当地说道。
   “嗯,我知道了。”李金凤想问他为什么和自己订婚了又和别人好上了,可话到嘴边又咽下了,问与不问有区别吗?幸好她来了,幸好她看到了,这几天的犹豫踌躇可以释然了。
   “既然你也看到了,我也没什么可遮掩的了,我会和家里人说,让我爸去你家把婚退了。”韩志亮面无惭色,沉声说道。
   “随你吧!”李金凤说着从兜里掏出韩伟给她的那一千块钱,“这是你爸让我捎给你的!”李金凤说着就把钱给了韩志亮,既然都谈到退婚了,她又何必留着这一千块钱。反正也都没有感情,断了就断了吧,只是,她有点心疼自己的父母,又该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心了。
   “你留着花吧,你带的钱够吗?”韩志亮说着,还是把钱接了过来。自从他和贵州这个女孩在一起,花钱如流水,总是月光,没有一点存款,这一千块钱还真能救急。
   “我带的钱够!不够的话我可以找村里的几个女孩借点,你就别管了,我走了!”李金凤说完转身就离开了。
   该来的迟早会来,这原本就不是他所期待的婚姻,他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趁这个机会和李金凤断干净也好。韩志亮甩了甩头发,看了看李金凤离开的身影,把钱揣进裤兜,然后转身又回到屋里。
   李金凤还是有点不甘心,毕竟从小家里人就说,她以后就是韩志亮的媳妇,纵然两个人没有过感情上的交流与身体上的接触,但是她还是认可了韩志亮就是自己未来的丈夫,可是竟然遭到了背叛,就在她转身的时候,眼泪还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李金凤回眸已经看不到韩志亮的身影,她蹲下身子,无声地流着眼泪,任感情宣泄,哭了一阵儿,她还是擦干眼泪,终归是过去了,其他的事情等她回村再说吧。
   再次来到那位大姐身边,她终究还是想打听了一下。那位大姐好似也看不惯那个女孩,话里带着不屑,看不惯现代年轻女孩的的作风,也没顾及李金凤自称是韩志亮的妹妹,家长里短讲的吐沫星子乱溅,毫无遗漏地和李金凤聊了起来,不过李金凤倒是挑的捡的听了一些。
   原来那个贵州女孩叫赵六琼,比韩志亮早来矿上一年半,最早跟着一个四川的老男人来到矿上,后来那个男人离开煤矿也没有带赵六琼走。韩志亮来了,赵六琼就开始追着韩志亮,毕竟韩志亮比四川那个男人年轻,也帅气。韩志亮也是来者不拒,经常带着那个女孩住进宿舍。那时候韩志亮还在大铺宿舍住着,一个大铺睡八个人,一个大屋两张大铺。还好,大家都是白班夜班分开,所以韩志亮带着赵六琼睡在一起也不挤。
   赵六琼在食堂做饭,原本和韩志亮不在一个班,后来找领导调到一个班。韩志亮很勤快,去年冬天就熬到了带班长,矿上领导知道他的情况,就在杂物间腾出一块地方,也就是他们现在住的宿舍,让他和赵六琼搬了进去,两个人正式同居了。
   和那位大姐聊了一会儿,李金凤离开煤矿,心里敞亮多了,幸好没结婚,退婚也不是什么大事,这样的一个朝三暮四的人,她不留恋了,这也算及时止损!
   到了市里,很多店铺刚过年还没开张,街上找工作的人很多,大都是外地人。李金凤在街上转悠了两天,总住在老乡那里也不好,必须找到一个工作先干着,哪怕是骑驴找马,都得先安定下来。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找工作的第四天,临近市区边上,离矿区不远的一个刀削面馆招人,李金凤进去应聘,还真的被录用了。面馆里面就两个人,是一对年轻的兄妹,哥哥陈御龙掌大厨,妹妹陈御凤负责采购、帮厨、服务员,有些忙不过来。他们看到李金凤形象不错,人也挺实诚,就把她留下了。兄妹俩名字够气派,御龙御凤,怎么削面馆成了御厨房了!李金凤暗自笑了笑,也没太在意,先干着,不行的话再找别的工作。
   李金凤很聪明,做服务员自不用说,前台收银也是游刃有余,干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炒菜削面都能拿得下来了,偶尔陈御龙出去办事,她倒成了主力,让陈御凤成了服务员。
   “姐,你在老家有对象没?”陈御凤比李金凤小一岁,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她俩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陈御凤总是姐长姐短和李金凤聊天,两个女孩在一起足以唱一出二人台了,陈御龙不忙的时候就是面带微笑看着她们俩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咋说呢?该是有还是没有呢!”李金凤也不藏私,就把她和韩志亮的事情向陈御凤倒了出来,基本上是有啥说啥。

共 97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乡土叙事小说以李金凤与韩志亮的婚约纠葛为引,细腻铺展了一段充满生活质感与人性温度的成长故事,既扎根于严家洼村的乡土人情,又暗含对爱情选择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小说对人物的刻画鲜活立体,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却处处可见真实的人性褶皱:韩志亮因流言排斥青梅竹马的李金凤,又在外出打工时轻率与赵六琼同居,最终落得人财两空,其少年意气与懵懂轻率跃然纸上;乔淑莲精于算计,为促成儿子婚事的盘算虽显自私,却也折射出乡土社会中功利化的婚恋观念;而李金凤则是故事的灵魂,从最初面对婚约的迷茫无措,到发现韩志亮背叛后的清醒止损,再到与陈御龙相识相知后的勇敢抉择,她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 既有对原生家庭安排的温和反抗,也有对爱情与尊严的坚定守护,其聪慧、坚韧与通透,让人物形象极具感染力。 故事的情节铺陈巧妙,以 “寻亲” 为线索串联起多重矛盾:两家人因流言产生的隔阂、韩志亮悔婚引发的退婚风波、赵六琼骗婚带来的闹剧,以及李金凤与陈御龙的相遇相知,层层递进中推动人物命运转折。同时,小说对乡土生活的描摹细腻入微,从 “粪房子里的牛粪马粪” 到煤矿工人的宿舍日常,从刀削面馆的烟火气到农村秋收的忙碌场景,这些充满生活细节的描写,不仅构建了真实可感的乡土语境,更让人物的命运与环境深度交融,凸显出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情感抉择。 结局处,李金凤在大同市收获幸福,与韩志亮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却未落入 “善恶有报” 的俗套,而是通过陈家人的和善、李玉珍夫妇的开明,传递出对真挚情感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小说结尾 “春风拂面,阳光正好” 的场景,既是对李金凤幸福归宿的诗意写照,也暗含着 “低谷过后终见光明” 的人生哲思,让整个故事在温暖的基调中落下帷幕,余味悠长。【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9-06 14:10:44
  这篇乡土小说以李金凤寻韩志亮为线索,铺展乡土人情与爱情抉择。人物刻画鲜活,韩志亮的轻率、乔淑莲的算计、李金凤的坚韧跃然纸上。情节巧设矛盾,从婚约纠葛到骗婚闹剧,再到李金凤遇陈御龙获幸福,层层推进。乡土细节如粪房、煤矿宿舍、刀削面馆,构建真实语境。结局李金凤的幸福与韩志亮的落魄对比,传递对真挚情感的向往,“春风拂面” 的场景更添温暖,余味悠长。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回复1 楼        文友:张哲        2025-09-06 15:23:37
  谢谢老师的评价!
2 楼        文友:张哲        2025-09-06 15:24:12
  每次看到老师的编者按,都受益匪浅,谢谢老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